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政治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政治制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1119469.jpg)
- 孙淑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2403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政治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茅家琦第一章政党1
第一节 国民党“坐大”1
一、国民党“改造”自救1
二、退台后的历次代表大会4
三、国民党的组织机构和组织系统17
四、国民党日趋“本土化”28
第二节 青年党与民社党衰微31
一、青年党四分五裂31
二、民社党貌合神离35
三、民、青两党衰微的原因37
第三节 民进党崛起39
一、中国民主党“胎死腹中”39
二、民进党的成立与历次“全国”代表大会41
三、民进党的政治主张48
四、民进党内的派系斗争51
五、民进党面临困境52
第四节 工党与其他新建党派55
一、工党的成立、政治主张及其分裂55
二、 “新国民党连线”另组“薪党”58
三、其他党派蜂踊而出60
第二章 “总统”62
第一节 “总统”产生的程序及其职权62
一、“总统”产生的程序62
二、《“宪法”》规定的“总统”职权65
三、《“临时条款”》赋予“总统”之终身独裁的权力68
四、“宪政改革”停止赋于“总统”连选连任权力69
第二节 “总统府”的组成及其直属机构70
一、“总统府”的组成70
二、“总统府”的直属机构74
第三节 “国家安全会议”、“国家统一委员会”与“五人决策小组”76
一、“国家安全会议”76
二、“国家统一委员会”81
一、退台后历任“总统”83
第四节退台后历任“总统”、“副总统”简介83
三、“五人决策小组”83
二、退台后历任“副总统”90
第三章 “行政院”92
第一节 “行政院院长”、“政务委员”的任命程序及其职权92
一、 “行政院院长”、 “政务委员”的任命程序92
二、“行政院”以职权94
第二节 “行政院院会”及下属机构97
一、“行政院院会”98
二、“行政院”下属机构98
三、“行政院”其他直属机关及幕僚机构99
四、“大陆工作会报”与“大陆委员会”100
第三节退台后历届“行政院院长”、“副院长”简介103
第四节退台后“行政院”历任各部部长简介110
一、“内政部”历任部长110
二、“外交部”历任部长112
三、“国防部”历任部长114
四、“财政部”历任部长116
五、“经济部”历任部长118
六、“教育部”历任部长120
七、“法务部”历任部长121
八、“交通部”历任部长122
第四章 “国民大会”125
第一节 “国民大会”的组成及其职权125
一、“国民大会”的组成125
二、“国民大会”之职权及行使职权的程序126
三、 “国民大会”与“中央政府”之关系130
第二节 “国大代表”的产生及其任期132
一、“国大代表”产生的程序132
二、“国大代表”的任期134
三、 “国大代表”的任职限制135
四、“国大代表”概况之分析136
第三节退台后历次“国民大会”143
一、第一届历次“国民大会”143
二、第二届“国大代表”的选举及其特点153
三、第二届“国大”临时会157
第一节 “立法院”、“立法委员”、“院长”产生的程序160
一、“立法委员”产生的程序160
第五章 “立法院”160
二、 “立法院院长”、 “副院长”产生的程序167
第二节 “立法院”之职权及其行使方式169
第三节 “立法院”直属机构及“院会”178
一、“立法院”直属机构178
二、“立法院院会”183
第四节退台后历任“立法院院长”、“副院长”简介185
第五节 “国会观察基金会”189
第六章 “司法院”192
第一节 “司法院院长”之产生方式及其职权192
一、 “院长”、 “副院长”之产生方式及职权192
二、“司法院”之性质与地位194
“行政法院”及“公务员惩戒委员会”197
一、“大法官会议”197
第二节 “大法官会议”、“最高法院”、197
二、“最高法院”199
四、“公务员惩戒委员会200
第三节退台后历任“司法院院长”简介204
一、 “考试院院长”、 “考试委员”产生的方式208
第七章 “考试院”208
第一节 “考试院院长”、“考试委员”产生方式及其职权208
二、“考试院院长”之职权210
第二节 “考试院”直属机构及“院会”212
一、 “考试院”直属机构212
二、“考试院院会”216
第三节 “文官制度”216
一、考试用人216
三、“行政法院”220
二、职业分类220
三、公务人员的任用、俸给与考绩224
四、公务人员的保险、退休及抚恤226
五、公务人员的训练与进修228
第四节退台后历任“考试院院长”、 “副院长”简介231
第八章 “监察院”233
第一节 “监察委员”、”监察院院长”产生方式233
一、 “监察委员”产生的方式及其任期233
二、“监察院院长”产生的方式及其职权236
第二节 “监察院”之职权237
一、“监察院”之职权237
二、“监察院”之性质与地位242
一、“监察院”直属机构244
第三节 “监察院”直属机构及“院会”244
二、“监察院院会”247
第四节 退台后历任“监察院院长”、“副院长”简介248
第九章地方制度251
第一节 “地方自治”法规251
第二节地方各级“民意机构”254
一、乡、镇、县辖市“民意机构”254
二、县、市“民意机构”256
三、省“民意机构”257
一、台湾的行政区划259
第三节地方各级行政机构259
二、村、里、邻办公处与乡、镇、县辖市及区公所260
三、“县、市政府”261
四、“省政府”264
五、退台后历任“省政府主席”简介267
第四节 “院辖市”——台北市与高雄市269
一、台北市269
二、高雄市271
第十章选举制度274
第一节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274
第二节公职人员的选举法规及选举机构280
一、《“动员戡乱时期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的颁布、主要内容及其修订280
二、各级“选举委员会”的成立285
第三节地方“公职人员”的选举287
第四节 “政党提名制度”289
后记295
附录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