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体育教学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体育教学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31348376.jpg)
- 卢竞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ISBN:978750094954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体育教学-教学研究-高等学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体育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论发展概况1
一、古代体育教学雏形1
二、近代体育教学理论的起步2
三、现代中国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3
第二节 体育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及意义5
第三节 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和要求6
一、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6
二、学习体育教学论的要求7
第二章 体育教学的目标、过程和原则8
第一节 体育教学的特点8
第二节 体育教学目标10
一、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10
二、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和基本要求11
三、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11
四、体育教学目的和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13
第三节 体育教学过程13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14
二、体育教学规律15
三、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控制17
第四节 体育教学原则18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18
二、直观性原则20
三、因材施教原则21
四、身体全面发展原则22
五、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原则24
六、循序渐进原则25
七、巩固提高原则26
第三章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28
第一节 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概述28
一、师生关系的几种观点29
二、师生关系本质与定义31
第二节 体育教学中“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33
一、提出“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历史背景33
二、“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建构34
第四章 体育教学内容38
第一节 体育教学内容概述与选择技巧38
一、体育教学内容概述38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由来与未来发展42
第二节 体育教学内容特点与分类45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45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46
第三节 体育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47
一、提高“目标引领内容”的认识水平47
二、重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力军作用48
三、积极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途径49
第四节 体育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回顾49
一、专家和一线教师们的反映50
二、来自案例中的反映51
第五节 体育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案例54
附录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体育课程资源开始与利用建议”57
附录2 2015“体育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讨会纪要59
第五章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65
第一节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概述65
第二节 班级教学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66
第三节 分组教学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67
第四节 体育与健康课69
一、体育与健康课概念及作用69
二、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70
三、体育教材的比重及排列75
四、传统的课内教学组织形式77
五、体育课的密度79
六、体育课的负荷84
七、体育课的准备、分析与评价91
第六章 体育教学方法97
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97
第二节 体育教学方法分类98
一、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指导法98
二、体育技术与技能指导法99
三、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指导法104
四、以个性心理活动为主的指导法105
五、体育教学中的学练法109
第三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109
第七章 体育教学设计111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概述111
一、“备课”与“教学设计”111
二、体育教学设计112
第二节 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13
一、学生中心原则113
二、全体发展原则114
三、快乐体育原则115
四、健康第一原则115
第三节 体育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116
一、内容分析与教学主题设计116
二、学生情况分析117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120
四、教学策略的设计122
五、教学媒体的设计123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124
七、教学评价的设计125
第四节 体育教学计划127
一、学段体育教学计划的制订127
二、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制订130
三、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136
第八章 体育教学模式139
第一节 体育教学模式概述139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139
二、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140
三、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141
四、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142
五、体育教学模式与相关概念的主要区别143
第二节 国内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及案例144
一、运动技能教学模式144
二、体育锻炼教学模式145
三、快乐体育教学模式146
四、成功体育教学模式148
五、情景和模仿式的体育教学模式149
六、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150
第三节 国外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151
一、美国的运动教育模式151
二、日本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152
第四节 体育教学模式的选用策略154
一、根据不同教材的教学思想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154
二、根据单元教学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155
三、根据不同的外部教学条件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156
四、根据教学对象基础条件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156
第九章 体育教学环境158
第一节 体育教学环境概述158
第二节 体育教学环境的特点与功能159
一、体育教学环境的特点159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功能160
第三节 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161
一、体育教学物质环境161
二、体育教学的社会心理环境163
第四节 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措施166
一、优化体育教学物质环境的措施166
二、优化体育教学社会心理环境的措施168
第十章 体育教学评价170
第一节 体育教学评价概述170
一、体育教学评价定义170
二、体育教学评价特点171
三、体育教学评价功能171
四、体育教学评价种类172
五、体育教学评价原则173
第二节 体育教学评价注意事项176
一、对学生的评价176
二、对体育教师的评价178
三、对体育课的评价179
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施建议180
第十一章 体育教学研究183
第一节 体育教学研究概述183
一、体育教学研究的概念183
二、体育教学研究的任务与意义183
三、体育教学研究的层次185
四、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热点186
第二节 体育教学研究方法186
一、文献资料法187
二、问卷调查法187
三、教学实验法191
四、案例研究法194
五、行动研究法195
第三节 体育教学研究展望195
一、加强体育学习方式的学理研究196
二、加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198
参考文献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