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富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民富论
  • 熊映梧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020734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富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历史经验篇3

一 对中国近代富民与强国主张的评说3

(一)农本主义4

(二)重商主义与重工主义8

(三)民生主义22

二 国情:富民之路的起点35

(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与制度的可选择性3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处于何种社会发展阶段40

(三)新中国各个时期国情的判断45

(四)错综复杂的社会发展画面57

三 富民纲领:消灭私有制,还是节制资本?61

(一)两种截然不同的建国纲领:消灭私有制与节制资本61

(二)走快了,还是走错了路?66

(三)四十年的回归90

四 计划经济:并非富民之道98

(一)唯一的选择:新中国采用计划经济制度98

(二)计划经济理论的由来107

(三)列宁、斯大林创建的苏联计划经济制度115

(四)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制度126

(五)计划经济制度破产的原因改革篇149

五 中兴之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149

(一)物极必反:逼上改革之路149

(二)改革目标的逐渐明确156

(三)体制转变与时代主题165

(四)中国转向市场经济的几个难关170

六 公民产权本位论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182

(一)20世纪的宝贵经验:社会主义也有穷富之分182

(二)公民产权本位论191

(三)未来社会与知识产权200

七 国企改革与社会主义模式的转换215

(一)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模式的转换215

(二)经济改革的决定性“战役”:国企改革221

(一)“文革”后的思考: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69

发展篇269

八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生产力首位论269

(二)生产力经济学应运而生278

(三)对生产力的系统分析287

(四)对生产力系统的动态考察308

(五)生产力的组织316

九 经济发展战略与适度经济增长论326

(一)提出“适度经济增长论”的历史背景327

(二)适度经济增长的客观必然性340

(三)适度经济增长率的界定351

(四)两种经济发展战略的比较分析356

(五)实现适度经济增长的机制363

十 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370

(一)市场化371

(二)民营化372

(四)第二次工业化:农村工业化374

(三)产权多元化374

(五)经济增长转而追求质量376

(六)经济重心西移378

(七)大陆与香港、台湾将形成一个共同市场382

(八)收入多元化与收入差距拉大384

(九)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人口、粮食、资源、环保386

(十)价值观念的变化:官本位→商本位→学本位387

(一)对立转向共处:20世纪末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391

十一 中国与世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再认识对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再认识391

反思篇391

(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再认识398

(三)中国怎样跨入21世纪413

十二 世纪之交的经济学反思417

(一)“凡是论”:奴役中国人的精神枷锁417

(二)发展还是僵化:80年代初围绕《资本论》的一场学术大论战420

(三)新时代呼唤新的经济学428

(四)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4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