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宫廷文化集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宫廷文化集观
  • 王玉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ISBN:753541940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4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69页
  • 主题词:宫廷(学科: 文化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宫廷文化集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各朝宫廷特征1

夏朝宫廷:启始世袭 桀亡瑶台1

商朝宫廷:王权神化 青铜精美1

西周宫廷:礼乐刑罚 敬天保民2

东周宫廷:礼崩乐坏 名存实亡3

诸侯宫廷:变法争强 谋士斗智4

秦朝宫廷:皇帝专制 二世昏庸4

西汉宫廷:文景无为 武帝集权5

东汉宫廷:光武中兴 集团相斗6

三国宫廷:曹魏坐大 蜀吴较劲7

晋朝宫廷:帝弱臣强 世家有戏7

南朝宫廷:武将政变 更替频繁8

北朝宫廷:鲜卑主宰 渐趋汉化8

隋朝宫廷:文帝改革 炀帝奢侈9

唐朝宫廷:前期鼎盛 中期转衰10

五代十国宫廷:北方走马灯 南方还安宁11

宋朝宫廷:北宋冗官 南宋偷安13

辽朝宫廷:一国两制 契丹逞强14

西夏宫廷:党项氛围 汉制佛仪15

金朝宫廷:女真汉化 弱肉强食15

元朝宫廷:蒙古天下 兼用儒释16

明朝宫廷:强化专制 内耗严重17

清朝宫廷:满贵集权 否极泰来18

宫廷名号及避讳20

帝·皇·天子20

尊号21

徽号24

谥号24

庙号26

年号27

改元29

避讳32

避讳方法33

避讳礼俗34

避讳的类别37

帝王39

以治水扬名的夏王禹39

千载留恶名的夏末代王桀40

奉上天旨意灭夏的商王汤41

陷于众叛亲离的商纣王辛42

以德兴邦的周文王姬昌43

举兵克商建立周朝的周武王姬发44

春秋第一霸齐桓公姜小白45

历经磨难终成霸业的晋文公姬重耳46

扩地千里称霸西戎的秦穆公赢任好46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芈旅47

发展军备辉煌一时的吴王阖闾48

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越王勾践49

四海归一建不朽之功的秦始皇赢政50

起于草莽安邦定国的汉高祖刘邦51

成就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53

文治显赫武功卓著的汉武帝刘彻53

拨乱反正恢复统一的汉光武帝刘秀55

褒贬不一的英雄魏武帝曹操56

西入益州称帝的蜀汉昭烈帝刘备57

稳定江东建立吴国的吴大帝孙权57

成也司马败也司马的晋武帝司马炎58

志大心骄饮恨淝水的前秦世祖苻坚59

励志改革的北魏孝文帝元宏60

元嘉称治的南朝宋文帝刘义隆61

灭齐建梁佞佛误国的南朝梁武帝萧衍62

荒淫丧国的南朝陈后主陈叔宝62

统一北方的北周武帝宇文邕63

结束分裂局面的隋文帝杨坚64

大兴徭役残虐人民的隋炀帝杨广65

缔造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66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67

盛极而衰辉煌不再的唐玄宗李隆基68

乱世投机割据称雄的后梁太祖朱温69

兴于忧患亡于安乐的后唐庄宗李存勖70

胸怀大志奋发有为的后周世宗柴荣71

昏君加词人的南唐后主李煜72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72

兴利除弊推行新法的宋神宗赵顼73

政坛庸才艺苑高手的宋徽宗赵佶74

国难当头忍辱偷安的宋高宗赵构75

驰骋疆场开基创业的辽太宗耶律德光76

与宋议和发展经济的金世宗完颜雍77

一代天骄元太祖铁木真78

塞外争雄中原问鼎的元世祖忽必烈79

布衣起家一统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80

靖难夺位锐意求治的明成祖朱棣81

任贤有道亲政无方的明神宗朱翊钧82

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的清太祖努尔哈赤83

文武双全雄才大略的清圣祖玄烨84

勤政有为炫耀武功的清高宗弘历85

后妃妾婢87

翻云覆雨的夏朝女主87

出将入相的商王妻女88

女儿国里的等级制89

女官和宫女91

西周及春秋时的天子后、国君夫人92

战国时期的太后政治93

杰出的女政治家吕雉94

东汉七太后临朝95

三次临朝听政的东晋太后褚蒜子96

勇于改革的北魏冯太后97

刚强善嫉的隋朝独孤后98

风格各异的唐朝女主99

宋代成功的垂帘听政100

皇后频繁干政的元朝101

禁令下的明朝后妃102

女主政治的终结103

祸国殃民的女主105

子贵母死的悲惨结局106

激烈的倾轧、残酷的争夺(上)107

激烈的倾轧、残酷的争夺(下)108

高处不胜寒109

风刀霜剑,流水落花110

青灯黄卷了残生111

环肥燕瘦舞翩翩112

宫中女先生113

春去也,天上人间114

血流如水,泪流如河115

花季之年殉葬死116

高墙深院锁春秋117

爱财如命的皇后118

民族战乱中的后妃119

皇帝乳母乱政120

馆陶公主淫乱121

全公主私通孙峻122

山阴公主面首三十123

慈安太后之死123

皇亲国戚125

皇室国戚的各种称呼125

外戚126

骊姬置毒害太子126

子罕以不贪为宝127

汉初吕氏外戚之祸128

刘年兄妹乱伦128

刘建荒淫乱伦129

窦婴弃市129

汉武帝大义灭亲130

霍去病忍不恤下130

上官安淫乱放荡131

王凤排斥异己131

王莽父子共妾132

东汉外戚沉沉浮浮133

梁冀妻孙寿妒淫134

梁冀弑帝135

杨骏擅改遗诏135

王恺斗富136

萧综血验尸骨136

宋孝武帝纳妹为妃136

郁林王夫妇肆淫137

张祚淫母奸妹138

刘聪父子乱伦139

慕容熙叔嫂之乱139

苻坚恋慕容冲姐弟140

道武帝纳小姨母140

拓跋宏以善报恶140

元修兄妹乱伦141

高欢父子共妻141

高洋肆虐报应142

独孤皇后惩亲之罪143

李世民信任长孙无忌143

武三思干政144

杨国忠命断马嵬驿144

吴凑有善政144

王继勋滥杀奴婢145

张尧佐受弹劾145

孟忠厚谦谨146

阿保机的殉葬146

萧孝忠直谏146

徒单家族的世代姻缘147

孙继宗居功贪婪147

周寿占地147

皇孙朱载堉终成大器148

梃击案148

红丸案149

移宫案149

杨吉砮的叶赫部149

太后下嫁皇叔150

康熙皇帝纳姑为妃150

皇亲国戚之间的残杀151

谋臣亲信153

从囚徒到宰相的傅说(yuè)153

箕子醉酒自保153

比干剖心154

季文子无私蓄154

介之推割股煮汤155

优孟佯哭谏楚王155

孙叔敖宁负恩人156

廉臣斗子文157

费无极谗言殃楚国158

晏婴在楚宫斗智158

江湖术士骗燕王159

商鞅变法160

吴起巧死160

蔺相如大勇大智161

范蠡激流勇退162

张仪许地骗怀王162

屈原伤感沉汨罗163

陈平巧施反间计163

张良献策164

韩信能屈能伸165

邓通吮疮固宠166

董仲舒金殿对策167

绝色男宠董贤167

董宣执法168

一钱太守刘宠169

吴祐以身作则170

诸葛亮自贬170

司马懿饰伪171

石虎嬖宠郑樱桃172

和峤吝李172

陈文帝宠爱韩子高172

元融李崇贪财173

李弼吃突厥屎173

隋文帝倚重高颎173

卢思道巧言惊四座174

“魏征殁,朕亡一镜”174

武则天信重狄仁杰175

唐宣宗用人不疑175

贤相姚崇176

康?痴心妄想176

安禄山受宠177

高锴放榜177

赵匡胤的得力谋臣赵普177

王旦清廉178

范仲淹洁身自好179

曹利用弄权180

欧阳修受中伤181

著作郎拍马屁181

王安石好学182

王安石“圈阅”文件182

李师中出尔反尔182

巴结权贵丑态百出183

秦桧工于心计183

蔡京贪狂184

彻尔不战而胜184

廉希宪惩贪185

胡蓝党狱186

宋濂以德待人187

张居正惩恶裁冗187

海瑞刚直不阿188

王翱训孙焚考卷188

方孝孺热血殉君189

嘉靖丁亥大狱189

康熙智擒鳌拜190

年羹尧受贿丢命190

煤驼御史191

权相穆彰阿预知死期192

咸丰皇帝宠爱歌妓192

曾国藩的求学与立志193

宦官侍从194

宫刑及其产生的时间194

宦者与宦官194

太监196

周朝的宦官197

齐国寺人貂和夙沙卫197

孔子不与阉宦参乘198

楚国宦官管苏直谏198

晋国寺人披历经四君199

秦国假宦官嫪毐200

赵高为所欲为200

阉宦音乐家李延年201

西汉中期的三种势力201

发明家蔡伦造纸202

机敏持平的曹腾203

曹操对宦官的爱与憎203

蜀国宦官黄皓专权204

西晋外戚的马前卒董猛205

王沈干政206

赵整直谏207

赵思之忠207

后赵宦官杀宦官208

徐龙驹和王宝孙弄权208

李善度和蔡脱儿得势209

宗爱天性险暴210

刘腾肇祸210

仿《周礼》设置的北周宦官211

唐朝宦官建制211

唐末宦官与朝臣的四次争斗213

后梁排斥宦官215

前蜀宦官用事215

闽国忠宦林延遇216

一字活千人的张居翰216

郭崇韬事件217

南汉宦官的膨胀218

宋初抑制宦官219

宋神宗用宦官219

宋钦宗、高宗杀宦官220

“媪相”童贯221

辽朝的王继恩和赵安仁222

金朝的梁珫、宋圭和潘守恒223

元朝李邦宁侍奉四代君主224

朴不花逐渐干政224

朱元璋对宦官的限制和利用225

谈汪公公而色变226

站着的“皇帝”226

魏忠贤陷害皇后228

明朝宦官的人数228

明代的宦官机构229

明朝宦官的收入230

清朝阉人入宫的程序231

清朝宦官的机构231

清朝宦官人数及职守234

清朝宦官的精神寄托235

清朝宦官与宫女235

太监伺候皇帝的衣食住玩236

20岁的总管太监安德海237

“小李子”李莲英239

赌气净身的张兰德240

戊戌变法中的义烈宦官寇连材240

宦官固有的特性241

宦官金屋藏娇242

宦官的性生活243

宦官制度与君主专制244

宦官制度与宫妃制度245

宦官制度的终止245

思想与文献247

(一)思想247

君君臣臣247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247

霸王之道杂用247

法术势治天下248

无为而治248

天时地利人和248

天人合一248

人副天数249

天人感应249

神道设教249

法天道250

以民为本250

治吏不治民250

君主“五贵”251

政有三品251

君主务大图远251

君主修身251

君主戒奢纳谏252

治国必先齐家252

三纲五常252

草创与守成252

(二)文献253

赢政的巡行石刻文253

刘邦的《大风歌》253

刘彻的《悼李夫人赋》254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254

班婕妤的《自悼赋》255

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255

曹丕的《典论·自述》256

萧统的《昭明文选》256

萧绎的《金楼子》257

萧衍的《答陶弘景论书书》257

高洋的《禁浮华诏》257

陈叔宝与《玉树后庭花》258

李世民的《帝京篇》258

李适的赐宴诗259

李煜的哀愁词259

朱元璋的《铁榜》260

刘若愚的《酌中志》260

帝王“实录”261

《明实录》261

《清实录》262

玄烨的诗文262

弘历的诗文263

溥仪的《我的前半生》263

《国朝宫史》264

机构职官265

官与官制265

宫廷设官与强化皇权266

初具规模的西周宫廷机构与职官267

承袭与变革相结合的春秋宫廷职官268

战国宫廷官制演变的历史原因及表现269

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宫廷机构与官制270

略依秦制的西汉朝廷机构与职官272

东汉朝廷机构与官制的特点275

魏晋南北朝中央机构与官制276

隋代的三省六部体制279

纷繁复杂的唐代中央机构与职官280

冗员众多的宋代宫廷职官285

明代的中枢机构286

满汉融合的清代宫廷机构与职官286

宫廷礼仪291

宫廷礼仪分类及性质特点291

祀天大典292

祭地大典295

宗庙祭祀302

社稷祭祀307

封禅典礼310

日月祭祀314

先圣先师祭祀316

登基大典319

皇帝婚礼323

上尊号和徽号仪328

皇帝的生日节庆331

大朝仪333

大宴仪337

视学仪340

朝会342

进见礼仪346

颁诏仪与上表仪350

藩王朝贡仪354

丧礼356

葬礼362

宫廷教育367

后妃胎教之制367

皇室儿女的“幼师”369

皇室子孙的教学内容371

周公以德教王子372

周公教成王“官人之法”373

刘邦撰文教太子374

位尊应有功375

皇太子的学术贡献376

告诫皇子勿酗酒贪色377

隋文帝大义灭亲378

唐太宗遇物而诲379

唐太宗废太子承乾380

长孙皇后的表率381

武则天著书教皇子382

皇太子的执政实习383

教公主克俭克用384

宋代创立的经筵之制385

金世宗修书教育皇太子386

勤政皇帝以身示范387

皇帝亦须学文化388

朱元璋下令杀驸马389

亲近百姓了解民情390

明成祖创立的太子执政训练制391

做皇帝前后的教学392

帝师张居正393

帝师过错应赦免394

皇后著书育后妃395

清朝皇子勤勉力学397

雍正帝教如何办事398

清朝的《庭训格言》398

光绪帝入学的第一课399

翁同和两度为帝师400

师傅与皇位角逐402

皇帝与师傅情结403

宫廷瑰宝405

(一)器物405

司母戊方鼎405

大盂鼎405

曾侯乙编钟406

秦始皇陵铜车马406

玉衣407

大明宫菩萨残像407

官窑粉青三登方壶408

定窑孩儿枕408

渎山大玉海408

青花蓝查体梵文盖罐409

宝石红僧帽壶409

织金缎龙袍409

金冠410

金编钟410

金八件410

金天球仪410

“大禹治水图”玉山411

“桐荫仕女图”玉雕411

乾隆宝玺411

名王名剑412

(二)书画413

顾恺之《女史箴图》413

陆机《平复帖》413

王羲之《上虞帖》414

王殉《伯远帖》414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步辇图》415

李世民《晋祠铭》415

怀素《论书帖》415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帖》416

周昉《挥扇仕女图》416

佚名《明皇幸蜀图》416

赵佶《柳鸦芦雁图》417

赵佶《大观圣作之碑》417

赵孟頫《书欧阳修秋声赋卷》417

商喜《宣宗行乐图》417

郎士宁《哨鹿图》418

宫廷饮食419

古代宫廷宴席座次礼仪419

古代宫廷进食礼仪420

吴国名肴“松鼠桂鱼”的传说422

秦汉宫廷中的主食423

汉代宫廷的面食种类424

汉代宫廷中的豆制品425

汉代宫廷中的肉类品种426

汉代宫廷名菜427

刘邦与狗肉428

西汉楚王宫的饮食430

汉代宫廷宴会430

汉代宫廷新年饮宴431

秦汉宫廷饮食发展的原因432

隋唐宫廷中的饭食433

唐代宫廷中的面食434

唐代宫廷中的糕点434

唐代宫廷名菜435

唐代宫廷的新食物原料436

唐代宫廷中的酒与茶437

唐代宫廷中的“胡食”438

唐代宫廷饮食文化的外传438

唐代的曲江宴440

唐代皇室的长命面441

唐代宫廷中的新年食俗442

唐代的中和节442

唐代宫廷的中秋、端午与重阳节443

唐代宫廷宴会444

宋代宫廷面食特色445

宋代皇室嗜食羊肉446

宋代宫廷宴会的礼仪与酒菜447

中国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最大一桌筵席膳单449

宋宫“荷包里脊”的传说451

明代宫廷饮宴风貌452

明代宫廷春季食俗454

明代宫廷夏季食俗455

明代宫廷秋季食俗456

明代宫廷冬季食俗456

清代宫廷日常膳事管理机构——内务府457

清代宫廷筵宴管理机构——光禄寺459

清宫日常膳事459

清宫御膳风味特色460

承德避暑山庄的饮食特点462

清宫进膳制度与宴席礼仪462

清宫“八宝豆腐”的传说463

宫廷娱乐465

舞蹈465

音乐467

戏曲469

杂技472

魔术476

围棋477

弹棋与象棋481

角抵483

水戏484

龙舟竞渡487

冰嬉488

蹴鞠491

马球493

曲棍球与踏球496

投壶497

拔河与秋千498

斗鸡499

斗蟋蟀501

举鼎502

田猎503

残暴娱乐503

荒唐娱乐505

宫廷服饰508

帝王的冠冕508

后妃的头饰512

皇帝的服装514

后妃的服装516

太子的冠服521

皇子或亲王的冠服523

其他宗室成员和封爵贵族冠服526

文臣的冠服532

明、清两朝文臣冠服538

我国古代武官的服饰541

宗教与养生544

保健四养544

帝王寿数546

宫廷医疗机构548

仙人的传说和访仙551

秦始皇盼长生552

西汉帝王炼丹553

《列仙传》555

丹、药并举557

晋哀帝和北魏道武帝服丹559

梁武帝萧衍佞佛561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562

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562

隋朝皇帝与道士563

唐朝皇帝服丹药563

唐武宗“会昌毁佛”564

宋代皇帝推崇道教564

朱元璋弃佛从道565

朱棣利用道士造舆论566

帝王的吐纳导引术566

金丹内成有心法568

明代君主笃信道教养生570

清朝皇帝崇佛572

帝王房中术572

帝王起居有益于养生575

帝王节慎饮食求长生577

宫廷建筑有利于健康579

帝王自控能延年581

宫廷秘方举要583

征战·封禅·出游586

夏启伐伯益586

夏桀败鸣条587

武丁伐方国588

商纣焚鹿台589

周桓王亲征伤肩590

宋襄公仁义伤股591

美人计救高祖592

刘备败走白帝城593

苻坚草?皆兵594

唐太宗东征失利595

始皇帝出宫封禅596

汉武帝封禅求仙596

光武帝谶纬封禅597

唐高宗泰山封禅598

武则天嵩山封禅599

唐玄宗封禅600

宋真宗作弊封禅602

周幽王游骊山603

隋炀帝南游604

皇宫606

皇宫的基本特点606

秦始皇取象天极的皇宫建筑608

空前绝后的阿房宫610

西汉皇宫为何修在长安612

西汉皇宫的文化含义613

未央宫与历史事件614

文学作品中的两汉皇宫617

唐代皇宫620

唐诗与唐代皇宫621

紫禁城的大小625

紫禁城纵览626

紫禁城内的规矩628

出入皇城宫城的必由之路630

午门及皇家礼仪631

丧制陵寝634

丧制陵寝纵览634

何谓丧制陵寝635

丧制陵寝起源637

丧制陵寝变迁639

皇陵分布641

皇陵数量643

皇陵风水644

皇陵建筑649

皇陵墓室653

皇陵珍宝655

皇陵殉葬657

“皇陵”之祖:黄帝陵659

殷商王陵660

西周王陵662

东周王陵664

秦始皇陵666

两汉皇陵670

曹魏丧制“疑冢”673

吴晋南朝皇陵674

北朝“五胡”皇陵676

隋代皇陵678

唐代皇陵678

乾陵合葬墓680

“巩县北宋八陵”682

“绍兴南宋六陵”683

辽夏金帝陵寝685

蒙元丧制陵寝686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688

清“东陵”与“西陵”690

政变693

部落禅让制与宫廷政变序曲693

启政变与世袭制694

太康失国695

少康复辟696

伊尹放太甲696

三监之乱697

西周衰落时期的两次政变698

东周王权纷争699

共叔段谋反700

易牙擅政701

公子光刺死吴王僚702

燕王哙“禅位”703

赵武灵王困死沙丘宫704

沙丘之变705

周勃安刘706

七国之乱707

霍光废立国君708

王莽代汉709

汉质帝被毒死710

董卓废少帝刘辩711

曹氏代汉712

司马氏篡魏713

孙綝废黜孙亮715

八王之乱716

桓温废立717

刘劭杀死父皇刘义隆718

暴君刘子业被杀719

萧道成代宋720

侯景之乱721

刘聪夺位722

石虎夺位723

河阴之变724

杨广夺嫡弑父725

玄武门之变726

甘露之变728

朱友圭夺位729

邺都兵变730

澶州兵变731

陈桥兵变731

北宋的“斧声烛影”之说733

南宋的内禅734

辽朝察割夺位735

夏朝李元昊被杀736

金朝完颜亮夺位737

元朝和世?与图帖睦尔的帝王之争738

明朝的靖难之役739

三藩之乱740

康熙后期的储位之争741

热门推荐