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电话通信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电话通信原理
  • 倪维桢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15045·总2569有5242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59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电话通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语声基本特性1

第一节 语声的频谱1

目录1

第二节 语声的特性3

第三节 语声的清晰度、可懂度和自然度4

第四节 影响接收语声质量的因素5

一、语声质量和频带宽度5

二、收话音量6

三、信噪比6

四、幅度—频率失真7

五、非线性失真7

第五节 小结8

一、声和电的互相转换9

第二章 模拟电话通信简介9

第一节 模拟电话通信的实现9

二、通话电路14

三、差动系统19

第二节 模拟电话通信的多路复用24

一、频率搬移24

二、单路载波电话27

三、三路载波电话27

四、其他载波电话29

第三节 模拟电话通信的主要特点30

第四节 小结32

第三章 数字电话通信概念33

第一节 数字电话通信的实现33

一、脉码调制通信34

二、增量编码调制通信43

第二节 数字电话通信的时分多路复用48

一、基本概念48

二、时分多路方框图50

三、时分多路系统的数码率51

第三节 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和用途56

第四节 小结60

第四章 抽样61

第一节 模拟信号的抽样61

一、抽样定理61

二、信号抽样后的频谱69

三、带通型信号的抽样80

一、二极管桥型双向抽样门82

第二节 抽样门82

二、三极管抽样门88

三、场效应三极管抽样门92

第三节 电压抽样保持97

一、工作原理98

二、误差分析101

三、电路举例103

第四节 电流抽样保持105

一、设想105

二、实现106

三、电压、电流结合式高速抽样保持电路108

第五节 分路抽样保持111

第六节 小结116

一、量化和量化噪声118

第五章 编码与解码118

第一节 量化与压缩扩张118

二、压缩与扩张122

第二节 编码码组与编码码型140

一、码组的位数140

二、码位的安排140

三、编码码型141

第三节 编码147

一、逐次反馈型编码147

二、级联型编码172

三、级联-逐次反馈混合型编码180

一、加权网络型解码183

第四节 解码183

二、级联型解码200

三、折叠级联加权网络混合型解码204

第五节 小结205

第六章 脉码通信的质量分析206

第一节 串音207

一、传输模型208

二、上截止频率和串音的关系209

三、下截止频率和串音的关系211

第二节 折叠噪声214

第三节 量化噪声216

一、量化噪声的分析217

二、量化噪声功率218

一、未过载时均匀量化的信噪比221

第四节 均匀量化的信噪比221

二、过载时的量化信噪比224

三、均匀量化时语声信号总的信噪比225

第五节 非均匀量化的信噪比226

一、一般算式226

二、按μ律压扩时的信噪比228

三、按A律压扩时的信噪比236

四、按直折线近似时编译码的量化信噪比247

第六节 群路编码的量化信噪比254

第七节 信道误码对脉码通信的影响256

一、信道误码对自然二进码的影响257

二、信道误码对A律13折线编码的影响258

第八节 脉冲相位抖动对PCM传输的影响265

第九节 小结269

第七章 增量调制272

第一节 简单增量调制的特性272

一、过载特性272

二、量化噪声275

三、编码的动态范围280

四、增量调制器的动态范围282

五、信道误码对增量调制系统的影响283

第二节 PCM和△M的比较290

一、话音质量290

二、频率响应292

三、设备复杂性294

四、误码率的影响294

第三节 双积分增量调制295

一、双积分增量调制的分析296

二、改进的双积分增量调制298

第四节 高信息增量调制305

一、基本原理306

二、解码器307

三、基本性能308

第五节 连续增量调制310

一、基本原理310

二、基本性能313

第六节 数字压扩增量调制(△M)与总和增量调制(△-∑M)317

一、数字压扩△M的基本原理318

二、△-∑M的基本原理322

三、数字检测音节压扩△-∑M原理329

一、基本原理331

第七节 差值脉码调制(DPCM)331

二、基本特性334

第八节 小结337

第八章 定时与帧同步339

第一节 定时系统339

一、发定时系统340

二、收定时系统354

第二节 帧同步系统355

一、对帧同步系统的要求356

二、实现帧同步的方法358

三、复帧同步379

第三节 小结384

第九章 标志信号系统和出、入中继器386

第一节 标志信号系统387

一、标志信号发送系统388

二、标志信号接收系统396

第二节 出、入中继器401

一、出中继器402

二、入中继器406

第三节 小结409

第十章 再生中继410

第一节 概述410

一、再生中继传输410

二、信道误码率计算412

三、再生中继和非再生中继对传输数字信号的影响418

一、市话电缆419

第二节 传输线路419

二、电缆的串音421

三、长途星绞电缆427

四、明线线路429

五、同轴电缆430

六、微波无线传输432

七、波导传输434

八、光缆传输435

第三节 线路传输脉型和码型436

一、传输码型的选择436

二、双极性半占空脉型的产生439

三、常用的几种传输码型441

第四节 接收波形的均衡和放大449

一、对均衡波的要求450

二、升余弦波均衡特性451

三、有理函数型均衡455

四、信码的判决和再生472

五、保持最佳判决的一些措施477

第五节 定时提取487

一、定时提取的各种方法487

二、定时提取电路举例489

三、影响定时相位的各种因素492

四、定时相位偏移(或抖动)的影响497

第六节 远距供电系统499

一、利用“幻线”传送电能499

二、多个中继站的远供500

三、中继站内供电电路501

一、指标分配503

第七节 中继段长度计算503

二、等效传输频率504

三、等效串音频率506

四、中继段长度计算举例508

第八节 小结509

第十一章 PCM的高次群512

第一节 PCM二次群复接(分接)原理515

一、PCM二次群系统515

二、复接设备516

三、异步复接519

四、同步复接524

五、PCM三次群和四次群的帧结构525

第二节 PCM FDM变换527

一、PCM?FDM变换的基本思路529

二、韦弗—达林顿方法的基本原理530

三、快速付氏变换与多相网络实现PCM FDM的变换531

第三节 小结540

第十二章 测量541

第一节 PCM终端设备的测量541

一、量化噪声541

二、净衰减电平特性547

三、净衰减频率特性549

四、谐波失真550

五、路际可懂串话衰减551

六、不通话噪声552

七、脉冲泄漏噪声552

一、误码率的测量553

第二节 PCM中继传输系统的测量553

二、中继系统故障位置的测定562

附:符号说明566

第三节 小结567

第十三章 数字通信网的网同步568

第一节 数字通信网的构成及网同步问题的提出568

第二节 全网同步系统571

一、主从系统572

二、互同步系统574

三、等级式主从同步系统582

第三节 准同步系统583

第四节 非同步系统591

第五节 小结5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