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紫金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紫金县志
  • 紫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17223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956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1002页
  • 主题词:地方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紫金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6

第一篇 建置49

第一章 位置 境域49

第二章 建置沿革50

第三章 行政区划53

第一节 明代行政区划53

第二节 清代行政区划55

第三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57

第四节 建国后行政区划60

第四章 乡镇概况77

第二篇 自然环境97

第一章 地质97

第一节 地层97

第二节 火成岩100

第三节 构造101

第二章 地貌103

第一节 地壳演化史简述103

第二节 地势103

第三节 主要地貌类型104

第四节 主要山脉及分布105

第五节 主要山坳、路垭107

第三章 水文108

第一节 水系108

第二节 水资源111

第四章 气候 物候117

第一节 气候117

第二节 物候126

第五章 土壤 植被127

第一节 土壤127

第二节 植被132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133

第一节 野生植物133

第二节 野生动物137

第七章 矿藏139

第一节 黑色金属矿139

第二节 有色金属矿139

第三节 冶金辅助原料矿141

第四节 燃料矿142

第五节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142

第六节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142

第八章 灾害143

第一节 水灾143

第二节 旱灾146

第三节 风灾147

第四节 低温冷害148

第五节 雷电 地震149

第六节 病虫鼠害150

第三篇 人口152

第一章 人口发展152

第二章 人口分布156

第一节 地理分布156

第二节 人口密度157

第三章 人口结构160

第一节 民族160

第二节 姓氏161

第三节 性别162

第四节 年龄162

第五节 文化164

第六节 职业169

第七节 婚姻169

第四章 计划生育172

第一节 机构 队伍172

第二节 政策 措施173

第三节 经费 设备177

第五章 姓氏渊源选介178

第四篇 经济综述190

第一章 经济发展190

第一节 建国前经济概况190

第二节 建国后经济发展191

第二章 人民生活198

第一节 收入水平198

第二节 消费水平200

第五篇 农业203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203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203

第二节 土地改革204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205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206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207

第二章 农作物生产208

第一节 耕地和劳动力208

第二节 粮食作物210

第三节 经济作物214

第四节 气象服务220

第三章 农技农艺221

第一节 耕作制度221

第二节 良种推广222

第三节 作物栽培224

第四节 肥料226

第五节 植物保护227

第四章 农田基本建设230

第一节 垦荒230

第二节 平整土地231

第三节 改造低产田231

第五章 农业机具232

第一节 传统农具232

第二节 农业机械233

第三节 农机供应与管理236

第六章 畜牧 水产238

第一节 畜牧业238

第二节 渔业246

第三节 疫病防治248

第六篇 林业251

第一章 林业体制251

第二章 森林资源252

第一节 林种分布252

第二节 面积与蓄积255

第三章 林业生产257

第一节 林业区划257

第二节 种育苗259

第三节 植树造林260

第四节 林木抚育262

第五节 营林投资262

第四章 山林保护264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264

第二节 封山育林265

第三节 森林防火266

第四节 改燃节柴266

第五节 病虫防治268

第六节 林政268

第五章 林产品经营269

第一节 木材采伐269

第二节 木材运输269

第三节 木材经销270

第六章 林区建设272

第一节 林区河道整治272

第二节 林区公路修筑273

第七章 林场275

第一节 国营林场275

第二节 集体林场275

第三节 个体林场277

第七篇 水利 水电278

第一章 水利建设278

第一节 蓄水278

第二节 引水282

第三节 提水284

第四节 河道整治286

第二章 水电建设287

第一节 水电站287

第二节 输变电290

第三章 水土保持290

第一节 水土流失290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291

第四章 管理2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293

第二节 水利管理293

第三节 水电管理294

第五章 移民安置297

第一节 水库侵区297

第二节 移民安置297

第八篇 工业299

第一章 工业体制299

第一节 私营工业299

第二节 集体工业300

第三节 国营工业301

第四节 联营与“三来一补”工业302

第二章 工业门类304

第一节 采矿工业304

第二节 冶炼工业308

第三节 化学工业310

第四节 建材及非金属矿物制品工业313

第五节 机械工业316

第六节 金属制品业317

第七节 造纸印刷工业318

第八节 食品工业319

第九节 木制品业322

第十节 纺织缝纫业322

第十一节 烟花炮竹业323

第三章 工业管理326

第一节 行政管理326

第二节 经营管理327

第四章 产品选介328

第九篇 乡镇企业331

第一章 产业结构332

第一节 工业企业332

第二节 农业企业340

第三节 运输企业340

第四节 建筑企业342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342

第二章 企业管理344

第一节 管理机构344

第二节 经营管理345

第十篇 交通 邮电346

第一章 交通346

第一节 陆路346

第二节 水路353

第三节 桥梁 渡口 港口356

第四节 交通管理360

第二章 邮电362

第一节 机构362

第二节 邮政363

第三节 电信366

第十一篇 城乡建设371

第一章 县城建设371

第一节 城墙371

第二节 市政设施374

第三节 公共建筑377

第四节 厂房建筑378

第五节 住宅378

第二章 乡镇建设379

第一节 圩镇建设379

第二节 农村住宅建设381

第三章 建筑业382

第一节 建筑队伍382

第二节 设计施工383

第三节 建筑技术384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384

第一节 土地管理384

第二节 房产管理385

第五章 环境保护387

第一节 污染387

第二节 治理388

第六章 地名管理390

第十二篇 商业393

第一章 市场393

第一节 圩场393

第二节 购销网点395

第三节 商品供求395

第二章 商业体制397

第一节 私营商业397

第二节 集体商业398

第三节 国营商业399

第三章 国内贸易401

第一节 粮油贸易401

第二节 计划物资采购与供应407

第三节 商品购销410

第四节 饮食服务420

第四章 对外贸易422

第一节 出口商品收购422

第二节 主要出口商品424

第十三篇 财税 金融425

第一章 财政426

第一节 财政收入426

第二节 财政支出427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收支429

第四节 财政管理430

第五节 乡镇财政433

第二章 税收435

第一节 农业税435

第二节 工商税440

第三节 其他税捐445

第三章 金融446

第一节 机构446

第二节 货币448

第三节 存款452

第四节 贷款455

第五节 结算462

第六节 债券462

第七节 保险463

第十四篇 经济管理466

第一章 计划与统计管理466

第一节 管理机构466

第二节 计划管理466

第三节 统计管理468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469

第一节 管理机构469

第二节 市场管理469

第三节 工商业登记管理472

第四节 合同、商标和广告管理474

第三章 物价管理476

第一节 市场调节价476

第二节 国家指导价477

第三节 计划价格478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484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48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85

第二节 计量管理485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487

第五章 审计487

第一节 审计机构487

第二节 审计监督488

第十五篇 党派 群团48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紫金县地方组织489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489

第二节 县党代表大会、党员代表会议494

第三节 宣传教育500

第四节 纪律检查505

第五节 统一战线工作507

第六节 主要政治运动510

第七节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515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紫金县地方组织516

第一节 组织概况516

第二节 主要活动517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519

第三章 群众团体520

第一节 工人组织520

第二节 农民组织523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526

第四节 妇女组织531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535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537

第十六篇 政权 政协539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539

第一节 代表的产生539

第二节 历届会议和大会541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及其主要活动547

第二章 政府552

第一节 县级行政机构552

第二节 基层行政机构555

第三节 主要政务558

第四节 历任知县、知事正副县长563

第三章 议会 参议会573

第一节 议会573

第二节 参议会574

第四章 人民政协575

第一节 历届县政协委员会会议575

第二节 机构和活动578

第十七篇 公安 司法581

第一章 公安582

第一节 清查登记582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582

第三节 案件侦查583

第四节 禁毒 禁赌 禁娼585

第五节 治安管理586

第六节 监所管理589

第七节 消防590

第二章 检察590

第一节 刑事检察590

第二节 经济检察591

第三节 法纪检察592

第四节 监所检察592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592

第三章 审判593

第一节 审判制度593

第二节 刑事审判593

第三节 民事审判594

第四节 经济审判594

第五节 申诉复查594

第四章 司法行政595

第一节 法制宣传595

第二节 人民调解597

第三节 公证业务598

第四节 律师事务599

第十八篇 民政 信访601

第一章 优抚 安置601

第一节 褒扬烈士601

第二节 抚恤 优待602

第三节 拥军优属活动606

第四节 复退安置606

第二章 老区建设608

第一节 老区分布608

第二节 扶持老区610

第三章 救灾 救济612

第一节 救灾612

第二节 救济614

第四章 社会福利617

第一节 福利事业617

第二节 收容遣送619

第五章 婚烟登记620

第六章 信访622

第一节 信访工作622

第二节 县长接访623

第十九篇 人事 劳动625

第一章 队伍625

第一节 干部625

第二节 工人627

第二章 管理630

第一节 调配任用630

第二节 培训633

第三节 奖惩634

第四节 专业技术干部管理636

第三章 待遇637

第一节 工资奖金637

第二节 退职 退休 离休640

第三节 劳保福利642

第二十篇 华侨和港澳事务648

第一章 华侨、港澳同胞概况648

第一节 起源与发展648

第二节 分布与职业649

第二章 侨务工作650

第一节 华侨、港澳事务活动650

第二节 落实侨务政策651

第三章 华侨和港澳同胞对祖国的贡献652

第一节 支援祖国抵御外国侵略652

第二节 支援家乡建设654

第二十一篇 军事655

第一章 地方武装656

第一节 解放前地方武装656

第二节 解放后地方武装660

第二章 驻军 防务662

第一节 驻军662

第二节 防务665

第三章 民兵666

第一节 组建666

第二节 训练667

第三节 主要活动668

第四章 兵役669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兵役669

第二节 建国后的兵役669

第三节 预备役670

第五章 重要兵事671

第一节 明清时期重要兵事671

第二节 民国时期重要兵事675

第二十二篇 教育686

第一章 私塾书院687

第一节 私塾687

第二节 书院687

第二章 学校教育689

第一节 学前教育689

第二节 小学教育690

第三节 中学教育697

第四节 中等专业教育707

第三章 业余教育710

第一节 农民教育710

第二节 职工教育712

第四章 教师队伍715

第一节 教师素质715

第二节 教师待遇717

第三节 教师管理719

第五章 教育经费与设施720

第一节 经费720

第二节 设施725

第二十三篇 科学技术729

第一章 科技组织与队伍729

第一节 县科委 学术团体729

第二节 专业科研单位731

第三节 基层科技推广单位732

第四节 科技队伍733

第二章 科技普及734

第一节 科普宣传734

第二节 技术培训735

第三节 科技引进与推广736

第三章 科技成果737

第一节 工业科技成果738

第二节 农业科技成果738

第三节 林业科技成果738

第四节 畜牧、卫生科技成果739

第二十四篇 文化740

第一章 文学艺术740

第一节 诗文740

第二节 戏剧 曲艺746

第三节 音乐 舞蹈749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750

第五节 民间文艺751

第六节 文化馆(宫、站、室)757

第二章 花朝戏759

第一节 演变与流行759

第二节 艺术特点760

第三节 剧团762

第三章 电影 广播 电视763

第一节 电影763

第二节 广播765

第三节 电视766

第四章 图书 报刊通讯报道767

第一节 图书767

第二节 报刊769

第三节 通讯报道769

第五章 文物胜迹770

第一节 博物馆770

第二节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70

第三节 遗址771

第四节 馆藏文物776

第五节 名胜776

第六章 档案780

第一节 档案馆(室)780

第二节 档案管理781

第三节 档案利用782

第七章 地方志篇修782

第二十五篇 卫生 体育784

第一章 卫生785

第一节 机构 队伍785

第二节 医疗790

第三节 卫生防疫796

第四节 妇幼保健803

第五节 中药材804

第六节 医政807

第七节 药政809

第二章 体育809

第一节 学校体育809

第二节 群众体育810

第三节 人才培养813

第四节 竞赛814

第五节 经费与设施820

第二十六篇 风俗 宗教822

第一章 民情风俗822

第一节 岁时习俗822

第二节 生产习俗825

第三节 生活习俗826

第四节 礼仪习俗829

第五节 迷信习俗833

第二章 宗教信仰834

第一节 佛教834

第二节 基督教835

第三节 天主教836

第二十七篇 方言 谚谣837

第一章 语音838

第一节 紫金话语音特点838

第二节 声母838

第三节 韵母839

第四节 声调841

第五节 紫金话声韵调配合841

第二章 词汇和语法851

第一节 词汇851

第二节 语法855

第三节 标音举例857

第三章 谚谣858

第一节 谚语858

第二节 歇后语860

第二十八篇 人物861

第一章 人物传861

第二章 人物表894

第一节 科举人物表894

第二节 名人表897

第三节 烈士英名录900

第四节 省级以上劳模、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录905

附录916

一、《永安县志》序辑录916

二、文献辑存920

三、新修专业志和区(镇)志目录928

续记931

篇后记9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