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TCP/IP互联网络的规划与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G.贝内特)Geoff Bennett著;王岚波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37084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TCP/IP互联网络的规划与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设计和技术回顾1
第1章 设计概要2
1.1 设计是什么2
1.2 设计过程3
1.3 什么类型信息?8
1.4 网间网的具体设计问题15
1.5 设计文档回顾15
1.6 小结18
1.7 参考文献19
第2章 建网概要20
2.1 引言20
2.2 IP历史21
2.3 Internet的发展22
2.4 管理24
2.5 OSI模型26
2.6 如此之多的地址31
2.7 连接和通信33
2.8 小结35
2.9 参考文献36
第3章 通过IP网络通信38
3.1 引言38
3.2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38
3.3 Internet协议(IP)44
3.4 IP分组格式52
3.5 地址转换协议(ARP)54
3.6 网间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55
3.7 小结57
3.8 参考文献58
第4章 IP通信的机制59
4.1 引言59
4.2 IP传输算法59
4.3 通过一条电缆的IP通信60
4.4 通过中继器或电缆集线器的IP通信62
4.5 通过本地网桥的IP通信63
4.6 通过路由器的IP通信64
4.7 IP隧道技术(tunneling)68
4.9 参考文献71
4.8 小结71
第二篇 网络基础设施73
第5章 LAN技术74
5.1 LAN概述74
5.2 LAN帧格式74
5.3 布线方案79
5.4 增加LAN的带宽86
5.5 交换以太网概要86
5.6 全双工以太网概要89
5.7 快速以太网概要90
5.8 ATM LAN概要91
5.9 非物理介质(无线LAN)94
5.11 小结96
5.10 应该安装哪种LAN96
5.12 参考文献97
第6章 WAN技术98
6.1 引言98
6.2 租用线路100
6.3 N-ISDN107
6.4 帧中继116
6.5 X.25120
6.6 X.32异步分组方式连接122
6.7 SMDS124
6.8 ATM124
6.9 最后关于安全性127
6.10 小结127
6.11 参考文献128
第7章 桥接技术概要129
7.1 网桥的定义129
7.2 在MAC层的互连129
7.3 我们为什么使用网桥130
7.4 单目和杂凑方式132
7.5 桥接的定义133
7.6 何时用网桥终止扩展134
7.7 网桥何时不是网桥136
7.8 网桥的互操作性136
7.9 小结136
7.10 参考文献137
8.1 什么是传统桥接138
第8章 传统桥接138
8.2 学习过程140
8.3 在网上移动主机141
8.4 网桥拓扑结构143
8.5 生成树网桥144
8.6 封装网桥149
8.7 网桥/路由器相互作用152
8.8 小结154
第9章 令牌桥接155
9.1 为什么令牌网桥有所不同155
9.2 令牌环桥接方法156
9.3 源路由网桥157
9.4 多端口令牌环源路由网桥167
9.5 SRB/路由器相互作用169
9.6 源路由透明桥接171
9.7 SRT网桥/路由器相互作用174
9.8 小结175
9.9 参考文献175
第10章 转换桥接176
10.1 什么是转换网桥176
10.2 以太网FDDI转换177
10.3 以太网/令牌环桥接:IBM 8029180
10.4 小结185
10.5 参考文献185
11.1 引言186
第11章 路由原理186
11.2 路由收敛191
11.3 再访问路由表192
11.4 路由协议194
11.5 填充路由表197
11.6 路由层次200
11.7 路由取代过程203
11.8 报文尺寸与分片204
11.9 主机到路由器的路由选择205
11.10 路由器结构207
11.11 小结215
11.12 参考文献216
12.1 引言217
第12章 网络管理217
12.2 SNMP概述218
12.3 实用SNMP230
12.4 SNMP的缺点232
12.5 SNMP2234
12.6 CMIS/CMIP236
12.7 NetView的状况237
12.8 小结238
12.9 参考文献238
第三篇 设计技巧241
13.1 引言242
13.2 理解IP层次结构242
第13章 IP设计242
13.3 设计命名系统243
13.4 登记的还是专用的寻址245
13.5 地址和子网分配249
13.6 主机配置252
13.7 小结257
13.8 参考文献258
第14章 路由协议设计259
14.1 什么是路由协议259
14.2 IGP和EGP259
14.3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261
14.4 链路状态协议,OSPF269
14.5 外部网关协议276
14.6 BGP和CIDR277
14.7 小结279
14.8 参考文献280
第15章 SNA的设计281
15.1 概要281
15.2 SNA网的物理连接282
15.3 SNA设备的作用285
15.4 SNA路由287
15.5 集成SNA通信类型290
15.6 支持SDLC通信290
15.7 支持LLC2通信295
15.8 DLSw的范围296
15.9 在SNA上加载IP300
15.10 以太网支持301
15.11 将来的SNA-APPN和HPAPPN303
15.12 共享主干网305
15.13 小结305
15.14 参考306
第16章 网络的弹性设计307
16.1 什么是弹性307
16.2 故障分析307
16.3 弹性的WAN服务309
16.4 双LAN服务312
16.5 电源和供电314
16.6 路由器的弹性317
16.7 末端系统弹性321
16.8 小结323
16.9 参考文献324
第17章 安全性设计325
17.1 引言325
17.2 威胁分析326
17.3 威胁和对策329
17.4 计算机病毒329
17.5 口令332
17.6 加密与验证335
17.7 防火墙339
17.9 小结348
17.8 安全策略348
17.10 参考文献349
第18章 性能设计351
18.1 选择服务水平定义351
18.2 测量工具352
18.3 了解限制性处理(瓶颈)354
18.4 共用(sharing)的影响355
18.5 保护WAN带宽361
18.6 调整WAN的主机应用程序364
18.7 按要求分配带宽364
18.8 优化LAN网间网366
18.9 增加LAN带宽369
18.11 小结370
18.10 性能的收费370
18.12 参考文献371
第19章 面向未来的设计372
19.1 引言372
19.2 IP地址的紧迫372
19.3 变化中的Internet376
19.4 ATM所扮演的角色379
19.5 多协议或同一化380
19.6 参考文献381
第四篇 附录383
附录A 词汇表384
附录B 磁盘教程394
购盘说明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