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司法一线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司法一线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1245248.jpg)
- 董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978780217795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5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674页
- 主题词:法院-审判-工作-珠海市-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司法一线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术论文篇3
法治理想之追求3
公平正义的误区及其矫正——以弱势群体保护为视角&董皞3
一、公平正义的认识误区3
二、公平正义的认识更新5
三、公平正义的实现路径5
论我国法官特别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孙伟良7
一、法官特别权利保障制度概述7
二、我国法官特别权利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9
三、法官特别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11
司法功能实现障碍及其破解路径——以人民法院如何应对群体性纠纷案件为视角&唐文15
一、司法何为:司法功能再认识15
二、司法焦点:群体性纠纷案件类型与特征分析17
三、司法困境:公众愿景与审判资源缺失使法院举步维艰18
四、司法经验:一种司法保守主义姿态20
五、司法出路:关于如何解困的若干探索21
结语22
论法官的社会责任与司法的社会效果——以法社会学为分析角度&徐素平23
一、社会责任与社会效果内涵之辨析23
二、社会责任与社会效果的法理分析24
三、法官的社会责任与司法的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26
四、社会责任与社会效果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28
论司法的和谐追求——以和谐维度下司法理念的更新为视角&何敏31
一、社会和谐:法治的终极追求31
二、司法和谐: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32
三、理念和谐:司法和谐的必然趋势33
结语36
论司法谦抑在行政诉讼中的确立与表现&谭炜杰 栗燕杰37
一、行政诉讼中司法谦抑确立的理论基础探讨37
二、司法谦抑之基础性表现:法院对行政机关事实认定之尊重38
三、司法谦抑之关键:法院对行政活动中判断余地和裁量余地的尊重41
四、司法谦抑的结果性表现:判决形态选择中法院的自我克制44
五、结语:司法谦抑的现实功能与长远意义48
女法官的性别角色于司法公正之特殊价值&陈德玉50
一、性别理论下的女性角色及与法官职业的结合50
二、我国女性角色在法官职业中的现状及思考52
三、女性角色于司法公正之价值54
四、性别理论下女法官的职业保障及女性角色的定位56
结语58
司法理念之更新59
西方国家法官权利保障制度的考察与启示&孙伟良59
一、英美法系法官权利保障制度考察59
二、大陆法系国家法官权利保障制度考察61
三、两大法系法官权利保障制度之比较62
四、两大法系法官权利保障制度给我们的启示64
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理念之重树&王显荣66
一、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理念之本意探源66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机制之完善70
三、结语73
和谐互动——司法和传媒关系的新思考&张丹74
引子:一个现象的描述74
一、争鸣——司法与传媒冲突的表现与成因74
二、明辨——司法与传媒关系的法理学思辨76
三、探求——西方国家司法和传媒关系之鸟瞰78
四、构想——在中国国情下,实现司法和传媒的和谐互动80
结语83
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权威的实现&黄莎莎84
一、案例84
二、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妨碍司法权威实现的具体表现85
三、冲突的原因分析85
四、舆论监督司法的依据86
五、矛盾的协调解决87
细节决定成败——对中国法官司法礼仪规范的解读&陈发启91
一、问题之提出91
二、对现行中国法官司法礼仪规范之分析91
三、对中国法官司法礼仪规范的再认识93
四、对法官司法礼仪规范推行之思考98
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解释及其证立——在正确性与可接受性之间的约束与解放&郭建勇101
一、法律解释的公开证立与证立目标101
二、当前司法裁判中法律解释及其证立的现实困境103
三、融合正确性与可接受性的法律解释之实现路径106
四、结语111
试论民事裁判文书改革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其完善&陈德玉112
一、对我国现行民事裁判文书改革中新举措的评析113
二、民事裁判文书改革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其完善115
三、法官的职业化建设与裁判文书改革117
四、关于错案责任究追究制度的反思118
五、裁判文书的说理与法官自由心证制度118
行政审判权威:交流沟通之中公正与效率的平衡&陈伟120
一、价值多元化时代的行政审判权威120
二、行政审判权威的根基:交流沟通中实现公正122
三、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行政审判效率不可偏废126
结语127
试论执行威慑机制的特点&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128
一、目的的敦促性128
二、攻略的威慑性129
三、本质的对人性130
四、着眼的全局性132
五、对象的唯一性132
六、效力的前置性133
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以程序公正价值的视角考察&王显荣135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公正价值首先要求程序中立135
二、WTO争端解决程序公正价值要求当事人平等137
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参与是程序公正价值的重要体现140
四、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公开价值是程序公正价值的又一重要体现140
五、结语141
论我国初任法官遴选制度的重构——以审判职权的配置和运行为视角&朱玮142
一、初任法官遴选制度之不足142
二、与初任法官遴选制度相关的认识误区145
三、我国初任法官遴选制度之重构的设想149
法院附设ADR之构想——以人民调解与诉讼的衔接为研究视角&梁蔓冰152
引言152
一、国内部分地区对两种机制衔接的探索及存在问题153
二、人民调解与诉讼衔接的可行性分析154
三、人民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的建构158
结语161
关于完善执行监督机制的思考——以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执行监督工作的情况为研究中心&陈永成164
一、执行监督工作的现状164
二、现行执行监督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165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执行监督工作的设想167
对我国夫妻债务制度的现实反思与利益平衡——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为中心&郭建勇170
一、我国夫妻债务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法律构造概述170
二、《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的成功与不足:在规范与事实之间171
三、现在的路——探索现实立法约束下的最优司法解释174
四、未来的路——通过多种制度均衡分配夫妻债务中的利益和风险177
借人大之力破解“执行难”——论地方人大常委会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监督&谭炜杰179
一、聚焦司法顽症:“执行难”179
二、一剂良方: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与支持181
三、贯彻监督法:多种形式监督民事执行工作181
四、对策谈:寻找劈开“执行难”冰山的利剑183
法律原则之适用185
“物权优先效力”论的实践价值质疑&李磊明185
一、对理论上的正确性的质疑185
二、作为立法的法理基础的质疑187
三、作为一般条款的质疑188
四、结论191
寻求和谐的法律适用——以涉外审判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视角&贺晓翊192
引言192
一、意义探寻与解读: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内涵与价值192
二、司法现实的审视与检讨: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司法现状与适用误区194
三、寻求和谐的法律适用与实现公正司法:在涉外审判实践中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基本进路198
结语201
中止犯实务问题研究&李晓琦202
一、中止的自动性:游弋于主、客观之间的标准202
二、中止的有效性:侧重于客观效果的应然条件204
三、中止的时间性:特定的时空范围限制207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确立&张美均209
一、一个案例引出的问题:现行债权救济体系中的制度缺失209
二、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确立之必要211
三、第三人侵害债权构成要件之主观标准213
四、第三人侵害侵权责任制度与相关制度之协调214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及限制&黎嘉荣218
一、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218
二、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过程中证明责任的分配222
三、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限制之一——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适用范围223
四、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限制之二——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适用过程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约束224
效率与公平的契合——论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执行机构的设置与运行&陈永成227
引言227
一、民事诉讼法修改对现行执行工作机制产生重大影响的三项制度227
二、民事诉讼法修改对现行执行工作机制的影响228
三、当前各地法院执行机构的设置模式229
四、关于新民事诉讼法施行后执行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的构想和建议231
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关于我国裁判文书公开问题的研究&谭炜杰236
写在前面:由审判公开说起236
一、前进的车轮:裁判文书公开的理论支点与现实驱动237
二、制度功能:裁判文书公开的重要性审视240
三、有益的探索:我国法院裁判文书公开的实践与分析241
四、努力的方向:我国法院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的构建246
五、必要的辅助:裁判文书公开配套制度的完善247
结语248
论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及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庹佳249
一、先合同义务内涵249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定义及构成要件250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依据251
四、缔约过失责任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252
论不动产物权保护——公示公信原则与不动产物权保护司法实践若干问题之探讨&张磊254
一、事实物权人、公示物权人(也即登记物权人)、第三人的概念解析254
二、对事实物权人的物权保护255
三、对公示物权人的物权保护257
四、对第三人的物权保护(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258
关于“狗咬人”问题的一些思索——论“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在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侵权案件中的进一步适用&廖准 王芳 赖宝塔263
引言263
一、案例材料263
二、办案难点264
三、举证责任倒置规则概述266
四、举证倒置规则在该类案件中运用的可行性267
五、对举证倒置规则在该类案件中适用的限制269
结语269
司法难点之探究270
隐名出资的若干法律问题&冷铁勋270
一、隐名出资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效力270
二、隐名出资的股权归属271
三、处理隐名出资引发的股权确认之诉案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272
论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选择——兼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与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冲突与完善&詹洁275
引言275
一、问题的提出275
二、概念解析层面: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合同效力276
三、学说评述层面:无权处分合同效力选择各观点的优劣278
四、制度设计层面:无权处分合同相对有效的效力选择280
结语283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司法判断与实践思路——以210件案例为考察基点&何敏284
一、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害的司法考察285
二、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害的司法判断288
三、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司法实践思路290
四、审理农民工劳动纠纷案件中应予重视的几个细节292
结语293
审理涉外股权转让纠纷的司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贺晓翊311
引言311
一、性质探寻与司法解读:涉外股权转让纠纷具有的特殊性311
二、司法现实的审视与检讨:审理涉外股权转让纠纷的司法困境312
三、司法对策:审理涉外股权转让纠纷的基本进路314
结语318
物权法视野下的一房二卖法律问题的再思考——以登记效力为中心的类型化分析&涂远国319
一、问题的提出319
二、立法智慧与局限: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对一房二卖行为认定的影响320
三、与登记相关的司法难点:若干效力认定的法律思考321
四、对利益博弈的规制:权利保护中的几项原则325
五、结语:一房二卖法律问题类型化问题解决之思路328
外部诉讼中的法人真意——以“内讧”的法人为研究对象&陈捷330
一、问题梳理:两大根源330
二、现状概览:见解各异、做法不一331
三、现状检讨:外观主义在诉讼语境中的滥用332
四、难题破解:介入法人内部334
公司司法解散探讨&胡夏337
引言337
一、股东请求公司司法解散的原因和本质:公司僵局无法自力救济337
二、两大法系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比较:介入程度的不同和对待商业判断态度的一致338
三、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制度进步与标准模糊339
四、司法介入公司内部法律关系的切入点:利益平衡和适度介入341
五、公司司法解散中的几个实务问题342
结语344
业主委员会涉诉若干实务问题研究&吴永科345
一、问题的提出345
二、业主委员会能否以自己的名义提起民事诉讼346
三、业主委员会提起民事诉讼是否必须要获得业主大会的授权347
四、业主委员会能否对业主的不当使用建筑物提起民事诉讼350
五、业主委员会能否作为被告351
六、物业管理公司是否有权对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合法性提出异议之诉352
七、结论353
公司解散与清算实务问题研究&陈立涛354
引言354
一、公司解散的实务问题研究354
二、公司清算的实务问题研究357
消费者在饭店外设免费停车场丢车损害赔偿案件若干实务问题研究——一个经济分析的视角&吴永科364
一、问题的提出364
二、饭店经营者对车辆失窃是否承担责任365
三、经营者对丢车进行损害赔偿的具体范围368
四、保险公司能否向经营者行使保险代位求偿权370
五、结语370
有限责任公司特殊股权强制执行研究&管文超372
一、股东出资瑕疵股权的执行372
二、隐名股权的执行377
三、一人公司股权的执行379
结语381
民事执行程序中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强制执行的法律问题探究&管文超383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强制执行的法理探讨383
二、民事执行程序中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强制执行的法律问题研究385
结语392
司法程序之运作393
行政诉讼抑或民事诉讼——房屋权属争议救济途径之惑&龚心愿 黄新波393
一、救济途径之惑:行政诉讼抑或民事诉讼393
二、解惑之前提:不动产登记之效力及审查模式分析394
三、权属之确定:行政诉讼不能承受之轻397
四、民事诉讼:房屋权属争议解决之捷径399
五、结语:诉讼指引与立法完善401
论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运用与完善&徐素平403
一、证据失权的内涵与制度价值403
二、证据失权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运作现状405
三、完善证据失权制度的建议408
量刑程序的研究&李灵412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量刑程序实践运作情况述评412
二、外国量刑程序的比较考察413
三、我国在量刑相关程序方面的探索415
四、我国量刑程序的立法构建417
五、结语420
论滥用诉权&邝鹂421
一、滥用诉权的现实语境421
二、滥用诉权的内在机理422
三、诉权滥用的成因分析425
四、对滥用诉权的规制426
被告型行政诉讼第三人举证的法律效果&陈伟429
引言429
一、问题的引出与观点的交锋429
二、第三人举证的法律效果与行政诉讼的目的实现431
三、行政诉讼第三人的举证责任及条件432
结语436
行政程序法与程序正义论&谭炜杰437
一、行政程序法的兴起437
二、法律程序的价值与程序正义论的提出438
三、程序正义论的解析440
四、结语:程序正义论对于行政程序法的意义442
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思考&黄文涛443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443
二、中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现状444
三、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447
结语449
执行和解制度分析和重构&张念波450
一、执行和解的来源和基本问题450
二、现行执行和解制度的评论453
三、执行和解制度的重构455
调研课题篇461
司法能力的挖掘与提升461
关于珠三角中级法院工作比较研究的调研——以法院工作报告为线索&主持人 唐文461
一、关于珠三角法院队伍建设及法院管理比较分析461
二、关于珠三角中院工作报告本身的比较分析465
三、本院应当发扬光大的工作优势466
四、关于本院奋斗目标和重点的建议467
关于破产管理人监督机制的调研&主持人 李磊明476
一、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指定情况476
二、破产管理人的监督现状477
三、破产管理人的监督现状分析481
四、现行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84
五、完善破产管理人监督机制的构想486
关于我国区际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的调研&主持人 贺晓翊494
前言494
第一部分 制度的描述——我国区际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的现状495
一、内地与香港之间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的现状495
二、内地与澳门之间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的现状497
三、内地与台湾之间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的现状500
四、小结501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区际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的不足与司法困境501
一、内地与香港之间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的不足与司法困境501
二、内地与澳门之间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的不足与司法困境503
三、内地与台湾之间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的不足与司法困境503
第三部分 他国的经验——英国区际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的介绍505
一、英国本土法院判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制度所规定的承认和执行条件更为宽松505
二、承认和执行的对象范围扩大507
三、对上诉判决进行修正507
第四部分 借鉴与思考——我国区际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中的问题的解决思路507
一、在立法模式上采取单独立法形式507
二、放宽承认与执行区际判决的条件508
三、将互惠原则的标准软化或淡化510
四、改革内地审判监督制度511
结语511
行政不作为案件审理调研报告&主持人 徐素平512
引言512
一、行政不作为之基础理论及珠海市行政不作为诉讼实践512
二、行政不作为案件之审理:难点及剖析518
三、行政不作为案件之裁判:方式以及内容523
结语528
关于涉不动产登记效力案件的调研&主持人 刘泉529
一、不动产登记效力与不动产物权权属的确认529
二、不动产登记效力与不动产物权的转让535
三、不动产登记效力与对不动产物权的处分限制540
珠海市拆迁行政案件调研报告&主持人 万惠明546
一、珠海市拆迁工作的基本情况546
二、2000年以来珠海市法院审理拆迁行政案件的情况及特点548
三、审理拆迁行政案件涉及的主要问题551
四、解决拆迁行政案件中存在的问题之对策与建议554
结语564
关于涉“代耕农”和“外嫁女”纠纷案件的调研&主持人 徐有565
一、金湾区涉“代耕农”和“外嫁女”纠纷案件的宏观背景——金湾区概况及历史沿革565
二、关于涉“代耕农”纠纷案件的调研566
三、关于涉“外嫁女”纠纷案件的调研570
四、关于涉“代耕农”和“外嫁女”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的法理思考576
五、结语582
关于群体性纠纷案件的调研&主持人 唐文583
一、调查与实证583
二、对策与建议590
关于诉讼欺诈的调研&主持人 刘泉599
第一章 诉讼欺诈概述599
一、定义之争599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600
三、需厘清的几个问题600
第二章 诉讼欺诈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602
一、诉讼欺诈的表现形式602
二、诉讼欺诈的危害606
第三章 诉讼欺诈的原因分析606
一、利益——当事人进行诉讼欺诈的原动力606
二、推波助澜——极少数律师参与诉讼欺诈607
三、法官面临着尴尬处境608
第四章 对策610
一、国外解决诉讼欺诈相关规定611
二、立法对策612
三、司法对策613
结语617
工伤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主持人 黄志坚618
一、工伤认定权的法律分配618
二、工伤保险待遇问题623
三、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问题627
特许经营纠纷法律实务问题研究&主持人 冷铁勋635
一、特许经营的类型及纠纷产生的主要成因636
二、审理特许经营纠纷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638
附:审理特许经营纠纷案件的若干指导意见652
主要作者介绍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