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遥感手册 第1分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遥感手册 第1分册
  • (美)里夫斯(R.G.Reeves)等著;汤定元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4·1874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遥感手册 第1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2

1.基本概念2

2.五十年代开始出现的遥感技术3

3.应用于搜集和分析遥感数据的“多”的概念7

3.1 多站摄影7

3.2 多谱段摄影7

3.3 多日摄影8

3.4 多级摄影8

3.5 多向偏振摄影9

3.6 多向摄影9

3.7 摄影图象的多次增强9

3.8 综合分析10

3.9 资源清单数据的多专题图象11

3.10 专题图象的多用途15

4.机载侧视雷达成象技术15

5.热红外成象技术17

6.地球资源开发技术卫星-1号的图象20

7.遥感与近感27

7.1 地球资源技术卫星的遥感技术有助于制定全球统一的资源清单30

8.小结31

参考文献31

第二章 遥感的历史32

1.前言32

2.常规航空摄影32

2.1 航空摄影的早期历史32

2.2 常规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36

2.3 常规彩色摄影37

2.4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摄影及像片判读的发展37

2.5 地球科学像片判读技术的发展41

3.非常规摄影43

3.1 非常规彩色摄影43

3.2 多谱段黑白摄影46

3.3 紫外摄影48

4.1 红外系统50

4.非摄影式遥感器50

4.2 激光与发光系统52

4.3 雷达系统53

5.火箭和地球轨道成象技术56

参考文献60

第三章 电磁辐射的本质63

1.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63

1.1 波动性63

1.2 电磁波谱66

1.3 电磁辐射的量子性质67

1.4 电磁辐射的极化(偏振)68

1.5 相干辐射和非相干辐射69

1.6 多普勒效应71

2.有关电磁辐射的术语72

2.1 辐射量72

2.2 光谱量76

2.3 光度量78

2.5 光度量与辐射量的关系79

2.4 下标、上标和函数符号的使用79

2.6 半球反射比、透射比和吸收比80

2.7 十倍乘数的命名法81

3.电磁辐射的测量81

3.1 响应率R82

3.2 归一化83

4.电磁辐射的产生84

4.1 发射辐射的结构84

4.2 热辐射86

4.3 荧光和激光辐射89

参考文献90

第四章 相互作用机理91

1.引言91

1.1 模式化91

1.2 参数分类92

2.相互作用机理93

2.1 电磁辐射的反射和折射94

2.2 发射率100

3.温度100

3.1 热传递101

3.2 比热103

3.3 热惯量104

4.相互作用机理举例104

4.1 地球表面的能量交换104

4.2 太阳电磁辐射的反射比108

4.3 辐射率计算109

4.4 植冠的相互作用118

4.5 在γ射线、X射线和可见光谱段内的相互作用130

4.6 红外谱段内的相互作用154

4.7 雷达相互作用167

4.8 被动式微波辐射计188

参考文献210

2.1 相互作用机理214

2.大气特性214

1.大气对遥感的影响214

第五章 辐射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机理214

2.2 大气成份216

2.3 云217

3.太阳辐射能的特性218

3.1 光谱辐照度218

3.2 太阳常数218

4.辐射能与大气的相互作用218

4.1 大气-辐射能相互作用理论219

4.2 求解方法220

5.大气悬浮微粒220

5.1 物理特性221

5.2 悬浮微粒对遥感的影响222

5.3 悬浮微粒的散射特性224

6.光学厚度226

6.1 朗伯-布格透射定律226

6.3 作为光学厚度量度的混浊因子228

6.2 大气悬浮微粒的参考标准228

7.地面接收的向下辐射229

7.1 太阳光和天空光的光谱辐照度229

7.2 太阳光和天空光的光谱组成229

7.3 天空辐射率的分布230

7.4 向上辐射返回的散射230

8.大气层顶部接收的向上辐射231

8.1 辐射出射率231

8.2 辐射率233

9.海洋的颜色235

9.1 叶绿素浓度对反射比的影响235

9.2 叶绿素浓度对颜色比的影响236

9.3 大气悬浮微粒对颜色比的影响237

9.4 反差和反差透射比237

10.湍流240

11.大气对1到300千兆赫微波波段遥感的影响240

11.1 谱线吸收241

11.2 湿空气的介电性质245

12.电磁辐射与霾、云和降水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246

12.1 单个水滴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247

12.2 云的单位体积辐射传输性质249

13.微波在地球大气中的传播253

13.1 散射介质和吸收介质中辐射的传输253

13.2 1到300千兆赫的大气吸收和发射256

14.权函数257

14.1 大气介电性质变化的影响260

15.1 大气现象的观测261

15.大气和地球的遥感261

16.利用大气遥感探测污染的基本技术263

16.1 主动系统263

16.2 被动系统265

16.3 用于空气污染测量的系统266

16.4 污染悬浮微粒267

16.5 气体污染物271

参考文献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