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 郑祥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416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审视大众文化1

一 从历史的辩证发展的角度看待大众文化1

二 从文化乌托邦走向文化的多元化5

三 文化研究形成了新的范式8

四 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15

五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大众文化建设21

第一章 文化、大众文化与文化研究27

一 文化与人的生活方式27

(一)文化的概念27

(二)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32

二 文化转向——文化哲学研究和跨学科的文化研究36

(一)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文化转向36

(二)跨学科文化研究意义上的文化转向43

三 当代文化研究的兴起45

(一)利维斯主义47

(二)伯明翰学派48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50

(四)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研究53

(五)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56

(六)东方主义58

(七)消费社会理论59

(八)女权主义62

第二章 现代传媒与大众文化65

一 大众传播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65

(一)大众传播65

(二)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69

(三)大众传媒是推动视觉消费的现代手段70

(四)传媒是连接文化一经济的纽带75

二 大众媒体的消费导向功能79

三 媒体诱导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92

(一)大众文化与政治92

(二)大众文化与经济99

第三章 大众文化的功能与本质105

一 大众文化引导着非物质性消费105

(一)大众文化是一种趋向商业化的文化态度106

(二)大众文化引导着新的消费方式108

(三)大众文化引导着新的文化实践112

二 视觉消费与形象的狂欢——大众文化的本质117

三 虚拟享乐——新时代的生活与精神特征123

(一)从视觉消费到虚拟享乐123

(二)从符号消费到身份认同126

(三)从虚假幸福到虚拟爱情141

四 视觉消费——不是永恒的主题145

(一)大众文化加速了文化的世俗化145

(二)大众文化加速了大众人格的异化154

五 大众文化的认识论本质164

第四章 大众文化时代的知识分子176

一 大众化时代的知识分子176

二 大众文化时代知识分子的当下困境182

(一)文化场域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律)183

(二)大众文化时代知识分子文化资本的缺失186

三 大众文化时代知识分子的角色焦虑194

(一)立法者角色的隐退194

(二)大众文化时代知识分子的角色分化198

(三)与大众文化互动中的知识分子典型201

四 大众文化时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208

(一)坚持批判的立场208

(二)多元文化中的价值立场216

(三)构建以专业介入公共的知识分子的理想类型220

第五章 文化资本背景下我国文化矛盾及其解决229

一 文化资本的形成与发展234

(一)文化消费化引导了文化资本的产生与发展234

(二)文化工业是文化资本施展身手的飞地236

(三)文化资本发展的双重影响241

二 大众文化对我们时代的正面影响244

(一)媒介性的大众文化造就了平等的文化氛围245

(二)日常性的大众文化促使生活与艺术相融合250

(三)娱乐性的大众文化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放松需求256

(四)商业性的大众文化促进了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264

(五)视觉化的大众文化改变了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270

三 大众文化背景下我国的文化矛盾及其出路277

(一)现时代我国的文化矛盾277

(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和策略284

第六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294

一 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詹明信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296

(一)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阐释学297

(二)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方法论与后现代主义理论306

(三)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313

二 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的观念”322

(一)对文化意义的重新认识:文化的辩证逻辑324

(二)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化危机329

(三)直面后现代的文化状况:文化战争333

(四)回归文化本原问题的讨论:文化与自然338

(五)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理论340

三 戴维·哈维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批判理论344

(一)哈维与马克思主义344

(二)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346

(三)后现代转向的根源353

(四)后现代转向的文化危机:“时空压缩”加深359

(五)以“辩证乌托邦的理想”回应后现代转向363

四 波德里亚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369

(一)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370

(二)波德里亚与马克思主义373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376

参考书目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