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影视动画构图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史立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10205064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14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22页
- 主题词:动画-技法(美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影视动画构图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影视动画构图概述3
第一节 动画构图的概念3
一、基本概念3
二、影视动画构图的基本元素5
三、视觉造型元素8
四、时间元素9
五、听觉造型元素9
六、人的情感关系10
七、构图设计要考虑的元素关系10
八、构图设计的常用工具10
第二节 动画构图的目的与依据12
一、动画构图的目的12
二、动画构图的依据13
三、影视动画艺术的时空关系14
四、怎样学好动画构图16
学生作业点评17
本章小结18
思考与练习题18
第二章 影视动画的构图原则21
第一节 动画构图的原则21
、均衡与稳定21
二、对比与协调22
三、主体与陪体25
四、节奏和韵律26
第二节 动画构图的基本类别27
一、完整与不完整构图27
二、封闭式与开放式构图28
三、均衡与非均衡构图29
四、静止与运动构图30
第三节 动画构图应注意的问题31
一、视觉中心与引导线31
二、画面分割线31
三、主次关系32
四、色彩、光影问题32
五、构图变化32
六、景别变化32
学生作业点评33
本章小结34
思考与练习题34
第三章 影视动画构图的空间关系36
第一节 动画构图的平面空间关系36
、画面分割构图37
二、线性构图39
三、几何形构图43
四、其他变化构图46
第二节 动画构图的立体空间关系47
一、透视构图47
二、透视的夸张50
学生作业点评51
本章小结52
思考与练习题52
第四章 构图的质感、色彩与光影54
第一节 形体的表面54
一、抽象的色彩55
二、具象的质感55
第二节 色彩构成56
一、色彩的属性对比58
二、色彩和视觉中心60
三、画面的色彩构图60
四、色彩构图中应注意的问题63
第三节 光影构图64
一、光源64
二、光源照度与明暗基调65
三、光影平衡67
四、光影选择67
学生作业点评69
本章小结70
思考与练习题70
第五章 影视动画构图的时间关系73
第一节 镜头运动节奏的原则73
一、观众情绪的调度73
二、镜头运动节奏73
第二节 构图的运动关系74
一、构图与运动方向的关系74
二、平面的节奏与韵律74
三、运动的节奏75
四、视觉的流动节奏76
五、情感的连续起伏77
第三节 景别与构图78
一、景别作用78
二、景别选择79
第四节 角色与构图81
一、角色的类型81
二、双人镜头的角色关系83
三、反打镜头虚实关系85
四、多人物的角色关系86
第五节 蒙太奇与构图87
一、镜头长度87
二、镜头剪辑88
三、景别切换节奏88
学生作业点评89
本章小结90
思考与练习题90
第六章 影视动画构图的情感关系93
第一节 构图与情感表达原则93
一、明确影片情感定位93
二、情感基调的确立94
三、设定全片的情感起伏94
第二节 情感的表现元素95
一、镜头选择95
二、视点的选择96
三、景别与情感97
四、造型与情感99
五、色彩与情感100
六、光影与情感101
七、透视角度与情感102
第三节 情感的强化方法103
一、利用重要的画面位置突出角色表现情感103
二、运用面积大小对比表现情感倾向103
三、运用透视的引导表现情感103
四、运用线的方向引导,把汇聚线引向角色表现情感103
五、运用疏密对比突出角色表现情感104
六、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情感104
七、利用角色间的位置关系来区别情感关注104
八、运用动势突出角色表现情感104
九、运用框架突出角色表现情感105
十、运用明暗的对比突出角色表现情感105
十一、利用广角镜头变形表现情感105
十二、利用镜头的运动突出角色表现情感106
十三、运用镜头的视角的选择表现情感106
十四、利用光影突出角色表现情感106
十五、利用焦点虚实关系表现情感106
学生作业点评107
本章小结108
思考与练习题108
附录109
后记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