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药物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药物治疗学
  • 程德云,陈文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5419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36页
  • 文件大小:431MB
  • 文件页数:754页
  • 主题词:药物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药物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临床治疗学的性质和地位1

二、临床治疗学的方法1

三、治疗与诊断的关系2

四、治疗原则3

五、药物治疗注意事项4

第二章 感染性疾病10

第一节 总论10

一、感染性疾病的概念10

二、感染性疾病的特点10

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11

四、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11

第二节 各论17

一、呼吸系统感染17

二、消化系统感染20

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1

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3

五、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感染24

六、脓毒症及其他25

七、病毒性肝炎29

第三章 寄生虫病36

第一节 疟疾36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36

二、药物治疗37

第二节 黑热病39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39

二、诊断标准40

三、黑热病的药物治疗40

第三节 阿米巴病41

一、溶组织阿米巴生活史42

二、阿米巴病药物治疗42

第四节 血吸虫病43

一、血吸虫病的诊断43

二、血吸虫病的药物治疗44

第五节 肺吸虫病45

一、肺吸虫的生活史45

二、肺吸虫病的药物治疗45

第六节 华支睾吸虫病45

一、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46

二、华支睾吸虫病的药物治疗46

第七节 姜片虫病46

一、姜片虫的生活史46

二、姜片虫病的药物治疗46

第八节 丝虫病47

一、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生活史47

二、丝虫病的诊断47

三、丝虫病的药物治疗48

第九节 钩虫病49

一、钩虫的生活史49

二、钩虫病的药物治疗49

第十节 蛔虫病50

一、蛔虫的生活史50

二、蛔虫病的药物治疗50

第十一节 蛲虫病51

一、蛲虫的生活史51

二、蛲虫病的药物治疗51

第十二节 鞭虫病51

一、鞭虫的生活史52

二、鞭虫病的药物治疗52

第十三节 类圆线虫病52

一、类圆线虫的生活史52

二、类圆线虫病的药物治疗52

第十四节 旋毛虫病53

一、旋毛虫的生活史53

二、旋毛虫病的药物治疗53

第十五节 绦虫病53

一、绦虫的生活史53

二、绦虫病的药物治疗53

第十六节 囊尾蚴病54

一、囊虫的生活史54

二、囊虫病的药物治疗54

第十七节 包虫病55

一、包虫的生活史55

二、包虫病的药物治疗55

三、包虫病的手术治疗55

第十八节 广州管圆线虫病55

一、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自然史56

二、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治疗56

三、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预防56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57

第一节 总论57

一、心血管系统结构与功能简介57

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59

三、治疗60

第二节 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61

一、风湿性心脏病61

二、感染性心内膜炎64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6

四、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82

五、休克100

六、晕厥105

七、心律失常108

八、心力衰竭134

九、心肌炎149

十、心肌病151

十一、心包炎153

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158

第一节 总论158

一、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158

二、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学160

第二节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基本药物164

一、支气管扩张剂164

二、黏液溶解剂和祛痰剂176

三、镇咳药物177

四、呼吸兴奋剂179

五、抗菌药物180

第三节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180

一、支气管哮喘180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6

三、慢性间质性肺疾病189

四、肺部感染性疾病192

五、呼吸衰竭196

第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201

第一节 总论201

一、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201

二、消化系统疾病的分类201

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202

第二节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202

一、胃食管反流病202

二、消化性溃疡206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210

四、上消化道出血212

五、炎性肠病215

六、肠易激综合征218

七、肝性脑病221

八、肝肾综合征224

九、急性胰腺炎226

第七章 血液系统疾病232

第一节 总论232

一、红细胞疾病232

二、白细胞疾病232

三、止血与血栓性疾病232

第二节 红细胞疾病233

一、正常红细胞的生成及破坏233

二、红细胞造血异常234

三、贫血的临床表现235

四、贫血的诊断236

五、常见贫血疾病的治疗236

第三节 非肿瘤性白细胞疾病239

一、正常白细胞239

二、常见白细胞疾病的治疗239

第四节 血小板疾病240

一、正常血小板的生成及功能240

二、血小板疾病240

三、血小板疾病的临床表现241

四、常见血小板疾病的治疗241

第五节 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243

一、凝血因子及正常凝血过程243

二、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243

三、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的临床表现244

四、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的治疗244

第八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248

第一节 总论248

一、内分泌系统与激素的概念248

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248

三、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原则251

第二节 常见内分泌疾病的药物治疗251

一、垂体疾病251

二、甲状腺疾病255

三、肾上腺皮质及髓质疾病259

第九章 代谢性疾病266

第一节 糖尿病266

一、临床分型266

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68

三、糖尿病的预防269

四、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269

第二节 痛风286

第三节 脂质异常血症288

一、血脂异常的检出289

二、血脂异常症的治疗289

第四节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294

一、水、电解质平衡失调294

二、酸碱平衡失调306

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313

第一节 总论313

一、肾脏的解剖313

二、肾脏的生理功能314

三、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314

四、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15

五、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315

第二节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316

一、肾小球疾病316

二、肾盂肾炎321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323

第十一章 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327

第一节 肺结核病327

一、流行病学327

二、病原学327

三、发病机制328

四、病理改变328

五、临床分类法328

六、肺结核的诊断329

七、肺结核的治疗331

八、抗结核药物336

九、结核病的预防342

第二节 结核性胸膜炎和肺外结核病343

一、结核性胸膜炎343

二、颈淋巴结结核344

三、结核性脑膜炎344

四、腹腔结核345

五、泌尿生殖系结核病345

六、眼耳鼻喉口腔结核病346

七、骨关节结核病346

八、皮肤结核病346

九、女性生殖器结核347

第三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347

一、流行病学347

二、细菌来源及传播途径347

三、临床表现347

四、诊断348

五、NTM肺病的治疗349

六、预防350

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异常疾病351

第一节 免疫反应的基本概念351

一、免疫反应的性质351

二、免疫细胞的分类351

三、免疫反应的二重性351

第二节 免疫反应异常的疾病及其治疗原则352

一、变态反应352

二、自身免疫疾病353

三、免疫缺陷病359

四、免疫增殖性疾病359

五、免疫疗法360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361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361

二、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361

三、应用激素的一系列原则362

四、糖皮质激素的选择与给药方法363

五、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防治364

第十三章 恶性肿瘤366

第一节 总论366

一、概论366

二、肿瘤药物治疗的几个基本概念366

三、恶性肿瘤药物的药理学基础368

四、抗肿瘤药物分类及常用药物简介369

五、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375

六、治疗计划与方法377

七、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378

八、肿瘤生物治疗380

第二节 各论384

一、原发性支气管肺癌384

二、食管癌394

三、胃癌395

四、大肠癌397

五、白血病399

六、妇科恶性肿瘤406

第十四章 中毒420

第一节 总论420

一、中毒的概念及分类420

二、毒物的特性420

三、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代谢过程421

四、中毒机制422

五、临床表现423

六、处理原则424

七、治疗中毒常用药物简介428

第二节 镇静催眠药物中毒430

一、药物种类、特性及中毒机制430

二、临床表现432

三、诊断433

四、治疗434

第三节 乙醇中毒435

一、中毒机制436

二、临床表现436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437

四、治疗437

第四节 毒品与阿片类药物的急性中毒439

一、苯丙胺类毒品439

二、吗啡类麻醉药品440

第五节 乌头类中毒443

第六节 急性农药中毒444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445

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449

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450

四、有机氮农药中毒451

第七节 杀鼠剂中毒452

一、毒鼠强452

二、氟乙酰胺453

三、敌鼠454

四、香豆素类衍生物455

五、安妥455

六、氯化苦455

七、磷化锌456

第八节 除草剂中毒457

一、百草枯457

二、2,4-二氯苯氧乙酸459

第九节 食物中毒459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459

二、肉毒杆菌毒素中毒460

三、毒蕈中毒461

四、河豚中毒463

五、鱼胆中毒464

第十节 蛇毒中毒464

第十一节 吸入气体中毒467

一、一氧化碳中毒467

二、急性硫化氢中毒469

三、氨水中毒469

四、光气中毒470

五、硝酸烟雾中毒471

第十二节 金属中毒472

一、砷中毒472

二、铅中毒473

三、钡中毒475

第十三节 苯中毒475

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481

第一节 总论481

一、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简介481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486

三、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特点487

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487

五、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殊检查488

第二节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490

一、脑血管病490

二、癫痫497

三、头痛505

四、帕金森病510

五、Alzheimer病513

第十六章 精神障碍516

第一节 总论516

一、精神障碍的概念和病因516

二、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516

三、精神药物的分类517

第二节 常见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519

一、精神分裂症519

二、心境障碍525

三、焦虑障碍530

四、器质性精神障碍532

五、儿童期精神障碍533

六、药物过量和药物依赖性534

第十七章 儿科疾病538

第一节 总论538

一、儿童用药特点538

二、儿童用药注意事项540

第二节 儿童疾病药物治疗544

一、新生儿疾病药物治疗544

二、儿童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545

三、儿童呼吸道疾病药物治疗547

四、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550

五、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治疗551

六、儿童泌尿系统疾病药物治疗552

七、儿童造血系统疾病和儿童肿瘤药物治疗552

八、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554

九、儿童内分泌、免疫性、遗传性疾病药物治疗559

第十八章 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药物治疗及避孕药562

第一节 总论562

一、女性生殖生理562

二、甾体激素564

三、多肽生殖激素569

四、催乳素分泌抑制剂570

第二节 女用避孕药571

一、短效口服避孕药571

二、长效口服避孕药572

三、长效避孕针572

四、控制释放给药系统572

五、探亲避孕药575

六、紧急避孕药575

七、避孕药抗生育机制576

八、适用和禁用576

九、避孕药的副反应及处理577

十、避孕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577

十一、避孕药的临床药理学578

十二、避孕药的安全性579

十三、避孕药的临床非避孕应用582

第三节 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药物治疗582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82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585

三、高泌乳血症与垂体瘤586

四、更年期综合征及绝经相关疾病的性激素治疗587

五、常用促排卵药物及用法590

六、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590

第十九章 眼科疾病592

第一节 总论592

一、眼的解剖生理与用药的关系592

二、影响药物进入眼内的因素593

三、眼科常用药物594

第二节 眼科常见疾病药物治疗602

一、眼部感染性疾病602

二、巩膜炎607

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或急性葡萄膜炎608

四、高眼压症和青光眼608

五、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610

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610

七、视神经炎611

八、非动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611

九、眼外伤612

第三节 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614

一、局部用药致眼的不良反应614

二、全身用药致眼的不良反应614

第二十章 耳鼻咽喉科疾病616

第一节 总论616

一、耳部药物治疗概论616

二、鼻及鼻窦的解剖组织学特点及用药620

三、咽及喉部用药概论624

第二节 耳鼻咽喉、气管及食管麻醉常用药物628

第三节 耳鼻咽喉疾病的分类629

一、鼻炎症疾病的分类629

二、鼻窦炎疾病的分类629

三、咽部炎症疾病的分类629

四、喉的炎症629

五、耳部疾病分类629

第四节 耳鼻咽喉病的治疗原则630

第五节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630

一、药毒性耳聋630

二、突发性耳聋632

三、梅尼埃病633

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636

五、急性化脓性鼻窦炎637

六、变应(变态反应)性鼻炎638

七、急性扁桃体炎640

八、急性喉水肿641

第二十一章 皮肤科疾病643

第一节 总论643

一、皮肤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643

二、皮肤基本损害发生机制644

三、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和药物644

第二节 皮肤科常见病及重症病的药物治疗654

一、皮炎、湿疹类疾病654

二、寻常型银屑病655

三、荨麻疹657

四、皮肤真菌病658

五、重症药疹660

六、天疱疮661

第二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663

第一节 总论663

一、性传播疾病的基本概念663

二、性传播疾病的治疗原则663

第二节 性传播疾病的药物治疗663

一、梅毒663

二、淋病666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667

四、尖锐湿疣668

五、生殖器疱疹668

六、软下疳669

七、性病性淋巴肉芽肿670

八、艾滋病670

第二十三章 临床麻醉药物治疗学673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673

一、概述673

二、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673

三、常用的局部麻醉药674

四、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676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677

一、概述677

二、静脉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677

三、常用的几种静脉麻醉药679

第三节 吸入麻醉药的药理及临床应用686

一、概述686

二、吸入麻醉药的作用688

三、常用吸入麻醉药688

第四节 肌肉松弛药的药理及临床应用692

一、概述692

二、肌肉松弛药的作用机制692

三、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的监测693

四、临床常用的肌松药695

五、影响肌松作用的因素698

六、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及防治699

第五节 临床麻醉用药的拮抗药700

一、概述700

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拮抗药700

三、镇痛药的拮抗药701

四、肌松药的拮抗药702

第六节 降压药的药理及临床应用703

一、概述703

二、血管扩张药703

三、肾上腺素能α受体阻断剂705

四、β受体阻断剂705

五、钙通道阻滞药706

第七节 血浆容量扩张药707

一、概述707

二、右旋糖酐708

三、羟乙基淀粉类708

四、明胶710

五、高渗液体710

中文索引713

英文索引7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