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1073292.jpg)
- 沙武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121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53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635页
- 主题词:敦煌石窟-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石窟基本资料概述1
二 研究史简述15
三 本选题的意义34
四 本次研究体例与方法说明34
五 需要说明的问题35
上篇 综合研究——以吐蕃统治时期洞窟“重构”现象的考察为中心3
前言3
第一章 吐蕃统治时期洞窟壁画布局法则“重构”现象6
一 经变画对应关系9
二 屏风画的使用19
第二章 吐蕃统治时期洞窟“原创性”图像的出现及其“规范化”意义26
一 经变画的新题材28
二 瑞像图与佛教史迹画35
三 一类独特的毗沙门天王造像46
第三章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及其变化53
一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53
二 供养人画像出现于洞窟主室东壁门上的意义——以莫高窟第231窟阴伯伦夫妇供养像为例70
三 结语81
第四章 吐蕃统治时期洞窟营造思想与功能的变化83
一 与前期洞窟的比较概述83
二 报恩思想的流行91
三 末法思想的流行97
四 部分造像反映出的中印密法与唯识思想102
五 中唐吐蕃期洞窟功能研究的几点想法105
第五章 吐蕃统治时期新画样画稿的传入与创作111
一 吐蕃统治时期新画样的传入111
二 以金光明最胜王经变为代表新的经变画画稿的创作与传入123
三 波罗艺术风格绘画的传入及其成就125
四 绘画风格与技法的变化与尝试135
第六章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重构”现象原因试析138
一 吐蕃战争与民族统治对人们信仰的“重构”138
二 佛教和寺院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141
三 敦煌世俗佛教的影响143
四 于阗因素的影响145
五 吐蕃及中原汉地艺术粉本的传入及其影响147
六 吐蕃统治者对敦煌佛教的支持152
七 世家大族、高僧大德及统治者对洞窟营建的有力推动156
八 经济发展对石窟营建的推动161
九 吐蕃敦煌抄经事业与石窟营建之关系164
第七章 吐蕃统治时期洞窟对其后归义军时期洞窟营建之影响169
一 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洞窟经变画布局对前期中唐洞窟的继承169
二 榆林窟第25窟窟形对归义军时期洞窟的影响意义172
三 中唐洞窟基本造像题材在归义军时期洞窟的延续174
四 藏传绘画与波罗艺术风格在归义军时期洞窟的延续与发展174
本篇小结180
中篇 石窟营建研究183
前言183
第一章 吐蕃统治时期对莫高窟盛唐未完工洞窟的续建184
一 问题的提出184
二 相关洞窟基本资料和现状186
三 洞窟中“中唐补绘”内容188
四 洞窟中两个历史时代营建的关系195
五 特殊背景下诸图像出现的社会历史关联200
六 余论204
七 结语205
第二章 莫高窟第158窟与粟特人关系试考206
一 前言206
二 洞窟基本情况207
三 各国王子举哀图的粟特属性209
四 波斯萨珊风格的联珠雁衔珠纹213
五 两件粟特纳骨瓮的文化意义216
六 洞窟建筑形制与入华粟特人的丧葬习俗218
七 对涅槃经变图像的再解读223
八 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图像的选择意义228
九 洞窟营建的历史背景: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粟特人233
十 对吐蕃装供养人画像的释疑236
十一 与邻窟张议潮功德窟的历史关联239
十二 敦煌粟特安氏的佛教信仰243
十三 结语246
第三章 莫高窟吐蕃期洞窟第359窟供养人画像研究——兼谈粟特九姓胡人对吐蕃统治敦煌的态度248
一 洞窟供养人画像及新释读的题记249
二 洞窟供养人画像之相互关系258
三 洞窟供养人粟特九姓胡“石”姓家族之推论262
四 洞窟供养人画像服饰新现象265
五 洞窟功德主的蛛丝马迹269
六 从第359窟供养人看中唐时期粟特九姓胡人对吐蕃统治的态度274
七 余论——第359窟出现大量吐蕃装供养人画像原因试析279
第四章 莫高窟“报恩吉祥窟”再考281
一 写本所记洞窟基本信息281
二 洞窟“报恩”思想284
三 主尊彩塑卢舍那佛并八大菩萨像285
四 洞窟“当阳”小考291
五“报恩吉祥窟”洞窟推断295
六 结语301
第五章 莫高窟第161窟研究——以洞窟功德主与营建时代的考察为中心303
一 洞窟概况与研究史303
二 中心佛坛两身吐蕃世俗装彩塑造像身份考305
三 洞窟窟主推断312
四 洞窟营建时代考319
五 是否为莫高窟“独煞神堂”326
第六章 莫高窟第93窟为吐蕃人功德窟考330
一 前言——吐蕃人与敦煌石窟营建330
二 莫高窟第93窟图像的吐蕃艺术特征335
三 结语349
第七章 关于榆林窟第25窟营建时代的几个问题355
一 研究史述评355
二 榆林窟第25窟之画风360
三 与莫高窟中唐壁画艺术之比较367
四 弥勒经变中出现吐蕃装人物试析369
五 洞窟藏文题记及相关问题373
六 相关社会历史背景与洞窟营建时间之关系377
七 吐蕃期榆林窟洞窟营建状况380
八 结语382
本篇小结383
下篇 个案研究——石窟图像解析387
前言387
第一章 金光明最胜王经变首次出现于吐蕃期洞窟的原因388
一 敦煌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基本概况388
二 首次出现于吐蕃期洞窟的金光明最胜王经变391
三《金光明最胜王经》基本思想探析395
四《金光明最胜王经》思想与敦煌中唐社会历史背景之关联403
五 同出相关图像的佐证及于阗因素的影响407
六 余论413
第二章 劳度叉斗圣变未出现于敦煌吐蕃期洞窟的原因414
一 敦煌石窟中唐之前的两铺劳度叉斗圣变415
二 劳度叉斗圣变与佛道之争417
三《降魔变文》与变相418
四 劳度叉斗圣变与反吐蕃心理420
五 中唐劳度叉斗圣变不流行原因试析422
六 结语424
第三章 敦煌石窟彩塑艺术的新探索——对莫高窟第159窟彩塑造像的几点认识426
一 问题的提出426
二 新尝试: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429
三 人物造像服饰风格变化探源435
四 简单的分析:艺术与历史441
五 两种风格:艺术家竞争的可能结果446
第四章 莫高窟第154窟主尊彩塑造像的性质与定名考451
一 问题的提出451
二 佛教石窟装饰佛及其与第154窟主尊造像的比较454
三 第154窟主尊与弥勒造像的关系460
四 第154窟弥勒佛王彩塑造像461
五 第154窟转轮王及其出现的历史背景464
六 结语469
第五章 榆林窟第25窟八大菩萨曼茶罗图像补遗470
一 前言470
二 学术史的考察471
三 洞窟壁画与罗氏照片的缀合复原478
四 榆林窟第25窟完整卢舍那并八大菩萨曼茶罗图像小议483
五 余论——罗寄梅之后的榆林窟第25窟壁画491
第六章 莫高窟第45窟观音经变时代新探493
一 讨论的前提——第45窟为盛唐未完工中唐补绘洞窟495
二第45窟观音经变的几点疑问501
三第45窟观音经变的中唐特色509
四 沙州陷蕃前后石窟图像表现出来的观音信仰516
五 需要回答的问题520
六 余论521
七 结语525
参考文献526
后记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