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晚清巨人传 洪秀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立亭主编;郭蕴深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市:哈尔滨出版社
- ISBN:7805578958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9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晚清巨人传 洪秀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时势造英雄1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2
江河日下的清王朝2
“洋祸”大乱中华5
民众多灾多难7
神州风雷激荡9
二、洪氏家族11
洪氏宗谱11
“客家人”的辛酸泪17
洪氏父子兄妹18
三、十年寒窗苦20
勤奋读书20
初试受挫21
村塾执教22
四、科举梦的最后破灭23
科场腐败昏乱23
屡试不中铸大病24
愤懑诀别科场27
第二章 创立“拜上帝教”30
一、决心改朝换代31
惊醒的中国人31
寻找反抗之路34
《劝世良言》的启发37
二、拜上帝教42
创立“拜上帝教”42
撤掉孔夫子牌位45
“拜上帝教”的初期活动46
踏上“出游”之路50
三、欲播火种50
广东传道遭冷遇51
砸神像轰动赐谷村53
第三章 著书立说58
一、编写《百正歌》59
再执教鞭59
“正可制邪”60
二、编写《原道救世歌》62
崇拜唯一真神62
抨击现实社会64
要求政治平等66
三、编写《原道醒世训》68
揭露黑暗现实68
欲建“地上天国”69
四、编写《原道觉世训》72
完善“拜上帝”思想72
斩除“阎罗妖”的檄文73
第四章 再走两广76
初识罗孝全77
一、广东学道的坎坷77
细览《圣经》78
分道扬镳79
广州城见闻80
二、再次来到广西82
失掉“斩妖剑”82
冯云山其人84
三、紫荆山根据地87
“圣主开基第一功”87
结识杨秀清、萧朝贵88
第五章 紫荆山风云92
一、加紧传道93
制定《天条书》93
规范仪式94
严明戒律95
二、捣毁“甘王”庙98
“甘王”精神枷锁98
怒砸“甘王”像99
三、冯云山被捕102
与恶势力的较量102
营救冯云山103
第六章 初露危机107
一、开辟贵县龙山矿区108
发动矿工反清108
结识秦日纲和石达开110
二、杨、萧代“天父”、“天兄”传言112
问题的由来112
代“天父”、“天兄”传言113
以妥协求团结115
留存史料118
三、编撰《太平天日》118
“上天受命”119
斗争记事录121
第七章 起义前夜124
一、官逼民反126
天灾人祸 民不聊生126
天地会起义128
天地会与拜上帝会130
调整与杨、萧的关系135
二、领导核心135
完善领导核心136
筹建军事组织137
三、进一步组织群众139
与豪绅王作新斗争139
大败地主“团练”140
重创清军140
第八章 金田起义143
一、制造武器144
杨秀清铸剑紫荆山144
花洲炉火映天红145
韦昌辉毁家誓报仇146
石达开开炉铸枪炮148
二、发布“团营”命令150
踌躇满志150
下令“团营”151
会聚金田村153
三、制定军纪156
颁布《太平条规》156
建立公库制度158
设立男营女营159
蓄发易服160
四、金田起义163
大敌压境163
义军旗开得胜164
“正号太平天国”167
第九章 转战紫荆山170
一、江口圩战斗171
攻占江口圩171
天地会来归172
江口圩大战173
二、武宣东乡登基176
加封五军主将176
三里圩之战177
假托“天父”、“天兄”下凡180
三、北击象州182
由武宣到象州182
中平圩之战183
回师金田185
四、离开紫荆山区187
新圩保卫战187
双髻岭陷落189
官村大捷192
挥师北上194
第十章 坚守永安城198
一、健全领导机构200
加封王爵200
完善官制201
颁布《太平礼制》203
二、重视思想文化建设206
制定《天历》206
发布三篇《诰谕》209
编写《幼学诗》210
刻印书籍211
三、处置内奸213
警惕破坏213
内奸周锡能案215
清军大举围攻219
四、永安突围219
发布突围命令222
大峒歼灭战224
第十一章 进军两湖228
一、兵袭桂林230
进军桂林230
桂林攻坚战231
北上的抉择233
二、全州之役236
围困全州236
穴地攻城237
苦战蓑衣渡238
三、进军湘南240
道州整编240
郴州建土营242
四、攻打长沙245
萧朝贵牺牲245
围攻长沙247
长沙撤围250
岳州建水营252
直捣武昌255
五、攻克武昌城255
城市政策258
东下决策259
第十二章 奠都金陵263
一、挺进南京264
先取九江264
再克安庆266
兵临南京267
围困南京269
二、围困南京的战斗269
攻城之战270
入主南京271
三、定都天京275
天京的设防275
粉碎奸细破坏277
天王宫殿与诸王府278
四、定都初期的保卫战284
清军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284
天京、镇江、扬州防御战285
主动撤出扬州287
第十三章 理想化的社会291
一、《天朝田亩制度》293
农民平等思想的新高峰293
《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297
二、土地政策的实施300
“照旧交粮纳税”300
“着佃交粮”302
天朝圣库304
三、城市经济政策304
诸匠营与百工衙306
商业政策308
四、加强天京政权建设312
中央政府官制312
守土乡官制318
军队组织319
考试与招贤327
成立删书衙330
五、文化教育330
教育与刊书332
第十四章 北伐西征338
一、悲壮的北伐340
挥师北上340
挺进中原342
直隶鏖战345
北伐失败348
二、胜败参半的西征351
南昌城攻坚战351
西征军受挫355
转败为胜361
三、天京保卫战364
一破江北大营364
一破江南大营365
第十五章 天朝的外交371
一、西方列强与太平天国372
各怀鬼胎的列强372
西方传教士和商人的态度375
邀请罗孝全赴天京378
二、对“洋兄弟”的幻想378
一厢情愿的求助384
三、“洋兄弟”露出真面目388
不许攻占上海388
从暗到明的勾结392
“洋枪队”赤膊上阵393
四、重视对外贸易396
对外经济贸易政策396
对外经济贸易活动398
第十六章 天京城内大变乱405
洪、杨矛盾的由来407
一、诸王间的矛盾407
洪、杨矛盾的激化409
东王与诸王关系恶化412
二、祸起萧墙419
密议诛杨419
韦昌辉血洗天京城421
诛杀韦昌辉425
悲剧的序幕427
三、石达开出走429
石达开遭疑忌429
石达开败亡大渡河431
第十七章 力挽危局438
一、变乱后面临危局440
瓜州、镇江失守440
九江沦陷442
艰难的安徽战场444
二、重建领导核心446
安定人心446
枞阳会议448
再破江北大营450
三、扭转危难的战局450
三河大捷453
四、干王总理朝政456
洪仁玕加封干王456
洪仁玕的改革措施457
颁布《资政新篇》461
第十八章 东征西讨470
一、再破江南大营472
清军又围天京472
“围魏救赵”战略474
江南大营的覆灭478
二、东征苏州、常州482
东征战略的确立482
夺取苏、常地区484
对苏福省的管理487
三、第二次西征490
西征战略的确立490
经略湖北491
西征夭折497
第十九章 保卫皖浙苏500
一、安徽战势502
安庆吃紧502
安庆失守504
英王殉难507
二、浙江战势512
忠王军团横扫浙江512
被迫撤离宁波515
浙江基地陷落517
二打上海不果520
三、江苏战势520
苏州失陷525
常州保卫战526
第二十章 天王归天530
一、朝政败坏532
“一味靠天” 作茧自缚532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534
各立山头 划地为牢537
大战雨花台539
二、天京解围失利539
“进北攻南”失策544
拒绝“让城别走”546
三、天京城陷落550
天王归天550
天京陷落551
忠王被浮553
干王捐躯555
第二十一章 “反清第一英雄”559
反封建的勇士562
一、杰出的农民领袖562
反侵略的英雄566
二、局限与悲剧569
皇权主义的继承者569
宗教迷信 一把双刃剑572
附录576
大事年表576
参考书目583
后记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