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 天津市无线电技术研究所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第一章集成电路入门1

1.1什么叫集成电路1

1.1.1集成电路的意义1

1.1.2集成电路的定义和分类7

1.2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12

1.2.1晶体管的复习12

(1)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的迁移12

(2)晶体管的偏置方法19

(3)高频晶体管的特性22

(4)功率晶体管的特性23

1.2.2集成电路中的电路元器件的特性25

(1)晶体管25

(3)电阻29

(2)二极管29

(4)电容器32

1.3集成电路的结构和制造方法33

1.3.1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33

(1)双极性集成电路的结构和制造方法35

(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集成电路的结构和制造方法44

(3)膜集成电路的结构和制造方法46

1.3.2集成电路的各种外壳49

1.4集成电路的实际使用方法52

1.5集成电路的安装方法58

1.6集成电路的现状和将来62

第二章数字电路入门70

2.1数字电路和集成电路70

2.1.1数字电路不难理解70

2.1.2数字电路容易集成化71

2.2模拟与数字73

2.3二进位制74

2.4基本逻辑76

2.4.1逻辑和=或门77

2.4.2逻辑乘=与门79

2.4.3非(否定)=反相门82

2.4.4或非和与非83

2.4.5禁止84

2.5从开关电路转换为逻辑式85

2.6逻辑式的各种性质87

2.7从真值表转换为逻辑式91

2.8从逻辑式转换为逻辑图93

2.8.1基本转换方法93

2.8.2用与非门进行转换93

2.8.3输出端直接耦合(线或门,线与门)95

第三章晶体管逻辑电路99

3.1晶体管门99

3.1.1 晶体管的大信号工作99

3.1.2饱和型晶体管门101

3.1.3非饱和型晶体管门103

3.1.4晶体管的开关时间105

3.2二极管门112

3.2.1 用二极管组成门的方法112

3.2.2二极管门的开关时间113

3.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门115

3.3.1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的特性115

3.3.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门117

3.3.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的开关时间118

3.4触发电路120

3.4.1简单的触发电路120

3.4.2优先置位触发器和寄存器124

3.4.3移位寄存器和JK触发器127

第四章逻辑电路的有关定义和测量方法133

4.1正逻辑和负逻辑133

4.2逻辑电平和系列135

4.3.1输入-输出特性(1)——可容许的电平范围137

4.3输入-输出特性137

4.3.2输入-输出特性(2)——考虑到噪声问题141

4.4噪声142

4.4.1噪声容限142

4.4.2噪声容限的测定144

4.5输入、输出电路147

4.5.1输入、输出端数147

4.5.2单位负载148

4.6脉冲的延迟149

4.6.1传输时间及其测量方法149

4.6.2 开关时间151

4.7数字集成电路的规格155

4.7.1检验规格和使用基准155

4.7.2关于极限参数157

5.1各种逻辑电路160

5.1.1集成化的逻辑电路160

第五章数字集成电路的种类和实例160

5.1.2逻辑电路对比的基准161

5.1.3饱和型与非饱和型逻辑电路162

5.2直接耦合晶体管逻辑电路(DCTL电路)163

5.3电阻-晶体管逻辑电路(RTL电路)164

5.4二极管-晶体管逻辑电路(DTL电路)167

5.4.1二极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167

5.4.2二极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的性质168

5.4.3二极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的与门扩展器169

5.4.4集电极负载的影响171

(1)集电极电阻的作用171

(2)集电极负载电容的影响171

5.4.5二极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的使用方法172

5.5 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TTL电路)174

5.5.1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174

5.5.2门的漏电流175

5.5.3电流尖峰177

5.5.4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的“或”门178

5.5.5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的性质180

5.6电流型逻辑电路(CML电路)181

5.6.1电流型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181

5.6.2电流型逻辑电路的性质183

5.7互补晶体管逻辑电路(CTL电路)187

5.8存贮电路189

5.8.1集成化存贮电路的工作原理189

5.8.2移位寄存器195

5.9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集成电路195

第六章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203

6.1各种数字设备的共同事项203

6.1.1时钟与同步203

6.1.2组合电路与时序电路206

6.1.3串行方式和并行方式208

6.2运算电路209

6.2.1各种二进位制210

6.2.2加法电路212

6.2.3减法电路216

6.2.4乘法电路219

6.2.5除法电路220

6.2.6电子计算机的组成部件221

6.3计数器电路222

6.3.1简单的计数器(非同步计数器)223

6.3.2同步串行进位计数器224

6.3.3同步并行进位计数器225

6.3.4二-十进制的计数器226

6.4其它各种电路228

6.4.1奇偶校验电路(奇偶判定电路)228

6.4.2重合电路228

6.4.3多数表决电路232

6.4.4译码器233

6.4.5编码器238

实验1数字集成电路的实验(计数器)241

7.1.1能否实现小型轻便的优点249

第七章线性集成电路基础249

7.1线性电路集成电路化的优点249

7.1.2能否提高可靠性250

7.1.3能否提高性能251

7.1.4能否提高经济性252

7.2使用线性集成电路时,在电路设计中应考虑的252

几个问题252

7.2.1集成电路的规格252

7.2.2在系统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254

7.3线性集成电路的原理与电路形式255

7.3.1集成电路和分立元器件电路的不同255

7.3.2线性集成电路的基础电路257

(1)直流电路257

(2)放大电路263

(3)级间电路269

(4)功率放大电路271

7.3.3集成电路的分析方法272

第八章线性集成电路的基本电路275

8.1差动放大器基础275

8.1.1为什么用差动放大器作为线性集成电路的基本电路275

8.1.2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76

(1)平衡状态276

(2)对漂移的补偿279

8.1.3差动放大器的基本特性283

(1)传输特性283

(2)互导286

(3)发射极电阻的效用287

8.1.4共模抑制比288

8.1.5集成电路差动放大器的失调290

(1)输出电压失调的测试291

(2)输入电压失调的测试291

(3)输入电流失调的测试291

(1)恒流电路的一般电路程式292

8.1.6恒流电路292

(2)基本电路的温度补偿293

8.1.7单端差动放大器293

8.2负反馈放大电路基础295

8.2.1稳定化的方法295

8.2.2反馈电路的理论296

8.2.3负反馈的方式297

8.2.4负反馈的用途297

(1)稳定化作用298

(2)线性的提高298

(3)输入输出阻抗的控制299

(4)使放大器具有特定的频率特性300

(5)输出噪声的减小301

8.2.5负反馈对等效输入噪声的影响301

(1)等效输入噪声及噪声系数302

(2)晶体管的等效输入噪声303

(3)发射极电阻产生的负反馈及其等效输入噪声304

(4)从集电极反馈到基极的负反馈及其等效输入噪声305

8.2.6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306

(1)乃奎斯特稳定度判断法306

(2)相位特性307

8.2.7采用反馈放大电路的集成电路举例309

8.3运算放大器基础310

8.3.1理想放大器311

8.3.2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理论312

(1)闭环运算放大器的等效电路312

(2)反相型反馈电路313

(3)非反相型反馈电路322

(4)相移的影响325

8.3.3实际运算放大器的误差332

(1)由于负载电阻为有限值而产生的误差333

(2)由于失调而产生的误差333

(3)由于同相增益而产生的误差335

(1)闭环补偿法337

8.3.4运算放大器的相位补偿法337

(2)开环补偿法340

8.3.5集成化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程式350

(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程式350

(2)集成化运算放大器电路举例352

8.3.6使用集成化运算放大器的注意事项356

(1)运算放大器的选择356

(2)运算放大器特性的测试方法356

(3)排列及布线的注意事项357

(4)闩锁的防止362

(5)其它保护电路363

(6)加外部器件提高运算放大器性能364

第九章线性集成电路的实例与应用366

9.1直流放大器、低频放大器、宽频带放大器等366

9.1.1小信号放大器366

(2)CA3000差动放大器367

(1)SE505差动放大器367

(3)PA230平衡差动放大器369

(4)MC1303双路平衡放大器369

9.1.2功率放大器373

(1)PA237功率放大器373

(2)AN130功率放大器373

(3)CA3020平衡差动功率放大器376

(4)PA222功率放大器376

(6)PA246功率放大器379

(5)MC1524功率放大器379

(7)M5101S音频放大器382

(8)STK-003功率放大器382

9.1.3其他用途的集成电路385

(1)WS183助听器用集成电路385

(2)CA3035放大器385

(3)PC-511稳压电源用集成电路389

9.2射频放大器、中频放大器和混频器389

(1)IC-161收音机用集成电路390

9.2.1调幅收音机用集成电路390

(2)IC1A-1收音机用集成电路392

(3)M5104P收音机用集成电路394

9.2.2多用途集成电路396

(1)μA703多用途集成电路396

(2)CA3004、CA 3005和CA 3006多用途集成电路396

(3)LA1111多用途集成电路402

(4)CA3042电视伴音电路用集成电路402

(5)NE510A双差动放大器405

9.2.3调频/调幅收音机用集成电路405

(1)LA1201调频/调幅用中频放大器407

(2)多片式调频/调幅收音机用集成电路407

9.2.4混合集成电路412

9.3运算放大器415

9.3.1集成化运算放大器的实例415

(1)μA702和μA709类型的运算放大器420

(3)CA 3033运算放大器425

(2)AN 118运算放大器425

(4)MC 1553类型运算放大器426

(5)μA 741运算放大器426

(6)809 C运算放大器428

(7)4 JPA 107运算放大器429

9.3.2集成化运算放大器的应用429

(1)运算放大器在运算器中的应用429

(2)运算放大器的其他应用电路434

实验2线性集成电路的实验(运算放大器)441

(1)运算放大器用集成电路的测试和实验441

(2)运算放大器用集成电路的应用445

(3)均衡电路的实验446

(4)加法器的实验447

附录Ⅰ 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方法448

附录Ⅱ 国产半导体集成电路管脚排列次序451

附录Ⅲ部分常用国产半导体集成电路简介4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