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能源革命背景下中国能源管制法律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能源革命背景下中国能源管制法律问题研究
  • 文绪武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8330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能源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能源革命背景下中国能源管制法律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背景:能源革命2

二、研究意义12

三、研究基本思路12

四、创新点15

第一章 能源管制的理论基础17

第一节 政府为什么管制能源18

一、政府管制基本内涵18

二、管制的公共利益理论19

三、外部性理论21

四、管制俘获与能源腐败22

五、不对称管制25

第二节 能源产业组织与管制26

一、产业组织管制SCP范式27

二、效率范式30

三、制度影响理论SSP范式30

四、能源产业管制的早期实践32

第三节 能源产业管制强化国家竞争优势35

一、产业管制是政府重要职能35

二、产业竞争力奠基国家竞争力36

三、能源产业竞争优势成为国家竞争优势制高点38

第四节 能源管制框架拓展41

一、经济性管制:塑造管制框架41

二、社会性管制:拓展管制框架41

三、创新能源管制框架43

第二章 能源管制的国际比较制度分析45

第一节 欧盟能源管制45

一、单一能源部门一体化与示范效应46

二、建立与完善强制石油储备体系48

三、电力和天然气管制:有限适用共同竞争政策49

四、构建新时期“三位一体”共同能源政策51

五、经验与启示53

第二节 美国能源管制54

一、能源产业竞争监管55

二、广泛建立联邦能源管制56

三、去管制化改革59

四、独立设置能源管制机构64

五、打造21世纪能源新政策与战略65

第三节 俄罗斯能源管制66

一、苏联时期能源政策66

二、能源产业私有化改革69

三、能源再国有化74

第四节 域外能源管制的启示75

第三章 能源反垄断管制77

第一节 能源行政垄断形成进入壁垒77

一、能源行政垄断与行政干预的基本界分78

二、行政垄断违法性78

三、进入壁垒框定市场结构元制度79

四、入世前整顿、关闭、重组81

五、入世后提高市场准入84

六、“新36条”85

第二节 能源经济垄断87

一、能源自然垄断87

二、能源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及实例评析88

三、能源经营者集中98

第三节 能源价格双轨制及其改革100

一、能源价格管制内核100

二、不完全信息下能源成本加成定价及其限度101

三、转型期能源价格“双轨制”102

四、化石能源价格管制困境106

五、可再生能源“合竞”对价格管制的新需求107

六、锚定能源价格管制目标109

第四节 从能源反垄断的实践看《反垄断法》局限性109

一、行政垄断公共执行不力110

二、《反垄断法》公共实施体制不利于能源反垄断111

三、私人实施机制缺失112

第五节 塑造能源竞争新格局113

一、推动能源大部制,破冰能源行政垄断113

二、对能源非垄断环节实行激励性不对称管制114

三、剥离能源企业行政职能,回归企业属性115

四、推动能源企业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116

五、逐步解除不合理能源价格管制117

第四章 能源安全管制118

第一节 能源新安全观119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衍生119

二、新安全观下广泛开展能源合作120

三、审视“贷款换石油”121

四、能源战略储备123

第二节 能源安全奠定国家安全基础125

一、国内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125

二、油气地缘政治博弈决胜能源安全126

三、美国重返亚太,中日能源博弈更趋紧张127

四、马六甲咽喉风险128

五、有效国际制度保障缺失129

第三节 创新能源安全新体制130

一、国家能源委员会131

二、新国家能源局131

三、国家安全委员会132

四、《能源法》为能源安全保驾护航132

第四节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法律风险评估与防控133

一、“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风险格局135

二、能源合作风险防控研究述评142

三、《能源法》能源国际合作风险控制框架及其限度145

四、综合评估能源国际合作风险的理论构建146

五、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风险的模拟评估148

六、展望及立法建议150

第五章 能源效率管制152

第一节 能源效率革命152

一、能源效率内涵153

二、我国能源效率总体偏低且地区差异显著154

三、提高能源效率的制度障碍155

第二节 能源搁置成本回收效率分析——以发电业为例156

一、发电业管制改革浪潮156

二、搁置成本的界定与产生157

三、搁置成本回收的效率与公正考量158

四、搁置成本处置的法律实践161

五、我国处理电力搁置成本的法律框架163

六、小结与建议164

第三节 节能自愿协议实施困境与改革165

一、传统节能的“命令—控制”模式165

二、节能自愿协议的实施现状与法律属性166

三、节能协议制度结构167

四、节能协议制度绩效169

五、甄别节能协议制度设计缺陷169

六、小结172

第四节 从清洁发展机制到国内碳交易市场构建172

一、我国CDM实施绩效173

二、CDM制度结构及其激励功能175

三、从CDM到国内碳市场的制度转型178

四、创新我国碳市场的制度路径179

第五节 可再生能源股权众筹实践困境与制度整合180

一、可再生能源股权众筹助推能源革命180

二、发达国家实践与制度整合181

三、我国可再生能源股权众筹的制度困境183

四、制度整合路径187

第六章 能源环境协调管制190

第一节 能源与环境问题联袂190

一、煤炭开发利用是环境主要污染源192

二、油气开发利用加剧生态环境破坏194

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逐渐受到关注196

四、雾霾治理要求能源法与环保法合力197

五、治理能源环境问题需要整体性制度设计198

六、《能源法》“生态化”的限度199

第二节 在压力型体制中嵌入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机制200

一、问题的提出201

二、我国节能减排的制度实践202

三、压力型体制构建强制性节能减排机制203

四、压力型体制阻滞了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206

五、耦合压力型体制与市场机制的路径选择209

第三节 构建能源互联网制度基础211

一、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211

二、能源互联网发展图景212

三、能源互联网对传统能源体制的挑战216

四、我国能源互联网的政策架构217

五、电力体制改革蹒跚前行218

六、以修订《电力法》为核心,回应能源互联网发展220

第四节 优化能源环境协调管制221

一、尽快出台《能源法》,彰显其治理雾霾隐性资源221

二、能源基本法与环境法进行制度链接221

三、强化能源企业社会责任222

四、嵌入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224

五、强化能源环境税制度,推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24

结语227

参考文献229

索引243

后记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