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497564.jpg)
- 杨月蓉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12104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汉语-语法-研究;汉语-修辞-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语法3
第一章 语法概说3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系统3
第二节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6
一、什么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6
二、汉语的语法形式及其语法意义7
三、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10
第三节 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12
第四节 汉语语法的特点15
一、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15
二、汉语中大多数实词可以作多种句子成分17
三、汉语中词、短语和句子的构造原则具有一致性18
四、汉语有比较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19
第二章 各级语法单位的特点、分类及区别23
第一节 语素23
一、语素的辩认23
二、语素的分类26
第二节 词29
一、什么是词29
二、词与短语的区分31
第三节 短语35
一、短语的结构类型35
二、短语结构类型的判断38
三、短语的功能类型及判断39
第四节 句子42
一、句子意义和结构的两重性42
二、句子的分类46
第五节 句群49
一、什么是句群49
二、句群和段的区别52
三、句群的组合方式53
四、句群和复句的区别55
第三章 汉语的词类划分61
第一节 词类问题研究综述61
第二节 汉语的词类67
一、汉语词类概况67
二、各种词类的语法特点69
第三节 词的转类和兼类78
一、词的转类及转类的判断78
二、什么是兼类词80
三、几种常见的兼类词82
第四章 句法分析方法91
第一节 句法分析方法与国外语法学91
第二节 句子成分分析法——单句结构的传统分析法93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嬗变93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96
第三节 层次分析法——分析结构层次的方法100
一、层次分析的基本方法100
二、层次分析法的切分原则102
三、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105
第四节 变换法——判断两个句法结构是否相同的方法108
第五节 语义特征分析法——解释两个结构为何不同的方法112
第五章 汉语句法问题解难118
第一节 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判断118
一、连动句的特点和类型118
二、兼语句的特点和类型121
三、连动句与兼语句的区别125
第二节 复指126
一、相连的复指127
二、不相连的称代复指129
三、不相连的总分复指130
第三节 歧义结构的分析131
一、什么是歧义结构131
二、语法歧义结构的类型133
三、歧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135
第四节 单句和复句的区分138
一、单句和复句的区分标准138
二、几种与复句相似的句式的判断141
第五节 多重复句的层次分析147
一、根据对句子意义的理解148
二、利用关联词语150
三、参考其他条件155
第六章 汉语语法学简史162
第一节 汉语语法学概况16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语法研究164
一、汉语语法学的初创期164
二、文法革新讨论及讨论后的著作168
第三节 五六十年代的语法研究173
一、解放初期的语法普及热潮173
二、《语法讲话》174
三、50年代的语法讨论175
四、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78
五、五六十年代其他重要的语法著作180
第四节 “文革”后的语法研究181
一、“文革”后的语法研究概况181
二、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183
三、朱德熙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等著作184
四、其他重要的语法著作185
五、关于析句方法的讨论187
第五节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189
一、关于语法单位的建立、名称及分类189
二、关于句法分析192
下编 修辞197
第一章 修辞概述197
第一节 规范修辞和艺术修辞197
第二节 修辞须注意的问题201
一、修辞要看清对象202
二、修辞要注意时间地点203
三、修辞要适合一定的语体204
四、修辞要符合民族习惯206
第三节 修辞和逻辑、语法的关系207
第四节 古今修辞研究概况210
第二章 词语的锤炼215
第一节 意义准确生动215
一、准确妥帖216
二、形象生动217
三、色彩协调220
第二节 声音悦耳动听223
一、章节匀称224
二、声调抑扬226
三、韵脚和谐228
四、声韵协调229
第三章 句式的选择233
第一节 句子结构的选择234
一、主动句被动句234
二、把字句和非把字句236
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237
四、常式句和变式句239
五、长句和短句240
第二节 句子语气的选择243
一、语气轻重的选择——肯定句和否定句243
二、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语气的选择247
第四章 辞格及辞格辨异(一)253
第一节 辞格简述253
第二节 联想型辞格257
一、比喻257
二、借代(附:借代与借喻的区别)264
三、比拟(附:比拟与比喻的区别)268
四、拈连和移就(附:拈连、移就与拟人的区别)272
五、夸张275
六、双关278
七、婉曲(附:婉曲与双关的区别)282
八、对比和衬托284
九、呼告(附:呼物与拟人的区别)286
十、换算288
第五章 辞格及辞格辨异(二)293
第一节 组合型辞格293
一、对偶293
二、排比和层递(附:排比与对偶、排比与层递的区别)295
三、反复(附:反复与排比的区别)297
四、顶真和回环299
五、设问和反问(附:设问、反问与一般疑问句的区别)301
六、引用303
七、补正305
第二节 变化型辞格306
一、反语和易色306
二、换义(附:换义与拈连的区别)309
三、转类310
四、仿拟311
五、飞白314
六、析字和拆词(附:拆词与仿拟的区别)316
七、释词和曲解318
八、藏词和镶嵌321
第三节 辞格的连用、兼用和套用324
一、辞格的连用325
二、辞格的兼用326
三、辞格的套用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