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控制测量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田林亚,岳建平,梅红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20144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工程测量-控制测量-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控制测量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工程控制测量的概念1
1.1.1工程控制测量的任务与作用1
1.1.2不同工程对控制测量的要求2
1.2工程控制测量的发展概述3
1.2.1工程控制测量技术的发展3
1.2.2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4
思考题6
第2章 工程控制网布设7
2.1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简介7
2.1.1国家平面控制网简介7
2.1.2国家高程控制网简介10
2.2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1
2.2.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12
2.2.2具有足够的精度12
2.2.3具有一定的密度13
2.2.4遵照相应的规范13
2.3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要求13
2.3.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要求13
2.3.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要求19
2.4工程控制测量的技术设计21
2.4.1资料的收集与分析21
2.4.2控制网的图上设计22
2.4.3控制网的优化设计24
2.4.4技术设计书的编写29
2.5控制点的选埋29
2.5.1实地选点29
2.5.2标志形式与埋设30
2.6地铁和高铁控制网布设简介35
2.6.1南京地铁S8号线区间平面控制网布设35
2.6.2石武高铁邢台段CPⅢ控制网的布设36
思考题40
第3章 水平角测量41
3.1水平角测量原理41
3.1.1光学经纬仪测角原理41
3.1.2全站仪测角原理43
3.1.3国产全站仪简介50
3.2水平角观测55
3.2.1观测方法55
3.2.2测站限差要求56
3.2.3超限成果的取舍与重测57
3.2.4偏心观测与归心改正57
3.3角度测量误差来源60
3.3.1仪器误差的影响60
3.3.2观测误差的影响63
3.3.3外界条件的影响64
3.4外业成果整理与分析65
3.4.1资料的检查与分析65
3.4.2测站平差67
3.4.3控制网测角精度评定67
3.4.4水平方向值归算68
思考题69
第4章 距离测量70
4.1测距仪器的分类70
4.2相位法测距71
4.2.1相位法测距原理71
4.2.2Mekometer ME 5000测距仪测距73
4.2.3Leica全站仪测距75
4.2.4苏-光RTS010全站仪测距80
4.3距离测量的误差来源82
4.3.1测距误差分析82
4.3.2测距精度估算84
4.3.3加常数和乘常数的测定85
4.3.4周期误差的测定87
4.4距离测量与归算90
4.4.1测距的实施90
4.4.2距离的归算92
思考题94
第5章 精密水准测量95
5.1精密水准仪及其使用95
5.1.1光学水准仪及其使用95
5.1.2数字水准仪及其使用98
5.1.3国产数字水准仪简介111
5.2精密水准仪和水准标尺的检验116
5.2.1水准仪检验116
5.2.2水准标尺检验121
5.3水准路线测量122
5.3.1水准路线测量的实施122
5.3.2作业规定与测站限差要求124
5.3.3外业成果整理与分析126
5.4精密水准测量误差分析128
5.4.1水准仪和水准标尺的误差128
5.4.2观测误差130
5.4.3外界环境的影响130
5.5大坝垂直位移监测网布测132
5.5.1新安江水电站大坝监测网布测132
5.5.2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大坝监测网布测135
思考题138
第6章 跨河水准测量与三角高程测量140
6.1跨河水准布设与观测要求140
6.1.1场地布设要求140
6.1.2观测技术要求142
6.2跨河水准测量方法144
6.2.1光学测微法144
6.2.2倾斜螺旋法145
6.2.3经纬仪倾角法147
6.2.4测距三角高程法149
6.2.5GPS测量法150
6.3测距三角高程测量152
6.3.1基本原理152
6.3.2观测方法与要求154
6.3.3大气折光影响及改正154
6.4工程实例156
6.4.1苏通大桥跨江水准测量156
6.4.2润扬大桥高程系统传递159
思考题160
第7章 卫星定位测量162
7.1GPS系统162
7.1.1GPS系统的组成162
7.1.2GPS卫星信号163
7.1.3GPS接收机164
7.2载波相位相对定位165
7.2.1载波相位观测值165
7.2.2载波相位差分观测值167
7.2.3差分观测方程与解算168
7.3GPS测量误差来源169
7.3.1与卫星有关的误差169
7.3.2与信号传输有关的误差170
7.3.3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171
7.4工程GPS网布设与观测172
7.4.1GPS网布设方式172
7.4.2GPS网外业观测173
7.4.3GPS偏心观测与归心改正174
7.4.4苏通大桥GPS网布测176
7.5GPS测量数据处理178
7.5.1基线解算及质量检验178
7.5.2GPS网平差180
7.6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182
7.6.1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182
7.6.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84
思考题187
第8章 测量数据粗差检验188
8.1粗差检验概述188
8.2粗差检验基本方法189
8.2.1极限误差法189
8.2.2数据探测法189
8.2.3稳健估计法190
8.3GPS测量数据的粗差处理191
8.3.1周跳的探测与修复191
8.3.2基于基线解算的粗差处理192
8.3.3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模型194
8.3.4对流层延迟误差改正模型195
8.4粗差检验实例196
8.4.1平面控制网粗差检验196
8.4.2高程控制网粗差检验199
思考题200
第9章 工程控制网平差201
9.1平面控制测量概算201
9.1.1概算目的与流程201
9.1.2概算的主要内容与方法201
9.1.3资用坐标的计算204
9.2水准测量概算205
9.2.1概算目的与流程205
9.2.2概算的主要内容与方法205
9.2.3资用高程的计算206
9.3坐标系统的选择206
9.3.1概述206
9.3.2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207
9.3.3坐标的邻带换算210
9.4控制网间接平差211
9.4.1边角网间接平差211
9.4.2水准网间接平差214
9.5工程控制网平差实例215
9.5.1润扬大桥平面控制网测量与平差215
9.5.2淮河入海水道变形监测网测量与平差220
9.5.3苏通大桥GPS网平差223
思考题224
第10章 参心坐标系及坐标换算225
10.1参心坐标系的建立225
10.1.1参心坐标系的建立原理225
10.1.2 1954年北京坐标系227
10.1.3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228
10.2相同参心坐标系下的坐标换算229
10.2.1常用的参心坐标系229
10.2.2大地坐标与空间直角坐标的换算230
10.2.3大地坐标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换算231
10.3不同参心坐标系下的坐标换算232
10.3.1空间直角坐标之间的换算232
10.3.2大地坐标之间的换算234
10.3.3平面直角坐标之间的换算235
思考题235
参考文献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