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货币金融学说原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货币金融学说原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1192283.jpg)
- 何高著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7104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货币金融学说原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1
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是货币产生的前提1
解开“货币之谜”1
劳动为什么形成价值3
二、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6
商品内在矛盾要求价值有一个独立的形式6
商品内在矛盾在简单价值形式中的表现9
简单价值形式包含货币形式的全部秘密13
三、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15
直接的产品交换条件下价值形式的发展15
交换过程的矛盾与价值形式的发展18
一般价值形式才使各种商品实际当做价值来21
相互对待21
四、从不同的货币形式考察货币的产生问题24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24
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纸币26
信用货币的根源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29
第二章 货币的属性32
一、商品货币的属性32
两种不同的商品货币论32
商品货币的属性是一般等价物34
一般等价物存在的形式36
商品货币作为价值是一般商品37
特殊商品37
二、作为货币的商品既是一般商品,又是37
商品货币作为使用价值是特殊商品38
一般商品与一般等价物这两个概念不能等同39
三、纸币的属性40
纸币是一种强制流通的货币40
纸币是一种只有流通才有价值的货币41
纸币是一种缺乏保证回流的货币43
四、信用货币的属性44
信用货币是一种兑现货币45
信用货币是一种债务货币46
信用货币是一种调控货币49
货币职能的产生是基于商品流通的要求51
一、在商品流通范围内考察货币的职能51
第三章 货币的职能51
货币职能的发展是基于商品流通的发展53
货币的职能为什么只有五个?55
二、商品价值的尺度56
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是为商品流通做57
理论准备57
货币是怎样发挥价值尺度职能的?57
作为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的运动规律59
价值尺度职能与价值尺度的二重化不相容61
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和信用货币没有62
价值尺度职能62
三、商品流通的手段63
对商品实际流通的两个阶段的剖析64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的产生和作用65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铸币66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的运动规律67
四、价值贮藏的手段68
贮藏货币是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68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的性质和作用70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的运动规律73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发展的74
五、债务的支付手段74
商品流通信用形式的特征75
预付为什么不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76
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的性质和作用77
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的运动规律78
六、世界市场的货币79
世界货币的性质79
世界货币的职能80
世界货币要相互作为尺度来对待81
世界货币的运动规律83
第四章 简单商品流通的货币流通85
一、简单商品流通的货币流通形式85
简单商品流通85
简单货币流通形式的特点90
简单货币流通中的货币形式94
三种货币的混合流通99
时点货币与时期货币102
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与实现商品价格102
时点货币量与时期货币量103
平均时点货币量的稳定性105
货币的流通速度107
三、金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流通规律112
简单货币流通的规律是货币必要量规律112
简单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及其变化114
金币流通规律的自动作用120
四、纸币流通规律122
纸币的本质122
纸币流通规律124
纸币的发行量与单位纸币的含金量128
货币作用的根本改变130
一、货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130
第五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货币流通130
货币在个别资本再生产中的作用133
货币在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作用135
货币作用的进一步比较139
二、货币量与货币资本量142
区分货币与货币资本的意义142
货币资本只是流通中货币的一部分143
决定货币流通量与货币资本量的因素145
三、产品价值的构成与货币流通150
不变资本与货币流通151
可变资本与货币流通157
剩余价值与货币流通158
货币流通163
两种流通的划分163
四、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与作为收入的163
两种流通的关系165
第六章 借贷资本和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169
一、借贷资本的运动和特性169
生息资本的古老形式:高利贷资本169
借贷资本的运动172
借贷资本的特性175
二、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180
商业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180
商业信用的特征183
银行信用的特征185
银行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的主要形式187
资本主义的国家信用188
三、借贷资本的积累与现实的资本积累189
再生产过程停滞下借贷资本的积累190
同现实资本积累相联系的借贷资本积累192
借贷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数量差别194
借贷资本的供求与现实资本的供求196
四、虚拟资本和证券交易所198
虚拟资本的形成:收入的资本化199
虚拟资本为什么是“虚拟”的?201
虚拟资本有它的独特的运动203
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和作用206
五、资本主义信用的作用211
信用在均衡利润率方面的作用212
信用节约流通费用213
信用加速再生产过程214
信用促使股份公司的建立215
信用的两重意义218
第七章 利息与利息率221
一、利息的产生及其性质221
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221
经济基础221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23
利息是财富的分配形式224
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225
二、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227
决定利息率高低的理论界线227
决定实际利率水平的因素229
不存在自然利息率230
存在平均利息率231
平均利息率有下降的趋势233
利息率在产业周期中的变动234
三、利息的存在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237
利息的存在对利润分配的影响237
利息的存在与资本的积累240
利息与商品的价格242
利息与地租243
第八章 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246
一、信用对货币流通的作用与信用货币246
一切节省流通手段的方法都以信用为基础246
通货速度的大调节器是信用248
商业信用和商业信用货币250
银行信用和银行信用货币252
汇票和汇票流通254
信用货币必须以现实货币为基础257
二、银行信用与货币流通260
银行券的金属准备260
银行券的流通规律263
作为银行存款的货币流通267
资本放款与货币放款273
三、从再生产过程考察信用货币的流通276
作为收入的流通与作为资本的流通276
在产业周期不同阶段银行券流通量的变动279
货币信用危机283
货币经营业的性质与业务289
一、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289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银行和银行国有化学说289
货币经营业向银行业的演变292
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294
二、资本主义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97
资本主义银行的性质297
资本主义银行的职能299
银行与资本分配303
银行与信用创造305
三、银行国有化学说308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掌握银行的必要性308
“没有大银行,社会主义是不能实现的”310
一、国际之间的贵金属流动315
贵金属在国际之间流动的两种不同情况315
第十章 国际之间的货币流通与信用315
贵金属的流动与中央银行金属准备的增减317
贵金属的流动对国内货币流通的影响318
资本主义生产周期与贵金属的流动320
二、国际之间的汇率变动323
汇兑率是货币金属的国际运动的晴雨计323
资本输出对汇兑率的影响324
利息率的变动对汇兑率的影响326
有价证券的买卖对汇兑率的影响327
影响汇兑率变动的基本因素328
三、国际之间的信用331
国际之间的商业信用331
国际之间的银行信用333
国际之间的政府信用334
国际之间的个人信用335
第十一章 货币金属论、货币名目论和货币数量论336
一、货币金属论336
货币金属论的产生336
货币金属论与货币商品论340
货币金属论错误的实质341
二、货币名目论343
货币名目论的产生343
货币名目论的基本错误345
三、货币数量论350
货币数量论的产生350
休谟的货币数量论351
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