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商事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商事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360780.jpg)
- 刘朗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15056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9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6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商事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3
第一章 权利义务之观念3
第二章 法律之观念10
第三章 私权之主体及客体15
第一节 公权与私权之区别15
第二节 私权之主体17
第一项 总说17
第二项 自然人19
第三项 法人21
第三节 私权之客体26
第四章 私权之得丧变更31
第一节 私权变动之姿态31
第二节 私权变动之原因事实33
第五章 商事法之意义40
本论51
第一编 从事商业之人51
第一章 商人51
第二章 商业使用人及商业学徒55
第一节 商业使用人55
第二节 商业学徒57
第三章 代办商59
第二编 商业组织61
第一章 总说61
第一节 营业所61
第二节 商业注册63
第三节 商号64
第四节 商业帐①簿69
第二章 个人资本71
第三章 合伙73
第一节 普通合伙73
第一项 合伙之意义73
第二项 合伙之效力75
第一款 合伙之内部关系75
第二款 合伙之对外关系76
第三项 合伙人之退伙及加入79
第一款 合伙人之退伙79
第二款 合伙人之加入82
第四项 合伙之解散及清算83
第一款 合伙之解散83
第二款 合伙之清算84
第二节 隐名合伙85
第一项 隐名合伙之意义85
第二项 隐名合伙人之权利与义务86
第三项 隐名合伙之终止87
第四章 公司89
第一节 总说89
第一项 公司之意义89
第二项 公司之种类90
第三项 公司之设立91
第四项 公司之对外入股93
第二节 无限公司94
第一项 无限公司之设立94
第二项 无限公司之内部关系95
第三项 无限公司之对外关系97
第四项 无限公司股东之退股99
第五项 无限公司之解散100
第三节 两合公司103
第一项 两合公司之设立103
第二项 两合公司之内外关系103
第三项 两合公司股东之退股104
第四项 两合公司之解散105
第五项 两合公司之清算106
第四节 股份有限公司106
第一项 股份有限公司之设立106
第一款 发起设立106
第二款 募集设立108
第二项 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111
第三项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之权利与义务114
第四项 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东会115
第五项 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117
第六项 股份有限公司之监察人121
第七项 股份有限公司之会计122
第八项 股份有限公司之公司债125
第九项 股份有限公司之变更章程127
第十项 股份有限公司之解散131
第十一项 股份有限公司之清算132
第五节 股份两合公司135
第一项 股份两合公司之设立135
第二项 股份两合公司之内外关系136
第三项 股份两合公司之解散138
第四项 股份两合公司之清算139
第六节 罚则140
第三编 商品144
第一章 商品之标帜144
第一项 商标之意义构成及种类144
第二项 商标之注册147
第三项 商标之专用150
第四项 商标专用权之保护152
第五项 商标权之移转157
第六项 商标权之消灭158
第二章 商品之专利160
第一节 工业上发明之专利160
第一项 发明之意义160
第二项 发明之奖励161
第三项 再发明之奖励162
第四项 专利权之呈请164
第五项 专利权之归属165
第六项 专利权之撤销165
第七项 专利权之保护166
第二节 著作物之专利167
第一项 著作权之意义167
第二项 著作权之取得169
第一款 注册169
第二款 呈请注册之人169
第三款 呈请注册之著作物170
第三项 著作权之效力172
第一款 著作权之归属172
第二款 著作权之年限173
第三款 著作权年限之起算174
第四款 著作权之移转174
第五款 著作权之共有175
第四项 著作权之保护175
第四编 商事权义之发生182
第一章 契约182
第一节 契约之意义182
第二节 契约之种类183
第三节 契约之成立187
第一项 要约187
第一款 要约之意义187
第二款 要约之效力188
第二项 承诺191
第一款 承诺之意义191
第二款 承诺之效力192
第三项 合意194
第四项 契约成立之时期196
第四节 契约之确保198
第一项 定金198
第二项 违约金199
第五节 契约之履行200
第一项 当事人200
第二项 履行方法201
第三项 履行时地及履行费用202
第六节 契约之移转203
第一项 债权之让与203
第二项 债务之承担205
第七节 契约之解除206
第一项 解除权行使之原因206
第二项 解除权行使之效果207
第二章 代理209
第一节 代理之意义209
第二节 代理权之本质210
第三节 代理权之发生211
第四节 代理人之能力212
第五节 代理权之范围212
第六节 代理权之消灭213
第七节 双方代理、无权代理及复代理214
第三章 票据217
第一节 总论217
第一项 票据之意义217
第二项 票据之种类220
第三项 票据行为之特色221
第一款 票据行为须依一定之方式221
第二款 票据行为须因交付而完成223
第三款 票据行为乃单独行为225
第四款 善意执票人之意义230
第五款 票据行为人之抗辩权232
第六款 票据行为独立有效237
第七款 票据债务之履行时地238
第四项 票据之伪造变造涂销毁损及丧失239
第五项 票据之时效241
第六项 票据之利得偿还242
第二节 汇票243
第一项 发票243
第一款 发票之款式243
第二款 指己汇票与对己汇票247
第三款 发票人之责任247
第二项 背书248
第一款 背书之意义及效力248
第二款 背书之款式及要件251
第三款 背书之种类253
第四款 背书之限制254
第三项 承兑256
第一款 承兑之意义及款式256
第二款 承兑之期限256
第三款 承兑之提示257
第四款 关于承兑之其他事项257
第五款 不单纯承兑258
第六款 承兑人之责任259
第四项 参加承兑259
第一款 参加承兑之意义及款式259
第二款 参加承兑人260
第三款 参加承兑之效力261
第五项 保证261
第一款 保证之意义及款式261
第二款 保证之当事人及标的262
第三款 保证人之责任及权利262
第六项 到期日264
第七项 付款266
第一款 付款之提示266
第二款 付款之期日266
第三款 付款之方法267
第八项 参加付款269
第一款 参加付款之意义269
第二款 参加付款人269
第三款 参加付款之时期270
第四款 参加付款之方法271
第五款 参加付款之效力271
第九项 汇票债务之消灭271
第一款 票据债务之绝对消灭272
第二款 票据债务之相对消灭276
第十项 追索权278
第一款 追索权之意义及立法主义278
第二款 追索权人及被追索人279
第三款 行使追索权之原因280
第四款 行使追索权之步骤281
第五款 追索之金额284
第六款 回头汇票285
第十一项 拒绝证书286
第十二项 复本288
第十三项 誊本290
第三节 本票291
第四节 支票294
第一项 普通支票294
第二项 保付支票301
第三项 平行线支票302
附录 吾国票据之沿革及其习惯306
第五编 商事权义之担保312
第一章 物上担保312
第一节 总说312
第二节 抵押313
第一项 抵押权之意义313
第二项 抵押权之取得315
第三项 抵押权之效力317
第四项 抵押权之实行319
第五项 抵押权之消灭321
第三节 质324
第一项 动产质权324
第一款 动产质权之意义324
第二款 动产质权之取得325
第三款 动产质权之效力326
第四款 动产质权之实行327
第五款 动产质权之消灭328
第二项 权利质权329
第一款 权利质权之意义329
第二款 权利质权之取得330
第三款 权利质权之效力332
第四款 权利质权之实行333
第五款 权利质权之消灭335
第四节 留置336
第一项 留置权之意义336
第二项 留置权之取得337
第三项 留置权之效力339
第四项 留置权之消灭340
第二章 对人担保342
第一节 保证之意义342
第二节 保证之范围343
第三节 保证之效力344
第四节 共同保证连带保证及信用委任347
第六编 有关商事之契约350
第一章 买卖350
第一节 买卖之意义350
第二节 买卖之成立352
第三节 买卖之效力354
第一项 对于出卖人之效力354
第一款 财产权移转之义务354
第二款 瑕疵担保之义务355
第一目 权利355
第二目 物356
第二项 对于买受人之效力359
第一款 支付价金之义务359
第二款 受领标的物之义务360
第三项 标的物危险及买卖费用之负担361
第一款 标的物危险之负担361
第二款 买卖费用之负担361
第四节 买回之意义及效力362
第一项 买回之意义362
第二项 买回之效力363
第二章 特种买卖365
第一节 试验买卖365
第二节 货样买卖366
第三节 分期付价之买卖366
第四节 拍卖367
第三章 互易369
第四章 交互计算370
第五章 租赁372
第一节 租赁之意义372
第二节 租赁之效力373
第一项 对于出租人之效力373
第二项 对于承租人之效力375
第三项 对于第三人之效力379
第四项 特别消灭时效及除斥期间之规定381
第三节 租赁之终止382
第一项 一般的终止382
第二项 特别的终止382
第六章 借贷385
第一节 使用借贷385
第一项 使用借贷之意义385
第二项 使用借贷之效力386
第一款 对于借用人之效力386
第二款 对于贷与人之效力386
第三款 特别消灭时效及除斥期间之规定387
第三项 使用借贷之终止387
第二节 消费借贷388
第一项 消费借贷之意义388
第二项 消费借贷之效力389
第一款 对于借用人之效力389
第二款 对于贷与人之效力392
第三项 消费借贷之终止393
第七章 雇佣394
第一节 雇佣之意义394
第二节 雇佣之效力395
第三节 雇佣契约之移转396
第四节 雇佣契约之终止396
第八章 承揽398
第一节 承揽之意义398
第二节 承揽之效力399
第一项 对于承揽人之效力399
第二项 对于定作人之效力402
第三项 危险责任之负担403
第三节 承揽之终止404
第四节 特别消灭时效及除斥期间之规定405
第九章 委任407
第一节 委任之意义407
第二节 处理权之授与409
第三节 委任之效力410
第一项 对于受任人之效力410
第二项 对于委任人之效力412
第四节 复委任之许可413
第五节 委任之终止414
第十章 居间415
第一节 居间之意义415
第二节 居间之效力415
第三节 隐名居间417
第十一章 行纪419
第一节 行纪之意义419
第二节 行纪当事人间之关系420
第十二章 寄托423
第一节 寄托之意义423
第二节 寄托之效力424
第三节 旅店饮食店浴堂主人之特别责任427
第十三章 仓库429
第一节 仓库之意义429
第二节 仓库营业人之意义430
第三节 仓库契约之意义431
第四节 仓单之意义432
第五节 仓库契约之效力434
第六节 仓库契约之移转436
附录 我国近代式之仓库单据438
第十四章 运送443
第一节 运送营业之意义443
第二节 物品运送444
第一项 运送契约444
第二项 运送人之权利义务445
第三项 托运人之权利义务448
第三节 旅客运送449
第十五章 承揽运送451
第一节 承揽运送之意义451
第二节 承揽运送人之权利义务451
第十六章 海上运送453
第一节 海上运送之特质453
第二节 货物运送454
第一项 运送契约454
第二项 运送人船舶所有人船长之权利义务456
第三项 托运人之权利义务460
第三节 旅客运送464
第十七章 保险467
第一节 总说467
第一项 保险之意义467
第二项 保险契约469
第二节 损失保险477
第一项 损失保险契约之意义477
第二项 损失保险契约之种类478
第三项 损失保险契约之特质479
第三节 人身保险483
第一项 人身保险契约之意义483
第二项 人身保险契约之种类483
第三项 人身保险契约之特质484
第七编 破产与和解487
第一章 总说487
第一节 破产宣告之意义487
第二节 破产制度之理论上的根据491
第三节 破产法之编制492
第四节 破产法之效力497
第二章 和解499
第一节 法院之和解500
第一项 和解之声请及许可500
第二项 和解程序进行中之监督辅助人及债务人506
第三项 债权人会议507
第四项 和解之认可及不认可508
第五项 和解及和解让步之撤销510
第二节 商会之和解512
第一项 和解之请求及许可512
第二项 和解程序进行中之商会及债务人514
第三项 债权人会议515
第四项 和解成立之效力516
第三章 破产517
第一节 破产之宣告及效力517
第一项 破产之宣告517
第二项 破产宣告之效力524
第二节 破产财团之构成及管理527
第一项 破产财团之构成527
第二项 破产财团之管理529
第三节 财团费用财团债务之构成及清偿533
第四节 破产债权之构成及行使534
第一项 破产债权之构成534
第二项 破产债权之行使537
第五节 债权人会议545
第六节 调协547
第七节 破产财团之分配550
第八节 破产之终结及终止555
第九节 复权556
第十节 罚则557
第一项 对于破产人或和解人之罚则558
第二项 对于其他之人之罚则560
新旧译名对照表562
出版寄语&余雪明563
刘朗泉先生学术年表&刘明康565
商业理性、商法精神与中国社会&曹全来567
跋&熊性美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