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麓山文化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7016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11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 4.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光盘使用指南1
第1章 Pro/E4.0基础概述1
1.1 Pro/E4.0操作界面简介1
1.1.1 标题栏2
1.1.2 菜单栏2
1.1.3 工具栏3
1.1.4 绘图区4
1.1.5 信息栏4
1.1.6 操控面板4
1.1.7 模型树窗口4
1.1.8 过滤器4
1.2 Pro/E4.0的主要工作模块5
1.2.1 零件模块5
1.2.2 钣金件设计模块5
1.2.3 组件模块5
1.2.4 制造模块6
1.2.5 模具设计模块7
1.2.6 工程图模块7
1.3 Pro/E4.0文件基本操作8
1.3.1 打开文件8
1.3.2 保存或备份文件8
1.3.3 设置工作目录9
1.3.4 拭除内存中的文件10
1.3.5 重命名文件10
1.3.6 删除文件11
1.4 Pro/E4.0系统设置11
1.4.1 定制用户界面11
1.4.2 设置单位13
1.4.3 设置基准14
1.4.4 设置系统颜色14
1.5 Pro/E4.0的视图操作17
1.5.1 鼠标键的定义17
1.5.2 设置视图视角18
1.5.3 设置视图显示19
1.5.4 对象选取操作20
1.6 Pro/E产品设计流程—创建齿轮模型21
1.6.1 齿轮范例分析22
1.6.2 齿轮绘制思路22
1.6.3 齿轮绘制过程22
第2章 二维草绘27
2.1 草绘工具简介27
2.2 绘制二维草图28
2.2.1 草绘环境28
2.2.2 绘制直线34
2.2.3 绘制矩形36
2.2.4 绘制圆37
2.2.5 绘制椭圆38
2.2.6 绘制圆弧38
2.2.7 绘制倒圆角39
2.2.8 绘制样条曲线39
2.2.9 绘制点和坐标系40
2.2.10 创建文本40
2.3 草绘编辑41
2.3.1 选取图素41
2.3.2 删除图素42
2.3.3 修剪42
2.3.4 镜像44
2.3.5 缩放与旋转45
2.3.6 复制与粘贴45
2.4 几何约束46
2.4.1 约束的种类46
2.4.2 添加几何约束47
2.4.3 删除几何约束49
2.5 尺寸的标注和修改49
2.5.1 尺寸标注49
2.5.2 移动与删除尺寸标注55
2.5.3 修改标注尺寸55
2.6 解决尺寸与约束冲突56
2.7 精选范例57
2.7.1 多孔垫片57
2.7.2 底座60
第3章 基准特征63
3.1 基准特征概述63
3.1.1 设置基准特征的显示状态63
3.1.2 新增基准特征的方法64
3.2 基准平面64
3.2.1 “基准平面”对话框64
3.2.2 创建基准平面的方法68
3.3 基准轴70
3.3.1 “基准轴”对话框71
3.3.2 创建基准轴的方法71
3.4 基准点74
3.4.1 创建一般基准点74
3.4.2 创建草绘基准点78
3.4.3 偏移坐标系基准点78
3.4.4 域基准点79
3.5 基准曲线80
3.5.1 经过点创建基准曲线80
3.5.2 自文件创建基准曲线83
3.5.3 使用剖截面创建基准曲线84
3.5.4 从方程创建基准曲线84
3.6 基准坐标系85
3.6.1 “基准坐标系”对话框85
3.6.2 创建基准坐标系的方法86
3.7 精选范例一管道接口89
3.7.1 案例分析89
3.7.2 绘制思路90
3.7.3 绘制过程90
第4章 基础特征94
4.1 拉伸特征94
4.1.1 “拉伸”操控板94
4.1.2 创建拉伸特征98
4.1.3 创建拉伸薄壁特征100
4.1.4 编辑拉伸特征100
4.1.5 创建拉伸剪切特征102
4.2 旋转特征104
4.2.1 “旋转”操控板104
4.2.2 创建旋转特征106
4.3 扫描特征107
4.3.1 创建恒定截面扫描特征108
4.3.2 创建可变截面扫描特征111
4.4 混合特征114
4.4.1 混合特征概述114
4.4.2 创建平行混合特征115
4.4.3 旋转混合特征117
4.4.4 一般混合特征120
4.5 综合实例122
4.5.1 产品设计范例122
4.5.2 零件设计范例126
第5章 工程特征130
5.1 孔特征130
5.1.1 “孔”操控板130
5.1.2 创建简单孔133
5.1.3 创建草绘孔134
5.1.4 创建标准孔135
5.2 壳特征138
5.2.1 “壳”操控板139
5.2.2 创建壳特征139
5.3 筋特征142
5.3.1 “筋”操控板142
5.3.2 创建筋特征143
5.4 拔模特征145
5.4.1 “拔模”操控板145
5.4.2 创建拔模特征146
5.5 倒圆角特征148
5.5.1 “倒圆角”操控板148
5.5.2 创建倒圆角特征150
5.5.3 通过曲线倒圆角153
5.6 倒角特征153
5.6.1 边倒角154
5.6.2 拐角倒角157
5.7 综合实例158
5.7.1 支座158
5.7.2 连接架165
第6章 高级特征171
6.1 扫描混合特征171
6.1.1 “扫描混合”操控板171
6.1.2 创建扫描混合特征173
6.2 螺旋扫描特征175
6.2.1 恒定螺距值创建176
6.2.2 可变螺距值创建177
6.3 扭曲特征180
6.3.1 局部推拉特征180
6.3.2 半径圆顶特征181
6.3.3 剖面圆顶特征182
6.4 耳特征187
6.5 唇特征189
6.6 环形折弯特征190
6.7 骨架折弯特征191
6.8 实体自由形状特征193
6.9 综合实例194
6.9.1 扳手194
6.9.2 长齿轮轴200
第7章 编辑特征205
7.1 特征的复制205
7.1.1 特征复制概述205
7.1.2 创建相同参考复制特征206
7.1.3 创建镜像复制特征207
7.1.4 创建移动复制特征208
7.1.5 创建新参考复制特征209
7.2 特征阵列211
7.2.1 “阵列”操控板211
7.2.2 尺寸阵列213
7.2.3 可变尺寸轴阵列214
7.2.4 方向阵列215
7.2.5 填充阵列216
7.2.6 表阵列217
7.2.7 参照阵列219
7.2.8 曲线阵列219
7.3 镜像特征220
7.4 编辑特征222
7.4.1 调整特征顺序222
7.4.2 插入特征224
7.4.3 修改特征226
7.5 层的操作227
7.5.1 层的基础知识227
7.5.2 层操作228
7.5.3 关于层的编辑230
7.6 精选范例231
7.6.1 泵体左端盖231
7.6.2 短齿轮轴236
第8章 曲面设计239
8.1 创建基本曲面特征239
8.1.1 创建拉伸曲面特征239
8.1.2 创建旋转曲面特征240
8.1.3 创建扫描曲面特征243
8.1.4 创建混合曲面特征245
8.2 创建高级曲面特征247
8.2.1 创建扫描混合曲面特征247
8.2.2 创建螺旋扫描曲面特征248
8.2.3 创建可变剖面扫描曲面特征250
8.2.4 创建边界混合曲面特征250
8.2.5 创建圆锥曲面特征253
8.2.6 创建N侧曲面特征255
8.3 曲面的编辑255
8.3.1 曲面镜像256
8.3.2 曲面合并256
8.3.3 曲面修剪257
8.3.4 曲面偏移259
8.3.5 曲面延伸263
8.3.6 曲面加厚265
8.3.7 曲面实体化265
8.3.8 曲面填充267
8.4 精选范例268
8.4.1 BB机上壳盖268
8.4.2 盖子273
第9章 工程图设计279
9.1 工程图的制作流程279
9.2 工程图环境279
9.2.1 设置工程图文件279
9.2.2 进入工程图环境280
9.3 工程图视图282
9.3.1 使用模板工程图282
9.3.2 创建基础视图282
9.4 视图操作284
9.4.1 视图移动、锁定或删除284
9.4.2 设置视图显示模式286
9.5 创建各种剖视图289
9.5.1 创建全剖视图289
9.5.2 创建半剖视图291
9.5.3 创建局部剖视图293
9.5.4 创建旋转剖视图294
9.6 视图标注296
9.6.1 显示/拭除尺寸296
9.6.2 手动标注尺寸299
9.6.3 编辑尺寸301
9.6.4 标注几何公差304
9.6.5 标注表面粗糙度309
9.7 注释311
9.7.1 创建注释311
9.7.2 编辑注释312
9.8 表格312
9.8.1 表格的创建312
9.8.2 表格的编辑313
9.8.3 表格文本的输入及编辑314
9.9 精选范例314
9.9.1 传动轴工程图314
9.9.2 基座工程图322
第10章 装配设计329
10.1 放置约束329
10.1.1 自动约束329
10.1.2 匹配约束329
10.1.3 对齐约束330
10.1.4 插入约束331
10.1.5 坐标系约束332
10.1.6 相切约束332
10.1.7 线上点约束333
10.1.8 曲面上的点约束333
10.1.9 曲面上的边约束334
10.1.10 固定约束334
10.1.11 缺省约束334
10.2 移动约束334
10.2.1 定向模式335
10.2.2 平移335
10.2.3 旋转336
10.2.4 调整336
10.3 高级工具336
10.4 视图管理337
10.4.1 简化视图338
10.4.2 样式339
10.4.3 分解340
10.4.4 定向342
10.5 精选范例—电风扇装配设计343
10.5.1 案例分析343
10.5.2 装配思路343
10.5.3 装配过程344
第11章 钣金设计351
11.1 钣金特征创建.351
11.1.1 创建钣金文件351
11.1.2 创建分离的平整壁351
11.1.3 创建拉伸壁353
11.1.4 创建旋转壁354
11.1.5 创建混合壁356
11.1.6 创建附加平整壁358
11.1.7 创建附加法兰壁365
11.2 钣金编辑369
11.2.1 钣金折弯369
11.2.2 钣金展平375
11.2.3 钣金折弯回去376
11.2.4 平整形态377
11.2.5 钣金切割377
11.2.6 钣金切口和冲孔378
11.3 钣金设置382
11.3.1 折弯半径的设置382
11.3.2 钣金展开长度的计算382
11.4 创建钣金工程图386
第12章 模具设计389
12.1 模具设计基础389
12.1.1 模具设计的类型389
12.1.2 模具设计基本流程389
12.2 插入参照模型390
12.2.1 新建模具模型390
12.2.2 插入参照零件391
12.3 定位参照零件392
12.3.1 设置参照模型起点和定向392
12.3.2 设置型腔布局394
12.4 创建工件396
12.4.1 手动创建工件396
12.4.2 自动创建工件397
12.5 设置收缩率399
12.5.1 按尺寸设置收缩率399
12.5.2 按比例设置收缩率400
12.6 创建浇注系统401
12.6.1 创建主流道401
12.6.2 创建浇道401
12.6.3 创建注流道402
12.6.4 创建分流道403
12.6.5 创建浇口404
12.7 创建冷却系统406
12.8 创建模具分型面407
12.8.1 分型面设计原则407
12.8.2 分型面的创建方法408
12.8.3 创建分型面408
12.9 创建模具体积块411
12.9.1 分割模具体积块411
12.9.2 抽取模具元件413
12.10 铸模413
12.11 开模414
12.12 精选范列414
12.12.1 充电座外壳模具设计414
12.12.2 电插座面板模具设计424
第13章 综合案例435
13.1 数码产品设计—鼠标435
13.1.1 案例分析435
13.1.2 绘制思路435
13.1.3 鼠标的绘制过程436
13.2 工业产品设计—卡通玩具473
13.2.1 案例分析473
13.2.2 绘制思路473
13.2.3 卡通玩具的绘制过程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