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水处理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业水处理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1520619.jpg)
- 周本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3517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8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714页
- 主题词:水处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业水处理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水及工业用水1
第一节 水资源1
一、水资源分布概况1
第一篇 水及工业用水预处理1
二、工业用水的各种水源及其特点2
第二节 天然水的化学特征及工业用水水质要求4
一、天然水的化学特征4
二、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8
一、水在自然界的循环9
二、节水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9
第三节 节约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9
参考文献11
第二章 工业用水预处理12
第一节 天然水中的杂质12
一、悬浮物12
二、胶体物12
三、溶解物质12
第二节 工业用水预处理14
一、混凝14
(一)混凝机理14
(二)影响混凝的因素16
(三)混凝剂17
二、沉淀与澄清21
(四)混凝剂的投加21
三、过滤23
四、除铁25
五、软化27
六、除氯30
参考文献31
第一节 循环冷却水系统32
一、冷却水系统32
第三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及其水处理概况32
第二篇 循环冷却水处理32
二、冷却塔33
三、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34
(一)浓缩倍数35
(二)补充水量35
(三)排污水量36
(四)运行条件改变时系统中离子浓度的变化36
第二节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处理的重要性38
一、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产生的问题38
二、敞开式循环冷却水处理的重要性39
参考文献40
一、沉积物的分类41
第一节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41
第四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及其控制41
二、水垢析出的判断42
(一)碳酸钙垢析出的判断42
(二)磷酸钙垢析出的判断46
(三)硅酸盐垢析出的判断50
三、污垢热阻50
(一)管壁两侧为流体的传热基本方程50
(二)管壁两侧为流体的传热原理51
(三)总传热系数的计算52
(四)污垢热阻的测定和计算52
(五)恒温态污垢热阻的测定53
第二节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沉积物的控制56
一、水垢的控制56
二、污垢的控制58
第三节 阻垢剂及分散剂60
一、聚磷酸盐60
二、有机膦酸62
三、膦羧酸64
四、有机磷酸酯65
五、聚羧酸65
六、天然分散剂70
七、有机磷酸和聚羧酸的阻垢和分散机理72
八、阻垢剂的应用实例73
参考文献74
第五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腐蚀及其控制75
第一节 冷却水中金属腐蚀速度的表示方法75
第二节 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机理75
一、液滴试验75
二、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机理76
三、伊文思极化图77
第三节 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形态77
二、电偶腐蚀78
三、缝隙腐蚀78
一、均匀腐蚀78
四、孔蚀79
五、选择性腐蚀80
六、磨损腐蚀81
七、应力腐蚀破裂81
第四节 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影响因素82
一、pH 值82
二、阴离子83
三、络合剂83
四、硬度83
五、金属离子83
六、溶解的气体84
七、浓度86
九、流速87
十、电偶87
十一、温度87
八、悬浮固体87
第五节 冷却水系统中换热器管子的腐蚀隐患88
一、变动材质88
二、酸洗88
三、装运或水压试验88
四、残余应力88
八、晶粒取向89
十、凹陷89
九、表面状态89
六、热处理89
七、杂质金属89
五、高温沾污89
十一、分层90
十二、管头打磨90
第六节 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控制指标90
第七节 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控制方法90
一、添加缓蚀剂91
(一)缓蚀剂和缓蚀率91
(二)缓蚀剂的分类91
(三)冷却水缓蚀剂应具备的条件92
(四)常用的冷却水缓蚀剂93
(五)发展趋向99
(六)协同作用和复合缓蚀剂100
二、提高冷却水的 pH 值101
(一)碳钢的腐蚀速度与 pH 值的关系101
(二)提高 pH 值控制碳钢腐蚀的原理101
(三)碱性冷却水处理102
(四)提高冷却水 pH 值的方法103
(五)提高 pH 值后遇到的问题104
(六)碱性冷却水处理用的复合缓蚀剂104
(七)应用实例105
(二)聚丙烯类换热器106
三、使用耐蚀材料换热器106
(一)概述106
(三)钛和钛钯合金换热器109
(四)254SMO 全奥氏体不锈钢凝汽器111
四、用防腐阻垢涂料涂覆113
(一)防腐阻垢涂料的基本组成113
(二)防腐阻垢涂料的作用机理114
(三)环氧三聚氰胺甲醛防腐阻垢涂料115
(四)应用实例116
(五)其他的防腐阻垢涂料117
参考文献119
(六)优缺点119
第六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微生物及其控制121
第一节 微生物及其特性121
一、微生物121
二、微生物的特性121
第二节 冷却水系统中引起故障的微生物123
一、细菌123
二、真菌125
三、藻类126
三、铜和铜合金127
二、不锈钢127
一、铁和低碳钢127
第三节 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微生物腐蚀127
四、镍和镍合金128
五、钛和钛合金128
六、非金属材料128
第四节 冷却水系统中的微生物黏泥129
一、微生物黏泥的组成129
二、黏泥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130
三、黏泥的污垢热阻130
四、微生物黏泥引起的故障131
五、影响微生物和黏泥的环境因素131
第五节 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的控制指标133
一、选用耐蚀材料134
二、控制水质134
三、采用杀生涂料134
四、阴极保护134
五、清洗134
六、防止阳光照射134
第六节 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134
九、噬菌体法135
十、添加杀生剂135
八、混凝沉淀135
七、旁流过滤135
十一、静电水处理与电子水处理136
第七节 冷却水杀生剂136
一、优良的冷却水杀生剂应具备的条件136
二、冷却水杀生剂的选择依据136
三、氧化性杀生剂136
(一)氯136
(二)次氯酸盐137
(三)氯化异氰尿酸138
(四)二氧化氯139
(五)臭氧139
(六)溴及溴化物142
(一)氯酚类143
四、非氧化性杀生剂143
(二)有机锡化合物144
(三)季铵盐144
(四)有机胺类145
(五)有机硫化合物145
(六)铜盐146
(七)异噻唑啉酮146
(八)溴化丙酰胺147
(九)戊二醛148
(十)季鏻盐151
六、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54
五、一些杀生剂杀生性能的比较154
第八节 静电水处理与电子水处理155
一、静电水处理155
二、电子水处理157
第九节 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控制的实例158
一、冷态运行杀菌灭藻处理方案158
二、异噻唑啉酮的应用试验159
三、冷却塔防菌藻涂料的应用160
四、季铵盐杀生剂的现场应用试验162
五、戊二醛的应用实例165
六、静电水处理的应用实例165
参考文献166
第七章 冷却水系统的清洗和预膜168
第一节 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及其来源168
第二节 物理清洗169
一、物理清洗的方法169
(一)捅刷169
(二)吹气169
(三)冲洗169
(四)反冲洗169
(五)刮管器清洗169
(六)胶球清洗169
(七)高压水射流清洗170
二、优缺点176
第三节 化学清洗176
一、分类176
二、化学清洗的方法177
(一)碱清洗177
(二)酸清洗177
(三)络合剂清洗181
(四)表面活性剂清洗183
(五)杀生剂清洗183
三、优缺点183
一、化学清洗时发生的两类反应184
第五节 化学清洗时金属的腐蚀184
第四节 不同情况下的清洗184
二、老设备的清洗184
一、新设备的清洗184
二、化学清洗时金属腐蚀速度的表示方法185
第六节 化学清洗过程中盐酸清洗液的测定185
一、清洗液中盐酸浓度的测定186
二、清洗液中铁离子浓度的测定186
第七节 化学清洗的质量标准187
一、腐蚀率和腐蚀量187
二、除垢率188
三、洗净率189
第八节 钝化189
一、钝化189
二、钝化的目的189
三、钝化处理190
第九节 预膜190
一、预膜的目的190
一、酸性废液的处理191
第十节 化学清洗和钝化的废液处理191
(一)酸性的处理191
三、预膜的时机191
二、预膜方案的分类191
四、预膜方案一例191
(二)化学耗氧量(COD)的处理192
(三)重金属离子的处理193
二、钝化废液中亚硝酸钠的处理193
(一)氯化铵处理法193
(四)氨基磺酸处理法194
第十一节 应用实例194
一、炼油厂冷却水系统的不停车化学清洗194
(三)尿素分解法194
(二)次氯酸钙处理法194
二、钢铁厂冷却水系统的不停产化学清洗195
三、冷却水系统中不锈钢、不锈钢-碳钢、铜换热器的硝酸清洗197
参考文献197
第八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日常运行199
第一节 运行过程中水质的变化199
一、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199
二、硬度和碱度的增加199
三、pH 值的升高199
四、浊度的增加199
五、溶解氧浓度的增大199
一、节水量与浓缩倍数的关系200
九、微生物的滋长200
第二节 浓缩倍数200
八、工艺泄漏物的进入200
七、有害气体的进入200
六、含盐量的升高200
二、浓缩倍数的选择201
第三节 日常运行用的复合水处理剂202
一、复合水处理剂的优点202
二、典型的复合水处理剂202
(一)铬酸盐-锌盐202
(二)铬酸盐-锌盐-膦酸盐203
(三)聚磷酸盐-锌盐203
(五)锌盐-膦酸盐204
(四)聚磷酸盐-膦酸盐-聚羧酸盐204
(六)锌盐-膦羧酸-分散剂205
(七)锌盐-多元醇磷酸酯-磺化木质素205
(八)膦酸盐-聚羧酸盐-唑类206
(九)钼酸盐-正磷酸盐(或膦酸盐)-唑类206
(十)锌盐-羟基膦酰基乙酸207
三、复合水处理剂的选择208
第四节 水处理剂产品的分类、代号和命名209
一、水处理剂产品的分类和类别代号209
二、水处理剂产品的系列代号209
三、水处理剂产品的命名和产品代号211
二、加药方式212
第五节 日常运行中水处理剂的添加212
一、加药量的计算212
三、加药装置213
四、加酸213
五、加药系统213
六、加药地点214
第六节 日常运行中的水质监测与控制215
一、监测与控制的项目215
二、《设计规范》要求的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220
第七节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事故及其处理220
一、低 pH 漂移腐蚀事故及其处理221
二、漏油事故及其处理222
第八节 冷却水处理咨询用的计算机专家系统224
一、专家系统的结构224
二、应用实例226
三、展望227
第九节 应用实例227
一、小化肥厂冷却水系统的改造和处理227
二、石油化工厂的循环冷却水处理228
三、发电厂的循环冷却水处理229
四、轧钢厂冷却水系统的除油新方法230
第十节 冷却水处理的经济效益232
一、用水量对比与经济效益232
二、开工率对比与经济效益233
参考文献234
第九章 冷却水系统中腐蚀、沉积物和微生物的现场监测235
第一节 设计规范的要求235
第二节 腐蚀的现场监测235
一、试片法235
二、试验管法238
三、线性极化法238
四、监测换热器法240
第三节 沉积物的现场监测241
一、监测换热器法241
二、电热式污垢监测仪法243
三、压力降法246
四、钙离子浓度法247
第四节 微生物的现场监测247
一、异养菌数的测定247
二、黏泥量的测定248
第五节 监测数据的表达249
第六节 现场监测的实例250
一、线性极化法监测金属的腐蚀速度250
二、污垢热阻在线测试系统用于现场监测251
参考文献253
一、锅炉的基本组成254
第一节 锅炉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过程254
第三篇 锅炉水处理254
第十章 锅炉及其水汽质量标准254
二、锅炉的工作过程257
三、锅炉的水循环260
四、锅炉的基本参数262
第二节 锅炉水、汽质量标准263
一、锅炉用水名称263
二、锅炉用水水质不良对锅炉的危害264
三、低压锅炉水质标准265
(一)低压锅炉水质标准265
(二)《低压锅炉水质标准》编制说明266
(一)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气质量标准268
四、中、高压锅炉水汽质量标准268
(二)《水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气质量标准》的意义和修订简介274
五、废热锅炉的水质标准276
六、原化工部、石化总化司(属大氮肥厂)蒸汽发生和水处理系统水汽质量指标控制规定278
第三节 锅炉水处理的任务和本篇的主要内容280
一、汽水监督280
二、锅炉用水处理280
三、锅炉防腐281
四、化学清洗281
参考文献281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282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282
第一节 离子交换树脂及其性能282
第十一章 离子交换树脂及离子交换基本原理282
一、离子交换树脂概述282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283
(四)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284
(五)离子交换树脂产品的型号285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287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性能287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性能288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水力学性能290
三、苯乙烯系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全交换容量测定方法292
一、离子交换反应293
第二节 离子交换基本原理293
二、离子交换平衡和选择性系数295
三、离子交换速度297
第三节 离子交换树脂层的工作过程298
一、离子交换树脂层内的交换过程298
二、离子交换树脂层内的再生过程300
第四节 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301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选用301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保管302
三、新树脂投运前的预处理302
五、离子交换树脂鉴别方法的应用实例303
四、离子交换树脂的装填303
第五节 离子交换树脂的变质、污染与复苏304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变质304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与复苏305
三、离子交换树脂复苏的应用实例309
参考文献310
第十二章 离子交换水处理311
第一节 离子交换软化水处理311
一、钠型离子交换的过程311
二、钠型离子交换后的水质变化312
三、再生过程312
四、钠离子交换软化系统313
第二节 离子交换软化及脱碱联合水处理314
一、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 H-Na 离子交换314
二、氢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 H-Na 离子交换322
三、采用 H-Na 离子交换系统应注意的问题324
第三节 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324
一、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原理325
二、氢氧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艺性能326
三、氢氧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艺性能330
四、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系统333
五、离子交换除盐运行过程中交换器失效的控制338
六、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的应用实例339
第四节 离子交换水处理系统的设备及其运行341
一、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341
二、对流(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345
三、分流再生固定床离子交换器349
四、浮动床离子交换器350
五、提升床式浮动床离子交换器355
六、移动床离子交换器357
七、混合床离子交换器359
八、双层床离子交换器361
九、其他离子交换器362
十、离子交换水处理设备的自动控制364
第五节 离子交换系统的附属设备366
一、盐液再生系统及设备366
二、酸、碱液再生系统及设备367
三、除二氧化碳器369
第六节 离子交换设备运行中的故障及其消除方法370
一、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故障及其消除方法370
二、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系统的故障及其消除方法371
第七节 离子交换水处理系统的选择372
一、锅炉水处理用的原水水质资料373
二、锅炉补给水预处理方案的选择373
三、锅炉补给水离子交换水处理系统的选择374
参考文献375
第十三章 膜法除盐水处理376
第一节 电渗析法除盐水处理376
一、电渗析法基本过程376
二、电渗析法脱盐水处理原理378
三、电渗析器的结构及电渗析水处理的设备379
(一)离子交换膜379
(二)隔板381
(三)极区382
(四)压紧装置382
(五)电渗析器的辅助设备382
四、电渗析法水处理除盐工艺系统383
五、电渗析器的运行384
(一)电渗析器运行的工艺参数384
(二)极化和极限电流密度385
(三)极化的危害386
(四)稳定运行的措施386
六、电渗析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387
七、电渗析法的适用范围387
八、电渗析法脱盐的应用实例389
第二节 填充床电渗析法390
一、填充床电渗析的基本过程390
第三节 反渗透脱盐391
二、填充床电渗析法的特性391
三、填充床电渗析法的应用391
一、反渗透的原理392
二、反渗透膜和膜组件393
(一)反渗透膜393
(二)膜元件和膜组件393
(三)膜的污染和劣化396
(二)基本流程397
(三)反渗透进水的预处理397
(一)设计依据的资料397
三、反渗透脱盐系统的设计397
(四)反渗透装置的设计398
四、反渗透进水的预处理402
(一)预处理的目的402
(二)预处理的方法403
(三)预处理的工艺流程407
五、反渗透脱盐系统的运行408
(一)膜元件的装入和取出408
(二)运行监控409
(三)计算机监控的应用409
(四)故障分析409
(一)膜的清洗411
六、膜的清洗及维护411
(二)膜元件的消毒413
(三)膜元件的停运保护414
七、反渗透与其他除盐设备的组合系统414
(一)反渗透-离子交换除盐系统414
(二)反渗透-EDI 系统414
八、反渗透脱盐的应用实例415
(一)电站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的应用415
(二)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处理中的应用415
(四)电泳漆用超纯水制备中的应用416
(五)瓶装饮用纯水制备中的应用416
(三)海水淡化中的应用416
(六)用软水制备超纯水中的应用417
参考文献417
第十四章 凝结水的净化418
第一节 前置过滤器418
一、覆盖过滤器418
二、管式微孔过滤器420
三、电磁过滤器421
第二节 凝结水的除盐装置421
一、深层净化混床421
(一)深层净化混床的作用421
(三)深层净化混床运行周期终点的确定422
(二)深层净化混床用树脂的选择422
(四)深层净化混床再生前树脂的分离423
(五)深层净化混床中混合树脂再生前的清洗425
(六)凝结水净化混床的再生425
(七)树脂的输送426
二、深层净化混床的 NH4/OH 运行方式(亦称氨化混床)427
三、三层混床428
四、粉末树脂覆盖过滤器428
第三节 凝结水净化系统429
一、凝结水净化系统按系统压力的分类429
一、混床的氨化运行430
二、凝结水净化系统按设备组成的分类430
第四节 凝结水精处理(净化)的氨化运行实例430
二、树脂的管理431
第五节 凝结水精处理(净化)的自动控制系统431
参考文献431
第十五章 锅内加药处理433
第一节 锅内加药处理概述433
一、概况433
二、锅内理化过程434
三、锅水中的沉淀物435
一、纯碱处理法437
第二节 锅内加药处理方法437
二、磷酸盐处理法438
(一)磷酸盐处理438
(二)锅水中磷酸盐的“暂时消失”现象439
(三)等成分磷酸盐处理439
(四)平衡磷酸盐处理442
三、聚合物处理法443
四、螯合剂处理法444
五、其他处理方法445
(一)全挥发性处理445
(四)氢氧化钠处理446
六、锅内加药处理方法的评价446
(二)中性水处理446
(三)联合水处理446
第三节 锅内水处理的加药方法及装置447
一、锅内水处理的加药方法447
二、加药装置及系统447
三、锅内加药处理的注意事项448
第四节 锅炉的排污处理449
一、锅炉排污的方式449
二、锅炉的排污率449
(四)硫酸酸洗450
(三)氢氟酸酸洗450
三、锅炉的排污装置450
一、实例一451
二、实例二451
第五节 应用实例451
参考文献452
第一节 热力设备系统腐蚀的基本原理453
一、热力设备系统腐蚀倾向的判断453
第十六章 热力设备系统的腐蚀与控制453
二、热力设备系统腐蚀的速度456
第二节 锅炉金属在水和蒸汽中的腐蚀461
一、金属在水、汽中腐蚀的基本反应过程461
二、影响纯水 pH 值和电导率的因素及其对金属腐蚀的影响463
三、金属在水汽中形成的腐蚀产物及其特性466
一、酸腐蚀467
二、氧腐蚀467
第四节 热力设备系统的腐蚀467
一、锅炉系统设备在高温烟气或工艺气中的腐蚀467
第三节 锅炉补给水处理设备的腐蚀与防护467
二、锅炉系统设备的水汽腐蚀469
(一)锅炉系统设备的应力腐蚀破裂469
(二)锅炉系统设备的腐蚀疲劳470
(三)锅炉省煤器的腐蚀470
(四)锅炉水冷壁管的腐蚀470
三、汽轮机的腐蚀471
(五)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的腐蚀471
四、凝汽管的腐蚀472
第五节 热力设备系统的腐蚀控制472
一、给水除氧472
(一)热力除氧472
(二)化学除氧476
(三)凝汽器的真空除氧482
(四)氧化还原树脂除氧482
(五)电化学除氧483
二、给水 pH 值的调节及其他484
(一)合理选材488
(二)阴极保护488
三、热力设备停(备)用期间的防护488
四、凝汽器的防护488
五、热力设备腐蚀、结垢和积盐的检查监督489
(一)汽包内检查部位和检查内容489
(二)水冷壁的检查方法和要求489
(三)水冷壁的下联箱检查490
(五)省煤器的检查490
(六)汽轮机的检查部位和内容490
(四)过热器、再热器及过热器联箱的检查490
(七)热力设备大修化学检查的评价标准491
六、计算机在热力系统中的应用491
(一)计算机在热力系统中智能型加药装置上的应用491
(二)计算机在热力系统水汽品质监测中的应用实例492
(三)热力系统中水化学处理的专家监测系统493
参考文献495
一、锅炉中的沉积物496
第一节 锅炉中的沉积物496
第十七章 锅炉的清洗496
二、沉积物的鉴别方法497
第二节 锅炉的化学清洗498
一、锅炉化学清洗的基本原理498
(一)盐酸酸洗498
(二)柠檬酸酸洗499
(六)EDTA 清洗501
(五)硝酸酸洗501
(七)蒸汽加氧吹洗502
二、锅炉化学清洗剂的选择和应用502
(一)盐酸清洗的特点及问题502
(二)氢氟酸清洗的特点及问题505
(三)HCl+H3Cit(盐酸+柠檬酸)清洗的特点及问题506
(四)EDTA 清洗的特点及问题506
(五)柠檬酸清洗的特点及问题507
(六)蒸汽加氧吹洗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507
三、锅炉化学清洗中缓蚀剂的选用507
(二)柠檬酸酸洗的缓蚀剂508
(一)盐酸酸洗的缓蚀剂508
(三)氢氟酸酸洗的缓蚀剂509
(四)EDTA 清洗的缓蚀剂510
(五)盐酸酸洗缓蚀剂应用性能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510
四、锅炉化学清洗的目的和清洗范围的确定513
(一)新建锅炉的化学清洗513
(二)运行锅炉的化学清洗513
五、锅炉化学清洗的工艺513
六、锅炉化学清洗中的监督控制和质量要求515
(一)化学清洗的监测项目515
一、碱洗除垢的原理516
二、碱洗工艺516
(二)化学清洗的质量要求516
第三节 锅炉的碱洗除垢516
第四节 应用实例517
一、盐酸清洗实例517
二、蒸汽加氧吹洗518
三、硫酸清洗520
四、EDTA 清洗521
五、柠檬酸清洗522
参考文献523
第一节 水质分析的一般知识525
一、水质分析中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525
第十八章 水质的分析525
第四篇 工业水处理中的分析与监测525
二、水质分析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527
三、水样的采集529
第二节 水的物理性质的测定531
一、浊度的测定531
二、悬浮固形物的测定533
三、溶解性固体的测定534
四、电导率的测定535
五、pH 值的测定537
第三节 水中阳离子的测定539
一、硬度和钙离子、镁离子的测定540
二、铁离子的测定545
三、铝离子的测定548
四、锌离子的测定550
五、钾离子的测定553
六、钠离子的测定555
七、铵离子的测定557
八、铜离子的测定560
九、钠、铵、钾、镁和钙离子的离子色谱法测定562
第四节 水中阴离子的测定566
一、碱度和碳酸盐、重碳酸盐的测定566
二、氯离子的测定568
三、硫酸根的测定——重量法571
四、各种磷酸盐和总磷酸盐的测定572
五、硅酸根的测定576
六、亚硝酸根和硝酸根的测定578
七、氟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硝酸根、亚硝酸根、磷酸根的同时测定581
第五节 氧化性物质及化学需氧量的测定583
一、水中溶解氧的测定583
二、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588
三、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591
第六节 水中油含量的测定592
一、苯骈三氮唑(BTA)的测定593
第七节 水中水处理剂的测定593
二、季铵盐的测定594
三、微量聚丙烯酸和聚马来酸的测定595
参考文献597
第十九章 沉积物的分析599
第一节 试样的采集、调查和制备599
一、采样599
二、对试样的现场调查599
三、试样的制备600
第二节 沉积物的定性分析和结构形态鉴定601
一、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法601
三、X 射线衍射分析法602
二、显微镜检验法602
第三节 灼烧失重的测定604
四、沉积物系统分析流程604
一、水分的测定605
二、灼烧失重的测定605
第四节 硫化亚铁含量的测定606
第五节 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608
第六节 硫酸盐的测定610
第七节 酸不溶物和磷、硅、铁、铝、钙、镁、锌、铜含量的系统分析611
一、试样溶液的制备和酸不溶物的测定611
二、二氧化硅的测定611
三、五氧化二磷的测定612
五、三氧化二铝的测定613
四、三氧化二铁的测定613
六、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614
七、氧化锌的测定616
八、氧化铜的测定617
参考文献618
第二十章 常用水处理剂的分析620
第一节 水处理剂分析的基本内容620
一、水处理剂的鉴别620
二、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620
三、杂质的检查620
一、硫酸亚铁的分析621
第二节 无机水处理剂的分析621
二、聚合硫酸铁的分析623
三、硫酸铝的分析627
五、聚偏磷酸钠(SHMP)的分析633
第三节 有机膦酸类和有机磷酸酯类水处理剂的分析639
一、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A)的分析639
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的分析645
三、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EDTMPS)的分析650
四、多元醇磷酸酯的分析651
五、2-膦酸基-1,2,4-三羧基丁烷(PBTC)的分析656
一、聚丙烯酸(PAA)及聚丙烯酸钠的分析661
第四节 聚羧酸类水处理剂的分析661
二、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的分析665
三、丙烯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A/AMPS)类共聚物的分析669
第五节 杀生剂的分析673
一、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洁尔灭)的分析673
二、异噻唑啉酮衍生物的分析675
三、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的分析678
四、次氯酸钠溶液的分析680
五、三氯异氰尿酸的分析682
参考文献684
四、聚合氯化铝的分析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