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泾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1220382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030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10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泾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1
概述1
序二2
序三3
序四6
大事记7
凡例8
二 堰堤塘坝修治17
第一节 沿革49
第一章 建置49
第二节 境域51
一 清及以前行政区划52
第三节 行政区划52
二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53
三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54
第二章 自然地理61
第一节 地质地貌61
一 地质61
二 地貌62
第二节 气象71
一 气候71
二 物候76
第三节 水资源78
一 地表水78
二 地下水80
附 古池、塘、泉、井80
第四节 土壤植被82
一 土壤82
二 植被86
第五节 自然资源87
一 矿产资源87
二 植物资源89
三 野生动物91
第六节 自然灾害94
一 水、旱灾害94
二 地震98
第三章 人口100
第一节 人口增减100
第二节 人口构成106
一 民族 姓氏106
二 年龄 性别107
三 婚姻 家庭109
四 职业110
第三节 人口控制112
一 计划生育112
二 优生 优育114
第四节 人民生活115
一 职工、农民收入116
二 生活条件117
第一节 资源119
一 耕地119
第四章 农业119
二 劳力120
三 畜力120
四 灌溉条件120
第二节 体制变革121
一 封建土地私有制121
二 土地制度改革122
三 农民个人所有制122
四 社会主义公有制123
第三节 主要农作物125
一 粮食作物125
二 油料作物129
三 经济作物130
一 耕作制度136
第四节 耕作与农艺136
二 耕作机具137
三 主要作物栽培138
第五节 农业科技140
一 品种改良140
二 土壤普查与应用143
三 肥料施用改进144
四 农业区划145
附 泾县综合农业区划图147
第六节 植物保护148
一 主要病虫害148
二 农田草害鼠害150
三 病虫害防治150
一 家畜饲养151
第七节 畜禽饲养151
二 家禽饲养152
三 畜疫防治153
第八节 水产154
一 可养水面154
二 水产种类154
三 养殖与产量155
一 面积 蓄积157
第五章 林业157
第一节 资源157
二 树种 分布159
三 名树 古树 奇树159
附 全县森林分布示意图162
第二节 营林生产163
一 采种育苗163
二 植树造林164
三 抚育更新165
附 泾县林业基地示意图168
二 防火169
一 封山禁园169
第三节 森林保护169
三 防治病虫害170
第四节 采伐储运171
一 采伐171
二 运输173
第五节 权属 林政174
一 权属174
二 林政174
附 国营林场、苗圃简介175
一 河道治理177
第一节 工程建设177
第六章 水利177
三 水渠、水库工程181
附 主要水库工程186
四 小水电站187
第二节 灌溉188
一 面积188
二 排灌站189
第三节 防洪抗旱198
一 机构198
三 机具198
二 防洪抢险199
三 抗旱199
第四节 水土保持200
第五节 水利管理201
一 机构201
二 制度201
第七章 工业203
第一节 体制204
一 私营工业204
二 国营工业207
三 集体工业209
四 乡镇(社队)工业211
五 部门工业213
六 合资工业215
第二节 主要工业门类215
一 造纸 印刷215
二 机械217
三 化学219
四 建材220
五 采矿冶炼221
六 电力223
七 食品226
八 纺织 服装227
九 其他228
第三节 生产经营229
一 产品 产量229
二 劳动管理233
三 产值利润234
第四节 主要工厂简介236
第八章 宣纸240
第一节 源流240
第一节 经营240
一 私营241
二 宣纸生产合作社244
三 联营、合营、国营、集体经营245
第三节 生产246
一 原料产地与制作246
二 生产工序与设备247
三 品种规格248
四 包装255
五 运输255
第四节 获奖产品256
二 价格257
一 渠道257
第五节 销售257
第六节 企业管理261
一 生产管理261
二 计划管理261
三 质量管理261
四 财务管理262
五 劳动管理262
第七节 工资福利263
一 工资263
二 福利待遇264
一 民间传说265
三 劳动保护265
第八节 杂录265
二 蔡伦祠266
三 文存266
第九章 交通270
第一节 陆路交通270
一 驿道270
二 古道270
三 公路271
四 桥梁275
附 轻便铁路275
第二节 水路交通285
一 航道285
二 码头286
三 渡口286
第三节 运输287
一 客运287
二 货运289
三 搬运装卸290
第四节 管理291
一 公路养护291
二 车辆管理292
三 航运管理293
第十章 邮电294
第一节 邮政294
一 驿铺294
二 邮政局、所294
三 邮路297
四 投递298
五 汇兑299
六 邮储299
七 报刊发行300
二 电报301
第二节 电讯301
一 电话301
第十一章 商业306
第一节 体制307
一 私营商业307
二 公私合营商业309
三 集体商业310
四 国营商业313
第二节 经营流通318
一 购销渠道318
二 农副产品购销319
三 日用工业品购销323
四 物资供应331
第三节 饮食服务334
一 饮食业334
二 旅馆业334
三 服务业335
第四节 对外贸易336
一 外贸渠道336
二 出口商品336
一 农贸集市337
第五节 集市贸易337
二 庙会 交流会340
第十二章 粮油贸易341
第一节 购销341
一 市场341
二 收购342
三 销售343
四 价格347
第二节 储运349
一 仓储349
二 保管350
一 粮食加工351
三 调运351
第三节 粮油加工351
二 油脂加工352
三 饲料加工353
第十三章 工商管理354
第一节 企业登记354
第二节 市场管理356
一 管理机构356
二 管理措施357
三 市场建设358
附 个体劳动者协会359
四 案件查处359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360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361
一 商标管理361
二 广告管理362
第五节 物价管理364
一 物价变动364
二 管理监督373
三 违章查处374
二 计量管理375
一 制度375
第六节 标准计量管理375
三 标准化推广与质量监督376
第十四章 财税378
第一节 财政体制378
第二节 财政收支380
一 收入380
二 支出389
一 机构400
二 检查审计400
第三节 财政监察审计400
三 财经纪律查处401
第四节 农业赋税402
一 田赋402
二 农业税407
三 减免408
第五节 工商各税409
一 税制409
二 税种 税率410
一 当铺 钱庄420
二 农村信用合作社420
第一节 企业420
第十五章 金融420
三 银行421
四 保险公司423
五 城市金融服务社423
第二节 货币流通423
一 种类423
二 流通425
三 比值426
四 管理427
一 储蓄428
第三节 存款428
二 存款430
第四节 信贷431
一 农业贷款431
二 工商贷款432
三 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贷款433
四 信托贷款434
第五节 代理债券435
一 公债435
二 国库券436
三 金融债券437
第六节 保险437
第一节 旧城池439
第十六章 城乡建设439
第二节 县城建设440
第三节 集镇建设445
附 昔日马头镇454
第四节 农村建设455
一 公共设施455
二 农村住房455
第五节 建筑456
一 行业456
二 设计施工457
三 质量监督458
第六节 房地产管理459
一 私房459
二 公房460
第七节 环境保护461
一 污染461
二 治理462
第十七章 党派46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464
一 基层组织464
二 县委470
三 党代会476
四 党员与教育477
五 宣传483
六 统一战线485
七 纪律检查487
八 信访487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488
一 县党部488
二 基层组织与党员489
三 党务活动490
二 民社党491
第四节 三青团泾县分团干事会491
一 青年党491
第三节 中国青年党和中国民社党491
第十八章 群众团体492
第一节 工人组织492
一 工会492
二 工人抗敌协会495
第二节 农民组织495
一 农会495
一 县妇女协会496
第三节 妇女组织496
三 县农民协会496
二 农民抗敌协会496
二 妇女解放会497
三 妇女抗敌协会497
四 县妇女会498
五 县妇联会498
第四节 青年组织499
一 青年团499
三 民族解放先锋队501
二 青年抗敌协会501
第五节 少年组织502
一 童子军502
二 儿童团502
三 少年先锋队502
第六节 工商组织503
一 商会503
二 同业公会504
三 县工商业联合会504
二 县中苏友好协会505
三 县抗美援朝委员会505
一 县教育会505
第七节 其它组织505
第十九章 人民代表大会507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07
一 组建507
二 历届会议507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509
一 代表选举509
二 历次大会509
三 人大常委会511
附 全国、省人大代表名单513
第二十章 政府515
第一节 县署515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523
一 工作机构523
二 知事、县长更迭524
三 政务活动525
附 安徽省第九区(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泾始末526
第三节 县民主政府527
一 泾旌太县政府527
二 泾青南县政府527
三 职能机构528
二 县革命委员会528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528
一 县人民政府528
四 领导人更迭533
五 政务纪要536
第二十一章 人民政协539
第一节 委员会539
一 委员界别539
二 历届会议540
一 工作机构541
二 历届常委会议541
第二节 常委会541
三 工作纪要542
四 领导人更迭543
附 (1) 民国期间县参议会543
(2) 民国期间本县当选的国会议员、国民代表、参议员、国大代表、省参议员544
第二十二章 侨务外事545
第一节 侨务545
一 外侨管理545
二 侨胞工作545
第二节 外事546
一 机构546
二 接待547
四 迁居548
五 探亲548
三 出访548
第二十三章 公安司法549
第一节 公安549
一 机构549
二 武警550
三 户政551
四 治安管理553
五 镇反肃特555
七 打击刑事犯罪557
六 改造地、富、反、坏分子557
八 消防558
九 看守监管561
第二节 检察562
一 机构562
二 刑事检察562
三 法纪检察563
四 经济检察563
五 监所检察564
六 控告申诉检察564
一 机构565
第三节 审判565
二 审判制度566
三 审理567
四 申诉复查568
第四节 司法行政569
一 机构569
二 民事调解569
三 法律顾问570
四 法制宣传572
第一节 兵役574
第二十四章 军事574
第二节 征集575
第三节 地方武装576
一 弓兵、团练576
二 自卫团队577
三 赤卫队、游击队578
四 县大队、人武部578
五 民兵579
第四节 驻军581
一 清军 太平军581
二 军阀部队和国民政府军581
一 要地 防御582
第五节 兵防582
三 新四军582
四 人民解放军582
二 防空583
第六节 兵事记略583
一 古代战事583
二 近现代战事584
附 (1)民国泾县县政府军政人员起义情况588
(2)日军在泾县所犯罪行588
第一节 拥军优属590
一 优待590
第二十五章 民政590
二 抚恤594
三 烈士褒扬594
第二节 救济595
一 灾害救济595
二 生产救灾597
三 社会救济598
第三节 扶贫599
一 革命老区扶贫599
第五节 安置600
第四节 社会福利600
二 农村扶贫600
一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601
二 残疾人安置602
三 下放居民安置602
四 知识青年安置602
五 流民收容遣送603
第六节 婚姻登记603
第七节 殡葬管理604
一 殡葬604
二 墓地605
一 官吏607
二 干部队伍607
第二十六章 人事劳动607
第一节 人事607
三 干部管理609
第二节 劳动611
一 就业611
二 用工制度612
三 劳动保护613
第三节 工资福利615
一 工资制度615
二 工资调整617
四 奖金619
三 工资基金管理619
五 福利待遇620
第四节 离休、退休621
一 离休621
二 退职退休622
第二十七章 教育623
第一节 旧式学校623
一 县学623
二 书院624
四 私塾625
三 社学625
第二节 学前教育633
第三节 普通教育634
一 小学634
二 中学642
三 学制648
第四节 专业、职业教育649
一 师范教育649
二 卫生专业教育649
三 职业教育650
一 业余教育653
第五节 成人教育653
二 函授教育655
三 广播电视教育656
四 自学考试656
第六节 教师656
一 师资来源656
二 文化程度657
三 业务进修658
四 待遇658
第七节 教育管理660
第八节 教学研究661
一 机构661
二 活动661
第九节 勤工俭学665
第十节 教育经费666
第一节 科技组织668
一 农林科技机构668
第二十八章 科学技术668
二 协会669
三 学会 研究会670
第二节 科技队伍671
第三节 科普活动674
一 农村科普活动674
二 青少年科普活动675
一 科技推广676
第四节 科技推广与咨询676
二 科技咨询678
第五节 气象 地震测报679
一 气象测报679
二 地震测报679
第六节 科研活动680
一 专业性科研680
二 群众性科研686
三 获奖科研项目686
第一节 群众文化689
一 机构团体689
第二十九章 文化689
二 活动691
第二节 戏曲694
一 民间戏曲班、社694
二 专业剧团696
三 剧场696
第三节 电影697
一 电影队697
四 曲艺697
二 电影院698
三 乡镇影剧院699
第四节 图书 档案701
一 藏书701
二 图书馆、室701
三 书店702
附 驻泾出版单位703
四 档案馆、室704
一 报刊705
第五节 报刊 广播 电视705
二 收音广播707
三 电视转播708
第六节 文物胜迹710
一 古遗址710
二 古碑刻710
三 古墓葬714
四 古建筑715
五 历史文物716
六 革命文物720
七 革命纪念馆、地724
八 风景名胜725
第三十章 艺文728
第一节 古代著作存目728
第二节 近、现代论著及文艺美术音乐作品选目755
第三节 诗文选765
一 诗赋765
二 民间歌曲789
三 散文796
二 厂矿、农村体育801
第三十一章 体育801
三 老年人体育802
第二节 学校体育803
一 幼儿体育803
二 小学体育803
三 中等学校体育805
一 县办体育竞赛808
第三节 体育竞赛808
二 国家及省、地体委在泾举办的体育竞赛809
一 体育组织810
第四节 机构设施810
二 体育场所和设施810
第一节 群众体育810
一 民间传统体育810
第五节 体育队伍811
一 运动员811
二 教练与裁判812
三 专业培训812
四 业余体校812
第一节 医疗814
一 医疗机构814
第三十二章 医药卫生814
二 医疗设备818
三 医疗队伍819
四 医疗技术821
五 医疗制度822
第二节 疫病防治823
一 传染病防治823
二 地方病防治827
三 血吸虫病防治830
第三节 卫生保健833
一 公共卫生833
三 食品卫生834
二 饮水卫生834
四 劳动保健835
五 妇幼保健835
第四节 药物836
一 中药836
二 西药840
三 药政管理840
第三十三章 风俗842
第一节 岁时习俗842
一 传统节日842
二 时令节日843
三 法定节日844
第二节 礼仪习俗844
一 生辰 寿诞844
二 婚嫁845
三 丧葬847
第三节 生活习俗848
一 服饰848
二 饮食849
三 通常礼节851
第四节 生产习俗852
第五节 陋习 迷信853
二 祭祀853
一 行业习规853
一 陋习854
二 迷信854
三 禁忌855
第六节 美俗新风855
一 传统美俗855
二 社会主义新风尚856
第三十四章 宗教858
第一节 佛教858
第二节 道教860
第三节 天主教 基督教861
第三十五章 方言863
第一节 概况863
第二节 语音869
一 音系869
二 声韵调配合关系871
三 连续变调871
四 轻声876
五 文白异读876
第三节 词汇877
一 方言词辑录877
二 泾县方言本字考885
一 词法886
第四节 语法886
二 句法888
第五节 标音举例889
一 俗语889
二 民间故事892
附 熟语895
第三十六章 人物898
第一节 人物传略898
第二节 人物简介958
一 烈士名录963
第三节 英名录963
二 泾县籍国民党军队抗日阵亡将士名录996
附录998
一 旧志源流998
二 旧志序文选999
三 泾县地方文集序文选1003
四 泾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编修《泾县志》的决议1010
五 泾县新编乡镇志、厂矿企业志、专业志存目1010
六 传说 轶闻1015
七 1988~1994 年大事记1019
八 后记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