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桥隧模式到路衢模式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桥隧模式到路衢模式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1250684.jpg)
- 金雪军,陈杭生等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6622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桥隧模式到路衢模式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背景分析3
1从桥隧模式谈起3
1.1桥隧模式流程与优势3
1.2桥隧模式的局限性与制约5
2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进一步探讨7
2.1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概述7
2.1.1中小企业作用与发展现状7
2.1.2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10
2.1.3借鉴国外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15
2.1.4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创新研究16
2.2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进一步探讨19
3新模式滋生的需求与案例分析20
3.1新模式的滋生需求20
3.2案例:西湖区小企业集合债权信托基金21
第二部分 理念剖析29
4路衢模式的解读29
4.1路衢模式的含义29
4.2路衢模式的核心流程图31
4.3路衢模式的核心理念32
5整合金融资源,实现共赢35
5.1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35
5.1.1信息不对称35
5.1.2交易成本36
5.2路衢模式的多方共赢机制37
6风险收益匹配,彻底解决融资难问题41
6.1理论基础:风险收益的度量41
6.1.1路衢模式中中小企业风险收益的度量41
6.1.2路衢模式中各投资主体风险收益程度分析43
6.2风险收益的对称性46
6.2.1我国信托产品评级方法的主要内容46
6.2.2路衢模式中风险收益匹配的理论分析48
6.3专业标准化的操作51
6.3.1国际分工理论流派及其综合51
6.3.2路衢模式中分工带来的标准化操作52
7期权设置,增加收益想象空间53
7.1理论基础:期权的价值构成53
7.2路衢模式中期权价值的度量及收益增值55
8资产组合,风险降低59
8.1债权信用风险度量的基本模型59
8.1.1默顿模型60
8.1.2杰诺模型62
8.2路衢模式:风险分散,担保风险降低63
8.3路衢模式:集合融资,优化传统信贷模式65
9与各种担保、债权、桥隧模式的比较67
9.1路衢模式与传统担保模式、桥隧模式的比较67
9.1.1从参与主体角度看67
9.1.2从资金的有效运用角度看68
9.1.3从风险收益的对称性角度看68
9.2路衢模式与债权的比较69
9.3路衢模式信托产品与传统信托产品的比较71
第三部分 模式运作75
10路衢模式运作流程概览75
11标准化筛选中小企业78
11.1路衢模式对中小企业的筛选标准78
11.2科学全面筛选标准的制定79
11.2.1目标企业选择标准的原则79
11.2.2目标企业选择标准的确立80
11.3构建中小企业特色的信用评价体系83
11.3.1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特色84
11.3.2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85
11.4建立企业数据库,实时控制风险89
12集合债权信托基金评级92
12.1集合债权信托基金信用评级流程92
12.2集合债权信托基金评级的基本原则94
12.2.1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相结合95
12.2.2以现金流分析为基础95
12.3构建科学的集合债权信托评级体系96
12.3.1贷款资产池及入池资产信用质量分析97
12.3.2集合债权信托交易结构性因素分析100
12.3.3对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102
13担保与融资104
13.1提供不完全担保,增加信用等级104
13.1.1担保的原则与内容104
13.1.2担保的风险控制106
13.1.3担保的执行107
13.2分级偿还,满足各方需求108
13.2.1资金来源分析108
13.2.2资金定价分析110
13.2.3劣后级债权的设置114
第四部分 通道与延伸119
14路衢模式的通道与延伸119
15期权释放,吸引投资者121
15.1期权释放的意义121
15.2期权释放的方案讨论122
15.2.1期权的提供对象122
15.2.2期权的执行时间123
15.2.3期权的执行条件124
15.2.4期权的执行方式125
15.3期权释放的操作流程126
16信托搭台,实现资产证券化128
16.1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意义128
16.1.1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可行性128
16.1.2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优势130
16.2资产证券化的设计流程131
16.2.1资产证券化的发起阶段131
16.2.2选定信托机构,出售资产,完善交易结构132
16.2.3证券承销与发行,并向目标企业支付资产购买价款132
16.3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SPV设立133
16.3.1资产证券化SPV的运行机制134
16.3.2路衢模式下的SPV设立134
第五部分 社会效应139
17路衢模式的社会效应139
18中小企业:获得了融资机会141
18.1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拓宽了参与范围141
18.2与财政直接扶持相比:扩大了受益群体141
18.3与传统担保模式相比:降低了融资成本143
18.4与银行短期贷款相比:延长了还款期限143
19担保业:寻找到新的业务方向145
19.1现状一:缺乏资金补偿机制145
19.2路衢模式:沉淀资金变现,资本金放大146
19.3现状二:缺乏风险分散机制148
19.4路衢模式:非全额担保,风投劣后148
20信托业:看到了新的发展希望150
20.1困境与机遇——信托业现状150
20.2路衢模式:增加了业务品种,改变了业务的单一状况151
20.3信托业向银行业无法触及的业务市场扩展,构建业务平台153
20.4联合担保业,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双方共赢155
20.5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增强信誉水平156
21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158
21.1投资者的困惑:资金无处投资158
21.2民间金融合法化问题159
21.3路衢模式:开辟新的投资渠道160
22政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实现产业升级的引导164
22.1凸显政府服务职能164
22.2引导企业开源165
22.3引导产业升级167
22.4联合信托担保,信息共享168
23市场:在信贷紧缩及金融危机条件下实现活跃170
23.1信贷紧缩及金融危机170
23.2促进金融产品创新172
23.3金融市场的活跃与繁荣172
第六部分 发展前景179
24路衢模式的发展前景179
24.1路衢模式发展的社会需求179
24.2路衢模式发展需要的环境与条件181
24.2.1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规范化,信用评级制度完善化181
24.2.2政府的支持引导184
24.2.3担保行业的发展完善185
24.2.4信托行业的积极推进186
24.2.5投资主体的热情参与187
参考文献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