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木工程自主创新试验材料与结构分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木工程自主创新试验材料与结构分册
  • 余世策主编;钱匡亮,刘承斌,彭宇,翼晓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22305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土木工程-建筑材料-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木工程自主创新试验材料与结构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建筑材料微观结构1

第1章 概述2

1.1 材料的结构层次2

1.2 材料四要素6

1.2.1 使用效能6

1.2.2 性质7

1.2.3 合成和加工7

1.2.4 结构与成分8

1.3 材料微观结构研究手段8

1.3.1 电子显微镜8

1.3.2 X射线衍射分析仪9

1.3.3 固体核磁共振12

1.4 扫描电镜的发展简史15

第2章 扫描电镜的原理与构造20

2.1 扫描电镜工作原理20

2.1.1 背散射电子20

2.1.2 二次电子22

2.1.3 特征X射线23

2.2 扫描电镜的构造25

2.2.1 电子枪26

2.2.2 电磁透镜29

2.2.3 扫描偏转线圈30

2.2.4 样品舱30

2.2.5 真空系统33

2.2.6 信号接收、处理及显示系统35

2.3 扫描电镜技术参数37

2.3.1 放大倍数37

2.3.2 分辨率37

2.3.3 景深40

2.3.4 像散41

2.3.5 球差42

2.3.6 色差43

第3章 扫描电镜的样品制备及试验方法44

3.1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44

3.1.1 样品破碎44

3.1.2 干燥45

3.1.3 砂纸打磨46

3.1.4 固定46

3.1.5 除尘去屑47

3.1.6 喷镀47

3.1.7 不同的形态样品的制备方法48

3.1.8 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样品制备方法49

3.2 扫描电镜成像影响因素52

3.2.1 样品和制备过程52

3.2.2 电镜的因素52

3.2.3 操作的因素52

3.2.4 其他影响54

3.2.5 荷电现象55

3.2.6 荷电现象的防治57

第4章 建材微观结构创新试验选题及指南64

4.1 创新试验选题指南64

4.1.1 常用建筑材料微观结构试验64

4.1.2 水泥水化特征65

4.1.3 掺合料与外加剂对水泥的改性65

4.1.4 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相结合65

4.2 创新试验案例及论文选登65

第一篇参考文献83

第二篇 建筑材料宏观特性85

第5章 概述86

第6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87

6.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87

6.1.1 基本要求87

6.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87

6.2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4

6.2.1 基本要求94

6.2.2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4

6.3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5

6.3.1 基本要求95

6.3.2 粉煤灰的掺量95

6.4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6

6.4.1 基本要求96

6.4.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6

6.5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8

6.5.1 基本要求98

6.5.2 普通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9

第7章 混凝土拌合物试验方法104

7.1 混凝土拌合物拌和方法104

7.1.1 一般规定104

7.1.2 主要仪器设备104

7.1.3 拌和方法104

7.2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试验方法105

7.2.1 坍落度、扩展度、经时损失试验105

7.2.2 倒置坍落度筒排空试验107

7.2.3 漏斗试验108

7.2.4 间隙通过性试验108

7.2.5 抗离析性能试验109

7.2.6 维勃稠度试验110

7.2.7 其他试验研究方法110

第8章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113

8.1 基本要求113

8.1.1 试件尺形和形状113

8.1.2 试件制作114

8.1.3 试件养护116

8.2 抗压强度116

8.2.1 试验步骤116

8.2.2 试验结果117

8.3 劈裂抗拉强度118

8.3.1 试验步骤118

8.3.2 试验结果119

8.4 抗折/抗弯拉/弯曲强度119

8.4.1 试验步骤119

8.4.2 试验结果120

8.5 轴心抗压强度121

8.6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121

8.6.1 试验步骤121

8.6.2 试验结果122

8.7 混凝土抗拉试验122

8.7.1 试验步骤122

8.7.2 试验结果123

8.8 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124

8.8.1 试验步骤124

8.8.2 试验结果124

8.9 混凝土抗剪强度试验124

8.9.1 试验步骤124

8.9.2 试验结果125

第9章 混凝土长期耐久性和耐久性试验方法126

9.1 抗水渗透试验126

9.1.1 主要仪器设备126

9.1.2 试验步骤126

9.1.3 试验结果127

9.2 抗氯离子渗透试验128

9.2.1 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或称RCM法)128

9.2.2 电通量法130

9.3 收缩试验132

9.3.1 非接触法132

9.3.2 接触法133

9.4 早期抗裂试验134

9.4.1 试验装置134

9.4.2 试验步骤134

9.4.3 试验结果135

9.5 抗冻性能136

9.5.1 基本要求136

9.5.2 慢冻法136

9.5.3 快冻法138

9.6 碳化试验140

9.6.1 主要仪器设备140

9.6.2 试验步骤140

9.6.3 试验结果141

9.7 混凝土棱柱体法碱骨料反应试验141

9.7.1 主要试验设备141

9.7.2 准备工作141

9.7.3 试验步骤142

9.7.4 试验结果142

第10章 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特性试验案例143

10.1 背景143

10.1.1 混凝土材料发展143

10.1.2 纤维混凝土143

10.1.3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144

10.2 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设备及方法汇总145

10.2.1 流动性能145

10.2.2 抗压试验146

10.2.3 抗折强度测试方法146

10.2.4 四点弯曲薄板试验147

10.2.5 直接拉伸薄板试验148

10.3 水泥基复合材料创新试验指南148

10.3.1 PE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149

10.3.2 创新试验论文选登149

第二篇参考文献160

第三篇 结构工程161

第11章 概述162

11.1 引言162

11.2 结构试验的目的和任务162

11.2.1 研究性试验162

11.2.2 生产鉴定性试验163

11.3 结构试验的分类163

11.3.1 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163

11.3.2 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164

11.3.3 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164

11.3.4 试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164

11.4 结构试验的一般程序164

第12章 结构试验仪器与设备165

12.1 加载设备及相关辅助装置165

12.1.1 重物加载165

12.1.2 液压加载166

12.1.3 冲击试验机171

12.1.4 电磁激振器172

12.1.5 环境随机振动激振173

12.1.6 反力装置173

12.2 试验量测技术与量测仪表177

12.2.1 应变量测178

12.2.2 位移量测185

12.2.3 荷载量测设备192

12.2.4 裂缝测宽设备192

12.2.5 测振传感器194

12.3 数据采集系统201

12.4 虚拟仪器202

12.5 结构检测仪器203

12.5.1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仪203

12.5.2 混凝土钢筋检测仪204

第13章 结构工程试验与方法205

13.1 模型相似理论205

13.1.1 相似理论及模型设计205

13.1.2 模型试验应注意的问题207

13.2 静载试验208

13.2.1 概述208

13.2.2 试验准备工作208

13.2.3 试验荷载与加载方案211

13.2.4 量测方案212

13.2.5 试验数据处理213

13.3 动载试验218

13.3.1 概述218

13.3.2 动力特性测试219

13.3.3 振动量测试225

13.4 振动台试验228

13.4.1 概述228

13.4.2 试验方案228

13.4.3 振动台试验准备及试验方法229

13.4.4 振动台模型试验数据处理方法230

第14章 结构工程创新试验选题及指南232

14.1 结构工程创新试验指南232

14.1.1 工字钢简支梁体外加固静载试验232

14.1.2 框架耗能减震振动台试验232

14.1.3 频率法测试索力试验233

14.1.4 网架静载试验233

14.2 结构工程创新试验案例精选233

第三篇参考文献249

第四篇 风工程251

第15章 概述252

15.1 风灾与结构风损252

15.2 风工程研究方法253

15.3 风洞试验254

第16章 风工程试验设备255

16.1 风洞255

16.1.1 低速风洞气动构造与功能介绍255

16.1.2 浙江大学ZD-1边界层风洞257

16.2 风洞测试设备259

16.2.1 风速测试设备259

16.2.2 风压测试设备264

16.2.3 风力测试设备267

第17章 风工程试验理论与方法271

17.1 相似理论271

17.2 大气边界层流场模拟272

17.2.1 大气边界层流场特性272

17.2.2 大气边界层流场模拟的相似准则273

17.2.3 被动模拟技术274

17.2.4 主动模拟技术277

17.3 测压试验277

17.3.1 测压试验的目的277

17.3.2 测压试验模型设计277

17.3.3 测量系统278

17.3.4 测量条件的选择278

17.3.5 测压数据处理280

17.4 测力试验282

17.4.1 测力试验的目的282

17.4.2 测力试验模型设计282

17.4.3 测量系统282

17.4.4 测量条件的选择282

17.4.5 测力数据处理283

17.5 测振试验284

17.5.1 测振试验的目的284

17.5.2 测振试验模型设计284

17.5.3 测量系统286

17.5.4 测量条件的选择286

17.5.5 测振数据处理287

17.6 风环境试验287

17.6.1 风环境试验的目的287

17.6.2 风环境试验模型设计287

17.6.3 测量系统288

17.6.4 测量条件的选择288

17.6.5 风环境数据处理289

第18章 风工程创新试验选题及指南290

18.1 风工程创新试验选题指南290

18.1.1 建筑结构体型系数的风洞测压试验290

18.1.2 建筑结构风致干扰效应的风洞测压试验291

18.1.3 建筑结构周边风环境风洞试验293

18.1.4 建筑内部通风的风洞试验294

18.1.5 雷诺数效应对工程结构风荷载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295

18.2 风工程创新试验案例精选297

第四篇参考文献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