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电视媒体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电视媒体的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1217359.jpg)
- 周速,付宏满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2664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电视教育-传播媒介-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电视媒体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电视原理、教育电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1
第一章 电视基本原理1
第一节 可见光与人眼的视觉特性1
一、电磁波谱与可见光1
二、色温与标准照明体3
三、人眼的视觉特性4
四、彩色三要素7
五、物体色7
六、三基色原理8
第二节 电视信号的传送原理9
一、电视传像原理9
二、电视扫描方式11
三、电视图像的基本参数14
四、黑白全电视信号16
五、彩色电视传输三基色Y,U,V19
六、电视信号的射频调制26
第三节 彩色电视制式29
一、NTSC制30
二、PAL制33
三、SECAM制35
四、三种制式的主要性能比较36
第四节 电视成像与传送新技术的发展37
一、电视成像新技术37
二、电视传输技术40
三、数字电视技术46
四、高清晰度电视48
思考及练习题一50
第二章 彩色电视摄像机52
第一节 摄像机及其工作原理52
一、摄像机概述52
二、摄像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53
第二节 摄像机的类别64
一、按质量分类64
二、按制作方式分类65
三、按摄像器件分类66
四、按拍摄光谱范围分类67
五、按信号方式分类68
六、摄录一体机68
第三节 摄像机的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68
一、摄像机的规格69
二、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70
第四节 摄像机的操作按键及作用71
一、NV-M9000EN一体化摄像机的操作按键71
二、KY-27CE一体化摄像机各开关按钮介绍75
第五节 摄像机的调整83
一、寻像器的调整83
二、白平衡的调整84
三、后焦距的调整85
四、快门及可变扫描的调整86
五、增益的调整86
第六节 摄像机的附件86
一、摄像机的支撑装置87
二、摄像机附加器和控制器(CCU)88
三、摄像机电缆89
四、各种接插头90
第七节 摄像机的使用及基本要求90
一、拍摄前的准备91
二、执机方式93
三、摄像操作的基本要求95
四、摄像机使用和保管的注意事项97
思考及练习题二97
第三章 磁带录像机与电子编辑99
第一节 磁带录像机原理99
一、磁带录像机概述99
二、磁带录像机的原理100
三、录像机的功能与特点109
第二节 录像机的分类109
一、按用途分类109
二、按视频磁头的数目分类110
三、按视频磁头的扫描方式分类111
四、按磁带宽度或带盘形式分类111
五、按视频信号处理方式分类112
六、数字录像机简介113
第三节 磁带录像机的操作使用115
一、BR-S422便携式录像机的操作115
二、台式录像机的操作117
三、录像机的使用注意事项129
第四节 电子编辑130
一、编辑录像机的基本功能130
二、电子编辑系统的构成132
第五节 电子编辑方式135
一、CTL(控制磁迹)编辑与TC(时间码)编辑135
二、组合编辑与插入编辑136
三、直接编辑与间接编辑138
四、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140
第六节 录像机的编辑操作141
一、编辑的程序141
二、系统的连接及相应设置142
三、编辑操作144
第七节 编辑控制器148
一、编辑控制器的组成148
二、使用RM-G800U编辑控制器构成的一套简单编辑系统149
思考及练习题三153
第四章 视频切换台与电子特技155
第一节 视频切换台155
一、视频切换台对系统的要求155
二、视频切换台的功能156
三、视频转换方式156
四、视频切换台的简单切换原理162
第二节 视频切换台的系统构成164
一、视频切换台的控制面板164
二、视频切换台的后面板166
三、视频切换台的系统构成167
第三节 视频切换台的调整与使用167
一、系统的调整(以SEG-1210视频切换台为例)167
二、使用与操作168
第四节 一种简易的特技系统170
一、WJ-AVE55的控制面板170
二、WJ-AVE55的系统连接173
三、WJ-AVE55的使用174
第五节 非线性编辑系统178
一、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178
二、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过程179
三、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特点180
四、虚拟演播室系统181
第六节 字幕机181
一、字幕机的组成与特点181
二、字幕机的功能182
三、字幕机的使用182
思考及练习题四187
第二编 电视教学软件设计、开发的理论与实践188
第五章 电视画面的概述188
第一节 电视画面的基本属性与特点188
一、电视画面与镜头188
二、电视画面的地位与作用188
三、电视画面的基本属性189
四、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197
第二节 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198
一、电视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199
二、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203
三、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203
四、注意同期声的采录204
第三节 电视固定画面的景别204
一、电视景别的作用204
二、电视景别的分类205
第四节 电视画面拍摄角度211
一、拍摄距离211
二、拍摄方向212
三、拍摄高度214
思考及练习题五,216
第六章 蒙太奇原理与镜头的组接217
第一节 蒙太奇原理217
一、蒙太奇的涵义217
二、蒙太奇产生的原理217
三、蒙太奇的作用218
第二节 镜头的组接221
一、画面内容的逻辑性221
二、空间关系的方向性222
三、动作衔接的连贯性224
四、景别角度的和谐性225
五、色彩影调的统一性226
思考及练习题六227
第七章 电视摄像的表现方式228
第一节 机位分布三角形原理228
一、机位分布三角形原理228
二、机位分布三角形原理在电视教材摄制中的应用230
第二节 固定画面的拍摄231
一、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232
二、固定画面的功能及局限233
三、拍摄固定画面的要求237
第三节 运动画面的拍摄239
一、推摄240
二、拉摄241
三、摇摄243
四、移摄246
五、跟摄247
第四节 摄像基本操作要领249
一、摄像操作的基本姿势249
二、摄像操作的基本要领251
思考及练习题七253
第八章 电视教材的概述254
第一节 电视教材的特点及其类型254
一、教材的本质254
二、电视教材的含义255
三、电视教材的教学特点256
四、电视教材的电视特点259
五、电视教材的类型263
第二节 电视教材的心理学基础267
一、电视教材与注意267
二、电视教材与感知269
三、电视教材与记忆272
四、电视教材与思维273
第三节 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275
一、系统课程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275
二、专题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277
第四节 电视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279
一、电视教学279
二、录像教学279
三、电视、录像教学中的选择因素280
四、电视、录像教学运用的方法281
思考及练习题八283
第九章 电视教材稿本的设计与编写284
第一节 文字稿本的编写284
一、电视教材文字稿本的特性284
二、文字稿本的作用285
三、文字稿本的格式286
四、怎样写好文字稿本288
第二节 电视教材的分镜头稿本291
一、分镜头与分镜头稿本的格式291
二、如何写好分镜头稿本296
思考及练习题九300
第十章 电视教材的拍摄与制作301
第一节 电视教材外景素材拍摄301
一、拍摄的前期工作301
二、外景素材拍摄工作301
第二节 电视演播室及其拍摄304
一、电视演播室的概述304
二、演播室声学要求305
三、演播室的录音305
四、演播室的照明器材307
五、演播室拍摄的布光309
第三节 电视教材的编辑与合成310
一、准备阶段311
二、画面编辑311
三、声音的编辑与合成312
四、画面、声音检查313
第四节 电视教材的评价313
一、电视教材的评价标准313
二、电视教材的评价方法315
思考及练习题十317
主要参考文献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