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C/Pentium硬、软件系统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PC/Pentium硬、软件系统解析
  • 林章钧著;赵军改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24251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7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PC/Pentium硬、软件系统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个人电脑系统概述1

1.1 个人电脑系统概述1

1.2 主机板(Main Board)2

1.2.1 向处理器(Microprocessor)2

1.2.2 存储器(Memory)3

1.2.3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BIOS)3

1.2.4 扩展槽(Expansion Slots)3

1.2.5 辅助电路(Support Circuitry)3

1.3 个人电脑的组织4

1.3.1 组织方块图4

1.4 分层结构6

1.4.1 总线系统6

1.4.2 总线的分类7

1.5 本书的结构8

第2章 微处理器与数字协处理器11

2.1 微处理器的概念11

2.1.1 寄存器11

2.1.2 指令集12

2.1.3 微指令12

2.1.4 微处理器信号概述12

2.2 Intel 80×86 家族微处理器简介13

2.3 8086与808814

2.4 8028615

2.4.1 实模式(Real Mode)15

2.4.2 保护模式(Protect Mode )15

2.4.3 虚拟内存(Virtual Mernory)15

2.5 8038616

2.5.1 虚拟8086 模式16

2.5.2 80386 SX18

2.5.3 80386 XL18

2.6 CISC 与RISC 结构微处理器的比较19

2.6.1 CISC19

2.6.2 RISC19

2.7 8048622

2.7.1 80486的指令流水线(Instruction Pipelining)23

2.7.2 80486 SX24

2.7.3 80486 SL24

2.7.4 80486 DX225

2.7.5 80486 Over Driver25

2.7.6 80486 DX425

2.8 Pentium26

2.8.1 与80×86系列微处理器完全兼容28

2.8.2 高性能的浮点运算器28

2.8.3 超标量式结构28

2.8.4 以重分离式高速缓存29

2.8.5 64位的数据总线29

2.8.6 分支指令预测29

2.9 其他586 档次的兼容微处理器30

2.9.1 Nx58630

2.9.2 AMD5K8630

2.9.3 CYrix 5x86 和Cyrix 6x8630

2.9.4 Pentium Pro(高标奔腾处理器)32

2.10 微处理器性能指标33

2.10.1 MHz33

2.10.2 MIPS33

2.10.3 iCOMP34

2.10.4 SPECmark35

2.11 数字协处理器36

2.11.1 8038736

第3章 存储系统38

3.1 内存构造基础39

3.1.1 表态内存(SRAM)结构39

3.1.2 动态内存(DRAM)结构41

3.1.3 SRAM与DRAM 的特性比较42

3.1.4 虚拟内存简介42

3.1.5 内存检测与修复(Error detect and recover )43

3.2 内存层次结构(Memory hierarchy)——概念篇44

3.3 内存层次结构(Memory hierarchy)——技巧篇46

3.4 内存系统的最佳配置策略49

第4章 内存的管理50

4.1 DOS下的内存管理50

4.2 扩充内存(Expanded Memory,EMS)51

4.2.1 物理页(Physical Page)51

4.2.2 逻辑页(Logical Page)52

4.2.3 映射(Mapping)与换页(Paging)52

4.2.4 扩充内存管理程序53

4.3 扩展内存(Extended Memory, XMS)53

4.3.1 扩展内存管理程序53

4.3.2 扩展内存的使用53

4.3.3 模拟扩充内存54

4.4 DOS的 High Memory 配置54

4.4.1 UMB(Upper Memory Blocks,高端内存块)54

4.4.2 HMA(High Memory Area,高端内存区)55

4.4.3 EMB(Extended Memory Block,扩展内存块)56

4.5 DOS下内存管理工具57

4.5.1 MEM.EXE57

4.5.2 HIMEM.SYS58

4.5.3 EMM386.EXE58

4.5.4 CONFIG.SYS的设置59

4.6 下的内存管理概述60

4.6.1 的运行60

4.6.2 PIF编辑程序61

4.6.3 标准模式下的设置62

4.6.4 386 增强模式下的设置63

4.6.5 虚拟内存管理63

第5章 BIOS 与CMOS66

5.1 BIOS的全面性探讨66

5.1.1 电自检(Power-On Self Test )67

5.1.2 计算机系统的初始操作(Initialization process)68

5.1.3 BASIC语言68

5.1.4 软件与硬件的连接68

5.1.5 中断69

5.1.6 建立中断向量70

5.1.7 中断向量71

5.1.8 操作系统载入不敷出内存72

5.2 BIOS 的改进73

5.2.1 速度上的限制73

5.2.2 容量上的限制73

5.2.3 无法修改的限制74

5.3.4 BIOS 新的发展方向74

5.3 CMOS 的全面性探讨75

5.4 BIOS、CMOS各项设置说明76

5.4.1 STANDARD CMOS SETUP77

5.4.2 ADVANCED CMOS SETUP80

5.4.3 ADVANCED CHIPSET SETUP83

5.4.4 AUTO CONFIGURATION WITH BIOS DEFAULTS84

5.4.5 AUTO CONFIGURATION WITH POWER-ON DEFAULTS84

5.4.6 CHANGE PASSWORD84

5.4.7 AUTO DETECT HARD DISK84

5.4.8 HARD DISK UTILITY84

5.4.9 WRITE TO CMOS AND EXIT86

5.4.10 DO NOT WRITE TO CMOS AND EXIT86

第6章 扩展总线87

6.1 个人计算机扩展总线系统概述87

6.1.1 扩展总线信号概述89

6.1.2 扩展总线简史90

6.2 PC XT 总线92

6.3 ISA 总线95

6.3.1 ISA所增强的功能97

6.4 MCA 总线99

6.4.1 微小化设计99

6.4.2 信号上的加强100

6.4.3 仲裁系统101

6.5 EISA 总线105

6.5.1 仲裁系统105

6.6 VESA 局部总线(VL-Bus)109

6.6.1 个人计算机上的图像处理110

6.6.2 局部总线110

6.6.3 VL-Bus111

6.7 PCI 局部总线115

6.7.1 PCI概述115

6.7.2 PCI 扩展总线的结构116

6.8 VL-Bus与PCI的异同120

6.8.1 VL-Bus2.0120

6.9 "即插即用"ISA121

6.9.1 "即插即用"系统的运行方式122

6.10 PCMCIA123

6.10.1 PCMCIA 的硬件规格124

6.10.2 PCMCIA 的软件规格125

6.10.3 PCMCIA 管脚信号126

第7章 辅助电路128

7.1 时钟产生的电路128

7.2 82384时钟产生器129

7.3 中断控制逻辑131

7.3.1 8259 中断控制器管脚说明132

7.3.2 中断处理过程135

7.3.3 扩充中断控制器的探讨136

7.4 直接内存存取控制逻辑137

7.4.1 82380137

7.4.2 直接内存存取控制逻辑的优先权问题139

7.4.3 直接内存存取控制逻辑的数据传送模式139

7.5 键盘控制逻辑140

第8章 SCSI接口143

8.1 SCSI 的发展史与概述143

8.2 SCSI 的电气特性146

8.3 SCSI 的电信号与数据传送方式148

8.3.1 SCSI的数据传送方式151

8.4 SCIS 接口协议151

8.5 SCSI-2与SCSI-3153

8.5.1 SCSI-2153

8.5.2 SCSI-3154

第9章 Centronec 与RS-232C 接口156

9.1 Centronec 接口156

9.1.1 Centronec 接口规格157

9.2 RS-232C接口的全面性探讨160

9.2.1 RS-232C接口规格160

9.2.2 接口信号162

9.3 RS-232C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166

9.3.1 异步式协议(Asynchronous protocols)166

9.3.2 校验位167

9.3.3 传输速率的计算167

9.3.4 同步式协议(Synchronous protocols)167

9.3.5 错误检测168

9.3.6 BSC式协议(Binary Synchronous Comtnunication)169

9.3.7 HDLC式协议(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169

9.4 RS-232C控制器与控制电路170

9.5 MODEM 概观171

9.5.1 MODEM 工作方式173

9.5.2 调制解调器的各项规格174

9.5.3 MODEM软件1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