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疼痛治疗学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疼痛治疗学 修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131571.jpg)
- 李仲廉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22748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573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5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疼痛治疗学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疼痛治疗(Pain Clinic)的沿革1
第一节 疼痛治疗的发展史1
第二节 疼痛诊疗的工作范围和特点5
第三节 疼痛诊疗的任务和前瞻7
第二章 疼痛的基础理论8
第一节 疼痛的神经形态学8
第二节 疼痛的神经生理学10
第三节 疼痛的内源性生化机制14
第四节 疼痛的心理性机制17
第五节 疼痛的病理生理18
第三章 疼痛的机制与病生理研究进展22
第一节 神经递质与疼痛22
第二节 疼痛存在时神经系统的可塑性29
第三节 有关疼痛机制的理论认识34
第四章 疼痛的分类38
第一节 疼痛的分类方法38
第二节 疼痛的临床综合分类39
第五章 疼痛的诊断42
第一节 疼痛诊断的思维方法42
第二节 痛症的诊断方法42
第六章 治疗痛症的基本方法71
第一节 药物缓释系统与药物注输泵71
第二节 病人自控镇痛86
第三节 疼痛的药物治疗94
第四节 埋线疗法122
第五节 小针刀疗法124
第六节 物理疗法128
第七节 激光疗法139
第八节 按摩疗法142
第九节 针灸疗法144
第十节 经皮神经(穴位)电刺激疗法151
第十一节 枝川注射疗法160
第十二节 心理疗法168
第十三节 痛症止痛三阶梯疗法169
第十四节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疗法174
第十五节 脑垂体电刺激疗法177
第十六节 脑下垂体阻滞疗法178
第十七节 胸膜腔(局部)镇痛182
第十八节 射频热凝疗法184
第十九节 疼痛的手术疗法188
第七章 神经阻滞疗法195
第一节 概述195
第二节 疼痛治疗临床常用的神经阻滞合剂配方210
第三节 脑神经阻滞212
第四节 颈、上肢神经阻滞225
第五节 胸部神经阻滞术232
第六节 腰骶部神经阻滞235
第七节 交感神经阻滞240
第八节 椎管内神经阻滞249
第九节 脑垂体乙醇阻滞术257
第十节 半月神经节甘油阻滞术259
第八章 疼痛的定性与定量监测261
第一节 疼痛的定性261
第二节 疼痛的定量263
第九章 头面部疼痛269
第一节 头面部疼痛的分类269
第二节 偏头痛270
第三节 紧张性头痛273
第四节 丛集性头痛274
第五节 外伤后头痛275
第六节 与蛛网膜下腔穿刺有关的头痛277
第七节 巨细胞动脉炎279
第八节 三叉神经痛280
第九节 舌咽神经痛286
第十节 非典型性面痛287
第十一节 颞颌关节病288
第十二节 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289
第十三节 枕神经痛295
第十章 颈部痛296
第一节 颈椎病296
第二节 后颈部肌筋膜综合征302
第三节 颈椎间盘脱出症303
第四节 前斜角肌综合征305
第五节 肋骨--锁骨综合征306
第六节 颈肋综合征307
第七节 外伤性颈部综合性(鞭打损伤症)308
第十一章 肩、上肢痛313
第一节 肩关节周围炎313
第二节 肩胛、肋骨综合征315
第三节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316
第四节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317
第五节 肱骨内上髁炎319
第六节 前臂、手部肌筋膜症319
第七节 腕管综合征319
第八节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321
第九节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321
第十节 指(趾)端血管球瘤322
第十二章 胸、背部痛324
第一节 胸椎根性神经痛324
第二节 肋间神经痛(末梢性)326
第三节 蒂策综合征(肋软骨炎)327
第四节 肋胸骨痛(肋软骨痛)328
第五节 剑状突起痛328
第六节 带状疱疹329
第七节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30
第八节 心脏痛331
第九节 胸膜痛335
第十三章 腰及下肢痛336
第一节 腰椎间盘脱(突)出症336
第二节 腰椎椎管狭窄339
第三节 脊椎滑脱症340
第四节 先天畸形性腰背痛(隐性脊椎裂、腰骶移行椎、第三腰椎横突过长)341
第五节 尾骨痛343
第六节 腰背肌筋膜炎344
第七节 腰肌劳损345
第八节 腰部韧带损伤347
第九节 腰部手术后痛348
第十节 腰神经痛349
第十一节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353
第十二节 跖痛征355
第十四章 慢性关节痛357
第一节 变形性髋关节炎(症)357
第二节 变形性膝关节炎(症)358
第三节 髌下脂肪垫损害360
第四节 痛风性关节炎361
第五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362
第十五章 内脏痛364
第一节 内脏器官的神经支配364
第二节 内脏痛的特点365
第三节 内脏痛的治疗367
第十六章 周围神经疾病痛症370
第一节 周围神经生理370
第二节 周围神经病理372
第三节 周围神经嵌压症375
第四节 感染性周围神经疾病384
第五节 营养缺乏性周围神经疾病391
第六节 泌尿系统疾病的神经损害395
第七节 代谢性、内分泌障碍性周围神经病397
第八节 中毒性周围神经疾病398
第九节 遗传性周围神经疾病401
第十七章 内分泌代谢疾患性痛症402
第一节 糖尿病性疼痛402
第二节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神经炎(粘液性水肿性神经病)405
第三节 骨质疏松症405
第四节 干燥综合征407
第五节 尿黑酸症409
第十八章 心理性疼痛410
第一节 心因性疼痛410
第二节 精神性疾病的疼痛411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疼痛411
第四节 躯体病的增敏性疼痛412
第十九章 小儿疼痛治疗413
第一节 小儿疼痛治疗的现状413
第二节 小儿疼痛的解剖生理和神经内分泌研究414
第三节 小儿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的特点和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414
第四节 小儿疼痛的评估416
第五节 小儿术后疼痛治疗417
第六节 小儿慢性疼痛的治疗419
第二十章 妇产科疼痛421
第一节 孕妇的生理学特点421
第二节 盆腔及阴道的神经解剖423
第三节 产程与分娩疼痛423
第四节 镇痛与麻醉药对胎儿的影响424
第五节 分娩镇痛法425
第六节 剖宫分娩的镇痛430
第七节 痛经的诊治432
第二十一章 术后镇痛435
第一节 术后镇痛的临床意义435
第二节 术后镇痛的方法437
第三节 小儿术后镇痛的特点448
第四节 术后镇痛治疗的新方法449
第五节 术后镇痛机构和人员的组成457
第二十二章 癌性疼痛的治疗459
第一节 肿瘤的生长及其对机体的影响459
第二节 癌病能够而且必须控制460
第三节 癌痛的治疗方法461
第四节 癌痛的综合征465
第五节 癌痛的放射疗法467
第六节 癌痛的化疗469
第七节 癌痛的激素疗法470
第八节 癌痛的其他疗法471
第九节 癌性疼痛的心理治疗472
第十节 艾滋病疼痛的治疗472
第二十三章 植物神经反射性疼痛474
第一节 不严重型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征475
第二节 灼痛477
第三节 幻肢痛、断肢痛479
第四节 中枢痛482
第二十四章 周围血管性疼痛484
第一节 雷诺氏病484
第二节 红斑性肢痛症486
第三节 手足发绀症487
第四节 网状青斑488
第五节 动脉栓塞488
第六节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490
第七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92
第八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494
第九节 血栓性静脉炎495
第二十五章 皮肤疾患的疼痛科治疗497
第一节 皮肤相关痛(关联痛)497
第二节 烧伤497
第三节 瘙痒症498
第四节 皮肤瘢痕痛499
第五节 其他皮肤疾患500
第二十六章 非疼痛性疾病的疼痛科治疗502
第一节 面神经炎502
第二节 面肌痉挛503
第三节 膈肌痉挛505
第四节 内耳眩晕病506
第五节 过敏性鼻炎507
第六节 不定陈述综合征508
第七节 乳腺切除术后综合征509
第八节 疼痛治疗科治疗非疼痛性疾病的展望510
第二十七章 心理障碍的诊治512
第一节 概述512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病因513
第三节 心理障碍的分类515
第四节 心理诊断516
第五节 心理障碍的治疗518
第二十八章 阿片类药物依赖的诊治521
第一节 药物滥用的现况和药物依赖的概念521
第二节 药物依赖的临床表现与诊断522
第三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治疗525
第二十九章 临终关怀529
第一节 临终关怀概述529
第二节 临终心理关怀531
第三节 临终疼痛的概念与评估532
第四节 临终疼痛的控制534
第五节 临终常见症状的处理537
第六节 家属居丧照护537
第三十章 疼痛诊疗中的安危539
第一节 诊断和误诊、漏诊539
第二节 医源性疾病540
第三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546
第四节 疼痛诊疗的临床质量控制目标管理550
第三十一章 疼痛治疗的伦理学552
第一节 疼痛治疗的医德规范552
第二节 医德修养554
第三节 医德规范的评价标准555
第三十二章 疼痛治(诊)疗科的体制与管理557
第一节 关于疼痛治疗组织的命名和模式的商榷557
第二节 疼痛治疗科的建制558
第三节 疼痛治疗科的设备要求561
第四节 疼痛治疗科的质量管理561
附录564
Ⅰ:骨及关节解剖(X线)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564
Ⅱ:脊柱的CT和MRI检查正常值569
Ⅲ:皮肤、肌肉及内脏的神经支配、分布569
主要参考资料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