图书介绍
横水镇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横水镇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1053558.jpg)
- 李万全主编;杨启发,郭艳明副主编;林州市横水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69638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横水镇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卷 地理30
第一章 政区沿革30
第一节 位置、区域30
第二节 建置沿革30
第三节 区划沿革31
第二章 自然环境35
第一节 地貌35
第二节 土壤35
第三节 山脉35
第四节 水系36
第五节 气候36
第三章 资源39
第一节 生物资源39
第二节 矿产资源40
第三节 土特产品44
第四章 灾害纪实46
第一节 灾害种类及等级46
第二节 历年灾害纪实48
第二卷 军事与武装斗争53
第一章 横水历史军事地位和军事设施53
第一节 横水历史军事地位53
第二节 横水历史军事设施53
第三节 横水历史上的驻军53
第二章 农民武装斗争54
第一节 历史上的各种农民组织54
第二节 历史上的农民武装斗争55
横水民团倡仪驱匪55
天门会血洗郭家窑56
临漳县范义率团进驻横水56
白壁、西沟等地民兵参加的东山战役57
抗日战斗57
上台下井沟战役58
第三节 根据地建设58
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58
大生产运动59
文教卫生60
第三卷 小城镇建设及村镇规划61
第一章 小城镇建设6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横水集镇建设概况61
第二节 横水大街改造61
第二章 镇区建设64
第三章 阳光大道66
第四章 村镇规划69
第一节 村镇规划管理69
第二节 建设用地条件、标准和程序70
第三节 旧村改造71
第四卷 居民76
第一章 人口变化与人口普查76
第一节 人口变化76
第二节 人口普查76
第二章 人民生活80
第三章 计划生育81
第一节 计划生育管理及机构82
第二节 孕检设备85
第三节 计划生育措施及成效85
第五卷 党政团体87
第一章 中共横水基层党组织87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90
第二节 横水历届党委会领导人任职表92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及常设机构95
第三章 政府100
第一节 人民政府100
第二节 农村行政机构101
第三节 横水镇政府历届领导人名表102
第四章 人民团体106
第一节 工会106
第二节 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106
第三节 妇联106
第四节 横水工商联合会107
第五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107
第六卷 政法 武装108
第一章 政法108
第一节 公安108
第二节 检察112
第三节 法庭113
第四节 司法115
第二章 人民武装116
第一节 武装机构116
第二节 兵役116
第三节 民兵工作大事记116
第七卷 农业117
第一章 农业制度及体制改革117
第一节 互助合作117
第二节 人民公社118
第三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9
第四节 土地承包制完善120
第五节 农业产权制度改革121
第六节 农村税费改革126
第二章 耕地127
第一节 耕作制度与土改良127
第二节 耕地保护128
第三节 土地管理129
第四节 农业谚语131
第三章 林业140
第四章 畜牧养殖业142
第五章 生产工具与机械147
第一节 农具变革147
第二节 农机具推广147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及管理机构148
第八卷 乡镇企业149
第一章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149
第二章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152
第三章 管理机构153
第四章 工业普查154
第五章 企业选介155
第六章 横水籍部分优秀企业家157
第七章 2005年横水企业及厂长情况表162
第九卷 建筑业163
第一章 建筑业的发展163
第二章 施工能力及效益165
第一节 施工能力165
第二节 建筑业效益167
第三章 建筑业管理169
第一节 管理体制169
第二节 管理机构171
第四章 建筑业党建171
第五章 建筑企业家及优秀项目经理172
山西办事处172
京津办事处181
郑州办事处187
林州市198
第六章 建筑工队长情况表201
第十卷 水利建设205
第一章 历史上的水利开发205
第一节 缺水的苦难205
第二节 党和政府兴办水利206
第二章 红旗渠修建及使用206
第一节 总干渠的修建207
第二节 模范单位及个人名录207
第三节 渠系配套209
第四节 技改工程210
第五节 其他水利工程211
第六节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211
第三章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212
第一节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12
第二节 水土保持213
第十一卷 交通 邮电 电力214
第一章 交通214
第一节 古代道路214
第二节 现代道路215
第三节 桥梁220
第四节 交通管理222
第二章 邮电226
第三章 电力227
第一节 电力发展概况227
第二节 农村电网改造228
第三节 电力管理228
第十二卷 商业与粮食经营229
第一章 商业229
第一节 国有集体商业229
第二节 供销社管理230
第三节 私营商业231
第四节 集贸市场232
第五节 物资交流会233
第六节 工商行政管理233
第二章 粮油经营235
第一节 粮食统购统销235
第二节 粮油购销体制236
第三节 议价粮油经营237
第四节 粮油管理237
第十三卷 财税 金融 审计239
第一章 财政239
第一节 财政体制239
第二节 财政机构及管理241
第二章 税务242
第一节 税制242
第二节 财政直管税收246
第三章 金融248
第一节 货币演变及流通248
第二节 公债 国库券250
第三节 资金管理250
第四节 金融机构251
第五节 金融系统人物简介251
第四章 审计25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251
第二节 机构设置253
第三节 审计活动254
第十四卷 教育 科技 文化 卫生255
第一章 教育255
第一节 建国前的横水教育255
第二节 建国后的横水教育256
第三节 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257
第四节 横水教育大事记257
第五节 学校选介259
第六节 教育人物简介262
第七节 2005年全镇学校情况一览表263
第二章 文化艺术265
第一节 文化设施265
第二节 文艺活动266
第三节 民间传统艺术268
第四节 艺术名人271
第五节 创作272
第三章 科技273
第一节 科技普及与科研成果273
第二节 科技队伍及机构274
第四章 医疗卫生275
第一节 卫生防疫275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277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278
第四节 非典型肺炎预防280
第五章 体育284
第十五卷 民政 人事 劳动285
第一章 民政285
第一节 优抚285
第二节 社会救济286
第三节 生产救灾288
第四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88
第五节 婚姻登记289
第二章 人事289
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289
第二节 党政机构改革290
第三节 村级民主建设291
第四节 工资职称299
第三章 劳动301
第一节 劳动就业301
第二节 劳动用工301
第三节 劳动安全302
第十六卷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04
第一章 城镇文明建设304
第二章 创建文明村镇活动307
第三章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311
第四章 思想道德建设311
第十七卷 民情风俗316
第一章 风俗习惯316
第一节 传统节日316
第二节 现代重要节日339
第三节 俚俗345
第二章 衣食起居349
第一节 饮食349
第二节 服饰358
第三节 起居362
第三章 宗教信仰370
第一节 佛教370
第二节 基督教370
第三节 天主教372
第四章 迷信和破除迷信374
第五章 方言376
第六章 歌谣民间故事380
第一节 歌谣380
第二节 民间故事385
第三节 民间游戏409
第十八卷 文物名胜417
第一章 古文化遗址417
第二章 古墓葬417
第三章 古建筑和名胜417
第四章 慈源寺417
第五章 古今碑刻424
第一节 古寺庙碑与宗教碑424
第二节 社会治安碑428
第三节 革命烈土碑430
第四节 兵灾碑431
第五节 坦白碑432
第六节 服役碑432
第七节 企业碑433
第八节 文化教育碑433
第九节 公路建设碑435
第十节 水利碑436
第十一节 地震碑436
第十二节 村名碑437
第六章 动物化石 石器 文物438
第十九卷 人物439
第一章 人物传略439
第二章 人物记略442
第三章 人物记事457
第四章 优秀党支部书记466
第五章 烈土英名录473
第六章 明、清时期知名人士录482
第七章 横水籍在外工作干部名表483
第二十卷 行政村495
第一章 部分行政村概况495
第二章 各村村名由来510
第二十一卷 附录520
一、编纂文件520
二、报刊文章选录522
三、编纂始末534
四、跋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