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规模化乳牛养殖场无公害饲养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规模化乳牛养殖场无公害饲养新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0013895.jpg)
- 陈立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2084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乳牛-饲养管理-无污染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规模化乳牛养殖场无公害饲养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乳牛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1
第一节 我国乳牛业发展现状1
一、发展乳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1
二、整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1
三、我国乳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落后,良种乳牛主要靠引进2
四、乳业市场越来越受到国际乳粉价格的影响2
五、我国乳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2
六、乳业质量安全监管更加严格,扶持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3
第二节 乳业存在的问题3
一、生鲜乳定价机制不合理3
二、饲养成本不断增加3
三、乳牛品种单一,单泌乳量仍较低4
四、饲养模式有待改进,生鲜乳品质有待提高4
五、养殖专业人员缺乏、饲养理念有待更新4
六、缺乏完善的选种机制5
七、对国际市场竞争认识不到位5
第三节 乳业发展趋势5
一、乳牛饲养品种趋于多样化5
二、逐步提高综合管理技术6
三、合理调控乳粉进口量6
四、稳定乳源,适时调整销售策略6
五、饲养模式改变7
六、完善乳牛育种机制7
七、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理念改变7
八、对生鲜乳收购站监管将进一步加强7
第二章 乳牛的品种分类和生物学特性9
第一节 乳牛的分类及品种9
一、牛的分类9
二、牛的品种9
第二节 乳牛挑选和体况评分13
一、高产乳牛的挑选13
二、体况评分15
第三节 牛的生物学特性17
一、牛的主要生理指标17
二、养分消化利用特点18
三、牛的行为特性19
第三章 乳牛的营养与饲料25
第一节 乳牛的消化25
一、采食25
二、瘤胃内碳水化合物的消化25
三、如何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26
四、瘤胃内蛋白质的消化26
五、牛对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需求特点27
六、瘤胃发酵控制27
第二节 乳牛常用饲料的分类27
一、粗饲料27
二、青绿饲料31
三、能量饲料32
四、蛋白质饲料33
五、青贮饲料34
六、矿物质饲料41
七、饲料添加剂42
八、特殊类饲料(糟渣类、胡萝卜等多汁类饲料)43
第三节 乳牛的日粮配制43
一、乳牛日粮配制的基本要素43
二、日粮配制的基本步骤46
三、日粮配制的实施47
四、日粮检测47
五、泌乳早期能量平衡47
第四节 乳牛常用饲料的无公害调制47
一、乳牛常用饲料加工调制的无公害管理47
二、饲料无公害管理应遵循的原则48
三、建设无公害饲料原料的生产基地48
四、使用和鉴别乳牛无公害饲料添加剂49
第四章 乳牛的繁殖技术51
第一节 乳牛的发情与配种51
一、乳牛的发情51
二、配种55
第二节 乳牛的妊娠与分娩56
一、妊娠56
二、分娩57
三、乳牛繁殖力指标59
四、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措施59
五、现代化繁殖新技术的应用60
第三节 牛的人工授精技术62
一、牛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发展中的意义62
二、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62
三、提高乳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技术措施63
第四节 胚胎移植技术(ET)65
一、胚胎移植的意义65
二、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65
三、胚胎移植的操作原则66
四、胚胎移植的基本技术程序66
五、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70
第五节 性控冻精技术72
一、性控冻精72
二、性控冻精与常规冻精的比较72
三、发情的准确观察72
四、掌握准确的配种时间72
五、性控冻精的解冻方法73
六、输精的方法和要领73
七、配种的注意事项73
八、提高参配母牛的选择标准74
九、严格做好发情鉴定和母牛配前的卵泡检查74
十、最佳输精时间的把握及输精部位74
十一、需要使用性控冻精乳牛的饲养管理及要求74
第六节 同期发情一定时输精技术75
一、同期发情的概念75
二、同期发情的原理75
三、同期发情的方法75
四、同期发情的激素77
五、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在乳牛生产上的意义77
六、定时输精77
七、定时输精技术与兽医B超相结合78
八、定时输精技术与性控精液的结合78
第五章 乳牛的饲养与管理79
第一节 犊牛的饲养管理79
一、干乳牛饲养良好是犊牛健康的保障79
二、接产护理79
三、哺乳期的饲养管理80
四、断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86
五、确保犊牛的健康88
第二节 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90
一、育成母牛生长发育特点90
二、育成母牛培育要求91
三、7~12月龄母牛的饲养91
四、12月龄至初次配种的饲养管理91
五、育成母牛的管理92
第三节 青年母牛的饲养管理92
一、妊娠前期母牛的饲养管理93
二、妊娠后期母牛的饲养管理93
第四节 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95
一、泌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95
二、干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95
第五节 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97
一、围产前期母牛的饲养管理98
二、围产后期母牛的饲养管理99
第六节 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99
一、泌乳母牛在泌乳期内的变化规律99
二、泌乳早期母牛的饲养管理100
三、泌乳盛期母牛的饲养管理101
四、泌乳中期母牛的饲养管理106
五、泌乳后期母牛的饲养管理106
六、影响乳牛泌乳量和乳质的几个主要因素107
第七节 高产乳牛的饲养管理109
一、高产乳牛的生理特点109
二、高产乳牛的饲养110
三、高产乳牛的管理114
第八节 生鲜乳收购站机械化挤乳116
一、挤乳操作116
二、管理制度117
三、卫生条件117
第九节 乳牛的四季饲养管理118
一、夏季乳牛的饲养管理118
二、冬季乳牛的饲养管理119
三、秋季乳牛的饲养管理120
四、春季乳牛的饲养管理121
第六章 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122
一、TMR的概念122
二、TMR技术应用效果122
三、应用全混合日粮的技术要点和管理要素123
四、选择适宜的TMR设备123
五、科学分群饲养124
六、合理设计全混合日粮125
七、全混合日粮营养浓度及水分的控制126
八、TMR的混合127
九、饲养管理127
十、评价全混合日粮混合质量130
十一、粪便冲洗检测131
十二、TMR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及保养131
十三、TMR应用中常见的错误及问题132
第七章 乳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DHI)134
第一节 DHI技术概述134
一、DHI技术定义134
二、DHI技术的发展及在国内应用的情况134
三、DHI的成就134
第二节 乳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及应用效果135
一、开展乳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135
二、DHI技术在乳牛场生产管理上的应用及效果135
第三节 乳牛DHI技术基本流程及应用的技术要求135
一、乳牛DHI技术应用的基本流程135
二、乳牛DHI技术应用的技术要求136
三、乳牛性能测定方法138
第四节 DHI技术的应用138
一、DHI测试的项目138
二、报告指标138
三、DHI基础知识138
四、DHI报告主要指标简介139
五、DHI计算方法142
六、DHI运作146
七、DHI报告分析说明147
八、DHI测试注意事项154
九、确保DHI检测数据准确性的措施155
十、DHI的展望156
第八章 牛乳牛肉的成分、营养价值及质量安全控制157
第一节 牛乳的成分及营养价值157
一、牛乳的概念及特性157
二、牛乳的成分157
三、牛乳的营养价值157
第二节 牛肉的成分及营养价值158
一、牛肉的营养成分158
二、牛肉的营养价值159
第三节 生鲜乳质量安全控制160
一、乳牛场饲养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160
二、投入品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161
三、挤乳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164
四、生鲜乳贮存运输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166
五、监督检查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167
六、生鲜乳入厂和化验检测环节质量安全控制167
第九章 乳牛的疾病及其防治168
第一节 乳牛的主要传染病168
一、传染病概述168
二、口蹄疫病169
三、结核病171
四、布鲁氏菌病173
五、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175
六、牛附红细胞体病176
七、牛白血病178
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180
九、牛副结核病182
十、犊牛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184
十一、牛流行热185
十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187
第二节 生殖系统疾病189
一、阴道脱出189
二、子宫脱出190
三、胎衣不下192
四、子宫内膜炎193
五、乳房炎195
六、卵巢囊肿198
七、持久黄体200
八、乳牛不孕症200
九、卵巢机能减退203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205
一、瘤胃积食205
二、瘤胃臌胀206
三、前胃弛缓207
四、创伤性网胃炎209
五、瓣胃阻塞210
六、皱胃积食211
七、皱胃变位(皱胃移位)213
八、胃肠炎214
九、犊牛腹泻216
第四节 营养代谢病218
一、产后瘫痪218
二、酮病219
三、瘤胃酸中毒221
四、维生素A缺乏症223
五、骨软病224
六、硒和VE缺乏症225
七、妊娠毒血症226
八、母牛卧倒不起综合征228
第五节 蹄病230
一、蹄糜烂230
二、蹄叶炎231
三、蹄变形232
四、腐蹄病233
第六节 中毒病235
一、棉籽饼中毒235
二、尿素中毒236
三、亚硝酸盐中毒237
四、酒糟中毒238
五、黄曲霉毒素中毒239
第七节 呼吸系统疾病241
一、犊牛肺炎241
二、支气管炎243
三、牛肺充血及肺水肿244
四、犊牛坏死性喉炎245
第八节 寄生虫病246
一、乳牛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246
二、牛巴贝斯虫病249
三、牛寄生虫性眼病251
四、牛毛包虫病251
五、牛球虫病252
六、牛绦虫病253
七、乳牛肝片吸虫病253
八、牛虱病254
九、牛蜱病255
十、牛皮蝇幼虫病255
十一、牛疥螨、痒螨病256
第九节 其他疾病257
一、犊牛脐带疾病257
二、热射病258
第十章 现代化乳牛场的软硬件建设260
第一节 乳牛场的硬件建设260
一、牛场选址、场区布局与牛舍建设260
二、乳牛场的设施设备261
三、牛场管理制度与记录264
四、乳牛养殖场环保建设264
五、乳牛养殖场在生产水平及质量安全控制266
第二节 乳牛场的软件建设267
一、乳牛场的防疫管理267
二、大力推广良种性控冻精267
三、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267
四、积极推广应用DHI技术267
五、搞好卫生保健268
六、加强乳牛场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268
七、以生态立体养殖、资源化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268
第三节 规模乳牛场的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治270
一、生物安全270
二、乳牛场卫生防疫制度270
三、乳牛场生物安全的其他措施272
四、乳牛场消毒的误区272
第四节 乳牛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和循环发展体系273
一、乳牛安全生产管理系统273
二、循环发展体系274
主要参考文献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