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
  • 肖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38237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概念的界定1

第一节 女性主义及其特点1

第二节 女性主义的几个流派5

第三节 女性主义伦理学15

第四节 关怀及关怀伦理学21

第二章 伦理学史上的两大妇女观27

第一节 “父权制”妇女观27

(一)古老的神话传说:“厌女症”的发端27

(二)古希腊悲剧:复仇的女人31

(三)亚里士多德:等级制中的女性33

(四)卢梭:回归自然的女性37

(一)柏拉图:两性平等的初识40

第二节 “父权制”批判妇女观40

(二)洛克:“父权制”的批判44

(三)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的论辩50

(四)穆勒:女性自由论54

第三节 几点结论57

第三章 关怀伦理学的产生59

第一节 女性主义运动的土壤59

(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分期59

(二)美国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62

(三)美国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63

第二节 第二阶段女性主义伦理学66

(一)哲学前奏:“女性气质”的颠覆68

(二)对传统伦理思想的批评71

(三)性别差异论73

第三节 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启示77

(一)走出心理分析的迷宫:女性的发现78

(二)女性认同的心理分析81

第四章 吉利根:对关怀伦理学的心理学建构85

第一节 对道德发生论上“男性”模式的挑战85

(一)对弗洛伊德女性道德发展理论的审视86

(二)对埃里克森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质疑90

(三)对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诘问94

(四)对柯尔伯格“公正”道德发展路线的批评96

第二节 女性的自我与道德概念99

(一)声音与“不同的声音”99

(二)女性道德判断发展的三个水平105

第三节 关怀伦理与公正伦理108

(一)对两种伦理的经验研究109

(二)两种伦理存在的基础和发生作用方式113

第四节 “不同的声音”之后的声音116

(一)对“不同的声音”的批评117

(二)对批评的回答122

(三)逃避不了的性别125

(四)差异与平等127

第五章 诺丁斯:关怀伦理学的系统论述130

第一节 关怀的构成131

(一)关怀的含义131

(二)关怀方132

(三)被关怀方135

第二节 关怀伦理学的构成137

(一)从自然关怀到伦理关怀137

(二)义务138

(三)道德判断与道德证明141

第三节 妇女与关怀144

(一)妇女与关怀的联系144

(二)对一则古老传说和《圣经》故事的解释146

(三)妇女与罪恶148

第四节 道德教育151

(一)对自由教育方针的批评151

(二)关系的德性152

(三)道德教育的构成154

(四)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议156

第六章 特朗托:关怀伦理学的政治辩护159

第一节 从妇女道德到关怀伦理学159

(一)“妇女道德”的无力与道德的边界160

(二)超越性别:对吉利根的批评163

(三)情境道德:关怀伦理学的“安顿”166

第二节 关怀与关怀伦理学167

(一)关怀及其构成167

(二)关怀伦理学的要素170

(三)关怀伦理学的难题172

第三节 关怀与政治理论175

(一)作为政治理想的关怀176

(二)作为政治策略的关怀178

(三)作为政治判断基础的关怀180

第七章 拉迪克:关怀伦理学的母性思考182

第一节 母亲及母亲的实践182

(一)哲学上的“不同的声音”183

(二)母亲184

(三)母亲的实践188

第二节 母性的思考190

(一)母性思考的含义190

(二)三种实践活动中的母性思考192

第三节 母性思考的和平应用197

(一)母亲与和平197

(二)母性思考:走向和平的道路200

第一节 本体论讨论206

(一)道德本原问题206

第八章 关怀伦理学的哲学基础206

(二)本体论特点212

第二节 认识论讨论216

(一)讨论的背景216

(二)认识论特点218

(三)关怀伦理学能否达到认识的普遍性222

第三节 历史观讨论224

(一)性别与社会性别225

(二)以“社会性别”关照关怀伦理学:过去、现在和未来229

(三)阶级压迫与性别压迫233

第一节 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归属238

(一)德性论238

第九章 理论归属、问题与意义238

(二)经验主义与情感主义伦理学241

(三)实践伦理学242

第二节 悬而未决的问题244

(一)公正与关怀244

(二)性别与道德247

(三)伦理关系模式251

(四)关怀与社会变革253

第三节 关怀伦理学的意义255

(一)“关怀”的时代呼唤256

(二)妇女解放的伦理乐章258

(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批判261

(四)关怀伦理学的启示263

结语266

主要参考书目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