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党的建设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天荣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0460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党的建设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6
一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6
(一)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立过程27
(二)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31
(三)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特点38
二 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9
(一) 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39
(二) 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43
(三) 列宁对执政党的建设问题的探讨46
(四) 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特点49
三 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50
(一) 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50
(二) 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53
(三) 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理论的特点56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60
一 党的阶级基础60
(一) 工人阶级的根本特性和优秀品质61
(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63
二 党的指导思想65
(一)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革命党66
(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更要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71
三 党的根本宗旨73
(一) 党的根本宗旨是由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73
(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74
四 党的奋斗目标和初级阶段的任务77
(一) 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77
(二) 社会主义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必由之路80
(三) 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82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91
一 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91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91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94
二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98
(一) 只有改善党的领导 才能加强党的领导98
(二) 改善党的领导是党的现状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99
三 实行党政职能分开 加强党的领导100
(一)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100
(二) 党政职能分开及其必要性102
四 党的领导的内容和主要方式106
(一) 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106
(二) 实现党的领导的主要方式107
五 党的领导方法112
(一)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113
(二) 调查研究114
(三) 科学决策116
(四)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118
(五) 突出中心 统筹兼顾120
第四章 改革开放下党的思想建设122
一 保持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一致122
(一) 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要求122
(二) 思想统一是党团结统一的基础123
二 思想建设是建设党的首要任务125
(一) 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极端重要性126
(二) 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设党129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30
三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当前思想建设的首要问题130
(二) 认清国情的极端重要性131
(三) 肯定我国社会性质 坚定远大理想133
四 在基本路线要求下的思想建设134
(一) 要以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来加强思想建设135
(二) 要以经得起两个严峻考验来检验思想建设137
(三) 思想建设要同制度建设和加强纪律结合起来139
五 改进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140
(一)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41
(二)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人心141
(三)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改进143
(四)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144
(一)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形成过程147
一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组织原则147
第五章 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147
(二)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149
(三) 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公认的基本组织原则150
二 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154
(一) 对民主和集中的不同认识和实践154
(二) 对民主和集中应在总体上有科学的 辩证统一的理解156
(三) 增强党员民主意识 强化党的纪律162
三 坚持集体领导原则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166
(一) 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166
(二) 集体领导必须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168
(三) 加强和改革党的制度建设170
第六章 从严治党 严肃党的纪律175
一 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基本原则176
(一) 从严治党原则的基本内容176
(二) 从严治党的必然性178
(三) 从严治党的实现原则及其功能180
二 改革开放条件下治党更要严184
(一) 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和党的沉重负荷185
(二) 改革开放使党的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188
(三) 改革开放对党的自我更新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0
三 加强党的纪律是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193
(一) 纪律是巩固和统一党组织的保证机制193
(二) 党的纪律的基本属性194
(三) 现有党纪的缺陷 加强完善党纪的必要197
四 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198
(一) 从严治党必须以法律为武器199
(二) 从严治党和法律规范的一致性200
(三) 从严治党必须正确处理法律和纪律的关系201
(一) 无产阶级政党历来重视基层组织建设204
第七章 党政职能分开后的基层组织建设204
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建设的基础204
(二) 基层党组织在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地位206
二 实行党政职能分开以后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208
(一) 城市党组织的属地化管理209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形式的改革210
(三) 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政工队伍212
(四) 在个体工商业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213
三 实行党政职能分开以后基层党组织职能的转变214
(一) 基层党组织职能的重大转变214
(二) 必须更新观念 健全制度218
四 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221
(一)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意义221
(二)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主要环节223
一 共产党员的标准 党员的义务和权利228
第八章 严格党员标准 提高党员素质228
(一) 党章规定党员义务和权利的重要意义229
(二) 党员义务和权利的内容是逐步完善的230
(三) 正确理解党员义务和权利的辩证统一关系233
二 提高党员素质是搞好执政党建设的基础一环235
(一) 当前强调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意义236
(二)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全面提高党员素质238
三 严肃地积极地培养和接收新党员243
(一) 严格党员标准245
(二) 严格对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246
(三) 严格入党手续 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247
(四) 发展党员要突出重点248
四 经受两个考验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249
(一) 党员不够合格的主要表现250
(二) 严于律己 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251
第九章 改革干部制度 提高干部素质255
一 干部概念和干部制度255
(一) 一般的干部概念和干部制度255
(二) 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干部概念和干部制度256
二 党的干部的本质 地位和作用257
(一) 党的骨干和人民公仆257
(二) 干部的“中介”和“服务”作用259
三 党的干部的素质要求263
(一) 确定干部素质要求的依据264
(二) 干部素质要求的基本内容266
四 增强和保证干部素质的基本途径274
(一) 干部的培养教育275
(二) 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278
一 党的领袖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组成的集团285
第十章 党的领袖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85
(一) 人民群众的实践造就革命政党的领袖286
(二)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是被选出来的一个集团288
(三) 正确评价领袖人物的功过289
二 党的领袖的伟大作用290
(一) 创立和发展科学理论 指明斗争的正确方向291
(二) 团结全党实现统一领导的核心292
(三) 临危不惧 力挽狂澜 带领党和群众夺取胜利292
三 正确处理群众 阶级 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293
(一) 正确维护领袖人物的威信 保证党和人民对他们的监督296
(二) 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299
(三) 建立健全和改革领导制度和其他制度301
四 培养和选拔接班人302
(一) 培养和选拔接班人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306
(二) 坚持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308
(三) 依靠党的领导集体选拔接班人310
(四) 加强对干部的培训312
第十一章 党风的科学概念和发展规律314
一 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314
(一) 执政党党风问题极端重要性的科学依据316
(二) 党风问题的科学论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18
二 党风的科学概念和特性321
(一) 党风的科学概念322
(二) 党风的特性323
三 党风的发展规律325
(一) 党风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相联系325
(二) 党风与党性和世界观紧密联系327
(三) 党风具有可变性时代性的特点330
(四) 党风的繁衍受社会心理的影响331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 发展商品经济与党风建设334
一 改革开放对党风建设的双重影响334
(一) 改革开放对党风建设的积极影响335
(二) 改革开放给党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338
二 发展商品经济对党风建设的双重影响340
(一) 发展商品经济为党风建设提供的有利条件341
(二) 发展商品经济给党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346
三 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和党员世界观改造349
(一)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建立严格的制约机制350
(二) 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世界观改造355
第十三章 坚持党的团结 正确解决党内矛盾362
一 党的团结是党夺取胜利的保证362
(一) 党的团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363
(二) 增强党的团结必须明确的几个基本原理365
二 党的团结是在坚持原则基础上的团结368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团结的思想基础368
(二) 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是团结的政治基础369
(三)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团结的组织基础369
三 两类矛盾的理论和党的团结371
(一) 两类矛盾理论的提出和斗争的曲折371
(二) 当前党内矛盾和斗争的新情况新问题373
四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375
(一) 解决党内矛盾增强团结的有力武器375
(二) 团结--批评--团结方针的提出和推广377
(三) 正确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379
五 正确地开展反对错误思想的斗争 正确地对待犯错误的同志383
(一) 开展反对错误思想的斗争要实事求是383
(二) 与人为善 治病救人385
(三) 批评的方式应当和风细雨以理服人387
第十四章 掌握运用统一战线法宝 加强党的建设389
一 掌握统一战线法宝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389
(一) 统一战线是完成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重要武器389
(二) 中国共产党掌握统一战线法宝的曲折过程393
(三) 统一战线根本要求是建立党与非党联盟394
二 加强党的建设同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关系396
(一) 党的路线和党的策略的一致性397
(二) 党的政策和党的策略的一致性398
(三) 党的作风建设 组织建设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关系399
(四)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有利于党的巩固和发展399
三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401
(一) 建国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和挫折401
(二) 共产党员应是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模范402
(三)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奋斗405
第十五章 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原则406
一 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406
(一) 共产党人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必然性407
(二)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反对反动的民族主义409
二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与党的建设413
(一)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414
(二)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416
三 正确处理党与党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421
(一) 独立自主的原则421
(二) 完全平等的原则422
(三) 互相尊重的原则424
(四) 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425
结束语430
后记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