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组织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780208031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84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水资源概况与建设节水型社会第一章 水资源概论3
第一节 水资源的概念3
一、世界水资源概念的发展3
二、广义、狭义的水资源5
第二节 水资源的组成与水循环5
一、水资源的组成5
二、水循环6
第三节 水资源的特征9
一、水资源的基本特点9
二、中国水资源的特点14
第二章 水资源现状21
第一节 全球水资源量与分布21
一、全球水资源总量21
二、世界各大洲水资源22
三、世界各国水资源24
四、世界水资源自然分布25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量与分布26
一、中国水资源总体概况26
二、降水资源26
三、河川径流资源27
四、湖泊资源28
五、冰川资源29
六、地下水资源30
七、附表31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33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33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36
第四节 水资源面临的问题37
一、水匮乏37
二、水污染39
三、旱灾与水灾40
四、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41
第三章 水资源系统分析43
第一节 水资源系统分析发展简史43
第二节 水资源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46
一、水资源系统46
二、水资源系统的组成和要素47
三、水资源系统结构、功能和特征48
四、水资源系统分析的内容、范围49
第三节 水资源系统分析的方法、步骤及特点50
一、系统分析方法50
二、系统分析的步骤54
三、系统分析的特点55
第四节 水资源系统分析模型56
一、水资源系统目标和准则56
二、水资源系统分析模型的概念和分类58
第四章 我国七大水系概况72
第一节 长江水系概况72
一、长江源头72
二、长江干流75
三、长江支流76
第二节 黄河水系概况78
一、黄河的源头78
二、黄河支流及各段概况79
第三节 珠江水系概况81
一、珠江水系82
二、珠江水资源概况83
三、珠江的特点83
第四节 淮河水系概况84
一、淮河的自然地理概况85
二、淮河水系86
第五节 海河水系概况87
一、海河水系总概况87
二、海河水系的五大支流88
第六节 松辽水系概况90
一、松花江91
二、辽河92
第七节 太湖水系概况92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93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节水93
一、可持续发展93
二、可持续发展与节水96
第二节 节水理念与节水型社会97
一、节水理念的形成与发展97
二、节水型社会99
第三节 水资源利用效率与节水技术102
一、水资源利用效率102
二、农业节水103
三、工业节水105
四、生活用水节水107
【理论与探索】109
亳州市水资源节约利用现状、问题和对策&王峰109
推广农村供水计量改造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任丘市水务局推广农村供水计量改造纪实&邢慧莹113
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宋友华117
从涪江遂宁段水资源现状引发的思考&蒋志明 冯浩淼 伍宏122
多措并举 积极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齐修新 陈传功126
浅析丰都县水资源现状与对策&张承银 李天举129
重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舒金扬133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建设人水和谐的节水型社会&张健138
白城市面临的水资源形势和任务&李培142
开拓创新 勇于实践 积极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之路——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纪实&常保军 丁占宽 张江146
东江源区水资源状况及加强保护的思考&伍松 刘玉春153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全力构建节水型社会&张晓宁159
科学开发 综合治理 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张文泉164
沧县水资源现状与对策&李文辉171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实现人水和谐共处——涿鹿县水资源面临问题及对策&李晏春173
水危机正向我们袭来&张文泉178
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张文泉179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赵俊红181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杨为民183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促进平远县水利事业发展&沈意中186
树立科学发展观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李庆民 姜瑞云188
维护珠江健康生命 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是解决珠江水资源问题的必由之路&王晋192
节水才能使哈尔滨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徐树红201
浅谈康平县水资源现状及对策&蔡连阁205
第二篇 水资源的污染与治理211
第一章 水污染的形成211
第一节 水污染的涵义与性质211
一、水体污染211
二、水污染的性质212
第二节 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215
一、水污染物来源215
二、水体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其危害217
三、水污染的直接危害219
第三节 水污染指标与水质标准220
一、水污染指标220
二、水质指标224
三、水质标准226
第二章 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228
第一节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228
一、推行清洁生产,发展节水减污型工业228
二、清污分流与污水资源化228
三、完善水污染防治法规与依法加强监督229
四、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与综合防治面源污染229
第二节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措施230
一、水源水质的有效保护230
二、控制水体污染的途径231
三、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流程232
四、国外水污染保护个例234
第三节 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规化235
一、污染物总量控制基本概念235
二、宏观总量控制模型237
三、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技术路线、方法238
四、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241
第三章 水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修复247
第一节 水污染危机及发展趋势247
一、废水排放总量及发展趋势247
二、我国主要水污染问题247
三、我国水资源短缺趋势展望248
四、水污染趋势展望249
五、缓解水资源危机对策249
第二节 水污染的防治技术措施250
一、水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250
二、水污染防治的基本途径和技术方法251
第三节 水污染治理工程252
一、水污染综合治理概述252
二、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内涵及系统组成252
三、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发展趋势253
四、水污染综合治理的优点254
第四节 水环境修复的基本原则和内容255
一、水环境修复的基本原则255
二、水环境修复的技术内容256
三、水环境的修复评价257
第五节 湖泊水库的水环境修复258
一、湖泊水库的水环境特征258
二、湖泊水库的生态系统259
三、湖泊水库水环境修复技术260
四、修复个例Alte Donau湖的恢复实践261
第六节 河流环境修复262
一、河流生态262
二、自然修复262
三、河流修复技术263
第七节 地下水环境修复264
一、地下水环境264
二、地下水污染调查265
三、抽提修复处理265
第四章 工业用水防污预处理267
第一节 工业用水及水源267
一、工业用水267
二、工业用水水源及特点268
第二节 工业用水水质要求、指标269
一、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269
二、工业用水水质指标269
第三节 工业用水预处理285
一、沉淀法286
二、混凝澄清法287
三、除氯289
四、软化290
第四节 相关法规29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92
二、工业节水规划292
三、工业用水定额(试行)292
第五章 实例—太湖水环境演化及治理294
第一节 太湖水资源概况294
第二节 太湖水污染变化及受工、农业、城市的影响296
一、工业化对太湖水污染的影响296
二、农业对太湖水污染的影响299
三、城市对太湖水污染的影响303
第三节 太湖治污策略及效果303
一、太湖水污染存在的问题303
二、太湖水治污政策304
三、效果分析306
第四节 太湖治污新策略307
一、太湖河网改造工程设想307
二、防止超采地下水308
三、建设导污渠309
【理论与探索】310
发展农村户用型沼气池 解决农村畜禽散养污染&郑榕峰 高文达310
滇境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分析&杨景江313
水污染防治政策措施与机制的探讨&郭海军318
沧县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工作浅议&李宝旭 吕海滨324
潮州市防治水污染对策的探索&洪增光329
加强水污染防治需要构建社会体系&杨育杰 姜永娥334
奉节县畜禽养殖污染三峡库区水环境及其防治对策&张学彬339
关于铁选行业中水回用的研究&刘晓丹343
商丘市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郑连科348
江西省上饶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状态调查及几点建议&钱少忠351
治理城市湖泊污染 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涂金花355
加强长江各区段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实现全流域水质的根本改善&郝家庆358
广丰县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实践探索&徐耀 朱志敏362
加快水污染治理 保护好水环境&黄昌余365
加快煤矿污水治理,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田文邦367
绵江河水污染的对策&宋建平369
第三篇 水资源的保护377
第一章 水资源保护的内容377
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的基本知识377
一、水资源的基本含义377
二、我国水资源基本特点378
三、水资源保护的概念379
四、水资源保护的原则380
五、水资源保护工程381
第二节 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383
一、人类活动和水384
二、生态环境与水385
第三节 水资源质量保护387
一、中国21世纪的水资源质量分析388
二、水质调查391
三、水质量的监测392
四、水质量评价392
五、水资源质量保护对策395
六、国外水质量保护个例(来自《水资源保护》)397
第四节 水环境保护401
一、水环境保护涵义401
二、水体污染主要危害402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402
第二章 水资源保护规划404
第一节 我国需水量增长趋势分析404
一、需水量零增长现象404
二、我国用水变化与预测分析406
三、我国需水影响因素分析407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重要性410
一、水资源问题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11
二、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发展412
三、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目的与意义412
第三节 水资源保护规划概述413
一、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13
二、水资源保护规划基本资料414
三、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基本任务、内容416
四、水资源保护规划分类417
五、水资源保护规划应注意的问题419
第四节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技术方法420
一、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基础420
二、水资源保护规划总过程420
三、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与步骤423
四、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几点建议424
第三章 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426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保护与面临的主要问题426
一、水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426
二、机构建设不健全427
三、开发强度大,地区差异悬殊427
四、资金问题严重427
五、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不够428
六、用水浪费与用水效益问题428
七、水资源调控能力低、自然灾害频繁429
八、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尚不足429
九、局部地区水环境将进一步恶化430
十、以七大江河综合开发为中心的国土整治问题430
第二节 水资源问题的决策431
一、水资源决策问题的特点432
二、水资源决策的主要内容434
三、决策支持系统435
四、水资源问题的决策方法440
第三节 水资源保护措施442
一、污染源控制442
二、水资源保护工程措施443
三、水资源保护管理措施445
四、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措施448
五、持续发展的管理思想448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450
第一节 饮用水质量标准评价450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与评价450
二、饮用水水源水质量评价458
三、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差距与不足460
第二节 饮水水源地保护规划策略460
一、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461
二、水源地水质保护方案462
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方案463
第三节 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不足及完善464
第四节 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个案466
第五章 实例一 黄河水资源治理及优化调度467
第一节 黄河水资源概况467
一、位置与范围467
二、地势与地形468
三、黄河流域的地下水资源469
四、黄河流域的总水资源470
第二节 黄河水资源利用及缺水问题研究471
一、“宽河固堤”方针472
二、“蓄水拦沙”方略472
三、“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方略473
第三节 黄河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现状473
一、水资源分配的意义、原则473
二、正常供水年份及中枯水年黄河水量配置方案474
三、特别枯水年黄河水量分配研究477
【理论与探索】480
要重视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陈曙光 张浩峰480
蚂蚁河上游水资源保护管理初探&李学建 刘秀芝485
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思路与对策&陈云星488
浅谈勃利县水资源的保护&王铁瑛 刘同金 李岩峰492
江西东江源水环境保护现状及其对策研究&陈英 谭斌 刘尖清 刘青元496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探讨&周瑞生501
对水源井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许斌506
浅谈我市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途径&牛权森510
浑江水系桓仁段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对策&于群生 张大庆514
辽宁省水资源保护对策研究&程世迎 段俊虎 郭志全518
河道采砂与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钟长林527
广东省南雄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陈亿忠532
保障辽阳饮水安全 责任重如泰山&倪宝林538
树立忧患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陈东540
桃源县农村饮水环境的现状与对策&伍志权544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防治建设并发挥生态示范区作用——永寿县环保局加强水资源保护执法并全力建设生态示范区的启示&胡晓虎546
水资源保护与饮水健康&刘社会 刘素梅548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与探索——石城县水资源形势分析及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李庆林 张智勇550
浅谈南乐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魏志明 李佳佳558
梅河口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刘明波561
为有源头活水来——松滋市环保局加强水资源保护纪实&陈浩渺563
第四篇 水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569
第一章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概论569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569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569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571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质572
第二节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73
一、水—生命之源573
二、发展带来的水问题574
三、水资源与人口575
四、水资源与生态环境576
五、水资源与经济发展576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577
一、水资源的基本特点577
二、我国水资源的特点578
三、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579
四、河流水质差别明显,含沙量大581
第四节 增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581
第二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规划585
第一节 水资源系统585
一、产生585
二、结构与功能588
第二节 水资源系统规划回顾与展望590
一、我国水资源规划的发展历程590
二、我国水资源规划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592
第三节 水资源规划的原则593
一、转变观念建立新的伦理道德594
二、改进完善与建立一切不适应环境与发展的制度和措施594
三、人类和其他物种生存的基础——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样性594
四、人类的一切活动限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595
第四节 水资源系统规划596
一、水资源规划的类型596
二、水资源优化配置597
第五节 应用实例——乌鲁木齐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601
一、区域概况及研究意义601
二、水资源利用分区及计算单元划分602
三、乌鲁木齐区域水量模型研究603
四、乌鲁木齐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604
五、乌鲁木齐区域水资源调配方案604
第三章 水能资源的开发607
第一节 水能资源与水循环607
一、水循环607
二、水能资源611
第二节 水能资源的利用612
一、古代水力的利用612
二、现代水力的开发利用613
第三节 水电站617
一、水能计算基本方程617
二、水力发电基本原理618
三、常规水电站及其类型619
第四节 水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展望628
一、中国水电建设成就628
二、水电建设的技术成就629
三、水电能发展战略及展望631
第四章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633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633
一、水资源利用现状633
二、水资源危机634
第二节 废水再利用636
一、概述636
二、回用水水质标准638
三、废水处理技术642
四、污水再生处理新技术644
五、废水回用645
第三节 雨水的利用651
一、雨水利用现状651
二、城市雨水利用654
三、国外雨水利用技术656
四、国外主要雨洪利用设施657
【理论与探索】658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仪陇县水资源问题及对策&唐波658
治水开创幸福路&唐作林663
树立科学发展观 有效利用水资源——山东利津县积极探索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对策&罗树国 郑丽君666
渭源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探索&张启华668
钟山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之我见&陈斌贤673
旅游漂流用水,应征水资源费&李桂藩676
硇洲岛水资源分析及其开发利用对策&曹基富 易志红 彭钧才681
开源节流并重,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赵吉通685
敦煌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张斌688
乌海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赵忠武692
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张书林 陶韶思 曹瑞英694
胶州市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李兴云 公延华 代秀菊 史晓峰699
林州市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徐田德703
江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初探&祝水贵706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县级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王福江 柳英德711
新郑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及对策&张松波 牛志刚 张玉凯718
节约用水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张春青 徐志明 孙惠娟721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曹双全72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增强开发利用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徐明 韩世良728
树立人水和谐理念 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王成纲 梁连生 祁跃民 段晓玲733
珍惜水源 科学调配 为小康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王成纲 梁连生 祁跃民 段晓玲735
连山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探讨&蒋振耀738
浅谈我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蔡赖刚 周德云742
滨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高秀华 赵磊 李栋746
宁夏海原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王耀平750
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万正中755
沱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周祖冰763
招远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王君红 王美红 刘兰田767
成县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郑红艳771
济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曹锋 张正波 徐飞778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努力促进磁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闫庆希 高智勇78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刘爱余785
第五篇 水资源的管理811
第一章 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811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概述811
一、水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内涵811
二、水资源管理的原则813
三、水资源管理的内容814
四、水资源管理的层次815
五、水资源管理的趋势816
六、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现状818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819
一、水资源规划的概念与内涵819
二、水资源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820
三、水资源规划的目的、基本任务、内容和类型821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822
五、水资源规划方案823
第三节 水资源规划管理826
一、水资源规划管理的概念826
二、水资源规划与水资源管理的区别与联系827
三、我国水资源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828
四、水资源规划管理的工作流程830
五、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新概念831
第四节 水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833
一、统一管理833
二、水管理的公正问题834
三、公众参与与信息披露837
第二章 水法与水行政管理840
第一节 水法840
一、水法的渊源分类840
二、水法的概念842
三、水法的调整对象及特点842
四、水法的基本原则843
五、现代水法的发展趋势844
第二节 水行政管理847
一、水行政管理的概念847
二、水行政管理的内容848
三、水行政管理的职能848
四、水行政管理组织结构设置新理念——集成化水资源管理850
五、水行政管理的手段851
第三节 水行政执法855
一、水行政执法的概念、特征及内容855
二、水行政执法的主体与对象857
三、水行政执法的手段858
第三章 水灾害的防治与有效利用860
第一节 水灾害概述860
一、水灾害的基本概念861
二、水灾害的基本特征863
三、水灾害导致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调865
第二节 减灾防灾868
一、防治水灾害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68
二、减灾决策869
三、减灾的经济功能分析872
四、可持续经济条件下的水灾害防治873
第三节 防洪874
一、概述874
二、防洪的基本原则876
三、城市防洪的意义和任务877
四、防洪规划878
五、防洪措施879
六、非工程措施883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管理884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概述884
一、地下水系统与组成结构885
二、地下水系统的多变性886
三、地下水资源特征887
四、地下水资源的属性888
五、地下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890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891
一、地下水污染源891
二、地下水污染的种类894
三、地下水污染途径896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管理及保护901
一、水源地卫生防护带901
二、预防措施902
三、治理措施904
第五章 河道管理907
第一节 河床演变与泥沙运动907
一、河水运动907
二、泥沙运动909
三、河床演化910
第二节 河道整治914
一、河道清障914
二、河滩整治915
三、河岸防护915
四、弯曲河道整治918
五、游荡性河道整治920
第六章 国外水资源管理922
第一节 美国的水资源管理922
一、美国水资源管理机构及功能922
二、美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特点923
第二节 英国水资源管理924
一、英国水资源管理模式925
二、英国私有化的供水公司926
三、英国水资源管理的特点926
第三节 日本水资源管理927
一、日本水资源管理体系927
二、日本水资源的管理929
第四节 法国水资源管理929
一、法国水资源管理体制930
二、法国水资源管理的特点931
第五节 其他国家的水资源管理932
一、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932
二、荷兰水资源管理933
三、奥地利水资源管理934
四、西班牙水资源管理934
【理论与探索】935
水电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探索与实践&陈勇泉935
正视水荒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林良英939
目前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刘立民941
坚持科学发展观 开创水利新局面——宿州市2003年洪涝灾害成因分析与灾后重建对策&苏亚 钱进943
遵化市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学才 牛红震948
节约与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管理&张和平951
包头在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周志宁954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开创丰宁水务工作新局面&刘海平966
强化水资源管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固镇县水资源管理初探&朱杰 丁鸿 杨培文970
章丘市水资源工作实践与探索&胡祖忠 周明春976
白塔渠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探讨&廖琳 陈武龙982
浅谈如何处理水事纠纷&黄绍北989
浅议新形势下的依法治水&陶韶思 曹瑞英 张书林991
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浅议&张继华 李长春994
长江流域省际河流冲突与对策措施&徐高洪 郭生练998
坚持依法治水 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张海艳 田恩花 陈桂丽1002
创“五个一流”,强执法实力——赣州市水政监察“五个一流”创建做法&钟宏溶 伍松1005
坚持依法治水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谷震东1011
招远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实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刘兰田 王美红 王君红1014
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的探讨——以雷州半岛为例&徐斌 杨惠宁 彭钧才 王冼民 徐润滋1018
科学调度 依法治水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吴建峰1022
浅谈强化企业环境管理的措施&罗开品1024
目前基层水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韩岩春 付学兵1028
对永宁县水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樊建军1030
泰州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思考&丁煜成 王连民1033
以人为本 开源节流 保护水源——水环境管理探讨&邵俊华1038
第六篇 水资源计算监测与评价1043
第一章 地表水资源计算与评价1043
第一节 地表水基础知识1043
一、径流1043
二、降水1045
三、蒸发1046
第二节 降水、径流与蒸发分析1047
一、降水分析1047
二、径流分析1049
三、蒸发分析1052
第三节 河流径流分析计算1053
一、河流水文现象的特点1053
二、资料收集分析1054
三、河流水文几种统计参数1055
四、河流径流量计算1055
第四节 地表水资源分区计算与评价1058
一、分区地表水资源计算1058
二、地表水资源评价1059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1061
第一节 地下水基础知识1061
一、地下水基本类型1061
二、地下水的循环过程1067
三、地下水的运动规律1068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计算1071
一、基本概念1071
二、地下水均衡1074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1080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1080
二、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1081
三、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1081
四、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几种方法介绍1082
第三章 水资源总量计算1086
第一节 水资源总量的概念1086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1088
一、上游山丘区1088
二、下游平原区1089
三、全流域1090
第四章 水情监测及预报1091
第一节 地下水动态监测1091
一、地下水动态1091
二、地下水动态类型1092
三、地下水动态要素观测1093
第二节 水质监测1095
一、概述1095
二、地面水水质监测1096
三、地下水质监测1097
四、水质自动监测1098
第三节 水质预测1106
一、水质预测的一般程序1106
二、水质预测方法1106
三、污染源预测1107
第四节 地下水预报1109
一、地下水预报方法1110
二、地下水预报的分类1110
三、地下水预报方案编制步骤1111
第五章 水质评价1112
第一节 概述1112
一、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1112
二、天然水中的气体成分1113
三、天然水中的有机质1114
四、水污染含义1114
第二节 水质指标1115
一、常用的水质指标1116
二、水中的污染物1118
第三节 水质标准1120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121
二、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1123
三、不同供水目的的水质评价标准1125
第四节 水质评价1129
一、水质评价分类1129
二、水质评价步骤1129
三、水质评价方法1130
四、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1132
第六章 水资源评价中的模型应用1134
第一节 黄河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2)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1134
一、概述1134
二、黄河流域的地理信息资源1135
三、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建立1136
四、水文过程的数学描述1139
五、水文模拟及模型验证1141
六、黄河水资源在过去50年的变化分析1143
七、结语1150
第二节 水质综合评价的插值模型1151
一、水质综合评价的插值模型1151
二、应用实例1152
三、结论1155
【理论与探索】1156
长江九江段入江排污口水环境质量调查与分析&吕兰军 江小青1156
实施四大治水工程 创建和谐水质环境&曹振新1163
沿着一个县城和水的历史河流&陈鹏1166
模糊数学在湖库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李艳华1170
嘉陵江“渠化”后更应加强对水质的保护&何永湘1176
加强生态建设 人力涵养水源&肖昌发1178
取水计量中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赵焕其 王金桂 侯月娟 孙金芬1183
第七篇 水资源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第一章 水土保持概论1189
第一节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的涵义及其分类和形式1189
一、水土流失1189
二、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危害1190
三、水土保持1192
四、中国水土保持的主要成就1192
五、水土保持工作的特殊性1193
第二节 我国水土保持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1194
一、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发展历程1194
二、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现状1197
三、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1198
四、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趋势1200
第三节 水土保持原理1202
一、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分析1202
第二章 水土保持监测1212
第一节 水土保持调查1212
一、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调查1212
第二节 水土保持监测1217
一、水土保持监测1217
二、水土保持监测方案与监测报告编写1220
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1224
第三节 水土保持规划区划1229
一、水土保持规划1229
二、水土保持区划1232
三、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分级1234
第四节 水土保持规划成功案例1238
一、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规划成功案例1238
二、黄河流域全局性、支流或地区性水土保持规划1241
第三章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1247
第一节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条文1247
一、总则1247
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1248
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252
第二节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有关问题1254
一、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编制中存在的问题1254
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提纲1257
三、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程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1258
第三节 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1259
一、开发建设项目引起的水土流失预测1259
二、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监测1260
三、水土保持监督的有关问题1261
四、当前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1262
第四节 实例案件1263
第四章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应用技术1266
第一节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266
一、坡面治理工程措施1266
二、沟谷治理工程措施1271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措施1278
一、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主要类型1278
第三节 我国水土保持生物生态措施1284
一、水土保持开发复合农林业与生态大农业1284
二、水土保持林草植被措施1287
第五章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实用开发1294
第一节 优良水土保持植物开发1294
一、胡枝子1294
二、龙须草1296
三、糖蜜草1299
四、文冠果1299
五、酸枣1301
第二节 水土保持牧业草种植技术1302
一、牧草的一般栽培技术1302
二、优良牧草简介1303
第三节 水土保持林的作用1311
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311
二、防风固沙,保护农田1312
三、改良土壤,增强地力1312
四、调节气候,保护环境1312
五、改变生产基本条件,保证农业高产稳产1313
六、提供各种林副产品,促进多种经营发展1313
七、防风固沙林1314
【理论与探索】1319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是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保护的基础&张炳彦1319
让青山永在,促绿水长流——谈黄山市城市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张善余1323
浅谈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会昌县保护水资源的一些做法&曾志莺1326
第八篇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第一章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成就与发展趋势1331
第一节 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1331
一、自然环境先天不足1331
二、荒漠化面积扩大1331
三、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1332
四、森林覆盖率低,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减少1333
五、水土流失危害仍然严重1334
六、草地生态破坏加重1334
七、大气污染严重1335
八、生物多样性减少1335
第二节 生态环境建设成就与发展趋势1336
一、成就1336
二、发展趋势1339
第二章 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保护作用1341
第一节 植被建设对水资源保护作用1341
一、涵养水源1342
二、控制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泥沙1343
三、调节河川径流1343
四、保护水质1344
第二节 水土保持对水资源的保护作用1344
一、增加蓄水能力,提高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1345
二、提高河川水资源的利用1345
三、对河川年总径流量的影响1345
四、控制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泥沙1346
五、改善水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346
第三节 林业工程对水资源的保护作用1347
一、山丘地区1347
二、沙丘地区1350
三、平原地区1351
第三章 水生态系统1354
第一节 生态系统1354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1354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1355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1356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1356
五、生态系统的分类1360
第二节 湿地生态1361
一、湿地的定义1361
二、湿地的类型1363
三、湿地的分布1371
四、湿地的特征1374
五、湿地的功能1377
六、湿地保护与利用1382
七、中国湿地在保护与利用中的问题1384
八、中国湿地保护战略1388
第三节 海洋生态系统1390
一、概述1390
二、非生物因子对海洋的作用1391
三、海洋污染1400
四、我国海洋生态存在的问题与原因1403
五、保护海洋生态1405
六、海洋生态系统建设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1408
【理论与探索】1411
关于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情况的调查&杜伟1411
加快生态示范区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邢卫东 杨海洋1415
安徽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思考&孙莉宁1420
延安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探索&杨林 井智勇1427
徐闻建设生态县的存在问题及对策&黄培献1431
浅谈格尔木市生态建设与水资源合理利用&冯继红 李传新1437
怀化市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陈宁1441
第九篇 农业水资源1447
第一章 农业水资源现状及发展1447
第一节 农业水资源现状及问题1447
一、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1447
二、中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1448
三、中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1448
四、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的特殊问题1448
五、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450
六、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探讨1450
七、农业水管理系统评估标准1452
第二节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1453
一、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必要性1453
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1454
三、农业水资源特殊问题的解决措施原理1455
四、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457
五、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1458
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革命的重点1459
第三节 农业节水原理1461
一、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1461
二、农业用水的水质评价与水质标准1462
三、农业节水潜力分析1465
第二章 节水农业1468
第一节 节水农业措施简介1468
一、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充分利用自然降水1468
二、选用抗旱高产品种1468
三、农田蓄水保墒技术1469
四、植物、土壤水分消耗的化学控制1471
五、增施有机肥,提高水分生产率1472
第二节 集雨节水保墒技术1472
一、降雨径流的集存1472
二、纳雨蓄墒,伏雨春用1475
三、合理耕作,蓄水保墒1476
第三节 农田覆盖保墒节水技术1480
一、有机物覆盖1480
第三章 节水灌溉1485
第一节 节水灌溉诸论1485
一、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1485
二、作物灌溉制度1486
三、灌溉用水量1488
四、节水灌溉制度1490
五、我国一些地区的节水型灌溉制度1491
第二节 节水灌溉技术1494
一、地面节水灌溉技术1494
二、喷灌技术1497
三、微灌技术1502
第三节 灌溉渠系规划布置及管理1504
一、渠线规划步骤1504
二、干、支渠的规划布置形式1505
三、灌溉渠系规划布置原则1506
第四节 美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1508
【理论与探索】1511
衡水市桃城区水务局推广咸淡水混浇技术纪实&张江 王振昌 丁占宽1511
科技兴水着力点之探讨&尹陵翠1514
农业水平衡测试方法初探&王殿武 薛雪娟 付洪涛1518
乌兰县农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节水灌溉研究&潘青山 许怀亭 吕胜忠1526
水稻无水层灌溉作用&奕永庆1530
建设生态农业 科学利用水资源&苏亚 王玮1537
第十篇 城市水资源1543
第一章 城市水环境保护与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1543
第一节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1543
一、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1543
二、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1544
第二节 城市水环境保护1546
一、概述1546
二、城市水环境质量标准1546
三、城市水环境保护1549
第三节 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1551
一、概述1551
二、城市水生态的规划1552
三、城市水生态建设及管理1553
四、城市水生态系统的修复1555
第二章 城市水务管理1557
第一节 城市水务管理概述1557
一、城市水务管理的内涵1557
二、城市水务管理的目标及内容1558
三、城市水务管理的理念1561
第二节 国外城市水务管理1562
一、国外城市水务管理体制简介1562
二、国外城市水务管理现状1563
三、国外城市水务管理的经验1564
第三节 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1566
一、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主要阶段1566
二、推进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措施1567
三、我国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模式1570
第四节 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1572
一、需水管理1572
二、供水管理1572
三、水质管理1573
四、用水管理1574
第五节 城市节水1578
一、节水宣传教育与政策法规1578
二、节水器具1580
三、工业节水1584
第三章 水市场管理1587
第一节 中国水市场管理1587
一、水市场管理的概念1587
二、水市场管理的原则1588
三、水市场管理的特性1590
四、水市场管理的任务1592
第二节 国外水市场管理1592
一、取用水实行市场收费1593
二、排污实行市场收费1593
三、用市场机制提高水效1594
四、建立健全的水交易市场1594
第三节 水权1595
一、水权的概念1595
二、水权特征1596
三、水权体系1597
四、水权配置1598
五、完善我国水权制度的若干构想1601
六、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水务企业制度,保证水资源的有效供给1606
七、完善水污染监督控制制度,减少污染对水资源的破坏1607
第四节 水价1608
一、水价的概念1608
二、水价制定原则1609
三、水价管理1609
四、水价实施1611
第四章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1613
第一节 关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个名词1613
一、水资源承载能力1613
二、循环用水1614
三、用水效率1614
四、一水多用1615
五、节约用水1615
六、水资源优化调度1615
第二节 污水的可持续利用1616
一、污水资源化1616
二、污水处理回用1617
三、中水利用1617
第三节 雨水利用与海水淡化1619
一、雨水利用1619
二、海水淡化1622
【理论与探索】1626
城市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范红霞1626
银川市城市水资源基本状况及利用对策建议&金平 邢钧1630
第十一篇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1639
第一章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概述1639
第一节 数字化概述1639
一、数字化1640
二、数字化管理1640
第二节 水资源数字化概述1642
一、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定义1642
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目标1642
三、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意义1643
四、信息化是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标志1643
五、国内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1644
第二章 3S技术1645
第一节 GIS技术与应用1645
一、GIS概述1645
二、与GIS相关的概念1646
三、GIS组成1647
四、GIS的功能1647
五、GIS存在的主要问题1648
六、GIS的起因与发展1649
七、GIS在应用方面的发展1650
八、GIS技术及其在水利领域的应用1651
第二节 RS技术与应用1653
一、RS概述1653
二、RS系统组成1654
三、遥感的分类1655
四、RS特征1655
五、遥感原理1656
六、我国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形势1656
七、遥感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1657
第三节 GPS技术及其应用1659
一、GPS概述1659
二、GPS的特点1660
三、GPS组成1662
四、GPS技术发展概况1663
五、我国GPS技术发展概况1664
六、GPS技术及其在水利领域的应用1666
第四节 3S集成技术及其应用1667
一、3S技术1667
二、“3S”集成技术1667
三、3S集成技术建议1668
四、3S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1668
第三章 数字流域1671
第一节 数字流域概述1671
一、数字流域1671
二、现代水资源规划与数字流域1672
三、数字地球与数字流域1673
第二节 数字流域的功能、框架和应用领域1674
一、数字流域的功能1674
二、数字流域基本框架1675
三、数字流域的应用1676
第三节 数字黄河工程1677
一、“数字黄河”工程的基本概念1677
二、“数字黄河”工程总体框架简介1678
三、“数字黄河”工程的基础平台1679
四、“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目标1680
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1680
六、“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应用内容1681
七、“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1684
八、“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1685
第四章 水资源管理系统1687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系统介绍1687
一、水资源管理系统概述1687
二、水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1688
三、MIS功能1688
四、MIS结构1689
五、系统特点1689
六、系统开发背景1689
七、水资源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原则1690
第二节 应用实例分析1691
一、基于GIS的青岛市水资源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1691
二、GIS在黄河下游水资源管理中应用研究1695
三、都江堰灌区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1698
第五章 水利信息化1701
第一节 水利信息化概述1701
一、水利信息化1701
二、与水利信息化相关概念1703
第二节 水利信息化的发展1705
一、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思路1705
二、水利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709
三、水利信息化发展前景1710
四、我国实行水利信息化的基本原则1711
五、我国水利信息化存在问题1714
【理论与探索】1715
县级水利信息化的实现&高国阳1715
水资源管理中CAD技术的发展趋势&范红霞 张和平1718
JZ-DYSA代码式网络系统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岳军威 于桐浩 宋永平 王畅1721
第十二篇 水利工程1727
第一章 水利概述1727
第一节 水利及其相关概念概述1727
一、水利1727
二、相关概念介绍1728
第二节 水利事业在我国的发展1736
一、水利在中国1736
二、实行水利管理的必要性1737
三、加入WTO对水利发展的影响1739
四、水利通信发展前景1740
五、我国将在2010年实现水利发展10个主要目标1740
第二章 水利工程1742
第一节 水利工程介绍1742
一、水利工程概述1742
二、水利工程的分支1743
三、水利工程的施工1743
四、我国水利工程现状1744
五、我国水利工程咨询业现状1744
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对策1746
第二节 水利工程之分支工程介绍1746
一、水利枢纽1746
二、水利枢纽的分类及作用1747
三、蓄水工程1748
四、枢纽布置1749
第三节 水利工程管理1749
一、水利工程管理1749
二、水利工程管理分类1750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的领域1750
一、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1750
二、对水利工程绿化美化的管理1752
三、对水利科技项目管理1753
第三章 环境水利1754
第一节 环境水利介绍1754
一、概述1754
二、展望中国的环境水利工作有以下发展趋势1755
第二节 水利工程与环境的影响1755
一、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755
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为什么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756
三、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757
第三节 水利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1757
一、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1757
二、水利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1760
第四章 水利规划1763
第一节 水利规划概述1763
一、水利规划1763
二、规划的原则和内容1763
三、可作为依据的水利规划的基本要求1764
四、水利规划是国计民生之大事1764
第二节 水利规划的性质1765
一、水利规划的挑战性1765
二、水利规划的灵活性1766
三、水利规划的兼容性1766
第三节 水利规划中的三策1767
一、水利规划中的三策分析1767
二、三策是高层次的决策1767
三、什么是上策1768
四、结语1769
第四节 水利规划在各领域1769
一、城市水利规划1769
二、环境水利规划问题1770
第五节 美国和加拿大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1771
一、美国和加拿大水利建设、管理的有关情况1772
二、美国和加拿大水利建设、管理的经验1773
三、启示与建议1775
第六节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相关规定1776
一、《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1776
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1779
三、《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1784
四、《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1788
【理论与探索】1791
挖掘引黄供水潜力,提高引黄工程效益&张继华1791
固镇县水利工程管理对策及建议&朱杰1797
桂东县立足资源优势做大小水电产业的实践&周建新1802
息烽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邹发猛1804
提高水力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低水头电站建设&彭秋生 邹庆荣1808
关于水电开发的思考&程兴渝1811
调整思路 乘时而起推动桑植水电事业健康发展&王选全 彭宏萍1815
九龙县水电资源开发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李元彬 牟晓光1819
桂阳县小水电开发情况汇报&邓鹏飞1824
附录一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1826
附录二 水资源保护规划收集资料及附表格式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