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播效率与经济增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播效率与经济增长](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1219690.jpg)
- 张晓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798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大众传播-关系-经济增长-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播效率与经济增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现实背景之一:中国迎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1
1.1.2 现实背景之二:传播媒介在中国迅速普及5
1.1.3 现实背景之三:中国传媒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距8
1.1.4 理论背景之一:传播学对传媒与社会发展的研究10
1.1.5 理论背景之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12
1.2 问题的提出15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6
1.3.1 主要研究内容16
1.3.2 研究方法18
第2章 基础概念和文献述评20
2.1 基础概念20
2.1.1 媒介、传播媒介与大众传媒20
2.1.2 信息与知识22
2.1.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7
2.1.4 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28
2.2 相关文献述评31
2.2.1 有关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的研究文献述评32
2.2.2 有关经济增长模型的述评43
2.2.3 与本书主题相近的研究文献述评51
2.3 本章小结53
第3章 传播效率、知识生产与经济增长56
3.1 知识生产与传播效率56
3.1.1 知识生产过程中传播媒介的作用56
3.1.2 传播效率62
3.1.3 传播媒介是知识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67
3.1.4 传播效率对知识生产的重要影响69
3.2 包含传播效率的增长模型与理论假说71
3.2.1 罗默(1990)模型的知识生产方程及其改进71
3.2.2 包含传播效率变量的知识生产方程73
3.2.3 包含传播效率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74
3.2.4 对模型的讨论与理论假说85
3.3 关于传播效率的进一步讨论87
3.3.1 传播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表达式87
3.3.2 传播效率的外生性与内生性89
3.4 本章小结90
第4章 媒介学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92
4.1 媒介学习与人力资本积累92
4.1.1 知识的传播与传播媒介的作用92
4.1.2 传播媒介是劳动者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98
4.2 基于媒介学习的增长模型与理论假说101
4.2.1 基于媒介学习的经济增长模型102
4.2.2 对模型的讨论与理论假说112
4.3 “媒介学习”积累人力资本的进一步讨论114
4.3.1 人力资本内涵的拓展114
4.3.2 传播媒介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以五种工具性自由的角度115
4.3.3 传播媒介的四种功能及其对人力资本的影响116
4.4 本章小结118
第5章 传播媒介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检验120
5.1 传播效率对知识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120
5.1.1 “数字鸿沟”与知识差距120
5.1.2 知识生产效率的估计125
5.1.3 传播效率对知识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133
5.2 传播媒介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检验139
5.2.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139
5.2.2 传播媒介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经验分析141
5.3 本章小结151
第6章 中国实践经验的讨论153
6.1 中国抓住信息革命机遇建设世界最大的媒介社会153
6.1.1 信息革命的发生及各国的应对策略153
6.1.2 中国如何积极应对信息革命156
6.1.3 中国已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媒介社会161
6.2 中国利用传播媒介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165
6.2.1 传播媒介为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66
6.2.2 传播媒介为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68
6.2.3 传播媒介是中国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工具175
6.2.4 传播媒介对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其他影响180
6.3 本章小结182
第7章 结论184
7.1 研究路径与主要结论185
7.1.1 理论分析185
7.1.2 经验分析189
7.2 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92
7.3 政策建议193
7.4 研究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和建议195
参考文献197
附录213
后记258
表1-1 世界一些国家主要传播媒介普及率水平(2000年和2002年)6
表1-2 中美日俄印五国传媒普及率发展对比(1980~2000)6
表1-3 中美日俄印五国传媒的增长弹性对比7
表1-4 三大地区人均报纸出版数量的差距9
表1-5 三大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9
表3-1 媒介领域的主要特征62
表3-2 人类传播系统演化的时间表63
表3-3 不同传播媒介的物理特性比较87
表4-1 三种学习方式的对比100
表4-2 不同类型的媒介信息的传播效果118
表5-1 中国与发达国家新兴媒介普及率对比(1996~2001)122
表5-2 中国东、中、西部“数字鸿沟”状况122
表5-3 中国与发达国家知识产出数量对比(1996~2001)123
表5-4 中国各地区综合知识发展指数排名(1998)124
表5-5 各决策单元知识生产的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结构表126
表5-6 世界部分国家知识生产效率计算结果(1996~1999)128
表5-7 中国各地区知识生产效率的DEA计算得分(1998~2002)131
表5-8 传播效率对知识生产效率影响的截面数据分析135
表5-9 传播效率对知识生产效率的跨国平行数据检验136
表5-10 中国各地区传播效率对知识生产效率的平行数据模型检验138
表5-1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因素的计算结果1140
表5-12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因素的计算结果2141
表5-13 时间序列变量的单位根检验144
表5-14 时间序列回归估计结果145
表5-15 平行数据模型形式判定检验(1982~2001)147
表5-16 平行数据回归结果(1982~2001)148
表5-17 平行数据模型形式判定检验(1996~2001)149
表5-18 平行数据回归(1996~2001)150
表6-1 中国政府五年计划(规划)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政策与部署157
表6-2 世界主要国家主要传播媒介总量水平(2000年和2002年)162
表6-3 中美日俄印五国传播媒介指标发展变化对比(1980~2000)163
表6-4 中国图书、期刊出版状况(1978~2003)167
表6-5 计算机辅助教学项目下和以知识为基础的学习辅导项目下的成绩表现168
表6-6 传播媒介与“三代”远程教育的关系170
表6-7 中国高等函授教育发展状况170
表6-8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状况171
表6-9 世界10所超大型远程教育大学的比较172
表6-10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主要指标(1984~2003)173
表6-11 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远程教育的规模和费用比较174
表6-12 传统学习模式与终身学习模式下教育与培训的范围、内容与实践176
表6-13 中国各地区媒介普及水平的差距分析(1982~2000)179
表6-14 中国各地区千人互联网络用户差距分析(1998~2003)180
图1-1 中国各地区人均GDP与传媒普及率相对差异系数的比较(1978~2003)10
图1-2 本书的研究框架17
图1-3 本书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的逻辑框架18
图2-1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25
图2-2 传播媒介承载信息的分类26
图3-1 知识的生产过程57
图3-2 四个“场”与知识转换关系图59
图3-3 拉斯维尔的传播过程模式60
图3-4 传播媒介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作用61
图3-5 20世纪美国信息技术普及的历史65
图3-6 媒介变革与传播效率67
图3-7 知识的三种存在形式69
图3-8 传播媒介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71
图3-9 美国劳动力结构的演变86
图4-1 知识传播的内在机理95
图4-2 创新—扩散的五阶段模式96
图4-3 “信息沟”的合拢模式与非合拢模式97
图4-4 三种学习方式的关系99
图4-5 传播媒介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100
图5-1 知识生产系统的投入产出过程125
图5-2 数据包络分析的前沿面127
附表1 中国图书发展状况(1978~2003)213
附表2 中国杂志发展状况(1978~2003)214
附表3 中国报纸发展状况(1978~2003)214
附表4 中国广播电台发展主要指标(1978~2003)215
附表5 中国电视事业主要发展指标(1978~2003)216
附表6 中国各地区人均图书出版数量(1978~2003)217
附表7 中国各地区人均报纸出版数量(1978~2003)221
附表8 中国各地区人均杂志出版数量(1978~2003)225
附表9 中国各地区农村家庭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1995~2001)229
附表10 中国各地区城镇家庭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1995~2001)230
附表11 中国各地区移动电话普及率(1998~2002)231
附表12 中国各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998~2002)232
附表13 中国各地区每千人互联网用户数(1998~2002)233
附表14 中国各地区互联网用户总数(1998~2002)234
附表15 中国各地区R&D全时当量(1998~2002)235
附表16 中国各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1998~2002)236
附表17 中国各地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1998~2002)237
附表18 中国各地区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数量(1998~2002)238
附表19 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中国各地区科技论文数量(1998~2002)239
附表20 中国各地区专利授权量(1998~2002)240
附表21 中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1979~2001)241
附表22 中国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1980~2001)245
附表23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影响因素(1980~2001)248
附表24 1996年世界部分国家知识投入产出及新兴媒介指标249
附表25 1997年世界部分国家知识投入产出及新兴媒介指标251
附表26 1998年世界部分国家知识投入产出及新兴媒介指标254
附表27 1999年世界部分国家知识投入产出及新兴媒介指标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