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机维修系统管理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机维修系统管理工程
  • 段铁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7824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机维修系统管理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农机维修行业发展环境1

第一节 农机维修的比较效益与环境1

一、研究农机维修比较效益的意义1

二、农机维修比较效益的定量分析2

三、农机维修的经济利益转移7

四、农机维修比较效益低的原因分析12

五、影响农机维修比较效益的主要经济环境条件14

第二节 农业政策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7

一、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走向17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前景21

三、农业规模经营对农机维修发展的推动22

第三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农机维修发展的影响27

第四节 农机维修的体制环境33

一、农机维修环境体制转变的滞后性33

二、行业管理的基本模式34

第五节 农机维修的技术环境35

一、拖拉机机型的大型化35

二、诊断检测技术37

三、不解体维修技术38

四、表面技术39

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41

第二章 农机维修体制45

第一节 维修体制的意义及其范畴45

第二节 农机维修体制的选择原则与层次结构47

第三节 农机维修体制的分析与选择49

一、农机维修系统的所有制结构49

二、维修生产体制52

三、农机维修的用户服务体制53

四、农机维修网体制54

五、维修企业管理体制62

六、维修系统统筹体制64

七、农机维修体制的客观规定性68

第四节 农机维修体制比较学69

一、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农机维修体制及其分析69

二、美、日、德等资本主义国家农机维修体制及其分析82

三、俄罗斯农机维修体制的改革96

四、各国农机维修系统的共同性规律104

第三章 农机维修方式与制度108

第一节 维修方式的类别108

一、按维修时机或确定维修时机的方法划分维修方式108

二、按维修的计划性划分维修方式112

三、按照维修内容或维修技术要求划分维修方式113

第二节 主要维修方式的适用条件116

一、定周期维修的适用条件117

二、状态维修的适用条件119

三、事后维修的适用条件120

第三节 维修方式选择的理论和方法121

一、维修方式选择的原则121

二、关于维修方式选择理论的几点讨论125

三、根据机器及其组成部分寿命的分散性选择维修方式132

四、按维修费用选择维修方式136

五、按环境条件选择维修方式140

第四节 维修制度的优化决策过程143

一、故障组的划分143

二、维修方式选择的逻辑决策145

三、维修方式的优化组合152

第五节 维修周期的确定156

一、计划修理间距的确定156

二、技术维护周期的确定162

第六节 农机维修制度典型方案165

一、大小修修理制165

二、拖拉机定期修理制度166

三、部位修理制169

四、国内农机维修制度的其他方案172

五、国外农机维修制度简况175

第四章 集中专业化维修生产的运行经济机制分析183

第一节 集中专业化维修生产可行性分析的特点183

第二节 零部件再生生产经济机制分析184

一、生产销售各环节 的成本、价格制约条件184

二、零部件再生生产可行性的政策条件187

三、实例分析191

四、零部件再生可行性条件的建立195

第三节 整机或总成集中专业化修理经济机制分析197

一、机器或总成的平均劣化率与最低回收价格分析199

二、机器或总成的最高回收价分析203

三、整机(总成)再生生产运行机制的成本价格系统不等式205

四、新机零售价对再生生产的影响分析206

五、整机或总成集中专业化修理可行性条件的建立208

第五章 农机维修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212

第一节 农机维修工作发生量的估测212

一、农机维修工作发生量估测的意义212

二、维修工作量估测方法的类型213

三、按维修周期估测维修工作量214

四、维修工作量估测的平均故障率法220

五、维修工作量估算的比劳动量法224

六、维修劳动量估算的随机模拟法229

第二节 影响送修率主要因素的分析238

一、机器类型对送修率的影响238

二、驾驶员水平对送修率的影响240

三、农村人均收入对送修率的影响242

四、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对送修率的影响244

五、其他影响送修率的因素245

第三节 送修率预测的联合概率法246

一、联合概率法预测原理(假说)247

二、送修率预测数学模型248

三、维修价格及其分布249

四、联合概率计算过程252

五、无修理条件概率P(W)的确定253

六、送修率预测及其分析256

第四节 用时间序列方法直接预测农机维修市场需求量260

第六章 农机维修服务网的建设265

第一节 农机修理网的模式类别分析265

第二节 农机维修企业的级别与分工267

第三节 县(县际)农机维修企业的地位与建设方针270

一、县(县际)农机维修企业的性质和地位270

二、县级农机维修企业的建设方针272

三、县农机修造厂维修业务的消亡趋势与对策273

第四节 乡(乡际)农机维修基地的地位与建设方针278

一、乡镇农机维修基地的性质和在修理网中的地位278

二、乡镇农机维修基地的建设方针280

三、乡镇维修基地的萎缩趋势与对策282

第五节 农机维修企业的成本一规模函数285

一、固定资产不变条件下维修企业成本规律285

二、维修企业的一般成本规律289

第六节 修理企业的规模294

一、运输费用模型294

二、平均运输半径与地区形状系数296

三、企业最佳服务半径与最佳生产规模300

四、我国农修厂最佳服务半径实例计算分析301

第七章 基层农机维修服务系统的运转与控制306

第一节 乡镇农机维修系统的结构与运转306

一、乡镇农机维修系统的环境与地位306

二、乡镇农机维修系统的结构与运转机制308

三、管理文件(软件)系统315

四、乡镇农机维修系统正常运转的外部条件318

五、合同包修320

第二节 制造企业维修服务系统的结构与运转328

一、制造企业维修服务系统的机构设置与任务328

二、产品技术服务与保修331

三、我国农机制造厂家用户服务系统运转现状及发展趋势340

第八章 农机维修行业管理349

第一节 农机维修法规管理概述349

第二节 农机维修法规建设进展和问题351

第三节 农机维修法规体系建设思路和基本框架354

一、农机维修法规体系建设的思路354

二、农机维修法规体系建设的措施与条件355

三、制定法规体系框架要服从维修科学管理的需要356

第四节 农机维修主要法规358

第五节 农机维修科技发展状况和问题363

一、农机维修科技历史与现状363

二、农机维修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分析365

三、农机维修科技发展方向与指导思想368

第六节 农机维修的标准化管理370

一、概念370

二、农机维修标准化管理的工作内容371

第九章 维修学科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373

第一节 维修学科的发展概述373

第二节 维修学科的科学评述376

一、维修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376

二、维修学科的专业语言系统378

三、维修学科的研究规范380

四、维修学科在科学结构中的位置383

五、维修学与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385

第三节 维修学的理论体系388

一、关于维修学理论体系的主要论点388

二、维修学理论体系的层次与框架390

第四节 几种主要的现代维修管理理论396

一、设备综合工程学396

二、维修工程学397

三、后勤工程学399

四、全员生产维修401

五、几种维修管理理论的比较与分析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