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
  • 李翠莲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3144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留学生教育-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绪论1

一、论题的选择缘由与意义1

二、学术研究回顾6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16

第一章 经济学在西方的发轫及其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26

一、经济学在欧美的兴起26

1.经济学在欧洲的起源26

2.经济学在近现代美国的发展概况38

二、经济学在近代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47

1.经济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背景47

2.西方经济学在清末的零星引进53

3.民元到“五四”时期经济学的传播概况67

第二章 留美经济学人群体的社会学分析72

一、留美经济学人求学美邦的情形73

二、留美经济学人群体的形成78

三、留美经济学人传播群体的分析91

1.籍贯、出生年份与归国时间98

2.留学前后知识结构分析102

3.回国后教职变动情况分析106

第三章 经济学传播制度化的确立—留美经济学人与经济学系科的设立111

一、民元以来大学经济系(门)设立的一般情况112

二、留美经济学人与大学经济系的发展119

1.留美经济学人支撑各高校经济系119

2.留美经济学人学科规训的典型代表—南开大学经济学系128

三、留美经济学人与大学经济系课程的设置141

四、唐庆增对经济学移植的理论探讨153

1.关于经济学课程方面的思考154

2.关于经济学、商学课程教授方法问题155

3.关于经济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思考157

第四章 经济学传播制度化的高级形式—留美经济学人与大学研究所的成立160

一、经济研究院所的出现160

二、留美经济学人与经济研究机构的建立167

三、杰出代表—南开经济研究所174

1.南开经研所的发展历程174

2.开风气之先—经研所的研究活动184

3.百年树人—经研所的训育工作197

第五章 留美经济学人与经济学共同体209

一、经济学共同体建立的一般情况210

二、留美经济学人与中国经济学社213

1.中国经济学社发展概况213

2.中国经济学社体制化分析220

3.中国经济学社的卓著工作225

三、留美经济学人与《经济学季刊》245

1.《经济学季刊》发展始末245

2.《经济学季刊》人员分析247

3.《经济学季刊》的学理倾向251

4.《经济学季刊》的学术特性分析257

第六章 留美经济学人与经济学学理的建构272

一、留美经济学人对西方经济学学理的引介273

1.对经济学流派及经济学大师的介绍273

2.经济学方法论的引进289

二、留美经济学人构建经济学理的努力291

1.南开学派与西方经济学理的本土化292

2.新经济理论的不懈传播者—马寅初294

3.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303

三、学术业缘与学理建构的差异性—留美生与留日生比较307

第七章 留美经济学人与经济学中国化的尝试318

一、经济学术语的审定与教科书的编纂321

二、经济学中国化的中坚力量—南开经济研究所331

1.南开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时期332

2.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研究所336

3.战争中期及战后的研究所344

三、合作的结晶—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348

四、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354

第八章 结语360

一、留美经济学人传播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功绩与缺失361

1.学科规训制度的初步建立361

2.经济学雏形体系的形成363

3.理论构建的欠缺364

4.知识结构的偏颇365

二、两种矛盾冲突—角色认同的矛盾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368

1.角色认同的矛盾368

2.理想与现实的冲突370

主要参考文献373

后记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