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质量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质量管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143688.jpg)
- 李良能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0110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质量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质量管理导论1
§1-1质量与管理1
一、什么是质量1
二、什么是管理2
三、质量管理3
§1-2全面质量管理3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及内容3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观点5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6
§1-3质量管理的发展与现状9
一、质量管理的发展9
二、质量管理的现状及特点11
三、我国的质量管理12
§1-4质量检查13
一、质量检查的定义与作用13
二、检查的种类14
三、检查方法的选择15
§1-5质量咨询17
一、质量咨询的概念17
二、质量咨询的方式18
三、质量咨询的主要内容18
四、质量咨询的一般方法20
§1-6质量审核21
一、审核的概念21
二、审核的类型22
三、审核程序24
四、审核计划25
思考与练习27
第二章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28
§2-1概率统计分布28
一、统计的概念28
二、离散型概率分布28
三、连续型概率分布31
§2-2检验与估计40
一、基本原理40
二、计量平均值的检验与估计42
三、计量方差的检验与估计46
§2-3质量管理常用的基本工具50
一、直方图法50
二、控制图法56
三、排列图法70
四、因果图法72
五、散布图法75
六、分层与调查表77
七、关联图法79
八、系统图法79
九、网络图法80
思考与练习82
第三章 抽样检查的原理与应用99
§3-1抽样检查的基本概念99
一、抽样检查的作用99
二、抽样检查的术语100
三、抽样检查的分类101
§3-2计数型抽样检查原理102
一、批产品接收概率102
二、抽样特性曲线103
三、OC曲线的性质104
四、百分数抽检的不科学性105
§3-3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106
一、抽样检查表的构成106
二、抽样检查程序及方法108
§3-4计数调整型抽样检查109
一、产品质量水平110
二、接收质量水平及检查水平111
三、IO抽检方案的构成112
四、抽检表的使用步骤114
思考与练习124
第四章 试验设计法的原理与应用125
§4-1基本概念125
一、试验设计法的作用125
二、特性指标、影响因素、试验位级125
§4-2正交表的结构和特性125
一、正交表的结构126
二、正交表的性质126
三、交互作用127
§4-3正交试验设计的理论分析127
§4-4正交试验设计的结果分析133
一、直观分析133
二、方差分析133
三、最优条件选择及平均估计134
§4-5实例分析135
一、电解腐蚀的正交试验设计135
二、偏置电路的正交试验设计139
三、旋转检测电路的正交试验设计144
四、数字电子线路的正交试验设计152
思考与练习158
第五章 工序质量控制170
§5-1概述170
一、工序质量控制的作用及类型170
二、工序能力170
§5-2工序能力指数171
一、定义及计算171
二、中心偏离时的计算172
三、不合格品率的计算174
§5-3工序能力的调查与分析176
一、工序能力调查的程序及方法176
二、工序能力的分析与处理177
三、组装件公差界限的确定179
四、工序能力分析的应用182
§5-4工序控制图的观察分析183
§5-5工序控制点185
一、工序控制点的作用185
二、控制点的建立及要求186
§5-6工序的改善与检查187
一、工序改善187
二、工序检查188
思考与练习189
第六章 质量体系与质量保证191
§6-1质量体系的概念191
一、体系的定义及特征191
二、体系的有效性191
§6-2质量体系原理192
一、高层管理的职责192
二、典型的质量体系192
三、组织193
四、质量体系的文件193
五、质量体系审核195
六、质量体系的复审和评价197
§6-3质量体系的构成要素197
一、市场销售中的质量197
二、设计或规范的质量197
三、采购质量199
四、制造质量(工序控制)200
五、生产控制201
六、产品检验201
七、测试设备的控制202
八、经济性——质量成本202
九、不合格处置202
十、纠正措施202
十一、生产之后的职能203
十二、质量文件和记录203
十三、人员203
十四、产品安全和责任204
十五、统计方法的应用204
十六、质量体系实例205
§6-4质量保证的概念及模式205
一、质量保证的概念205
二、保证模式的选择与论证205
三、合同的评价与准备206
§6-5质量保证的管理原则207
思考与练习209
第七章 质量体系的组织与领导210
§7-1概述210
一、质量优势的转移210
二、成功的要素210
三、LSI的事例210
§7-2质量体系组织211
一、影响组织活动的因素211
二、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211
三、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212
§7-3组织结构的形式215
一、组织的类型及作用215
二、直线参谋制组织形式216
三、矩阵制组织形式219
§7-4领导与领导行为220
一、领导的概念220
二、领导的层次要求221
三、领导的行为221
思考与练习224
第八章 可靠性质量保证226
§8-1可靠性的研究与发展226
§8-2可靠性的理论基础227
一、早期故障阶段227
二、偶然故障阶段227
三、磨损故障阶段228
§8-3可靠性的常用指标229
一、可靠度与不可靠度229
二、失效率230
三、平均故障间隔时问230
四、维修性230
五、使用寿命231
§8-4可靠性筛选231
一、筛选的理论依据231
二、故障频数直方图法232
三、回归分析法233
§8-5可靠性设计中的预计与分配234
一、可靠性预计234
二、可靠性分配240
§8-6可靠性与质量管理242
§8-7PPM质量管理245
一、PPM管理思想的产生245
二、PPM级质量目标的实现245
三、PPM级质量的保证方法246
思考与练习248
第九章 质量经济学原理251
§9-1概述251
一、质量经济的概念251
二、质量与市场251
§9-2质量的经济性253
一、开发设计的经济性253
二、制造过程的经济性254
三、检查测试的经济性255
四、使用过程的经济性256
§9-3损益经济分析257
一、基本原理与收益计算257
二、方案论证的损益分析259
§9-4质量成本263
一、质量成本的概念及作用263
二、质量成本的内容及模型263
三、质量成本分析265
四、典型质量成本及其控制272
§9-5质量投资的经济分析273
一、投资分析的概念及计算273
二、可靠性与经济性276
三、投资方案的概率分析277
四、投资方案的费用效果分析280
思考与练习284
第十章 计算机与质量信息管理294
§10-1计算机及其应用294
一、收集数据294
二、数据处理295
三、工序控制295
四、自动测试和检查297
§10-2质量信息管理298
一、质量信息的概念298
二、质量信息管理的作用299
三、信息的层次结构及目标分析299
四、质量信息系统300
§10-3质量信息系统的建立303
一、现有条件分析303
二、系统分析303
三、系统设计304
四、系统的实施304
五、人员及投资概算305
§10-4计算机应用实例305
实例一、控制图应用305
实例二、工序能力分析308
实例三、相关与回归分析313
思考与练习318
参考文献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