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河坳陷油气藏形成与分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辽河坳陷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 孟卫工,庞雄奇,李晓光,钟宁宁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987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辽河盆地-拗陷-油气藏形成-研究;辽河盆地-拗陷-油气藏-分布-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辽河坳陷油气藏形成与分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油气藏勘探简史1

一、勘探概况1

二、阶段划分3

第二节 油气藏勘探面临的问题6

一、经典的油气成藏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复杂条件下的深化勘探6

二、逻辑分析定性研究不能满足高成熟探区油气深化勘探要求8

第三节 油气藏勘探研究的科学问题9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9

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9

三、油气藏分布发育模式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9

四、油气藏预测评价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10

第四节 油气藏勘探研究的技术思路10

一、整体研究认清油气地质条件10

二、实例剖析阐明油气藏地质特征10

三、统计分析发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11

四、模拟研究揭示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临界条件12

五、综合分析建立油气藏分布发育模式13

第五节 油气藏勘探研究的基本成果14

一、发现油气藏具有五方面的地质特征14

二、搞清了六大关键要素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14

三、揭示出四大功能要素控油气藏形成机制15

四、建立了三类油气藏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模式16

五、研发了油气藏定量预测与评价技术并在实用中取得显著成效18

第二章 辽河坳陷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19

第一节 地层层序与分布发育20

一、古生界20

二、中生界20

三、新生界22

第二节 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24

一、构造特征与单元划分24

二、构造演化历史与比较29

第三节 源岩特征与分布发育39

一、源岩分布发育特征39

二、源岩地球化学特征50

第四节 储层特征与分布发育68

一、储层孔渗特征比较68

二、储层沉积相分布特征73

第五节 生储盖组合特征91

一、西部凹陷生储盖组合特征91

二、东部凹陷生储盖组合特征91

三、大民屯凹陷生储盖组合特征93

第六节 油气资源评价与剩余资源潜力分布94

一、物质平衡法评价远景资源量95

二、排聚系数法评价现实资源量105

三、规模序列法评价最小资源量114

第三章 辽河坳陷油气藏地质特征与分类117

第一节 典型油气藏剖析117

一、大洼油气田117

二、兴隆台油气田128

三、齐家下台阶油气聚集带142

四、西部凹陷潜山油气藏157

第二节 油气藏地质特征191

一、油气藏产状特征191

二、油气藏流体特征203

三、油气藏温压特征234

第三节 油气藏分类245

一、油气藏分类原则与方案245

二、各类油气藏概述246

第四章 辽河坳陷油气藏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254

第一节 烃源灶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254

一、烃源灶的基本概念与定量表征254

二、烃源灶分布发育特征与油气藏分布关系255

三、烃源灶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261

四、烃源灶控油气藏分布的机理解释263

五、烃源灶控油气藏分布发育定量预测265

第二节 沉积相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267

一、沉积相的基本概念与分级268

二、沉积相与油气藏分布关系268

三、沉积相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276

四、沉积相控油气藏分布的动力学机理解释278

五、沉积相控油气藏分布发育定量预测279

第三节 有效盖层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287

一、有效盖层的基本概念287

二、有效盖层分布发育特征与油气藏分布关系287

三、有效盖层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291

四、有效盖层控油气藏分布的机理解释296

五、有效盖层控油气藏分布发育定量预测296

第四节 古隆起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300

一、古隆起的基本概念与定量表征300

二、古隆起分布发育特征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301

三、古隆起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308

四、古隆起控油气藏分布的机理解释311

五、古隆起控油气藏分布发育定量预测313

第五节 断裂带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320

一、断裂带的基本概念320

二、断裂带分布发育特征与油气藏分布关系320

三、断裂带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331

四、断裂带控油气藏分布的机理解释335

五、断裂带控油气藏分布定量预测336

第六节 有效储层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338

一、有效储层的基本概念与定量表征338

二、有效储层分布发育特征与油气藏分布关系338

三、有效储层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343

四、有效储层控油气藏分布的机理解释346

五、有效储层控油气藏分布定量预测347

第五章 辽河坳陷油气藏成因特征与分布发育基本模式352

第一节 油气藏成因特征352

一、油气来源特征352

二、油气来量特征360

三、油气来期特征367

四、油气来路特征371

五、油气来力特征372

第二节 油气成藏地质模式373

一、源下-早期断层输导-古潜山油气成藏模式373

二、源内-自生自储油气成藏模式373

三、源上-继承性断层输导-下生上储油气成藏模式374

第三节 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模式375

一、功能要素的基本概念及控藏机制375

二、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基本模式378

三、功能要素组合分类与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发育模式383

第六章 辽河坳陷油气藏分布预测与结果讨论388

第一节 辽河坳陷油气藏分布预测方法原理与工作流程388

一、方法原理388

二、技术路线390

三、工作流程391

第二节 辽河西部凹陷油气藏分布预测与结果讨论391

一、构造油气藏392

二、断块油气藏398

三、岩性油气藏400

四、预测结果可靠性检验403

第三节 辽河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分布预测与结果讨论404

一、构造油气藏405

二、岩性油气藏405

三、潜山油气藏405

四、预测结果可靠性检验409

第四节 辽河东部凹陷油气藏分布预测与结果讨论413

一、构造油气藏413

二、岩性油气藏418

三、预测结果可靠性检验423

参考文献4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