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通史 第12卷 当代文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学通史 第12卷 当代文学 下
  • 张炯,邓绍基,郎樱总主编;张炯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 ISBN:753995970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627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代文学史-先秦时代~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通史 第12卷 当代文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当代散文3

第一章 当代散文发展与文体分野3

第一节 散文“母体”在当代的“净化”趋势4

第二节 不同地区、体式散文的差异性6

第三节 当代散文发展的两个阶段9

第二章 建国初十七年的艺术散文11

第一节 当代艺术散文的浮沉与“客观化”倾向12

第二节 杨朔的“诸体复合”散文16

第三节 刘白羽的“激越壮美”散文19

第四节 秦牧的“知识小品”散文23

第五节 吴伯箫、曹靖华等的散文27

第三章 新时期的艺术散文35

第一节 新时期散文的回归及发展36

第二节 巴金、冰心散文创作的新突破38

第三节 抒真情、写真相的孙犁散文44

第四节 杨绛、张洁等女性散文群体的崛起47

第五节 贾平凹、周涛等男性作家的散文51

第六节 荒煤、冯牧等评论家的散文55

第四章 当代杂文随笔61

第一节“灯下闲话”、“思想杂谈”及“苏式小品文”62

第二节 当代杂文的第一次勃兴66

第三节“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及“长短录”70

第四节 新时期以来杂文的复兴72

第五节 新时期随笔的繁荣78

第五章 当代史传文学83

第一节 建国初史传文学诸形态84

第二节 蔚为大观的革命回忆录88

第三节 六十年代的传记文学92

第四节“文革”后的人物传记95

第五节 八九十年代的史传文学97

第六节 台湾地区的传记文学101

第六章 台湾当代散文(上)109

第一节 杨逵等的乡土散文110

第二节 梁容若、王鼎钧等的忆旧散文112

第三节 张拓芜等的军旅散文116

第四节 萧白、郭枫等的都市生态散文118

第五节 子敏、林清玄等的文化宗教散文121

第六节 言曦、庄因、邵侗等的亲情散文125

第七章 台湾当代散文(下)129

第一节 梁实秋、林语堂、台静农等学者的散文130

第二节 余光中、杨牧等的新散文137

第三节 苏雪林、琦君、张晓风等的女性散文140

第四节 何凡、柏杨、李敖等的杂文152

第五节 张我军、三毛等的游记散文161

第八章 港澳地区的当代散文169

第一节 曹聚仁、叶灵凤、吴其敏的散文170

第二节 曾敏之、张文达、舒巷城的散文177

第三节 董桥、梁锡华、黄国彬的散文184

第四节 彦火、陶然、也斯、蔡澜的散文191

第五节 小思、西西、夏易、谢雨凝等的散文200

第六节 澳门散文概况及李成俊、李鹏翥、陶里等的作品211

第七节 林蕙、林中英、沈尚青、廖子馨等的散文222

第九章 当代散文诗231

第一节 当代散文诗发展概况232

第二节 郭风与柯蓝的散文诗234

第三节 新时期涌现的散文诗群238

当代戏剧245

第一章 当代戏剧文学发展的轮廓245

第一节 当代戏曲的新变与“推陈出新”的戏改方针247

第二节 当代话剧创作的三次高潮251

第三节 当代歌剧的新收获254

第二章 当代戏曲的发展及其走向259

第一节 戏改方针与批判“反历史主义”倾向260

第二节《十五贯》、《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263

第三节 京剧现代戏会演和《红灯记》等“样板戏”269

第四节 新时期戏曲的新收获274

第三章 五十年代的话剧创作283

第一节 人民艺术家老舍及其《龙须沟》、《茶馆》284

第二节 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等289

第三节 夏衍、曹禺、吴祖光的新作294

第四节 胡可、陈其通、赵寰等的军旅剧作300

第五节“第四种剧本”及其评价304

第四章 六十年代话剧的浮沉和新时期话剧的复兴311

第一节《霓虹灯下的哨兵》和《千万不要忘记》等剧作312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中话剧的沉浮316

第三节 新时期话剧的复兴与现实主义话剧的发展319

第四节 苏叔阳、李龙云、宗福先的剧作325

第五节 新时期初反思革命历史的剧作333

第五章 八十年代以来话剧创作的新潮339

第一节 话剧探索新潮和刘树纲、锦云等的剧作340

第二节 八十年代刘川、漠雁等军旅剧作346

第三节 沙叶新、丁一三等塑造革命领袖形象的剧作350

第四节 新时期反映农村和工矿题材的话剧352

第五节 婚爱题材与白峰溪、张莉莉等的剧作358

第六节 历史剧的新收获361

第七节 关于历史剧的讨论364

第六章 九十年代的话剧新作373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剧的回潮374

第二节 杨利民、姚远的剧作375

第三节 郭启宏、过士行的剧作379

第四节 沈虹光、赵耀民的剧作382

第五节 孟冰、唐栋的剧作384

第六节 历史剧与表现改革生活的戏剧387

第七章 当代的独幕话剧393

第一节 建国以来独幕剧的丰收394

第二节 建国初十七年的优秀独幕剧397

第三节 新时期的优秀独幕剧400

第八章 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剧作家403

第一节 各族剧作家笔下的少数民族生活404

第二节 超克图纳仁与包尔汉的剧作405

第三节 索朗次仁与乌·白辛的剧作408

第四节 武玉笑的剧作411

第九章 当代歌剧及其民族化413

第一节 中国歌剧的发展轨迹414

第二节《草原之歌》等与当代歌剧中的西方影响和民族特色416

第三节《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等英雄歌剧418

第四节 当代歌剧的多元发展趋势421

电影文学427

第一章 建国初十七年的电影文学427

第一节 建国初十七年电影的发展428

第二节《董存瑞》、《党的女儿》、《林则徐》、《红色娘子军》等电影佳作437

第三节《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与夏衍的贡献442

第四节《早春二月》、《不夜城》、《兵临城下》等及其被批判443

第二章“文化大革命”中电影的困境447

第一节 困境与“样板电影”448

第二节《创业》和《海霞》的风波与“四人帮”的“阴谋电影”449

第三章 新时期的电影创作(上)453

第一节 电影复苏与《十月的风云》、《苦难的心》、《巴山夜雨》等454

第二节 电影创新与《小花》、《沙鸥》、《邻居》、《黄土地》、《红高粱》等457

第四章 新时期的电影创作(下)463

第一节 电影“创新”、“文学性”和“谢晋创作”的讨论464

第二节 《大河奔流》、《阿Q正传》等改编电影盛行及其成就467

第三节 《摇滚青年》、《神鞭》和娱乐片创作及其论争472

第四节 《大决战》、《开国大典》、《周恩来》等史诗性巨片的收获475

当代儿童文学481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发展概貌481

第一节 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条件482

第二节 儿童文学各种体裁、样式的发展485

第三节 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空前壮大490

第二章 儿歌与儿童诗493

第一节 当代儿童诗创作概况494

第二节 金近、袁鹰的儿童诗500

第三节 圣野、金波的儿童诗505

第四节 柯岩、任溶溶的儿童诗508

第五节 刘饶民、张继楼的儿歌511

第三章 童话与儿童小说的创作515

第一节 张天翼的《罗文应的故事》等创作516

第二节 严文井、陈伯吹、贺宜的童话创作520

第三节 任大霖、任大星的儿童小说525

第四节 胡奇等其他作家的儿童小说530

第五节 洪汛涛、葛翠琳、孙幼军的童话537

第六节 台港澳地区的儿童小说与童话543

第四章 儿童戏剧与科学文艺553

第一节 任德耀的《马兰花》与刘厚明的《小雁齐飞》554

第二节 新时期的儿童剧创作558

第三节 《我们的土壤妈妈》和高士其的科学小品563

第四节 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的科幻小说568

本卷后记574

卷后索引575

总后记6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