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政府审计监管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政府审计监管机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054858.jpg)
- 邱学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819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资本市场-政府审计-监督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政府审计监管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中国政府审计范围影响因素研究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3
第二节 研究内容5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7
第一节 政府审计相关概念7
第二节 受托经济责任概念10
第三章 相关理论及实践演化过程14
第一节 相关理论14
第二节 政府审计实践演化过程17
第四章 我国政府审计范围影响因素调查分析25
第一节 问卷设计原则和程序25
第二节 影响政府审计范围变化因素的问卷分析27
第三节 实证分析结果38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40
第一节 结论40
第二节 政策建议43
第二篇 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49
第六章 绪论49
第一节 研究背景49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50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55
第四节 本篇可能的创新之处57
第七章 政府审计质量的基本理论58
第一节 政府审计的基本理论58
第二节 审计质量的基本理论63
第八章 政府审计现状67
第一节 审计体制存在的不足67
第二节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70
第三节 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71
第四节 审计成果利用率不高71
第五节 审计内容的全面性不够72
第六节 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73
第九章 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问卷调查75
第一节 调查问卷调查情况概述75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选取及假设的提出76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80
第十章 政策建议与局限性89
第一节 提高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的政策建议89
第二节 本篇的局限性96
第三篇 公告制度下政府审计风险研究99
第十一章 绪论99
第一节 研究背景:政府审计风险研究现状评述99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102
第十二章 相关概念论述和理论基础104
第一节 相关概念论述104
第二节 理论基础109
第十三章 公告制度下政府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113
第一节 政府审计风险模型概述113
第二节 政府审计风险模型改进的一般思路116
第三节 公告制度下新的政府审计风险模型119
第十四章 公告制度下的政府审计风险因素识别123
第一节 审计风险模型下风险因素细分的局限性说明123
第二节 重大错报风险因素126
第三节 检查风险因素131
第四节 公告风险因素132
第五节 诉讼风险和社会认可度风险因素135
第十五章 公告制度下的政府审计风险因素评价137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和采样137
第二节 指标层次表和模型的构建137
第三节 审计风险因素评价的实证研究139
第十六章 政府审计风险的控制141
第一节 审计风险环境控制141
第二节 重大错报风险控制148
第三节 检查风险控制149
第四节 公告风险控制151
第五节 诉讼风险和社会认可度风险控制152
第四篇 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基于信号传递机制的视角研究159
第十七章 绪论159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59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160
第三节 本篇创新点160
第十八章 相关文献综述162
第一节 审计公告的相关文献综述162
第二节 资本市场效率和投资者行为特征相关文献164
第三节 本章小结169
第十九章 审计公告相关理论分析170
第一节 审计公告的含义170
第二节 审计公告和政府审计介入资本市场的基础理论分析171
第二十章 审计公告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176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政府审计176
第二节 审计公告传递的信息177
第三节 审计公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182
第四节 结论190
第二十一章 市场对审计公告的反应190
第一节 审计公告的信息含量190
第二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193
第三节 实证研究202
第二十二章 结论204
第一节 主要结论204
第二节 相关建议205
第三节 本篇的局限性206
第五篇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审计策略与方法研究209
第二十三章 绪论209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209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210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213
第四节 本篇的创新214
第二十四章 管理舞弊的基本概念及其审计方法的演变215
第一节 管理舞弊的基本概念215
第二节 管理舞弊审计方法的演变222
第二十五章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策略和方法的调查与述评225
第一节 管理舞弊审计策路和方法的特点225
第二节 常用的舞弊审计策略和方法227
第三节 常用管理舞弊审计策略和方法及其运用现状的调查232
第四节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策略和方法的运用现状评价234
第二十六章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审计策略构想237
第一节 识别、评估及应对管理舞弊风险237
第二节 利用公司数据库进行的分析性程序239
第三节 行为经济学的运用240
第四节 结合法务会计进行管理舞弊审计241
第五节 实施连续审计策略243
第六节 针对管理舞弊专门实施的特别审计程序244
第二十七章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方法的创新246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管理舞弊审计系统框架的构建246
第二节 对重要项目实施的特殊侦查方法258
第二十八章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例分析265
第一节 闽越花雕重大管理舞弊案265
第二节 管理舞弊审计策略与方法的运用266
第二十九章 总结与展望274
附录一275
附录二277
第六篇 提升企业审计监督能力的技术途径研究——基于政府审计视角的探索283
第三十章 绪论283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28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84
第三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创新之处286
第三十一章 提升企业审计监督能力的相关指导理论综述288
第一节 审计免疫系统理论288
第二节 数据式审计理论291
第三十二章 政府对企业审计的监督能力现状、原因及解决途径分析294
第一节 政府对企业审计的监督能力现状294
第二节 政府对企业审计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298
第三节 解决政府对企业审计监督能力弱化的技术途径300
第三十三章 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审计系统研究304
第一节 数字化的企业审计流程304
第二节 数字化的企业审计系统研究307
第三十四章 推进数据化企业审计的对策与途径320
第一节 推进数字化企业审计的对策320
第二节 推进数字化企业审计的技术途径324
第三节 数字化企业审计案例325
第三十五章 结论及展望332
第七篇 政府绩效审计报告及其披露研究335
第三十六章 绪论335
第三十七章 绩效审计报告基本理论探析344
第一节 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内涵344
第二节 绩效审计报告的本质与作用分析348
第三节 绩效审计报告的特点:基于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比较351
第四节 绩效审计报告双层次质量要素体系的构建353
第三十八章 绩效审计报告框架的设计358
第一节 管理审计报告框架观点及评析358
第二节 国外绩效审计报告框架评析360
第三节 国内绩效审计报告框架评析364
第四节 我国绩效审计报告框架的设计366
第三十九章 绩效审计报告内容的规范化——基于证券监管机构的分析372
第一节 我国证券监管机构绩效审计的内容372
第二节 我国绩效审计报告内容规范化的建议376
第四十章 绩效审计报告披露形式379
第一节 绩效审计报告相关者分析379
第二节 绩效审计报告公告制度的设想386
结论394
参考文献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