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革命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1107088.jpg)
- 十二院校《中国革命史》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11096·132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557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5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革命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人民的英勇斗争(一八四○年——一九○一年)1
第一节 鸦片战争 中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斗争的开始1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1
二、林则徐与禁烟运动5
三、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南京条约》的签订10
第二节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19
一、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19
二、太平天国革命的纲领和政策25
三、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继续及失败,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28
第三节 戊戌维新变法及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39
一、中日甲午战争39
二、戊戌维新变法44
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51
四、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义和团和《辛丑条约》的签订57
本章小结60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63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的酝酿和准备63
第二章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一九○一年——一九一二年)63
二、清政府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67
三、资产阶级革命的酝酿和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70
第二节 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党人的活动80
一、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80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84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88
四、辛亥革命前的群众斗争和保路运动91
一、武昌起义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01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101
二、中外反动势力的反扑和辛亥革命的失败107
本章小结113
第三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九一二年——一九一九年)115
第一节 袁世凯反动独裁统治的建立115
一、北洋军阀的形成115
二、“二次革命”及其失败117
三、袁世凯卖国独裁统治的建立121
四、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运动122
一、军阀割据与混战127
第二节 军阀混战 中国人民反抗军阀统治与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27
二、中国人民反抗军阀统治与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35
三、新文化运动142
本章小结146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九一九年五月——一九二三年十二月)148
第一节 五四运动148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壮大148
二、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154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60
一、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竞相出现16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成为各种思潮的主流166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7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出成立181
一、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出现181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84
三、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187
四、全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0
五、中国共产党策略方针的制定194
本章小结198
一、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200
第五章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一九二四年一月——一九二七年七月)200
第一节 国共合作的建立200
二、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202
第二节 五卅运动 全国反帝运动的兴起206
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206
二、工农运动的恢复,全国反帝运动的兴起211
三、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217
四、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223
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26
第三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226
二、农民运动的高潮235
三、工人运动的继续高涨241
第四节 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245
一、帝国主义极力破坏中国革命245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48
三、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253
四、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的失败259
本章小结260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263
一、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中国革命的低潮263
第六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一九三七年七月)263
二、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270
三、中间派和改良主义者的政治活动286
第二节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土地革命战争的曲折发展291
一、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291
二、国民党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中国人民的苦难日益深重297
三、日本侵略势力向关内扩张,全真抗日民主运动的深入发展301
四、农村革命根据地各项建设的开展,国民党统治区文化战线上反“围剿”的斗争310
五、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316
第三节 民族危机的加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27
一、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337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337
三、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43
本章小结354
第七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四五年八月)357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 全民族奋起抗战357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深,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政策357
二、七七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359
三、国民党的抗战路线及其正面战场364
四、共产党的抗战路线及敌后战场的开辟367
五、全民族奋起抗战374
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376
第二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378
一、日寇侵华方针的变化,国民党当权派转向消极抗日抗日积极反共378
二、正面战场抗击日军有限攻势,敌后游击战争和根地的发展381
三、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386
四、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和根据地的各项建设390
一、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395
第三节 全国军民克服困难坚持抗战395
二、解放区军民的艰苦奋斗399
三、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抗日民主斗争404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410
一、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410
二、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高涨413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417
四、解放区军民大反攻,抗日战争出伟大胜利423
本章小结427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各党派在建国问题上的政治主张431
第一节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431
第八章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一九四五年八月——一九四九年九月)431
二、重庆谈判436
三、解放区自卫战争的准备442
四、国统区人民的反内战运动444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446
一、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关于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446
二、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450
三、国统区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457
四、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二条反蒋战线的出现460
第三节 南京政权的覆灭 新中国的诞生467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467
二、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473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诞生479
本章小结483
第九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二年十二月)487
第一节 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开始好转487
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487
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492
一、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和战略策略方针的确定495
第二节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495
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各项社会改革运动498
三、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胜利完成508
本章小结509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九五三年一月——一九五二年十二月)512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12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512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516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519
四、我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524
第二节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527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27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31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53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任务的提出541
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541
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关系543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任务的提出548
本章小结553
后记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