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文学之旅 插图珍藏本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文学之旅 插图珍藏本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146349.jpg)
- 徐葆耕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45046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5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文学之旅 插图珍藏本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古希腊:自由和魔影2
一、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4
欧罗巴:来自亚细亚的少女5
奥林波斯山上的众神与人间的英雄11
酒神与爱神:欲望的喜剧和悲剧21
阿喀琉斯:希腊民族性格的丰富性和整体性28
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对希腊精神的自我省察32
二、人的文学母题36
斯芬克司之谜:人的觉醒37
俄狄浦斯:人和命运40
美狄亚:女人和爱43
三、永久性魅力之谜47
第二章 原罪及其诱惑52
一、希腊诸神与希伯来苦行僧之间52
“神”取代“人”的社会心理背景53
《圣经》与希腊文化的对立和互补60
参孙:民族意识与个人情欲的二元对立64
圣·奥古斯丁:罪感的诗意和自我受虐的幸福67
阿伯拉:罪感与爱情的猛烈撞击69
二、骑士浪漫主义及其他70
宗教阴影下的骑士浪漫主义70
英雄史诗:寻找人间的上帝75
市井文学:狡黠第一次成为审美对象77
三、但丁和《神曲》:融会两希文化的伟大尝试78
天堂之路=人智+爱81
地狱:化恐惧为崇高和崇高中的软弱89
炼狱:通往个人完美的痛苦道路98
《神曲》与《红楼梦》:人神互补与色空互补104
第三章 文艺复兴:醒来的狂欢与忧郁108
一、背景:历史的变革与道德的转型111
二、个体觉醒的最初历程119
近代爱情诗始祖彼特拉克及其奇喻119
卜伽丘的优越意识和泼皮精神126
拉伯雷的巨人意识和庞大固埃主义130
蒙田:人类是低能的135
塞万提斯:信仰主义的衰落137
三、莎士比亚:人的内心是一个宇宙146
莎士比亚和大作家们的人生三乐章146
近代伊甸园和爱情的高峰体验150
伊甸园的另一面:粗鄙与冷诮164
《哈姆莱特》与哈姆莱特命题171
李尔王及其他疯狂形象的启示182
“莎士比亚化”:人物、情节和语言191
四、假如没有莎士比亚196
第四章 “观念革命”: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文学200
一、莫里哀:击中伪善这条毒蛇的人是伟大的204
新古典主义:带着锁链跳舞的文学204
悲剧《熙德》:限制即否定209
莫里哀和他的“弃儿意识”211
《可笑的女才子》:向社会矫情的第一次进攻215
《伪君子》:对多头毒蛇的有力一击217
“伪善”的历史作用和扁平人物219
《恨世者》:喜剧家的悲剧心理223
二、卢梭:把被囚禁的情感解放出来226
启蒙思想的闪电射进了文学园地226
狄德罗:善良与诗意的对立228
两部《忏悔录》:人的价值观念的历史性转折233
卢梭的善感性和情感的诗化237
卢梭:自由情感的悲剧性命运242
三、浮士德难题:个体的无限追求与两难处境245
《浮士德》在西方文化史上的地位245
德国文化之谜:歌德与康德247
浮士德:渴望获得生命最高价值的痛苦262
浮士德的两难境地274
第五章 浪漫主义运动:个体自由与世纪病(上)278
一、向单一型文化模式的冲击280
浪漫运动的早产儿:《狂飙突进》280
英国:砍倒布瓦洛的破旗283
法国:浪漫派对古典派的决战285
二、远离尘世的神秘天地289
德国:霍夫曼对异化的叩询和死亡诗人诺瓦利斯291
自然神:英国浪漫派的三种类型295
法国:蛮荒之美与神秘之美309
三、恶魔诗派的自由批判精神314
拜伦:精神世界的拿破仑315
讽刺史诗《唐璜》:人类情感的历险326
第五章 浪漫主义运动:个体自由与世纪病(下)346
四、法国的恶魔派:司汤达与梅里美346
乔治桑:动摇了婚姻永久性的基础348
司汤达:征服意识与自卑情结350
于连:无信仰的现代个人主义者355
卡门:为了一天的自由,宁肯烧毁一座城市364
五、“世纪病”和波德莱尔368
维特:渴望与厌弃之间的斗争369
孤独的本体性:勒内、缪塞和阿道尔夫371
波德莱尔:在欲海中沉自身之船374
第六章 金钱时代的心灵体系390
一、创作主体的矛盾心态和民族风格393
二、鲁滨孙:金钱是怎样高奏凯歌的398
鲁滨孙:一种新的价值观念398
物化:人性发展的必然阶段401
维多利亚:名利场和玫瑰梦402
司汤达:啊,这就是美丽的法兰西407
在俄国:对“活尸”的艺术解剖410
三、英雄性格应是冷酷和机敏,最无用的是温情417
巴尔扎克:贪欲是历史的大力神417
历史以榨干情感为代价换取进步420
拉斯蒂涅:社会把天真青年改造成为英雄423
欲望燃烧我们,又毁灭我们427
四、金钱与爱情:关于通奸故事的模式428
五、对尊严失落的强反应和弱反应440
《简·爱》:女人的尊严与爱441
狄更斯、杰克·伦敦、马克·吐温,莫泊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452
六、列夫·托尔斯泰:心灵的辩证法462
内心系统的隐秘动因是情感462
情感世界是一条无序的河流445
内心世界是多层次的立体系统470
第七章 20世纪初:荒原和荒原狼474
一、“最后的骑士”和他的沮丧474
二、从两极向理性精神告别483
一切生命均从腐败开始:叶芝和庞德484
弗洛伊德:潜意识与性革命489
未来主义:破坏欲与恐怖感499
三、《荒原》:死亡的象征505
四、《荒原狼》:近代人的精神裂变516
五、语言反叛逻辑的艺术奇观526
象征主义:把雄辩捉来施以绞刑528
超现实主义:让语词在直觉下重新组合535
意识流:语言的线性结构和场结构539
语言节奏:短促和绵延的542
第八章 人的异化与文学的反抗544
一、卡夫卡:人怎样变成虫546
卡夫卡:内向直觉型546
人和命运:远古时代的主题重新奏响552
殉身者怎样沦落为无人理睬的戏子556
《变形记》审美情感的移入与间离558
二、荒诞与选择562
《恶心》:对于荒诞的感觉描绘562
《局外人》:对于荒诞的写实描绘569
《间隔》:对于荒诞的哲理揭示573
三、海明威:当代的西西弗斯577
海明威:现代荒原上的角斗士578
少年时代:邪恶的发现583
《太阳照常升起》:生命死了,爱情还活着586
硬汉性格:世界不是为弱者准备的598
四、战后十年:用笑声和痛苦保持距离602
最可怕的是有思想604
彻底垮掉而又充满信心的人们606
荒诞剧:再没有比不幸更可笑的了609
“悲闹剧”:一种新的艺术形式612
五、POST:后现代的心灵迷宫613
人沦为“社会网络”的操作对象615
“新小说派”:物象的精细性和人的恍惚性617
作为象征的海洛因和性621
戈多:一个微茫的希望624
索尔·贝类:20世纪的“浮士德”626
杜拉斯:西方女人的东方情人629
上帝=人本主义的复归633
结束语:走向“耶路撒冷”636
史诗时代: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及其他638
戏剧时代:拉伯雷的自由观及其历史命运641
散文时代:“他人就是地狱”与“自己成为自己的地狱”645
后记648
参考书目举例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