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通史 第7卷 近代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烔,邓绍基,郎樱主编;王飚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 ISBN:753995002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09页
- 文件大小:269MB
- 文件页数:719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现代文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通史 第7卷 近代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十九世纪中后期文学的裂变25
第二章 近代最初的启蒙文学家龚自珍31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历程32
第二节 文学思想36
第三节 散文创作41
第四节 诗词创作47
第五节 影响与地位54
第三章 魏源与经世文风的兴起59
第一节 士林风气转换与经世致用思潮60
第二节 经世文风的倡导者魏源61
第三节 经世文风的发展与冯桂芬69
第四章 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潮77
第一节 诗风新变与爱国诗潮的时代特征78
第二节 张际亮 姚燮85
第三节 林则徐 张维屏 朱琦95
第四节 贝青乔 林昌彝101
第五章 道光、咸丰时期的传统诗文流派109
第一节 承守期的桐城文派110
第二节 宋诗派学人之诗121
第六章 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冲突与文学131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与文学132
第二节 曾国藩与中兴期桐城派140
第三节 社会动荡中的诗人词人147
第七章 同治、光绪初期的传统诗文流派155
第一节 曾门弟子及桐城派的复归156
第二节 王闿运与汉魏六朝诗派164
第三节 近代词发展的特殊性与常州词派流衍171
第四节 刘熙载及其《艺概》180
第八章 西学东渐中的文学新变185
第一节 王韬、郑观应与报章文体186
第二节 郭嵩焘、黎庶昌、薛福成与域外游记194
第九章 古典小说的衰变205
第一节 侠义小说207
第二节 狭邪小说215
第十章 近代前期的戏曲221
第一节 鸦片战争以后传奇、杂剧的嬗变222
第二节 近代前期的重要戏曲作家227
第三节 京剧的形成及早期皮黄剧目与作家236
第十一章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文学界革命245
第一节 文学界革命的社会与文化背景246
第二节 文学界革命的发展过程248
第十二章 晚清文学界革命的旗手梁启超255
第一节 生平思想256
第二节 文学界革命论258
第三节 创作的革新及其巨大影响269
第十三章 从新派诗、新学诗到诗界革命283
第一节 诗歌改革先行者黄遵宪及其新派诗284
第二节 诗歌改革尝试者谭嗣同、夏曾佑及新学诗295
第三节 诗界革命与康有为303
第四节 诗界革命与丘逢甲308
第五节 诗界革命的推进与蒋智由、金天羽313
第十四章 从诗界革命到革命诗潮319
第一节 革命诗潮的兴起与南社320
第二节 柳亚子及其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328
第三节 高旭、马君武335
第四节 陈去病、周实、宁调元340
第五节 秋瑾及其他女诗人346
第六节 苏曼殊、黄人、黄节、诸宗元351
第十五章 文界革命前后的新体散文357
第一节 文界革命之先导358
第二节 文界革命之发展371
第三节 文界革命之异军377
第四节 逻辑文、报导体、杂文381
第五节 早期白话文运动和白话文387
第十六章 清末传统诗文流派及其衰微393
第一节 同光体394
第二节 中晚唐诗派403
第三节 四大词人与词学中兴409
第四节 古文的尾声417
第十七章 新小说(上)427
第一节 晚清小说的繁荣与小说理论428
第二节 政治小说437
第三节 谴责小说441
第四节 历史小说457
第十八章 新小说(下)465
第一节 民初小说的转折466
第二节 言情小说与社会小说472
第三节 短篇小说479
第四节 民初小说艺术发展的特点485
第十九章 古典戏曲的终结与现代戏剧的萌生491
第一节 古典戏曲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吴梅492
第二节 戏剧改良理论与传奇、杂剧的变革496
第三节 京剧与地方戏曲改良506
第四节 早期话剧513
第二十章 近代翻译与翻译文学521
第一节 近代翻译的发展脉络与翻译理论522
第二节 诗歌和小说翻译529
第三节 严译名著和林译小说537
第四节 周桂笙和其他翻译家543
第二十一章 文学理论549
第一节 古代杂文学体系的总结者章太炎550
第二节 王国维的纯文学观与文学批评555
第三节 周树人、周作人早期文学观566
第二十二章 蒙古族文学573
第一节 近代蒙古族文学概况574
第二节 民间文学575
第三节 “五传”等本子新作578
第四节 文人诗作585
第五节 哈斯宝的文学翻译与批评588
第二十三章 尹湛纳希593
第一节 家世与生平594
第二节 《月鹃》与《红云泪》596
第三节 《一层楼》与《泣红亭》598
第四节 《青史演义》603
第五节 杂文创作607
第六节 历史地位609
第二十四章 满族文学611
第一节 近代爱国进步文学主潮中的满族作家612
第二节 太清及其他满族词人616
第三节 《儿女英雄传》及其他小说620
第四节 子弟书与八角鼓625
第二十五章 维吾尔族文学629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630
第二节 阿不都热依木·纳扎里633
第三节 毛拉·毕拉里638
第二十六章 近代南方少数民族文学641
第一节 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诗歌与传说642
第二节 歌颂起义英雄的诗歌与传说650
第三节 文人诗词658
本卷后记665
卷后索引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