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雷召海,李资源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402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教育-教育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的现状和基本思路2
二、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8
三、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的意义和学术创新12
第一篇 形成与发展篇19
第一章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创立与奠基(1949—1956)1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初步探索1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教育政策探索的历程20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22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基本特点30
第二节 过渡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初步形成34
一、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状况34
二、过渡时期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36
第三节 过渡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38
一、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38
二、依据民族特点举办民族教育39
三、通过多种手段普及民族教育41
四、建立民族教育管理机构及制度42
五、对民族学生给予各种优惠待遇43
六、贯彻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44
第四节 过渡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特点及历史评价45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慎重稳进的指导方针45
二、重视民族教育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建设46
三、注重从多方面扶持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47
四、既符合民族工作规律又符合教育规律48
五、过渡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评价49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曲折发展(1956—1978)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51
一、初步探索时期民族教育的发展与曲折52
二、“文化大革命”中民族教育的严重挫折5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54
一、将普及民族教育作为基础工作54
二、推进民族地区干部的民族化55
三、在经费上给予民族教育大力支持56
四、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的新进展57
五、招生中的优待政策进一步具体化5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特点及评价59
一、在发展上存在明显的曲折性与反复性59
二、注重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教育改革并举60
三、强调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要依靠群众61
四、初步探索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评价61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民族教育政策的恢复与继承(1979—1984)63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63
一、民族教育在恢复和调整基础上稳步发展64
二、民族教育的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65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民族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66
一、重申和恢复民族教育政策66
二、多方面扶持民族教育发展67
三、调整民族学院的办学方针67
四、发展和完善有关招生优惠政策68
五、加强民族语文教学及教材建设69
六、深入开展民族观和民族政策教育70
七、提出解决宗教干预民族教育的政策71
八、加强各类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71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民族教育政策特点及历史评价72
一、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着眼于新的时代环境73
二、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纳入法制化的轨道73
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日趋完善74
四、改革开放初期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评价75
第四章 改革深化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创新(1985—1999)77
第一节 改革深化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77
一、民族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78
二、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78
第二节 改革深化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79
一、深化民族教育体制改革与完善民族教育帮扶政策80
二、继承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与发展“双语”教学81
三、采取特殊措施加强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82
四、改革和扶持民族高等和职业成人教育发展83
五、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专业干部和人才85
六、积极开展对口扶持促进贫困地区民族教育发展86
七、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师资满足民族教育发展的需求87
八、积极推动民族教育的立法工作88
第三节 改革深化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特点及历史评价89
一、将政策的延续性与创新性结合起来89
二、将政策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起来90
三、将政策的时效性与长期性结合起来90
四、将政策的广泛性与具体性结合起来91
五、改革深化时期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评价92
第五章 新世纪民族教育政策的健全与完善(2000—)94
第一节 新世纪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94
一、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95
二、民族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97
第二节 新世纪民族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98
一、加快推进民族地区“两基”攻坚99
二、积极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101
三、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骨干人才103
四、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和对口支援105
五、在民族教育中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108
六、稳步科学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110
七、进一步完善民族学生资助政策111
八、采取各项措施提高教师队伍水平112
第三节 新世纪民族教育政策特点及历史评价113
一、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改革114
二、更加注重方式手段的创新114
三、更加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115
四、更加注重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结合117
五、更加注重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118
六、新世纪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评价118
第二篇 理论与政策篇125
第六章 民族教育政策的基本问题125
第一节 民族教育政策的内涵及理论范畴125
一、民族教育政策内涵的界定126
二、民族教育政策的理论范畴127
三、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和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133
第二节 民族教育政策的本质与作用138
一、民族教育政策的本质138
二、民族教育政策的特点140
三、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作用145
第三节 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149
一、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150
二、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其他理论依据156
三、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现实依据161
四、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法律依据163
第四节 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164
一、方向性与特殊性相互观照165
二、自力更生与国家帮扶相互促进166
三、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相互借鉴168
四、教育公平与特殊优惠政策相结合168
五、教育与宗教相分离175
第七章 民族教育政策基本体系177
第一节 民族教育政策的体系177
一、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探讨178
二、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探讨180
第二节 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层次及其内容183
一、民族教育总政策183
二、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基本政策193
三、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具体政策202
第八章 民族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204
第一节 民族基础教育政策204
一、民族学前教育政策204
二、民族中小学教育政策209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政策217
一、民族高等教育初创时期的政策217
二、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时期的政策218
三、民族高等教育改革深化时期的政策220
第三节 民族职业教育政策222
一、民族职业教育奠基阶段的政策223
二、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时期的政策223
三、民族职业教育创新阶段的政策225
第四节 民族成人教育政策228
一、民族成人教育起步时期的政策228
二、民族成人教育发展时期的政策233
三、民族成人教育转型时期的政策238
第三篇 实践与经验篇247
第九章 民族基础教育247
第一节 民族学前教育稳步推进247
一、民族学前教育的实践248
二、民族学前教育取得的成绩251
第二节 民族中小学教育的实践和成绩254
一、民族中小学教育的实践254
二、民族中小学教育的成绩258
第十章 民族高等教育269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269
一、改革开放前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践269
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践272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275
一、建成独具特色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276
二、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277
三、不断加大经费的投入278
四、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279
第十一章 民族职业教育281
第一节 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实践281
一、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281
二、新世纪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实践282
第二节 民族职业教育的成绩286
一、初步形成民族职业教育体系286
二、不断增加资金的投入287
三、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89
第十二章 民族成人教育291
第一节 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成绩291
一、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291
二、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的成绩294
第二节 民族工农教育的实践与成绩296
一、民族工农扫盲教育的实践与成绩296
二、民族工农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成绩299
第三节 民族成人学校教育的成绩303
一、民族成人学校教育体系基本形成303
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305
三、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306
第十三章 民族教育的历史经验310
第一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教育的领导310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教育的政治领导311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教育的思想领导312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教育的组织领导313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314
一、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315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21
第三节 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327
一、坚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328
二、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人才329
三、学科专业设置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31
四、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332
第四篇 问题与对策篇337
第十四章 民族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337
第一节 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问题337
一、对民族教育的认识不足338
二、民族教育投入短缺问题凸出338
三、对民族教育特点和民族地区实际需要关注不够339
四、师资力量薄弱且教师队伍不稳定340
第二节 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341
一、民族教育政策尚不够完善341
二、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不健全345
第三节 民族教育结构需进一步优化347
一、基础教育结构需进一步优化348
二、职业教育结构仍需优化352
三、高等教育结构需进一步优化356
四、成人教育结构还需优化365
第四节 民族教育与文化多样性366
一、民族教育保护和传承民族多元文化的意识薄弱367
二、民族教育的模式单一368
三、双语教育理论和实践不够深入370
第五节 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373
一、地方教育法规不相统一373
二、行政管理制度运行失衡374
三、内部特殊保障机制功能的模糊性375
四、外部特殊保障机制功能有所弱化376
五、两个行政系统间及系统内部教育职能的失调377
第十五章 民族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378
第一节 坚持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战略378
一、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意义378
二、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指标的含义380
三、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381
四、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建议384
第二节 完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393
一、创新民族教育政策的机制体制394
二、完善民族教育政策的立法体系395
三、重点解决民族教育特有问题396
第三节 优化民族教育结构398
一、加强对民族教育事业的统筹规划398
二、落实基础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399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402
四、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405
五、综合开发成人教育407
第四节 保障民族教育发展的文化多样性408
一、文化多样性是理解民族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维度408
二、民族教育发展文化多样性的建议410
第五节 完善民族教育管理体制413
一、一般管理与特殊管理相结合413
二、完善分级管理414
三、加强依法治教415
四、着力推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415
参考文献418
后记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