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综合体的协同效应研究 理论·案例·策略·趋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综合体的协同效应研究 理论·案例·策略·趋势](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1335020.jpg)
- 王桢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22204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综合体的协同效应研究 理论·案例·策略·趋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城市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城市1
0.1 城市改变人类生活2
0.2 城市正在如何改变2
0.3 建筑推动城市发展3
0.4 建筑改善城市生活3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6
第一章 城市综合体的溯源及概念辨析6
1.1 乌托邦视野下的巨构建筑6
1.2 上海小陆家嘴与垂直城市10
1.3 从复合体建筑到混合使用15
1.4 商业地产开发与豪布斯卡23
1.5 城市综合体相关概念辨析25
第二章 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可持续发展29
2.1 伟大财富:洛克菲勒中心29
2.1.1 实现过程:集体商议决策29
2.1.2 主要贡献:生活模式创造32
2.1.3 改造重生:着眼长效回报34
2.1.4 历史典范:融入城市血脉35
2.2 结合交通:鼓励绿色出行36
2.2.1 流线梳理:创造步行捷径36
2.2.2 区域整合:组织城市空间36
2.2.3 交通换乘:构建站城一体38
2.3 适宜居住:提供生活便利38
2.3.1 服务内部:满足多元需求38
2.3.2 服务周边:支撑社区活动39
2.3.3 服务城市:打造城中之城40
2.4 促进工作:增进资源共享41
2.4.1 共享空间:开发存量土地41
2.4.2 共享设施:驱动协同创新42
2.4.3 共享服务:融合办公商业43
2.5 丰富游憩:营造场所氛围44
2.5.1 购物体验:黏合城市空间44
2.5.2 娱乐体验:催化城市活动45
2.5.3 文化体验:塑造城市精神46
第三章 城市综合体协同效应价值剖析48
3.1 经济维度:激发经济增长48
3.1.1 直接支持:带来稳定客源48
3.1.2 间接支持:提供设施服务50
3.1.3 潜在矛盾:规避互相干扰50
3.1.4 功能配比:应对供需要求51
3.2 环境维度:促进环境保护51
3.2.1 能效整合:合理利用能源51
3.2.2 生态改善:形成微型气候53
3.2.3 整体效率:融入城市环境53
3.3 社会维度:推动社会进步54
3.3.1 辐射作用:改变社会结构54
3.3.2 文脉延续:促进社会活动55
3.3.3 市场协作:丰富社会体验57
3.4 治理维度:持续运营管理58
3.4.1 复合使用:公共商业共享58
3.4.2 服务供给:政府企业共建60
3.4.3 场所营造:自然社会共赢63
3.5 城市综合体协同效应理论框架65
第二部分:案例研究70
第四章 沪港两地城市综合体比较研究70
4.1 沪港两地城市综合体历史发展概述70
4.1.1 经济价值:收益存在差距70
4.1.2 环境价值:贡献无法匹配71
4.1.3 社会价值:地位大相径庭72
4.2 沪港两地国金中心的经济价值比较73
4.3 沪港两地国金中心的环境价值比较75
4.3.1 城市步行系统联系75
4.3.2 城市公共交通联系76
4.3.3 建筑内部空间结构77
4.4 沪港两地国金中心的社会价值比较77
4.4.1 城市整体背景情况77
4.4.2 内部商业面向人群79
4.4.3 辐射周边实现程度79
4.5 沪港两地城市综合体比较研究总结81
第五章 城市综合体空间结构体系研究83
5.1 城市综合体城市组合空间概念分类83
5.1.1 城市组合空间的定义83
5.1.2 城市组合空间的类型84
5.1.3 城市组合空间的价值85
5.2 城市综合体城市组合空间案例研究86
5.2.1 城市组合空间对内部活力的影响88
5.2.2 城市组合空间对出行方式的影响89
5.2.3 城市组合空间对外部出行的影响90
5.3 城市综合体垂直空间结构概念分类92
5.3.1 垂直空间结构的理论背景和分类92
5.3.2 垂直空间结构研究案例情况介绍93
5.4 城市综合体垂直空间结构案例研究94
5.4.1 垂直空间结构可达性比较研究94
5.4.2 垂直空间结构吸引力比较研究96
5.5 城市综合体空间结构体系研究总结99
5.5.1 城市综合体城市组合空间的发展趋势99
5.5.2 城市综合体垂直空间结构的设计要点100
第六章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研究102
6.1 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分类及组合概述102
6.1.1 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分类102
6.1.2 城市综合体的功能组合103
6.2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组合模式103
6.2.1 并置型104
6.2.2 联系型105
6.2.3 整合型107
6.3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价值创造110
6.3.1 经济价值110
6.3.2 环境价值111
6.3.3 社会价值111
6.4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比较研究113
6.4.1 案例选择113
6.4.2 研究方法114
6.4.3 研究过程115
6.4.4 研究小结117
6.5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工程应用118
6.5.1 项目背景118
6.5.2 研究内容119
6.5.3 设计建议120
6.6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研究总结122
第三部分:策略研究124
第七章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策略124
7.1 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生活124
7.2 城市综合体的城市属性分析125
7.3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策略归纳126
7.4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策略研究128
7.4.1 作为城市立体节点128
7.4.2 采用开放网络结构130
7.4.3 容纳城市公共活动133
7.4.4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策略体系134
7.5 面向公交导向开发的城市综合体135
第四部分:趋势研究140
第八章 我国城市综合体发展趋势刍议140
8.1 我国当前城市综合体发展情况概述140
8.2 环境维度:城市空间结构整合的重要途径143
8.2.1 机遇: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转型的新挑战143
8.2.2 挑战:城市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结合松散143
8.2.3 应对: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增效策略144
8.3 社会维度: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补充145
8.3.1 机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145
8.3.2 挑战:城市综合体过于强调商业化功能145
8.3.3 应对:城市综合体文化艺术功能的价值146
8.4 治理维度: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147
8.4.1 机遇:城市营建公私合作模式有待推广147
8.4.2 挑战:城市综合体与日常生活结合不足147
8.4.3 应对:从私有开发迈向合作开发和治理148
8.5 持续开发:迈向可持续的综合密集型城市149
附录A 本书收录的城市综合体案例152
附录B 作者主持及参与和本书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情况186
附录C 作者作为导师或副导师培养与本书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生情况187
参考文献188
后记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