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支架式教学 有效教学的生长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支架式教学 有效教学的生长点](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1080837.jpg)
- 吴和贵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4521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中学数学课-课堂教学-教学改革-研究-高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支架式教学 有效教学的生长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的背景1
1.1.1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1
1.1.2 当前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基本理念和对教学的基本要求2
1.1.3 问题的提出4
1.2 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7
1.2.1 研究意义7
1.2.2 主要研究内容8
1.3 研究方法8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10
2.1 支架式教学研究概述10
2.1.1 支架式教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10
2.1.2 支架式教学的界定11
2.1.3 支架式教学的特征分析13
2.1.4 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15
2.2 学习支架研究概述19
2.2.1 学习支架的界定19
2.2.2 国外对于学习支架的研究现状22
2.2.3 国内对于学习支架的研究现状23
2.2.4 学习支架的过程、方法和基本特征23
2.2.5 学习支架的作用26
2.2.6 学习支架的作用条件26
2.3 有效教学研究概述27
2.3.1 有效教学研究的意义27
2.3.2 有效教学的概念界定29
2.3.3 国外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32
2.3.4 国内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39
2.3.5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41
2.3.6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47
2.3.7 有效教学的标准48
第3章 支架式教学与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52
3.1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52
3.1.1 建构主义理论52
3.1.2 “最近发展区”理论58
3.1.3 “从做中学”理论60
3.1.4 元认知理论62
3.1.5 认知发展论64
3.1.6 “再创造”教学理论65
3.2 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66
3.2.1 有意义学习理论67
3.2.2 发展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70
3.2.3 有效知识论72
第4章 支架式教学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性分析77
4.1 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77
4.1.1 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77
4.1.2 高中学生的情感特点77
4.2 高中学生的初始能力分析78
4.3 支架式教学满足高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能力要求78
4.3.1 支架式教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78
4.3.2 支架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能力要求81
4.4 支架式教学符合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要求83
4.4.1 传统数学教学的特点及缺陷83
4.4.2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特点及课程要求86
4.4.3 支架式教学的特色、优势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87
4.4.4 支架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满足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要求94
第5章 高中数学传统教学设计与支架式教学设计105
5.1 数学教学设计概述105
5.1.1 教学设计的发展105
5.1.2 教学设计的含义106
5.1.3 数学教学设计的概念107
5.2 高中数学传统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存在的弊病以及由此带来的消极后果108
5.2.1 高中数学传统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08
5.2.2 传统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弊病108
5.2.3 传统的教学设计带来的消极后果109
5.3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以及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110
5.3.1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110
5.3.2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110
5.4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设计顺应了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113
5.5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13
5.5.1 智能首位原则113
5.5.2 目标分析原则114
5.5.3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114
5.5.4 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115
5.5.5 教学设计“情境化”原则115
5.5.6 整体建构原则116
5.5.7 协作交流原则116
5.5.8 支架符合适时性、动态性原则116
5.6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117
5.6.1 任务分析117
5.6.2 教学目标设计117
5.6.3 教学内容与情境设计118
5.6.4 学习支架设计118
5.6.5 协作学习与活动设计119
5.6.6 教学评价与反思设计120
5.7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120
5.7.1 教学目标分析120
5.7.2 学生特征分析121
5.7.3 情境创设124
5.7.4 自主学习设计126
5.7.5 教学评价127
5.8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128
5.8.1 常用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图形和所表示的意义129
5.8.2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范式129
5.8.3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案例133
第6章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策略与实施程序137
6.1 支架式教学设计策略137
6.2 支架式教学兴趣调控策略138
6.3 支架教学肢体语言调控策略139
6.4 支架式教学媒体应用策略139
6.5 支架式教学课堂实施策略140
6.5.1 利用好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最近发展区140
6.5.2 支架式教学应重视支架的搭建158
6.5.3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及案例分析169
6.6 支架式教学策略实施程序175
第7章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支架类型分析177
7.1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支架类型及呈现方式177
7.1.1 支架的类型177
7.1.2 学习支架的呈现方式181
7.2 学生需要且能获取的支架分析182
7.2.1 来自教师的支架182
7.2.2 来自同学的支架186
7.2.3 来自自己的支架187
7.2.4 来自其他方面的支架187
7.3 教师需要且能获取的支架分析187
7.3.1 来自同事的支架188
7.3.2 来自专家的支架188
7.3.3 来自自己的支架189
7.4 不同课型中构建支架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案例分析189
7.4.1 数学概念课中支架的搭建189
7.4.2 数学规则课中支架的搭建190
7.4.3 数学解题课中支架的搭建191
7.4.4 数学复习课中支架的搭建192
第8章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的课堂组织194
8.1 支架式教学课堂组织的基本环节 194
8.1.1 前期分析194
8.1.2 支架搭建196
8.1.3 支架式教学的展开198
8.1.4 支架的调整与撤销200
8.2 支架式教学课堂组织中的要素分析201
8.2.1 最近发展区的厘定201
8.2.2 最近发展区内支架式教学活动的评估202
8.2.3 教师在支架式教学中的角色203
8.2.4 学生课堂参与的维持204
8.3 支架式教学课堂组织的基本准则204
8.3.1 霍根和普雷斯利总结的一般准则204
8.3.2 拉金认为有效的支架式教学还应包括的准则205
8.3.3 支架式教学的课堂组织应遵循的准则206
第9章 支架式教学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207
9.1 对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研究207
9.1.1 研究的目的207
9.1.2 研究对象的选取208
9.1.3 研究方法209
9.1.4 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209
9.2 支架式教学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215
9.2.1 实验目的215
9.2.2 实验方案的制订215
9.2.3 实验的基本过程216
9.2.4 实验结果分析217
第10章 支架式教学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案例分析226
10.1 教学案例10-1函数的单调性226
10.2 教学案例10-2二面角238
第11章 研究结论及其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示与尚待研究的问题248
11.1 研究结论248
11.1.1 支架式教学的实施给课堂教学中的“生”与“师”带来的转变248
11.1.2 实施支架式教学能使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信念249
11.1.3 实施支架式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252
11.1.4 实施支架式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识记、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253
11.1.5 实施支架式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多种数学能力255
11.1.6 实施支架式教学策略对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甚明显256
11.1.7 实施支架式教学策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56
11.2 研究的不足与缺陷261
11.3 研究结论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示261
11.3.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习观261
11.3.2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学观262
11.3.3 建立新型的因材施教观262
11.3.4 改革教学评价观263
11.3.5 在教学设计时,应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知识建构的支架265
11.3.6 在教学实施时,教师必须要向学生搭建一个“好支架”266
11.3.7 指导学生掌握“搭建支架”的方式与方法267
11.3.8 在支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的问题269
11.4 研究过程的反思及尚待研究的问题277
11.4.1 研究过程的反思277
11.4.2 尚待研究的问题278
11.5 结束语282
附录283
附录1 2005级高一年级入学模拟考试数学试题283
附录2 2005—2006学年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287
附录3 2005—2006学年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290
附录4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1)293
附录5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2)295
附录6 成长记录袋(数学)298
参考文献299
后记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