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艺术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艺术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249098.jpg)
- 杨成寅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80730591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157MB
- 文件页数:611页
- 主题词:艺术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艺术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审美本质论●3
第一章 美学范畴体系论3
一、对美学体系的自觉追求3
二、美学体系的立体性、层次性、整体性4
三、美学体系与审美观和艺术观6
四、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7
五、对美学范畴体系的构想9
第二章 审美对象论12
一、审美对象与关系概念12
二、从比较中看审美对象13
三、审美对象的形象性14
四、审美对象的表情性16
五、审美对象的生活内容17
六、审美对象的独特精神价值18
七、审美对象的整体性19
八、美的定义20
第三章 审美关系论23
一、人与现实的关系的多样性23
二、审美关系的特征24
三、审美关系的起源与发展30
四、审美与艺术32
第四章 审美规律论35
一、审美规律与自然以及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5
二、人与现实的和谐统一36
三、真善美与美的规律40
第五章 审美意识论44
一、审美意识的内涵44
二、审美需要48
三、审美感受49
四、审美直觉52
五、审美意象53
六、审美情感54
七、审美趣味55
八、审美理想57
九、审美判断59
十、审美享受60
第六章 美感论62
一、美感与美62
二、对美的反映、反应和享受的统一63
三、美感的深浅层次65
四、美感的直觉性、评价性、情感体验性和愉悦性67
第七章 天然画图论68
一、自然美的客观性68
二、自然美的构成因素71
三、自然美的审美价值74
四、自然美的社会性问题75
第八章 社会学派的美论78
一、审美属性的特征78
二、美的社会历史本质80
三、美的客观性83
四、自然美86
第九章 美是审美意象论89
一、艺术美由欣赏者创造说的自相矛盾89
二、主观与人类社会实践的混淆91
三、评物甲物乙论92
第十章 抽象美论93
一、抽象美的概念93
二、现实中有无抽象美94
三、抽象美与形式美95
四、几何图案与抽象派绘画96
五、具象与抽象98
六、艺术家的异化与抽象艺术99
七、几点结论100
●第二编 艺术本质论●105
第十一章 美术本体论105
一、美术作品的相关诸属性105
二、形式主义美术本体论113
第十二章 艺术形象论117
一、艺术形象的概念117
二、艺术形象的多样统一辩证法121
三、视觉艺术形象中的抽象与具象统一观128
第十三章 装饰形象论133
一、装饰形象的种类134
二、装饰性的概念136
三、加强装饰性的主要手段137
四、作为装饰形象的装饰纹样140
五、装饰构图144
六、装饰色彩146
七、装饰意境148
第十四章 艺术功能论150
一、精神上的影响150
二、寓教于乐154
三、认识、教育在审美上的统一158
四、艺术功能在多样统一中有主次161
第十五章 形象思维论165
一、形象思维问题165
二、美学范畴形象思维的产生170
三、形象思维的主客观基础177
四、审美直观与形象思维188
五、想象与形象思维195
六、形象思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形式203
第十六章 现实主义论209
一、现实主义概念的产生209
二、19世纪欧洲美术中的现实主义210
三、19世纪俄罗斯的现实主义理论214
四、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现实主义216
五、现实主义的基本内涵220
第十七章 形式主义论225
一、当代先锋派电影中的形式主义225
二、西欧音乐美学中的形式主义226
三、克莱夫·贝尔美学中的形式主义229
四、美学中的形式主义在中国当代的影响232
第十八章 艺术美的分析238
一、艺术美与艺术形象238
二、艺术美与实际创造和创造性239
三、艺术美与审美反映241
四、艺术美与审美理想的表现和审美判断242
五、艺术美与自然的生命力244
六、艺术美与社会中的是非善恶判断246
七、艺术美与思想感情249
八、艺术美与形式美252
九、艺术美的标准254
十、关于艺术美的简短结论259
第十九章 艺术抽象论261
一、艺术抽象范畴所触及的范围262
二、艺术抽象与具象性264
三、艺术抽象与对具象的取舍加工266
四、艺术抽象与单纯化269
五、艺术抽象与假定性272
六、艺术抽象与意蕴的丰富性273
七、艺术抽象与创生或创化274
八、艺术抽象与艺术风格276
九、艺术抽象与“绝对抽象”或抽象主义277
●第三编 艺术评论中的美学●283
第二十章 美术评论中的几个观点283
第二十一章 新潮美术论295
一、新潮美术的推出和发展295
二、新潮美术的创作面貌296
三、新潮美术的理论298
第二十二章 “纯粹美术”论评析303
一、“纯粹美术”的特征303
二、评审美是艺术的唯一功能论307
三、评美术发展自律论311
四、评美丑合二而一论314
第二十三章 美术评论的本分316
一、美术评论的对象316
二、美术评论的内涵317
三、美术评论家独立论318
第二十四章 意象与美术321
一、意象和“意象造型”321
二、中国艺术精神323
三、“意象造型”原则324
四、所谓“意象艺术”326
五、中国美术发展前景预测327
第二十五章 形神关系问题331
一、形神关系论的参照系331
二、形神论的传统哲学基础333
三、与传神相伴随的因素334
四、面部表情的多样性336
五、对张彦远形神论的分析337
六、关于“形是一切”论338
七、关于“写形而神自来”论343
第二十六章 形神论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349
一、黄宾虹形神论简述349
二、黄宾虹形神论的哲学基础350
三、形神论陷阱的出现与评析352
四、对在形神论陷阱中挣扎的两个案例的分析354
五、附言356
第二十七章 雕塑简论358
一、雕塑美358
二、多面358
三、体量感359
四、生命力359
五、艺术加工360
六、通体明亮361
七、精神美361
八、雕塑的定义362
九、多样化362
十、整体感363
十一、雕塑的不能取代性363
十二、雕塑民族风格的变与不变363
十三、雕塑教学体系364
十四、雕塑创作秘诀365
十五、情与理365
十六、新奇与耐看366
十七、雕塑的功能366
十八、肖像雕塑367
十九、城市雕塑368
第二十八章 雕塑概念辨369
第二十九章 美术教学问题380
一、造型基础380
二、外为中用385
三、关于雕塑创作中的变形问题386
四、关于雕塑教学的结构387
五、与美术的民族风格有关的问题389
六、在美术教学和创作中要坚持现实主义390
第三十章 中国画基础教学论辩394
第三十一章 色彩美论401
一、色彩美对人而存在401
二、色彩的象征性402
三、色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精神403
四、色彩美与人生理想404
五、色彩美与人的感情405
六、色彩美与联系观406
第三十二章 花鸟画发展散论409
一、出新409
二、站肩409
三、至法410
四、中变411
五、丹青411
六、扩材413
七、跨种413
八、双美414
九、坚基415
十、工写415
十一、装饰416
十二、异是416
十三、笔墨417
十四、抽象419
十五、主见420
第三十三章 石涛画论与西方现代主义421
第三十四章 石涛画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429
一、认真研究原文的必要性429
二、立体综合研究的必要性434
三、对评论的评论437
四、“写哲学讲义”不符合石涛画学本义442
第三十五章 艺术评论中的相对主义论析444
一、艺术形象内涵的多样性与美学范畴的确定性444
二、评“误读”有价值论446
三、对克罗齐形象直觉说的肯定与否定448
四、“拿来主义”与“全盘西化”论450
第三十六章 美学研究中唯物辩证法与太极和谐辩证法的真融合453
一、熔铸中西453
二、太极思维455
三、探索轨迹457
四、两个图形463
五、新的启迪466
六、特殊句式467
七、文外要旨474
●第四编 西方当代美术与美学●477
第三十七章 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审美面貌477
一、主观化477
二、形式化478
三、抽象化479
四、非理性化481
五、颓废化482
六、丑化484
七、非艺术化485
八、装饰化487
九、反传统488
十、极端化489
第三十八章 伪美学与伪艺术492
一、艺术定义无用论492
二、艺术无法定义论493
三、主观意图决定论499
四、艺术世界论500
五、放置环境决定论501
六、偷换概念的手法502
七、非艺术与反艺术503
第三十九章 印象主义时期的绘画与现代主义512
一、印象主义与现代主义512
二、新印象主义与现代主义517
三、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520
四、纳比派与现代主义521
五、高更的绘画与现代主义523
第四十章 塞尚主义529
一、用几何形的眼光看世界529
二、色彩的印象532
三、诗在画里532
四、人像一只苹果533
五、多视点533
六、形色结构534
第四十一章 野兽主义绘画及其美学537
一、题材是绘画的借口537
二、艺术的主观和客观540
三、表现论541
四、论素描、色彩调子和构图542
五、绘画的功能观545
第四十二章 立体主义和毕加索的美学548
一、毕加索其人548
二、从《亚威农的少女们》到《格尔尼卡》550
三、立体主义的原则和手法551
四、毕加索画论中的绘画美学思想552
第四十三章 康定斯基及其抽象主义美学559
一、康定斯基其人560
二、抽象的形式美的启示562
三、原始艺术对康定斯基的影响564
四、儿童绘画对康定斯基的影响565
五、抽象主义绘画的社会基础和哲学基础566
六、印象主义时期的绘画与抽象主义567
七、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569
八、包豪斯学院与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571
九、神秘主义的装饰画572
十、关于精神三角形572
十一、内在的需要与外在的形式结构573
十二、抽象性和神秘性575
十三、对抽象主义基本理论的评析578
第四十四章 新造型主义美学述评581
一、蒙德里安其人与艺术581
二、新造型主义的基本原则582
三、从具象到抽象586
四、普遍的关系588
五、有界形式的中立化589
六、色彩的非自然化591
七、动力学的平衡592
八、所谓“具体的艺术”592
九、虚妄的预言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