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浙江文化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沈善洪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6760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022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540页
- 主题词:文化史-浙江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浙江文化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思想学术3
概述3
第一章 王充的思想批判及其知识论8
第一节 王充对汉代思想界的批判8
第二节 以经验为特征的知识论13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史学术传统与宗教学术18
第一节 浙江经史学术传统的形成18
第二节 东晋南朝时期的浙江道教29
第三节 东晋南朝时期的浙江佛教37
第三章 隋唐宋时期的宗教学术与儒学传统49
第一节 天台宗及其主要学说49
第二节 嘉祥大师与三论宗58
第三节 澄观对华严宗体系的发展63
第四节 浙江的禅学68
第五节 佛教史籍的编撰85
第六节 浙江的道教概略92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浙江儒学传统100
第四章 南宋儒学的重建与浙江学术107
第一节 永嘉学术传统108
第二节 陈亮的事功之学124
第三节 吕祖谦与历史哲学129
第四节 甬上四先生与浙东象山之学139
第五节 朱子学在浙江的流传与发展148
第五章 阳明心学与明代浙江思想学术167
第一节 阳明致良知说的理论结构167
第二节 钱德洪的事上磨炼说181
第三节 王畿的良知现成说184
第四节 黄绾的“艮止”说188
第五节 刘宗周对王学的重建191
第六节 明代的经史学术传统203
第六章 明代的佛教哲学219
第一节 梵琦与袾宏的禅学思想220
第二节 传灯与智旭的天台学思想229
第七章 清初程朱学说的复兴与陈确的学术批评243
第一节 张履祥、陆陇其的学术思想243
第二节 吕留良之尊朱与严辨“夷夏”251
第三节 朱舜水之尊朱与维新更化256
第四节 陈确的“继善成性”说263
第八章 黄宗羲的政治与哲学思想271
第一节 《明夷待访录》的政治学说272
第二节 理气心性一体圆融的哲学思想276
第三节 经史之学的观念及其学术精神281
第九章 清代的浙东史学285
第一节 万斯同融会经史的学术思想285
第二节 全祖望的史学特色289
第三节 邵晋涵的学术贡献292
第四节 章学诚的历史哲学294
第十章 龚自珍、章太炎与王国维的思想及其学术贡献303
第一节 龚自珍的社会批判思想303
第二节 章太炎的哲学与政治思想309
第三节 王国维的哲学思想322
第二编 文学艺术337
概述337
第十一章 宋代以前的浙江文学艺术348
第一节 浙江诗人对诗歌发展作出的贡献348
第二节 南朝以来的散文作家363
第三节 沈既济、沈亚之与唐传奇370
第四节 王充和皎然的文学理论375
第五节 从魏晋到五代的浙江书画家383
第十二章 宋元浙江文学艺术的兴盛388
第一节 繁荣的浙江诗坛与陆游388
第二节 名家辈出的浙江词坛401
第三节 南宋临安说话的兴起与话本创作414
第四节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421
第五节 称雄画坛的浙江作家群427
第十三章 明清浙江文学艺术435
第一节 从越诗派到张岱的诗文创作435
第二节 浙江诗与袁枚、王昙443
第三节 浙江词派451
第四节 繁荣的戏曲小说创作462
第五节 从浙派画到海上画派475
第六节 实力雄厚的浙派印学484
第十四章 绚丽多彩的近现代浙江文化艺术491
第一节 近现代浙江文艺发展概述491
第二节 求变趋新的诗歌创作496
第三节 流派纷呈的散文创作513
第四节 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小说创作524
第五节 丰富多彩的地方剧种540
第六节 中西文化交汇中的文艺理论555
第三编 浙江教育569
概述569
第十五章 唐以前的浙江教育572
第一节 越王句践的“十年教训”572
第二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与会稽郡的书馆573
第三节 魏晋、隋唐时期浙江教育574
第十六章 两宋时期浙江教育的兴起576
第一节 胡瑗与湖州州学576
第二节 书院的兴办和四明庆历五先生在浙东的讲学活动578
第三节 元丰九先生在温州的讲学活动579
第四节 南宋时浙江成为全国教育事业的中心580
第五节 南宋浙江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586
第十七章 元明时期的浙江教育589
第一节 元代教育概略589
第二节 明代浙江教育概略与大教育家王守仁590
第十八章 清及民国时期的浙江教育596
第一节 清及民国时期浙江教育概略596
第二节 清及民国时期浙江的著名书院和学校597
第三节 清代及民国时期浙江著名教育家600
第四编 出版 藏书 新闻 方志611
概述611
第十九章 五代以前及两宋时期浙江出版事业637
第一节 雕板印刷术兴起的经济和文化背景637
第二节 中唐五代时期的出版物638
第三节 北宋杭州成为全国出版事业的重点地区640
第四节 南宋浙江成为全国出版事业的中心642
第二十章 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浙江的出版事业659
第一节 元代浙江仍是全国出版事业中心之一659
第二节 明代浙江仍是全国出版业的重点地区661
第三节 清初文字狱对浙江出版事业的摧残和清末浙江书局的建立673
第四节 民国时期雕板刻书的余晖683
第二十一章 宋以前浙江藏书事业690
第一节 唐末五代以前,浙江藏书已开风气之先690
第二节 北宋浙江藏书事业的初步兴起691
第三节 南宋浙江主要藏书家藏书楼692
第二十二章 明代浙江藏书业的繁荣699
第一节 杭州著名藏书家藏书楼699
第二节 嘉兴著名藏书家藏书楼700
第三节 湖州著名藏书家藏书楼701
第四节 宁波著名藏书家藏书楼703
第五节 祁承胈“澹生堂”和绍兴藏书家藏书楼705
第六节 开一代风气的宋濂青萝山房藏书和其他藏书家706
第二十三章 清代浙江藏书业的鼎盛708
第一节 杭州著名藏书家藏书楼709
第二节 嘉兴著名藏书家藏书楼713
第三节 湖州著名藏书家藏书楼715
第四节 宁波著名藏书家藏书楼717
第五节 绍兴著名藏书家藏书楼720
第六节 温州著名藏书家藏书楼722
第二十四章 民国时期浙江主要藏书家、藏书楼726
第一节 杭州著名藏书家藏书楼726
第二节 嘉兴主要藏书家藏书楼728
第三节 湖州主要藏书家藏书楼730
第四节 宁波主要藏书家藏书楼736
第二十五章 浙江出版藏书事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对中国文化史的贡献738
第一节 保存、传播中国古代文献738
第二节 对促进学术研究、形成一代学派所起的作用742
第二十六章 浙江的新闻事业745
第一节 清末民初时期主要报纸和主要报人活动74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浙江报刊749
第三节 名记者邵飘萍及其新闻理论754
第四节 五四时期著名报纸副刊编辑孙伏园和邵力子756
第二十七章 浙江地方志759
第一节 方志之祖《越绝书》和《吴越春秋》760
第二节 宋代方志定型期与《临安三志》等浙江著名志书761
第三节 清代浙江方志的鼎盛与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765
第四节 民国时期余绍宋的《龙游县志》与陈训正的《鄞县通志》769
第五编 城市文化和景观文化773
概述773
第二十八章 杭嘉湖地区的城市与区域文化784
第一节 地理位置、环境特征与文化辐射784
第二节 主要城市的发展演变与文化功能785
第三节 区域城市文化特色793
第二十九章 宁绍地区的城市与区域文化795
第一节 地理位置、环境特征与文化辐射795
第二节 主要城市的发展演变与文化功能796
第三节 区域城市文化特色803
第三十章 温丽台地区的城市与区域文化805
第一节 地理位置、环境特征与文化辐射805
第二节 主要城市的发展演变与文化功能806
第三节 区域城市文化特色812
第三十一章 金衢地区的城市与区域文化813
第一节 地理位置、环境特征与文化辐射813
第二节 主要城市的发展演变与文化功能814
第三节 区域城市文化特色817
第三十二章 钱塘江与苕溪流域景观文化819
第一节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形成与分布819
第二节 名胜释例:天人同构的“文化博物馆”西湖829
第三十三章 会稽、四明、天台与雁荡山域景观文化837
第一节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分布及其形成837
第二节 名胜释例:天台山与北雁荡847
第三十四章 海岛景观文化852
第一节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形成与分布852
第二节 名胜释例:“海天佛国”普陀山854
第六编 浙江民俗861
概述861
第三十五章 民间文学874
第一节 神话与古传说874
第二节 民间故事885
第三节 民间歌谣898
第四节 谜语和谚语905
第五节 民间说唱与民间戏剧912
第三十六章 民间艺术918
第一节 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918
第二节 灯彩及民间工艺924
第三十七章 民间习俗933
第一节 远古民俗与上古民俗933
第二节 中古民俗与近世民俗942
第三节 近代民俗与现代民俗953
第三十八章 民间信仰963
第一节 原始崇拜963
第二节 图腾崇拜976
第三节 始祖信仰984
第四节 地方神信仰998
第五节 民间信仰1010
后记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