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眼视光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眼视光学 下
  • 瞿佳,吕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25388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832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9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眼视光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篇 眼镜学917

第一章 眼镜光学基本原理919

第一节 光的基本概念919

一、物理光学的基本概念919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921

第二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921

一、光的反射922

二、光的折射922

三、反射率和透过率924

第三节 光波的聚散度924

一、聚散度的概念924

二、聚散度的表示925

三、聚散度的应用925

第二章 单光镜928

第一节 球面透镜928

一、球面透镜的概念和分类928

二、球面透镜的面屈光力929

三、薄透镜的面屈光力和透镜屈光力931

四、厚透镜934

五、球镜屈光力的表达935

六、球镜的识别936

第二节 散光透镜936

一、柱面透镜937

二、球柱面透镜942

三、环曲面和环曲面透镜944

四、像散光束947

五、交叉柱镜950

第三节 透镜的曲率与厚度951

一、曲率与矢高952

二、球面透镜的厚度计算956

三、散光透镜的厚度计算960

四、透镜厚度的测量964

五、镜片平面高度964

第四节 眼用棱镜和透镜的棱镜效果966

一、眼用棱镜的构造和光学特征966

二、眼用棱镜的屈光力967

三、棱镜屈光力的合成与分解970

四、常见的特殊类型棱镜973

五、透镜的棱镜效果975

第五节 透镜的屈光力981

一、等效屈光力981

二、有效屈光力982

三、顶点屈光力986

四、透镜屈光力的测量988

第六节 眼镜片的像差及基本设计994

一、眼镜片的像差994

二、眼镜片的形式1001

三、非球面镜和环曲非球面镜1006

四、高度镜片设计1009

第三章 双光镜、三光镜及渐变多焦点镜1012

第一节 双光镜1012

一、双光镜的分类1012

二、双光镜视近点的垂直棱镜效应1016

三、双光镜的像跳1017

四、双光镜的近附加1018

五、双光镜的视觉矫正范围和调节需求1018

六、双光镜的验配1020

七、棱镜控制型双光镜1023

第二节 三光镜1023

一、三光镜视觉和调节需求范围1024

二、三光镜的类型1025

三、三光镜的光学性能1025

四、三光镜的验配1026

第三节 渐变多焦点镜1026

一、渐变镜的发展1026

二、渐变镜的基本设计1027

三、渐变镜的特点1034

四、渐变镜配戴者的选择与沟通1035

五、渐变镜的验配1037

六、渐变镜的配发和指导1043

七、渐变镜的问题处理1044

八、渐变镜的特殊应用1049

第四章 高度屈光不正和特殊屈光的矫正1054

第一节 高度屈光不正的矫正1054

一、无晶状体眼1054

二、高度远视眼1060

三、高度近视眼1060

第二节 屈光参差和物像不等的矫正1063

一、屈光参差引起的视觉问题1063

二、物像不等相关的视觉问题1066

三、眼镜放大率和相对眼镜放大率1068

四、屈光参差的矫正原则1068

五、物像不等的矫正原则1069

第三节 其他特殊矫正1070

一、改善眼睛的外观1070

二、近附加不为球镜的特殊多焦设计1070

三、菲涅耳棱镜和菲涅耳透镜1071

第五章 眼镜片材料、膜层及防护1073

第一节 眼镜片的材料1073

一、眼镜片材料的特性1073

二、眼镜片材料的分类1080

第二节 眼镜片的膜层1082

一、耐磨损膜1082

二、减反射膜1084

三、抗污膜1089

第三节 眼镜片的染色和变色1090

一、染色性能1090

二、染色材料1090

三、染色方法1091

四、光致变色现象1091

第四节 眼镜的安全防护1094

一、眼睛防护的基本原则1094

二、光学辐射防护的主要形式1094

三、防辐射眼镜片材料1096

四、安全防护眼镜1098

五、职业和运动中的眼睛安全防护1098

六、安全镜片验配的指导原则1100

第六章 眼镜架1101

第一节 眼镜架的材料和分类1101

一、眼镜架结构与类型1101

二、眼镜架材料的种类1103

三、眼镜架的品质1107

第二节 眼镜架的测量和标记1108

一、眼镜架常见尺寸的识别1108

二、眼镜架规格尺寸的测量和标记1109

第三节 眼镜架的调整1113

一、概述1114

二、标准整形1118

三、具体部位的调整方法1121

四、针对性校配1126

第四节 眼镜架与美学1128

一、眼镜架的选择1128

二、特殊眼镜的镜架选择1130

三、眼镜架选择的光学和计量小知识1131

四、眼镜架的保养1133

第七章 眼镜的加工及检测1134

第一节 眼镜的加工1134

一、配装眼镜的移心量计算1134

二、眼镜的割边1138

三、双光及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割边工艺1141

第二节 眼镜的装配1143

一、全框眼镜的装配1143

二、半框眼镜的装配1144

三、无框眼镜的装配1144

四、开槽机的使用1145

五、打孔机的使用1146

六、镜片样板打孔机的使用1146

第三节 眼镜的质检1147

一、眼镜片顶焦度检测1147

二、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垂直互差的测量1150

三、渐变多焦点镜片的检测1152

四、配装眼镜棱镜的检测1153

五、配装眼镜的外观检查1153

第四节 眼镜的保养1155

一、眼镜的一般保养1155

二、眼镜的个性保养1155

第五节 仪器设备的维护1156

一、仪器设备的精确度检查1156

二、仪器设备保养及安全1159

三、故障的判断和排除1166

四、全自动磨边机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1168

第八篇 接触镜学1173

第一章 接触镜概述1175

第一节 接触镜的发展1175

一、接触镜概念的最初设想1175

二、接触镜材料的发展史1176

第二节 接触镜设计的发展1178

第三节 接触镜生产技术与发展1180

一、透气性硬镜制造技术1180

二、软镜制造技术1181

第四节 我国接触镜发展史1182

第二章 软性接触镜1184

第一节 软镜及其发展概况1184

一、软镜的基本概述1184

二、软镜的发展概况1186

第二节软镜材料1187

一、软镜材料的一般性质1187

二、软镜材料的特殊性质1190

三、软镜材料的类型1191

四、美国FDA软镜材料分类法1193

第三节 软镜的设计1193

一、镜片厚度1194

二、镜片后表面设计1194

三、镜片前表面设计1195

四、镜片边缘设计1196

五、镜片直径1197

六、矢高1197

第四节 软镜验配技术1198

一、适合软镜的配戴者1198

二、软镜的选择1199

三、软镜的配戴方法1199

四、配戴评价1200

五、接触镜处方的确定1201

六、护理和随访1201

第五节 软镜的护理1202

一、接触镜的护理系统组成1202

二、接触镜的护理方式1204

三、软镜的护理程序1206

第三章 硬性接触镜1208

第一节 硬镜的概述1208

第二节 RGP镜的材料和制造1210

一、RGP镜的材料1210

二、RGP镜的设计和关键参数1212

三、RGP镜的加工1215

第三节 RGP镜的验配1216

一、配前检查1216

二、试戴镜片的选择1218

三、配适评估1221

四、确定RGP镜的屈光度1224

五、镜片材料的选择1225

六、RGP镜处方规格1225

七、RGP镜的配戴指导1226

第四节 RGP镜的护理1229

一、RGP镜的护理液1230

二、RGP镜的护理程序1230

第四章 角膜塑形镜1232

第一节 角膜塑形与近视度数的下降1232

一、角膜曲率与近视的关系1232

二、塑形相关的镜片设计1233

三、角膜塑形的效果和影响角膜塑形效果的相关因素1234

四、角膜塑形的可逆特性1235

第二节 OK镜的验配1235

一、基本流程1235

二、病史及知情同意1236

三、适应证选择1236

四、验配前检查1237

第三节 OK镜的验配技术1238

一、经验计算法1238

二、诊断性试戴验配法1239

三、定制镜片1241

四、角膜塑形术复诊程序1241

第四节 OK镜对近视进展的延缓1242

第五节 角膜塑形矫治其他屈光不正1243

第六节 OK镜的验配问题1243

一、镜片偏位1243

二、视觉效果不理想1245

三、角膜点染1246

四、角膜铁线环1246

五、角膜感染1246

第五章 接触镜光学与散光矫正1249

第一节 接触镜的光学特性1249

一、接触镜的屈光力1249

二、顶点距离效应1250

三、泪液镜效果1251

第二节 接触镜的视觉影响1251

一、接触镜配戴对眼调节的影响1251

二、接触镜配戴对眼集合的影响1253

三、接触镜配戴对视网膜像放大率的影响1255

第三节 接触镜与散光矫正1257

一、散光概述1257

二、角膜散光的类型1258

三、泪液镜矫正角膜散光1258

第四节 环曲面软镜1259

一、环曲面软镜的设计1259

二、环曲面软镜的稳定方法1260

三、环曲面软镜的适应证1262

四、环曲面软镜的验配1263

五、环曲面软镜验配的其他问题1265

第五节 环曲面硬镜1266

一、前环曲面硬镜1266

二、后环曲面硬镜1267

三、双环曲面硬镜1267

第六章 接触镜的特殊应用1269

第一节 儿童应用1269

一、儿童接触镜验配的适应证1269

二、儿童接触镜的类型1270

三、儿童接触镜的验配1271

四、儿童接触镜验配的研究进展1273

第二节 老视应用1273

一、老视的矫正方法1274

二、老视者验配接触镜的眼部特征1274

三、老视的接触镜矫正方法1275

四、老视眼接触镜应用的研究进展1279

第三节 圆锥角膜的应用1280

一、圆锥角膜临床表现1280

二、圆锥角膜适用的角膜接触镜类型1281

三、RGP镜的验配1282

四、圆锥角膜配戴接触镜应注意的问题1285

五、圆锥角膜接触镜的研究进展1285

第四节 不规则角膜的接触镜应用1286

一、不规则角膜的表现1286

二、不规则角膜产生的原因1286

三、镜片类型1287

四、接触镜验配方法1288

五、不规则角膜接触镜应用的研究进展1289

第五节 绷带镜的应用1290

一、绷带镜的作用原理1290

二、绷带镜的分类1290

三、绷带镜的选择和配戴1291

四、绷带镜的适应证及作用1291

五、绷带镜使用的注意点1292

六、绷带镜应用的研究进展1292

第六节 美容镜的应用1293

一、美容镜的分类1293

二、美容镜的临床应用1294

三、美容镜的验配1295

四、美容镜应用的研究进展1295

第七章 接触镜与现代生活1299

第一节 接触镜在现代运动中的应用1299

第二节 不同环境中接触镜的应用1301

第三节 生活防护中接触镜的应用1302

第四节 现代阅读与接触镜1303

第五节 干眼与接触镜1306

第九篇 屈光手术学1311

第一章 屈光手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1313

一、角膜屈光手术1313

二、眼内屈光手术1315

三、巩膜屈光手术1315

第二章 屈光手术基础理论1317

第一节 屈光手术的生理学基础1317

一、角膜解剖1317

二、角膜组织结构1317

三、角膜生理1320

四、角膜生物力学1324

五、晶状体、睫状体和调节机制1326

六、泪膜的结构和功能1327

第二节 与屈光手术相关的视光学理论1330

一、视光学基本概念1330

二、视光学评估和注意事项1333

第三节 屈光手术的定义和分类1338

一、屈光手术的定义1338

二、屈光手术的分类1339

第四节 屈光手术的原则1340

一、屈光手术的一般原则1340

二、屈光手术的视光学原则1341

第五节 理想的屈光手术1342

第三章 屈光手术对象的选择、检测及评估1345

第一节 手术对象的选择1345

一、角膜屈光手术1345

二、眼内屈光手术1350

三、巩膜屈光手术1351

第二节 手术对象的一般检查1351

一、一般资料1351

二、病史的采集1352

三、全身情况1352

四、外眼1353

五、屈光介质1353

六、眼底1354

七、眼轴长度1355

八、眼压1356

九、视力1356

十、屈光力1357

十一、角膜厚度1358

十二、角膜地形图与角膜形态1359

十三、角膜水平直径1368

十四、瞳孔直径与形态1369

十五、前房深度1369

十六、拱高1370

第三节 手术对象的特殊检查1370

一、泪膜1370

二、对比敏感度与对比度视力1371

三、眩光与散射光检查1373

四、波前像差1375

五、角膜生物力学1379

六、优势眼1383

七、调节与集合1383

八、双眼单视功能1385

九、角膜内皮细胞1385

十、眼位、Kappa角与眼动1386

十一、其他检查1386

第四节 手术对象的评估与手术设计1387

一、屈光手术量表1387

二、心理量表1389

三、手术对象总体评估1391

四、手术设计1393

第四章 屈光手术的器械及设备1401

第一节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器械和设备1401

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器械和设备1401

二、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器械和设备1405

第二节 非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器械及设备1407

一、放射状角膜切开术1407

二、散光性角膜切开术1407

三、角膜胶原交联术1407

四、激光角膜热成形术1408

五、传导性角膜成形术1409

六、角膜基质环植入术1409

七、角膜镜片术1409

第三节 眼内晶状体屈光手术的器械及设备1410

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器械及设备1410

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器械及设备1411

三、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的器械及设备1413

四、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器械及材料1413

第四节 巩膜屈光手术的器械与材料1414

一、后巩膜加固术的材料1414

二、巩膜扩张术的器械1415

三、巩膜微汽化术的器械与材料1415

第五章 激光板层角膜屈光手术1417

第一节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417

一、概述1417

二、适应证1417

三、禁忌证1418

四、术前评估1418

五、手术设计1419

六、手术步骤1420

七、术后处理1422

八、手术并发症1422

第二节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1427

一、概述1427

二、手术原理1427

三、适应证1427

四、禁忌证1428

五、术前检查与准备1429

六、手术流程1430

七、术后处理1431

八、手术并发症1431

第六章 激光表层角膜屈光手术1437

第一节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1437

一、概述1437

二、手术机制1438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1438

四、术前用药1440

五、手术步骤与技巧及术中用药1440

六、术后用药、手术并发症与处理1441

七、术后随访1445

第二节 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1446

一、概述1446

二、手术机制1446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1447

四、术前用药1447

五、手术步骤与技巧及术中用药1447

六、术后用药、手术并发症与处理1448

七、术后随访及注意事项1449

第三节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1449

一、概述1449

二、手术机制1450

三、患者选择、适应证与禁忌证1450

四、术前检查与准备1450

五、手术步骤与技巧1451

六、术后用药、手术并发症1451

七、术后随访及注意事项1451

第四节 激光辅助去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1452

一、概述1452

二、手术机制及优势1452

三、患者选择、适应证与禁忌证1453

四、术前检查与准备1453

五、手术步骤与技巧1453

六、术后用药、手术并发症与处理1454

七、术后随访及注意事项1454

第七章 非激光角膜屈光手术1456

第一节 角膜胶原交联术1456

一、概述1456

二、基本原理1456

三、手术方式1457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1458

五、手术方法1460

六、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1461

七、联合手术1464

八、术后随访复查、影响因素和转归1464

第二节 角膜基质环植入术1465

一、概述1465

二、基本原理1466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1466

四、手术方法1467

五、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1468

第三节 其他非激光角膜屈光手术1471

一、放射状角膜切开术1471

二、散光性角膜切开术1471

三、角膜楔形切除术1471

四、角膜磨镶术1472

五、角膜内镜片术1472

六、角膜表面镜片术1472

七、角膜原位磨镶术1472

第八章 老视手术1475

第一节 老视矫正概述1475

第二节 经角膜老视手术1476

一、单眼视LASIK1476

二、角膜非球面性切削1477

三、飞秒激光角膜基质层间切削1478

四、传导性角膜成形术1478

五、Q值调整LASIK1478

六、角膜层间镜片植入老视术1478

第三节 经巩膜老视手术1482

第四节 经眼内老视手术1484

第九章 眼内屈光手术1486

第一节 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1486

一、RLE的发展历史1487

二、开展RLE的基本条件1488

三、RLE的术前检查1488

四、RLE的手术适应证1489

五、RLE手术方法1489

六、高度近视眼的RLE1492

七、有角膜屈光手术史患者的RLE1493

八、展望1494

第二节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494

一、概述1494

二、术前检查和准备1497

三、手术方法1499

四、手术并发症及处理1501

五、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评价1504

第三节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1505

一、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系统1505

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主要步骤及其特点1506

三、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应注意的问题1506

第十章 后巩膜加固术1511

第一节 概述1511

第二节 手术原理及术前检查1512

第三节 手术适应证1513

第四节 手术材料1513

第五节 手术步骤1514

第六节 术后处理1517

第七节 手术并发症及预防1517

第十一章 个性化角膜屈光手术1520

第一节 Q值调整的个性化切削1520

第二节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切削1523

第三节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切削1525

第四节 小结1528

第十二章 屈光手术联合手术1530

第一节 巩膜与角膜或眼内屈光手术联合1530

第二节 角膜与眼内屈光手术联合1531

第三节 屈光手术联合散光矫正1531

一、调整切口位置和大小1532

二、角膜切开术1532

三、Toric IOL植入术1534

四、Toric PIOL植入术1536

第十三章 屈光手术与视觉质量1539

第一节 与屈光手术相关的视觉质量评估1539

一、波前像差1540

二、调制传递函数(MTF)1541

三、对比敏感度函数(CSF)1541

四、视觉质量量表1542

第二节 各类屈光手术术后视觉质量1542

一、表层角膜切削术的视觉质量1543

二、板层角膜切削术的视觉质量1544

三、老视矫正手术的视觉质量1546

四、眼内屈光手术的视觉质量1546

第三节 个性化手术对视觉质量的影响1547

一、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角膜屈光手术1547

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角膜屈光手术1548

三、Q值引导的个性化角膜屈光手术1548

第四节 保障屈光手术视觉质量1549

一、视觉质量的影响因素1549

二、如何保障屈光手术视觉质量1550

第十四章 屈光手术术后相关事项1553

第一节 屈光手术相关的视觉质量评估1553

一、评估视觉质量的意义1553

二、视觉质量评估方法1553

三、屈光手术术后视觉质量评价相关临床研究1554

四、如何保障屈光手术术后视觉质量1555

第二节 屈光手术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估1556

一、生活质量的定义及意义1556

二、屈光手术QoL量表1557

三、屈光手术QoL评估的相关研究1558

四、屈光手术QoL的影响因素1559

第三节 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接触镜的使用1560

一、角膜屈光手术后配戴角膜接触镜的作用1560

二、角膜屈光手术后配戴角膜接触镜的时间1560

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接触镜的选择1560

四、不同类型的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接触镜的验配1561

五、治疗性角膜接触镜1561

第四节 角膜屈光手术后继发角膜膨隆1562

一、角膜膨隆的简介1562

二、危险因素1562

三、预防1563

四、治疗1563

第五节 屈光手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1565

一、视觉质量异常1565

二、角膜并发症及处理1565

三、眼内并发症及处理1567

第六节 角膜屈光手术后的二次增强手术1568

一、原因1568

二、适应证1568

三、术前检查1569

四、手术方式1569

五、个性化切削在二次增强手术方式中的应用1570

六、预后1570

第七节 角膜屈光手术后眼压的测量1570

一、角膜屈光手术后眼压测量的意义1570

二、角膜屈光手术后眼压测量的影响因素1571

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眼压测量方法1572

四、眼压矫正相关模型或公式1573

第八节 角膜屈光手术后IOL屈光度计算1574

一、角膜屈光手术后IOL屈光度计算的误差主要来源1575

二、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屈光力的计算方法1576

第十篇 低视力康复1585

第一章 视觉康复的重要意义1587

第一节 视觉损伤问题的严重性1587

一、全球和我国视觉损伤现状1587

二、视觉损伤病因1588

三、视功能紊乱、视觉损伤、视觉功能障碍和视觉残疾的概念1588

四、视觉损伤引发的社会问题1589

第二节 低视力的定义和视觉损伤分级诊断标准1590

一、低视力的定义1590

二、视觉损伤的分级诊断标准1590

第二章 低视力的诊断和评估1592

第一节 低视力诊断及视功能评估1593

一、眼科常规检查1593

二、低视力检查1593

第二节 生活质量评估及其在低视力康复中的重要作用1599

第三节 视觉康复方案的拟订、执行以及低视力宣教1601

一、视觉康复方案的拟订1601

二、视觉康复方案执行以及宣教1602

第三章 助视器1604

第一节 助视器1604

一、远用光学助视器——望远镜系统1604

二、近用光学助视器1607

三、电子助视器1618

四、非光学助视器1621

五、非视觉性的辅助设备或装置1624

六、视野缺损的康复1625

七、助视器新进展1629

第二节 助视器的验配1631

一、远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1631

二、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1632

第四章 视觉康复训练和心理康复1634

第一节 助视器使用培训1634

一、望远镜的使用1634

二、放大镜的使用1637

第二节 行走技能康复1638

第三节 生活技能康复1641

一、小标记大用处1641

二、巧用窍门安全切菜1643

第四节 非视觉辅助用具的使用以及环境改进1644

第五节 心理康复1645

一、走出视力残疾认识的误区1646

二、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1646

三、视力残疾成年人的心理康复1647

四、他人对待视力残疾者的态度1648

第五章 儿童低视力和老年低视力1652

第一节 儿童低视力和老年低视力的重要意义1652

一、儿童低视力病因1652

二、老年低视力病因1653

三、儿童和老年低视力康复的重要意义1653

第二节 儿童低视力的诊断和评估1654

第三节 儿童低视力康复1657

一、儿童低视力康复的特征1657

二、低视力儿童功能性视力的康复训练1657

三、低视力儿童中常见眼病的助视器选配1658

第四节 老年低视力视觉康复1659

第六章 低视力与身体其他残疾1663

第一节 低视力与听力障碍1663

一、概述1663

二、听力障碍临床评估1664

三、听力障碍的分类与分级标准1664

四、伴有眼疾的听力障碍疾病1665

五、视力和听力复合残疾的处理1668

六、听力障碍的预防1669

第二节 低视力与智力障碍1669

一、概述1669

二、智力障碍的分类及特征1670

三、伴有眼疾的智力障碍综合征1671

四、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1671

五、智力障碍合并视力残疾的视觉康复1672

六、智力障碍的预防1673

第三节 视力残疾对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发展的影响1674

一、视力残疾对个体心理过程发展的影响1674

二、视力残疾对个体个性心理特性发展的影响1676

第四节 视力残疾者的心理康复1678

第十一篇 视觉与职业1679

第一章 体育运动视觉1681

第一节 概述1681

一、体育运动视觉的概念1681

二、体育运动视觉的历史发展1681

三、体育运动视觉的主要视觉因素1682

第二节 体育运动视觉评估和训练1683

一、体育运动视觉评估1683

二、体育运动视觉训练1690

第三节 体育运动员的视觉矫正1695

一、屈光矫正1695

二、运动眼镜1696

三、太阳眼镜的选择1699

四、角膜接触镜1701

五、屈光手术1705

第二章 机器人视觉1707

第一节 机器人视觉图像处理1707

一、色彩和色域空间1707

二、过滤算法1708

三、形态学图像处理1710

四、图像分割1711

第二节 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1713

一、坐标系统1713

二、地图的表达形式1714

三、路线规划1714

第三节 机器人视觉系统1716

一、基于人眼视觉模型的机器人视觉系统1716

二、机器人视觉成像设备1717

第三章 单兵作战视觉1720

第一节 亮度知觉1720

第二节 大小恒常性1722

第三节 视力1723

一、头盔显示器的视力描述1723

二、夜视仪的视力描述1724

三、夜视仪参数对夜视仪视力的影响1725

第四节 对比敏感度1726

一、对比度1726

二、空间频率1726

三、年龄和对比敏感度1727

四、屈光手术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1727

五、对比敏感度对于目标探测的重要性1727

第五节 色觉1727

第六节 视觉干扰1728

第七节 双眼视1729

一、单眼视觉1730

二、双眼视觉1730

三、深度感知的双眼线索1732

四、深度感知的单眼线索1733

第四章 环境视觉1735

第一节 视觉效率1735

第二节 车辆驾驶员的视觉标准1737

第三节 照明亮度与视觉1738

第四节 显示屏幕设备1738

一、视觉需求1738

二、视屏工作台的设计1739

三、视屏工作站的照明1739

第十二篇 视觉与艺术1741

第一章 视觉的基础1743

第一节 原色1743

一、原色及其与人眼光感受器的关系1743

二、人眼视锥细胞的进化1744

三、特殊颜色1745

四、多种因素影响颜色的感知1745

第二节 亮度的感知1746

一、光通量1746

二、颜色和亮度的混淆1747

三、周围光照度变化对颜色感知的影响1748

第三节 视觉信息处理的特殊结构:中央和周围结构1750

一、中央和周围结构的发现1750

二、视觉信息处理特性:对刺激的不连续性部分敏感1752

三、画家对该特性的应用1753

第四节 中央和周边视野1754

一、中央和周边视野的区别1754

二、《蒙娜丽莎的微笑》与周边视野1755

三、周边视野只是不精细而不是模糊1756

四、周边视野的空间不确定性1756

五、周边视野决定注视方向1758

第二章 视觉的特殊现象及其机理1761

第一节 幻觉性运动现象1761

一、印象派作品中的幻觉性运动1761

二、幻觉性运动的原理:where通路特性的应用1763

三、幻觉性运动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1764

第二节 视错觉图原理浅析1765

一、两可图1765

二、同化1766

三、情境错觉1766

四、参照物错觉1766

五、“不可能”图片1767

六、知觉漂流1767

第三节 阅读障碍和where通路1768

第三章 视觉与色彩1770

第一节 色觉形成的过程1770

一、色彩的世界1770

二、三种视锥细胞带来的缤纷色彩1772

三、视觉系统颜色编码1773

四、颜色的拮抗1775

第二节 艺术家对颜色编码特性的运用1776

一、颜色边界的视觉特效1776

二、艺术家对该特性的运用1777

第四章 平面作品的立体感知1779

第一节 透视1780

第二节 阴影和明暗1782

一、明暗线索1782

二、亮度的处理1783

第三节 立体视与相对运动1784

一、重复图像里的深度幻觉1784

二、相对运动可以形成深度感觉1786

三、“刷”出深度1787

第五章 电视和电影与人眼成像感知1790

第一节 成像的颜色与动态1790

一、成像系统的三原色1790

二、成像的动态呈现1791

三、成像系统如何融合三原色1791

第二节 成像系统与人类视觉系统的相似处1792

后记1794

索引17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