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3DS MAX R3.0快速培训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3DS MAX R3.0快速培训教程
  • 佳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5239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3DS MAX R3.0快速培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动画概述1

1.1动画概述1

1.1.1计算机动画的发展1

1.1.2二维动画的功能1

1.1.3三维计算机动画及其应用1

1.1.4 3DS MAX简介2

1.1.5 3DS MAX的特性2

1.2.2颜色理论3

1.2.1摄影知识3

1.2动画制作背景知识3

1.2.3光线理论4

1.2.4动作理论4

第2章 初识3DS MAX R3.0操作界面7

2.1安装3DS MAX R3.07

2.1.1 3DS MAX的系统需求7

2.1.2安装3DS MAX R3.08

2.2初识操作界面12

2.2.1 3DS MAX R3.0菜单栏13

2.2.2 3DS MAX R3.0标签、工具栏15

2.2.3 3DS MAX R3.0的命令面板17

2.2.4 3DS MAX R3.0的动画控制区18

2.2.5 3DS MAX R3.0的对象捕捉按钮区18

2.2.6其他类19

2.3视窗操作20

2.3.1选择不同视图20

2.3.2视图控制区22

2.4本章小结23

第3章 简单实例25

3.1创建并修改物体25

3.1.1创建立方体25

3.1.2调整立方体的参数26

3.1.3修改立方体各方向的段数27

3.2制作立体文字效果27

3.3简单的文字动画29

3.4本章小结30

4.1.1采用单击的方法选择对象31

第4章 选择对象及其变换31

4.1选择对象31

4.1.2使用区域选择对象33

4.1.3根据名称选择对象33

4.1.4根据颜色选择对象34

4.2多功能选择工具35

4.2.1“Select and Move”按钮?35

4.2.2“Select and Rotate”?36

4.2.3“Select and Scale”按钮?37

4.3对象的变换38

4.2.4“Select and Link”按钮?38

4.2.5“Unlink Selection”按钮?38

4.3.1变换常用工具39

4.3.2使用坐标系40

4.3.3使用坐标轴心42

4.4动态设定变换46

4.4.1“Squash”动态设定46

4.4.2圆环滑动设定46

4.5本章小结47

5.1初识调整器堆栈49

5.1.1建立一个场景49

第5章 调整器堆栈49

5.1.2初识调整器堆栈50

5.1.3在堆栈中增删编辑调整器按钮50

5.1.4堆栈中的内容解说51

5.2.1使用“Taper”编辑调整器53

5.2.2调整“Gimzo”53

5.2使用编辑调整器53

5.2.3修改创建参数54

5.3编辑堆栈54

5.3.1使用“Show End Result”54

5.3.2取消编辑调整器的影响55

5.3.3删去一个编辑调整器55

5.4使用“S pace Warps”55

5.4.1创建“Wave”对象55

5.4.3调整扭曲的效果56

5.4.2给对象添加波浪效果56

5.5深入使用编辑调整器57

5.5.1使用“XFORM”编辑调整器57

5.5.2使用“Edit Stack Modifier”58

5.5.3同时编辑多个对象58

5.6本章小结60

第6章 编辑调整器初步61

6.1“Edit Mesh”编辑网格调整器61

6.1.1“Vertex”编辑层级61

6.1.2“Edge”边层级64

6.1.3面层级64

6.2“Edit Patch”编辑小块调整器65

6.2.1“Vertex”层级65

6.2.2“Edge”层级66

6.2.3“Patch”层级67

6.3本章小结68

7.1泛光灯69

第7章 灯光及环境设置69

7.1.1架设泛光灯70

7.1.2调整灯光的高度70

7.1.3设置高光点71

7.1.4调整泛光灯的颜色72

7.2目标聚光灯72

7.2.1架设目标聚光灯72

7.2.2指定聚光灯视图73

7.2.3调整聚光区和衰减区74

7.2.4投影聚光灯75

7.2.5生成矩形光75

7.2.6阴影76

7.2.7“OVERSHOOT”77

7.2.8倍增亮度77

7.3标准雾78

7.3.1设置摄像机的摄像范围78

7.3.2环境对话框设置78

7.3.5为背景加上雾效果80

7.3.4制作远近距离感80

7.3.3改变雾的颜色80

7.3.6为雾加上贴图82

7.4体光83

7.4.1给灯光指定体光效果84

7.4.2柔化灯光效果85

7.5本章小结86

第8章 二维形体87

8.1创建2D形体87

8.1.1创建一个形体87

8.1.2创建复合2D形体88

8.2利用节点编辑修改曲线90

8.2.1不同节点类型91

8.2.2调整Bezier曲线92

8.3复杂的操作94

8.3.1“Close”闭合曲线94

8.3.2插入节点连接95

8.3.4“Insert”工具96

8.3.3连接两条曲线96

8.4 2D形体的布尔运算97

8.5螺旋体工具98

8.6本章小结100

第9章 三维造型101

9.1三维物体101

9.1.1“Box”长方体101

9.1.2“Sphere”圆球105

9.1.3“Cylinder”圆柱体106

9.1.4“Torus”圆环107

9.1.5“Teapot”茶壶108

9.1.6“Cone”圆台109

9.1.7“CeoSphere”网格圆球109

9.1.8“Tube”圆管110

9.1.9“Pyramid”锥体111

9.1.10“Plane”平面物体112

9.1.11扩展三维物体112

9.2放样造型114

9.2.2“Get Shape”方式放样物体115

9.2.1创作放样物体的方法115

9.2.3“Get Path”方式放样物体119

9.3多重曲线的使用120

9.3.1多重曲线作为放样截面造型120

9.3.2利用多重曲线制作立体文字121

9.4本章小结122

第10章 放样变形操作123

10.1缩放变形123

10.2扭转变形126

10.3倾斜变形127

10.4倒角变形128

10.5适配变形130

10.6本章小结132

第11章 组合操作133

11.1变形组合133

11.1.1“Morph”设置变形133

11.1.2“Affect Region”设置变形134

11.1.3对放样物体进行变形136

11.2布尔操作组合138

11.2.1“Subtraction”布尔操作139

11.2.2“Union”布尔操作140

11.2.3“Intersection”布尔操作140

11.2.4布尔操作嵌套141

11.2.5布尔操作的最佳计算速度141

11.3本章小结142

12.1.1制作圆环143

12.1设定材质/初识材质编辑器143

第12章 3DS MAX的基本材质143

12.1.2打开材质编辑器144

12.1.3认识材质编辑器固定区144

12.1.4认识材质编辑器可变区147

12.1.5更改材质名称150

12.2热材质和冷材质151

12.2.1编辑热材质151

12.2.2取消一个热材质152

12.3.1进入材质/贴图浏览器154

12.3材质/贴图浏览器154

12.3.2材质/贴图浏览器的作用156

12.4设置基本参数160

12.4.1环境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160

12.4.2存储新的材质160

12.4.3渲染场景160

12.4.4设定反光度161

12.5本章小结163

13.1.1设定贴图坐标的方式165

13.1贴图坐标165

第13章 贴图坐标和类型165

13.1.2不需要指定贴图坐标的情况166

13.2设定贴图坐标166

13.2.1设置贴图166

13.2.2平面贴图169

13.2.3圆柱贴图170

13.2.4球体贴图172

13.3子物体贴图173

13.4.2不透明贴图175

13.4贴图类型175

13.4.1漫反射和环境光贴图175

13.4.3凹凸贴图177

13.4.4高光贴图179

13.4.5自发光贴图180

13.5贴图层次181

13.5.1使用“Material/Map Navigator”181

13.6环境贴图182

13.6.1改变环境颜色182

13.5.2利用“Go to Parent”进行层级移动182

13.6.2指定环境贴图183

13.7反射贴图183

13.8本章小结184

第14章 复合材质与贴图185

14.1复合材质185

14.1.1双面材质185

14.1.2混合材质189

14.2.1指定合成贴图190

14.2复合贴图190

14.2.2淡化文字贴图并产生波纹效果192

14.2.3屏蔽与合成193

14.3平面镜反射193

14.4本章小结196

15.1.1帧“Frame”197

15.1.2关键帧“Keyfrarne”197

15.1.3分级连接“Hierarchy”197

15.1动画基本概念197

第15章 轨迹窗197

15.1.4拷贝体“Instance”198

15.1.5关键“Key”198

15.1.6轨迹“Track”198

15.2轨迹窗的使用198

15.2.1工具栏199

15.2.2层级列表203

15.2.3轨迹编辑窗口203

15.3.2调整圆球上下运动符合运动规律204

15.3.1创建原地弹跳的圆球204

15.3功能曲线204

15.2.4显示控制按钮204

15.3.3设置圆球运动循环206

15.4按指定路径运动206

15.4.1创建圆形物体和虚拟物体206

15.4.2指定轨迹207

15.4.3圆球与虚拟物体一起运动208

15.5本章小结209

16.1正向运动211

第16章 正向运动和反向运动211

16.2反向运动213

16.3反向运动实例215

16.3.1 IK动画的创作步骤215

16.3.2运动机械215

16.3.3限定子体运动216

16.3.4生成动画217

16.4本章小结220

17.1动画控制器简介221

第17章 动画控制器221

17.1.1“Bezier Position”控制器222

17.1.2“Pa??”控制器222

17.1.3“Noise Position”控制器223

17.1.4“Linear Position”控制器223

17.1.5“Position List”控制器223

17.1.6“Position Expression”控制器223

17.1.7“TCB”控制器224

17.2调整功能曲线225

17.3应用动画控制器226

17.4轨迹显示控制器227

17.4.1显示物体运动路径方法一227

17.4.2显示物体运动路径方法二227

17.4本章小结228

第18章 空间翘曲和粒子系统229

18.1“Ripple”涟漪229

18.2“Bornb”爆炸230

18.3“Displace”错位231

18.4“Gravity”重力232

18.5“Wind”风232

18.6粒子系统232

18.6.1“Snow”雪花效果233

18.6.2“Spray”喷射效果234

18.7本章小结236

19.1.2“Video Post”对话框237

19.1.1“Alpha”通道237

19.1合成静帧237

第19章 后期制作处理237

19.1.3合成场景和图像243

19.2制作电影252

19.2.1合成动画的组成253

19.2.2向“Qucue”序列中加入图像事件253

19.2.3加入合成技术255

19.2.4调整中间帧长度和位置255

19.3结束语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